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其或能重編程CAR-T細胞(抵御癌癥的免疫細胞)來延長其自身的活性并增加抵御實驗室培養和小鼠機體中人類癌細胞的潛能。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基因工程細胞在經歷最初的活躍狀態后往往會感到“疲憊”,而有效規避這種“疲憊”能力的方法就是開發新一代的CAR-T細胞,這種細胞對于治療實體瘤非常有效。但截至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并不清楚其中所涉及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攜帶人類白血病和骨癌細胞的小鼠進行研究,研究者希望能在未來18個月里開始對白血病患者開展臨床試驗,并最終將臨床試驗擴展至對實體瘤患者進行研究。 醫學博士Crystal Mackall表示,我們都知道,T細胞足以清除癌癥,但相同的T細胞也會進化成為擁有天然的制動器,從而在長時間發揮活性后逐漸降低其反應效力;如今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了一種......閱讀全文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
CAR-T療法在惡性血液腫瘤中展現出的強大實力,使其逐漸成為近年來最有前景的腫瘤免疫療法,然而血液腫瘤(非實體瘤)僅僅是眾多癌癥中較小的一部分,如2019年最新的全球癌癥數據指出:約90%的癌癥發病率都是由實體瘤引起,但關于實體瘤的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卻很少。 如下圖所示:2019年發表在Na
當人體內大多數細胞開始不受控的分裂時,癌癥就發生了。癌癥這類因細胞分裂分化出現異常的疾病從古有之,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踏入了微觀世界,開始從細胞分子角度去尋找治愈這類疾病的方法。 而目前最受青睞的技術莫過于細胞免疫療法,人們嘗試從細胞角度去消滅癌癥,從賦予不同種類免疫細胞具有特異性的“
國內,衛計委“一刀切”叫停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而在國外,FDA有望在未來18個月內正式批準第一個CAR-T的臨床應用產品。 從最新實驗數據來看,之前被業界看好的諾華可能被Kite和JUNO反超,Kite有望榮升榜首。 無論誰領跑全球,CD19-CAR-T治療血液腫瘤都成功在即,然而,實體瘤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CAR-T產品海外成功上市,新技術價值得到認可 作為目前腫瘤療法中最具突破性的一種治療手段,CAR-T細胞療法臨床表現優異。雖然由于技術上的原因目前在副作用和適應癥上有一定限制、研發過程較為曲折。但憑借其顯著療效,FDA分別在2017年8月31日和10月18日快速批準了兩款CAR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2017年8月,全球迎來首款上市的CAR-T療法,美國FDA批準諾華的Kymriah用于25歲以下復發難治性B淋巴細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緊接著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獲FDA批準,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事件及投資建議: 第一,4月17日-4月21日,AACR 2016(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上腫瘤免疫在治療多種實體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進展:重組CD4 T 細胞攻擊 MAGE-A3 蛋白對于黑色素瘤、宮頸癌等多種轉移性實體瘤都具有顯著療效;此外,LOXO-101 在治療 NTRK 基因
CAR-T細胞免疫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新興手段之一,近年來一直備受業界關注。 CAR-T細胞免疫療法最早由Gross等于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至今已發展4代,由于第二代CAR-T有較多的臨床數據支持,穩定性高且技術工藝較為成熟,目前大多數企業CAR-T產品是在第二代CAR-T基礎技術上進行
就在今天,CAR-T領域迎來了一項超級重磅的進展。來自日本山口大學免疫學系的玉田耕治(Koji Tamada)教授成功開發出了新一代CAR-T。 同時,在多種實體瘤小鼠模型中,Tamada教授證實,全新CAR-T治療實體瘤的效果是目前常規CAR-T的至少4倍,對于那些常規CAR-T幾乎無效的實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是液體活檢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近年來相關檢測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體外診斷的新熱點。而最近一則“強生CTC檢測系統停產稱已出售 存技術瓶頸”的新聞又讓業內眾說紛紜。在2016年5月30日,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日前澄
國際巨頭重金加碼細胞治療國際巨頭紛紛布局CAR-T業務,諾華、吉列德(KitePharma)、新基(JunoTherapeutics)三巨頭領跑。自從賓夕法尼亞大學CarlHJune教授實現CAR-T細胞治療后,國際上已有多家公司開展CAR-T療法的進一步探索。最早進行CAR-T細胞治療開發的三家公
編者按:細胞免疫治療的重點也是難點在實體瘤的治療,而TCR-T(T細胞受體-T?細胞)是一項有前景的技術。T細胞受體轉導的T細胞可以靶向大部分的腫瘤特異性抗原,尤其是能識別那些腫瘤細胞內抗原,因此,有多項TCR-T技術被應用于實體瘤的臨床試驗。為此,在召開2017(第八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之際
在最新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綜述顯示,截止2019年3月,全球的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高達568,中國的表現尤為突出,臨床試驗數量快速上升,已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1]。作為新型腫瘤治療手段,國內外各大企業和科研機構早已紛紛布局,聞風而來的投資和研
在剛結束的2018年ASH年會上,多家藥企、生物技術公司發布了CAR-T療法在血液病的進展。從CD19靶點集中的ALL和DLBCL的高熱度開發,到現在逐步公布的多發性骨髓瘤初步研究結果。然而,目前CAR-T療法還僅針對整體癌癥適應癥的較小細分市場,其中CD19約占1%,再加上多發性骨髓瘤可以增加
