使用合成的寡核苷酸構建文庫時,PCR 有兩個重要的作用。第一,用與特定側翼序列退火的引物來擴增文庫,僅用少量的不同模板,就可以得到大量的 PCR 產物。第二,若要產生文庫 DNA 的復雜互補鏈,PCR 合成法是有效的方法。本實驗來源于 PCR 實驗指南(第二版),作者:種康,瞿禮嘉。試劑、試劑盒限制性內切酶和緩沖液滅菌雙蒸水Tris-HCl生物素標記的 PCR 引物儀器、耗材鏈霉抗生物素蛋白磁性珠瓊脂糖凝膠電泳所需的試劑和設備實驗步驟一、材料1. 緩沖液、溶液和試劑滅菌雙蒸水(ddH20)10 mmol/LTris-HCl,pH8.02. 酶和酶緩沖液限制性內切酶和緩沖液(見第 9 步)10XVent 緩沖液VentDNA 聚合酶3. 核酸和寡核苷酸生物素標記的 PCR 引物,長度至少 15bp,5'末端進行了生物素修飾(見圖 26-1)。編碼 12 個氨基酸的 NNK 庫。庫的設計如圖 26-1(a) 所示。合成的鏈含......閱讀全文
一、RNA 制備 模板mRNA 的質量直接影響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結構特點,容易受RNA 酶的攻擊反應而降解,加上RNA 酶極為穩定且廣泛存在,因而在提取過程中要嚴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設法抑制其活性,這是本實驗成敗的關鍵。所有的組織中均存在RNA 酶,人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在該方案中,用限制性內切酶的混合物處理人類基因組 DNA(內切酶混合物的識別位點為 4bp),產生大概 50?500bp 的片段。最終使用這一類型的表達文庫,是通過利用表型的和生化的篩選方法,分離編碼功能多肽或蛋白片段的基因片段。用KlenowDNA 聚合酶處理后,基因組 DNA 片段成為平末端,然
試劑、試劑盒 ddH20 Vent 緩沖液 Vent DNA 聚合酶 dNTP 質粒 DNA
試劑、試劑盒 ddH20Vent 緩沖液Vent DNA 聚合酶 dNTP質粒 DNAPCR 引物儀器、耗材 瓊脂糖凝膠電泳所需的試劑和設備熱循環儀實驗步驟 一、材料1. 緩沖液、溶液和試劑ddH202. 酶和酶緩沖液10X Vent 緩沖液Vent DNA 聚合酶3.
描述一種大聚合酶鏈反應(PCR)應用的方法,使在已知序列的核心區邊側的未知 DNA成幾何級數擴增。用適當的限制性內切裂解含核心區的DNA,以產生適合于PCR擴 增大小的片段,然后片段的末端再連接形成環狀分子。PCR的引物同源于環上核心區 的末端序列,但其方向性,使鏈的延長經過環上的未知區而不是分開引
我們描述一種大聚合酶鏈反應(PCR)應用的方法,使在已知序列的核心區邊側的未知 DNA成幾何級數擴增。用適當的限制性內切裂解含核心區的DNA,以產生適合于PCR擴 增大小的片段,然后片段的末端再連接形成環狀分子。PCR的引物同源于環上核心區 的末端序列,但其方向性,使鏈的延長經過環上的未知區而不是
核糖體失活展示系統 實驗材料 RTA 基因
試劑、試劑盒 PCR 混合物 PCR 引物寡核苷酸 雜交寡核苷酸 PCR 正對照 PCR 主要混合
實驗材料 RTA 基因試劑、試劑盒 結合(或漂洗)緩沖液生物素瓊脂糖洗脫緩沖液儀器、耗材 RNeasy?mini 試劑盒實驗步驟 這里介紹的方法概括了表達載體的構建以及篩選功能蛋白的 RIDS 循環系統的構建。3.1 RIDS 表達載體的構建首先,需要準備含編碼 T7 啟動子、蛋白質文庫、連接子
實驗材料RTA 基因試劑、試劑盒結合(或漂洗)緩沖液生物素瓊脂糖洗脫緩沖液儀器、耗材RNeasy?mini 試劑盒實驗步驟這里介紹的方法概括了表達載體的構建以及篩選功能蛋白的 RIDS 循環系統的構建。3.1 RIDS 表達載體的構建首先,需要準備含編碼 T7 啟動子、蛋白質文庫、連接子、RTA 和
試劑、試劑盒 PCR 混合物PCR 引物寡核苷酸 雜交寡核苷酸PCR 正對照PCR 主要混合物蒸餾水儀器、耗材 瓊脂糖凝膠電泳設備實驗步驟 一、材料1. 緩沖液、溶液和試劑蒸餾水2. 酶和酶緩沖液PCR 混合物(可以放在一起冰凍),對于 lml 反應,包括:200nmol 的各種 dNTP;1XVe
一、雜交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主要是氫鍵)的形成即出現穩定的雙鏈區,這是核酸分子雜交的基礎。雜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兩條單鏈的堿基順序完全互補,所以不同來源的核酸單鏈只要彼此之間有一定程度的互補順序(即某種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雜交雙鏈。分子雜交可在DNA與DNA、RNA與RNA或RNA與DNA的
一、概述 前面已經介紹了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主要是氫鍵)的形成即出現穩定的雙鏈區,這是核酸分子雜交的基礎。雜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兩條單鏈的堿基順序完全互補,所以不同來源的核酸單鏈只要彼此之間有一定程度的互補順序(即某種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雜交雙鏈。分子雜交
