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ndard (alkaline lysis) Mini-Prep (Goldberg Lab)Standard protocol for mini-prep and recipe for solution I, II and III.Alkaline Lysis Minipreps of Plasmid or Cosmid DNA (Donis Keller Lab)Plasmid or cosmid containing E. coli cells are grown and lysed with alkali. The cell debris and chromosomal DNA is precipitated with SDS and potassium acetat......閱讀全文
導論質粒DNA的小量制備質粒DNA的大量制備質粒DNA的純化一、導論 已經提出過許多方法用于從細菌中提純質粒DNA, 這些方法都含有以下3個步驟:細菌培養物的生長。細菌的收獲和裂解質粒DNA的純化。(一)細菌培養物的生長 從瓊脂平板上挑取一個單菌落,接種到培養物中(有含有行當抗生素
轉染效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除了細胞、培養基和載體等影響因素外,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DNA的質量。為了比較不同廠家的轉染效率,我們分別從三家不同的供應商購買了質粒制備試劑盒來制備pEGFP-N3質粒DNA,并通過不同的方法將制備的pEGFP-N3質粒轉運至NIH-3T3細胞。pEGFP-N3質
內毒素,即脂多糖或LPS,是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細胞膜的組成部分。細菌外膜的外層脂質部分是完全由內毒素分子所構成的。單個大腸桿菌細胞約包含兩百萬個LPS分子,每個LPS分子由疏水的脂質A(lipid A)部分、復雜的糖類殘基陣列部分及負電性的磷酸基團所組成。因此,每個內毒素分子都具有
一、導論已經提出過許多方法用于從細菌中提純質粒DNA,這些方法都含有以下3個步驟:細菌培養物的生長。細菌的收獲和裂解質粒DNA的純化。(一)細菌培養物的生長從瓊脂平板上挑取一個單菌落,接種到培養物中(有含有行當抗生素的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然后從中純化質粒,質粒的提純幾乎總是如此。現在使用的許多質粒載
獨體—基于纖連蛋白類型Ⅲ結構域框架的抗體模擬 Akiko Koide and Shohei Koide  
一、實驗目的1、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2、學習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3、學習氯化鈣法制備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技術;4、了解細胞轉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意義。5、外源質粒DNA轉入受體菌細胞的技術以及篩選轉化體的技術。6、學習鑒定重組子的方法。二、 實驗原理重組子的建立
一、導論已經提出過許多方法用于從細菌中提純質粒DNA,這些方法都含有以下3個步驟:細菌培養物的生長。細菌的收獲和裂解質粒DNA的純化。(一)細菌培養物的生長從瓊脂平板上挑取一個單菌落,接種到培養物中(有含有行當抗生素的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然后從中純化質粒,質粒的提純幾乎總是如此。現在使用的許多質粒載
實驗材料pAS38pAS45pAS47試劑、試劑盒聚乙二醇(PEG) 氯化鈉溶液HEPES 緩沖液涂布溶液Tris 緩沖鹽水TBS-Tween-20瓊脂糖-磷酸溶液儀器、耗材LBSOCYT實驗步驟3.1 實物庫構建我們用 Kunkel 突變技術構建大多數的實物庫雖然我們證明了 AB 鏈套
2.快速純憶質粒DNA(脫氧核糖核酸)離心色層吸附柱(Horaprep p-DNA)設備是用來純化和恢復在細菌染色體中的雙鏈質粒DNA的。這個離心柱的方法令人注目地代替了使用溴乙錠一氯化銫的密度梯度的純化法,并且宣告了不再需要超速離心而可實現全部離心操作過程:收集細菌、制備澄清的溶菌液、制備粗的質粒
摘要: 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2、學習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3、學習氯化鈣法制備 大腸桿菌 感受態細胞的技術;4、了解細胞轉
實驗概要本實驗包括大腸桿菌質粒DNA的提取,質粒DNA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大腸稈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及質粒DNA高頻轉化大腸桿菌。實驗步驟1. 大腸桿菌質粒DNA的提取堿裂解法:此方法適用于小量質粒DNA的提取,提取的質粒DNA可直接用于酶切、PCR擴增、銀染序列分析。方法如下:  
實驗材料 帶 mutS 表型(例如 BMH71-18) 的轉化用大腸桿菌感受態 帶 mut+表型的轉化用大腸桿菌感受態
試劑、試劑盒 dNTP 溶液 乙醇 外切核酸酶Ⅲ緩沖液 核酸酶 S1 停止反應混合液 酚