近年來,嵌合抗原受體 T 細胞療法(CART 療法)在治療血液腫瘤方面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許多化療效果差或是復發的患者在接受CART療法后都獲得了十分可喜的治療結果。但CART療法的效果在實體瘤上則顯得沒有那么樂觀,難道,這種療法真的會止步于血液病領域嗎?下面小編大致概括下CAR-T在部分實體瘤中的應
在最新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綜述顯示,截止2019年3月,全球的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高達568,中國的表現尤為突出,臨床試驗數量快速上升,已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1]。作為新型腫瘤治療手段,國內外各大企業和科研機構早已紛紛布局,聞風而來的投資
“細胞免疫療法為人類對付腫瘤開辟了另一條蹊徑。”這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海在題為《新一代CAR-T技術的發展與挑戰》的學術報告中表達的觀點。 事實上,由李宗海領銜的團隊在過去一年里,完成了全球首個針對難治或復發性肝細胞癌的CA
“細胞免疫療法為人類對付腫瘤開辟了另一條蹊徑。”這是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宗海在題為《新一代CAR-T技術的發展與挑戰》的學術報告中表達的觀點。 事實上,由李宗海領銜的團隊在過去一年里,完成了全球首個針對難治或復發性肝細胞癌的CA
近年來,過繼細胞免疫治療(adoptive cell transfer,ACT)取得了重大的發展,成為繼手術和放化療等常規腫瘤治療手段外新興的治療方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治療是ACT中最具應用前景的治療方法之一1。
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于2019年5月31日-6月4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這是全球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最具權威的臨床腫瘤學會議,很多重要的研究發現和臨床試驗成果會在會議上首次發布,包括有安進KRAS抑制劑AMG510、羅氏廣譜抗癌藥entrectinib、MacroGe
1. 前言 本藍皮書納入統計的腫瘤試驗全部來源于“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時間以登記網站上“首次公示信息日期”作為統計時間節點,有些試驗可能早就結束,但首次公示信息日期是2018年,也納入統計;有些試驗招募的是健康受試者,則不在統計范圍以內。 2. 2018年中國腫瘤臨床試驗涉及
近日在ASCO年會上,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olaparib)亮眼的臨床研究數據可謂賺足了眼球。研究顯示,這款在5年前獲批,可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治療的“老藥”,有望給胰腺癌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PARP抑制劑是個體化抗腫瘤藥物的典型代表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款PARP抑制劑上市,分別是奧拉
免疫療法已然成為人類對抗癌癥新希望,其中CAR-T細胞療法即通過識別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基因工程表達在從患者體內獲得的T細胞上,使這些T細胞成為殺傷腫瘤的細胞武器,此療法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在臨床試驗中
基因融合或易位可能產生功能改變的嵌合蛋白,也可能重新排列基因啟動子,通過激活原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導致細胞信號通路紊亂,它們在腫瘤的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3] 例如,BCR–ABL1融合會導致酪氨酸激酶活性以及下游PI3K和MAPK信號通路的組成型激活,使細胞逃避凋亡,實現無限增殖。
1. 什么是腫瘤免疫細胞治療? 利用患者本人的腫瘤組織、外周血等標本(當然也可以利用其他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標本),分離和提取免疫細胞,在體外經過適當的改造(比如基因改造)和擴增,重新回輸給患者。這種利用活的免疫細胞進行抗癌的技術,就是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圖片來源于網絡 腫瘤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
今年對于癌癥免疫治療領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多個CAR-T療法的相繼獲批上市,為許多之前無藥可治的晚期血液腫瘤患者,帶來了治療甚至治愈的希望。 然而,相比于在血液腫瘤治療鄰域研究過程中的順風順水,CAR-T在實體瘤治療鄰域的研究可謂是舉步維艱,收效甚微(1)。而其中,CAR-T治療實體
Phio Pharmaceuticals Corp.(納斯達克:Phio),一家基于其專有的“自我遞送”RNAi (Self-delivering RNAi,sd-rxRNA)治療平臺開發下一代免疫腫瘤治療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期宣布與Carisma Therapeutics進行一項研究合作,評估其
近日,瑞士制藥企業羅氏(Roche)宣布,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已批準靶向抗癌藥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治療神經營養性酪氨酸受體激酶(NTRK)融合陽性晚期復發性實體瘤成人及兒科患者。Rozlytrek是一種新型“廣譜”抗癌藥,是日本批準靶向NTRK基因融合的首
為了提高患有致命性癌癥的兒童的治療效果,來自St. Jude兒童醫院的研究者們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兒童實體瘤樣本庫、藥物敏感性數據庫以及相關的信息。這些資源對于全球科研界免費開放。 St. Jude醫院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合作建立的這一數據庫叫做"兒童實體瘤網絡",相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