一、概述 前面已經介紹了核酸分子單鏈之間有互補的堿基順序,通過堿基對之間非共價鍵(主要是氫鍵)的形成即出現穩定的雙鏈區,這是核酸分子雜交的基礎。雜交分子的形成并不要求兩條單鏈的堿基順序完全互補,所以不同來源的核酸單鏈只要彼此之間有一定程度的互補順序(即某種程度的同源性)就可以形成雜交雙鏈。分子雜交
試劑、試劑盒PCR 混合物PCR 引物寡核苷酸雜交寡核苷酸PCR 正對照PCR 主要混合物蒸餾水儀器、耗材瓊脂糖凝膠電泳設備實驗步驟一、材料1. 緩沖液、溶液和試劑蒸餾水2. 酶和酶緩沖液PCR 混合物(可以放在一起冰凍),對于 lml 反應,包括:200nmol 的各種 dNTP;1XVent 溶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由 PCR 產生的合成 DNA 文庫,可以經過酶切消化,連接到線性化的表達載體系統上。在這里所列的方案中,文庫的 5’(NotⅠ)和 3'(ClaⅠ) 末端是不同的酶切位點,也用同樣的酶切位點克隆進載體。可以用 PCR 分析線性化反應和連接反應的效率。本實驗來源于 PCR 實驗指南(第二版)
概 述 基因組DNA的提取通常用于構建基因組文庫、Southern雜交(包括RFLP)及PCR分離基因等。利用基因組DNA較長的特性,可以將其與細胞器或質粒等小分子DNA分離。加入一定量的異丙醇或乙醇,基因組的大分子DNA即沉淀形成纖維狀絮團飄浮其中, 可用玻棒將其取出,而小分子DNA則
基因組DNA的提取通常用于構建基因組文庫、Southern雜交(包括RFLP)及PCR分離基因等。利用基因組DNA較長的特性,可以將其與細胞器或質粒等小分子DNA分離。加入一定量的異丙醇或乙醇,基因組的大分子DNA即沉淀形成纖維狀絮團飄浮其中, 可用玻棒將其取出,而小分子DNA則只形成顆粒狀沉淀
該方案中,用 PCR 分析由質粒載體編碼的隨機多肽文庫。該文庫是由連接反應的產物轉化細菌后得到的,方案 2 已經介紹過,然后再用標準的程序對質粒進行擴增和純化。本實驗來源于 PCR 實驗指南(第二版),作者:種康,瞿禮嘉。試劑、試劑盒ddH20Vent 緩沖液Vent DNA 聚合酶dNTP引物質粒
分子雜交技術 互補的核苷酸序列通過Walson-Crick 堿基配對形成穩定的雜合雙鏈分子DNA 分子的過程稱為雜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性的,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探針已知序列進行特異性的靶序列檢測。雜交的雙方是所使用探針和要檢測的核酸。該檢測對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組DNA,也可以是細胞總DN
第一章質粒DNA 的分離、純化和鑒定 第二章DNA 酶切及凝膠電泳 第三章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和轉化 第四章RNA 的提取和cDNA 合成 第五章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第六章基因組DNA 的提取 第七章RFLP 和RAPD 技術 第八章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和擴增產物克隆 第九章分
試劑、試劑盒 ddH20 Vent 緩沖液 Vent DNA 聚合酶 dNTP 引物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
免疫PCR技術(Immuno-PCR) 免疫PCR方法(Immuno-PCR)是Takeshi等1992年將免疫學反應和PCR技術相結合而創建的一種新的檢測技術,具有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和PCR技術的高效性。它運用PCR的高度敏感性來放大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使實驗中只需數百個抗原分子即
DNA重組技術(或基因工程)是20世紀生物學的偉大成就,并已滲透到生命科學包括醫學 各個領域,為腫瘤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技術和有用的工具。本附錄扼要介紹在分子腫瘤學領域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及其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著重介紹它們的原理和應用。至于具體的技術方法和操作步驟可參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