逐步地從靶 DNA 的一端或另一端刪除多個寡核苷酸的嵌套式缺失突變方法被用來確定功能性順式調控元件的邊界,早先曾作為指導 DNA 測序的模板。該方法依賴于核酸酶,這些核酸酶均以可預測的方式消化 DNA, 其中外切核酸酶 HI 是目前最好的。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本方法中,兩條寡核苷酸引物雜交到變性重組質粒 DNA 雙鏈的同一條鏈上。一條引物(誘變引物)攜帶一個擬引進靶 DNA 序列的突變,第二條引物攜帶一個能破壞質粒單一限制酶位點的突變。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下冊,作者:〔美〕J. 薩姆布魯克 D.W. 拉塞爾。實驗材料帶 mutS 表型(
實驗材料 宿主細胞 質粒或λ噬菌體表達載體 包裝提取物 電轉化感受態大腸桿菌
類似方案 1、方案 2 描述了在真核表達載體上進行 cDNA 文庫構建與篩選的方法, 流程分為以下兩個階段:1. 在真核表達載體上構建 cDNA 文庫;2. 在真核表達載體上構建的 cDNA 文庫的篩選。本實驗來源于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上冊,作者:黃培堂。實驗材料宿主細胞質粒或λ噬菌體表達載體
實驗材料 載體和酵母菌 試劑、試劑盒 緩沖液和溶液 SD
質粒的制備可以用于(1)攜帶外源基因進入細菌中擴增或表達的主要載體,它在基因操作中具有重要作用;(2)質粒的分離與提取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實驗技術。實驗方法原理在pH 12.0 ~ 12.6堿性環境中,細菌的線性大分子量染色體DNA變性分開,而共價閉環的質粒DNA雖然變性但仍處于拓撲纏繞狀態。將pH調
10)按步驟8)所述再次輕輕地吸去上清,這一步操作要格外小心,因為有時沉淀塊貼壁不緊,去除管壁上形成的所有乙醇液滴,打開管口,放于室溫直至乙醇揮發殆盡,管內無可見的液體(2-5)分鐘。11)用50μl含無DNA酶的胰RNA酶(20μg/ml)的TE(pH8.0)溶解核酸稍加振蕩,貯存于-20℃。注:
摘要: 碧云天生產的超級感受態細菌制備試劑盒(Supercompetent Cell Preparation Kit)是一種用于快速制備高轉化效率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菌的試劑盒.超級感受態細菌制備試劑盒是在傳統超級感受態細胞制備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改良而成,操作便捷,轉化效率高.
細菌質粒是一類雙鏈、閉環的DNA,大小范圍從1kb至200kb以上不等。各種質粒都是存在于細胞質中、獨立于細胞染色體之外的自主復制的遺傳成份,通常情況下可持續穩定地處于染色體外的游離狀態,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可逆地整合到寄主染色體上,隨著染色體的復制而復制,并通過細胞分裂傳遞到
實驗方法原理實驗要經過兩次連續大量的酵母菌平板篩選過程。酵母菌含有 LexA 融合探針、報道基因和插入PJG4-5(見圖19.1.6)的 GAL 啟動子控制下的 cDNA 表達文庫。最近,已有可供用于這個系統的文庫。實驗材料攜帶適當質粒組合的酵母菌試劑、試劑盒完全(CM)缺失成分液體培養基含有如下指
常規的質粒 DNA 制備物中都會不同程度地污染有來自宿主菌基因組或質粒斷裂碎片的小分子 DNA 或 RNA。盡管它們的分子質量不大,但數量多,會對制備物中 DNA 片段 3' 和 5' 端的總量產生明顯影響。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常規的質粒 DN
相互作用蛋白的捕獲試驗要經過兩次連續大量的酵母菌平板篩選過程。酵母菌含有lexA 融合合探針,報道基因和插入pJG4-5的GAL啟動子控制下的cDNA表達文庫。實驗材料酵母菌試劑、試劑盒CM培養基乙酸鋰PEGTEDMSO甘油氨芐青霉素儀器、耗材離心機分光光度計搖床培養箱實驗步驟1. 為了
基本實驗 實驗材料 酵母菌
第一章質粒DNA 的分離、純化和鑒定 第二章DNA 酶切及凝膠電泳 第三章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和轉化 第四章RNA 的提取和cDNA 合成 第五章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 第六章基因組DNA 的提取 第七章RFLP 和RAPD 技術 第八章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和擴增產物克隆 第九章分
實驗材料 DNA 試劑、試劑盒 霧水乙醇 EDTA
1. 實驗目的和要求通過本實驗學習氯化鈣法制備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和外源質粒DNA轉入受體菌細胞的技術以及篩選轉化體的技術。了解細胞轉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意義。2. 相關知識及原理感受態細胞(Competent cells):受體細胞經過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RuCl等化學試劑法)
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主要用于獲得含有目的基因連接的重組子。實驗方法原理用特定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載體DNA和外源DNA片段并進行純化,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若用T-載體,可直接用純化的PCR產物進行連接),轉化宿主細菌后,利用藍白斑篩選原理對重組子進行挑選。由于載體上帶有Amp'和la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