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華北地區又遭遇霧霾天,能見度不足1000米,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藍色預警,北京氣象臺發布霾和大霧的黃色預警。 在車公莊大街一棟灰色樓頂,十幾臺暴露在外的空氣采樣設備,將室外的空氣樣本輸往樓下的自動分析儀器中;在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一串串數字相繼躍上屏幕,市民登錄網站或手機就能看到PM2.5的實時濃度;在一些進京路口,市環保監察大隊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機動車的尾氣排放;在市法制辦網站上,市民給《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建議不斷刷新…… 1月1日起,北京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正式“變臉”。市民只要登錄平臺,就能實時掌握全市的空氣質量情況和污染物濃度數據等信息。1月25日,手機版本的“北京空氣質量發布”也已上線,了解北京的空氣質量又多了一條新渠道。“更注重預報和實況,希望能更好地為市民提供服務。”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副主任趙越這樣介紹新平臺。 根據新標準,本市監測的空氣質量數據,原來只有......閱讀全文
16日,北京市環保局發布《2017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北京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生態環境狀況良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不斷完善,治理效果
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霧霾,讓京津冀三方坐在了一起。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介紹,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新機制正在完善,三地將聯手抗擊重霧霾天氣。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新機制的建立,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自1986年“環京津”戰略提出以
污染防治攻堅路線圖明確圖片來源于網絡 主要污染物治理量化考核問責更趨細化,任務目標正在逐層落實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
環保部網站28日下發關于征求《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其中指出細顆粒物污染防治目標是到2015年,建立有效的排放監控機制和考核機制,構建完善的政府和企業目標責任制,基本建立起重點區域細顆粒物污染防治體系,并逐年減少細顆粒物排放總量;到2020年
2013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搭建起一系列政策框架,專家學者也開出種種藥方。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治霾風聲最緊的河北多地調研發現,當政策真正進入到落實層面時,地方政府及企業均面臨眾多難題,政府想治污又想保GDP,企業則在與政策的博弈中求生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
當前,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藍天白云已經成為老天爺偶爾給出的好臉色。有網民調侃,以前是“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交通基本靠走”,現在要增加一條――“好天氣基本靠風”。 防治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生活的重中之重。卓創資訊研究員王曉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防治大氣污染最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今天上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今年5月~9月,全國人大環資委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組成5個檢查組分赴10省(市)進行了檢查。 這次檢查的
進入2015年以來,各省區市陸續召開了地方兩會,從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環境污染治理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焦點。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臺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大氣污染防治成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以迅猛態勢席卷
2009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1月12日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2009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12日在北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他強調,新的一年,全國環保系統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準確把握
在12月10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情況,并就京津冀霧霾等問題回答提問。 1 生態環境聯防聯治聯建成果顯著 據李士祥介紹,北京市正在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積極推進張
這些天,北京的小伙伴們又上演了新一屆的“朋友圈杯霧霾‘段子’大賽”—— “在朋友圈爆照,哪里爆得過霧霾?霧霾不僅爆照率高,它的爆表率也不低。”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隨著大氣污染的加劇,未來的人類進化最快的部位是……鼻毛。” “空氣太差會不會影響下一代的長相?答案是會的,原因是很多人相親的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2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工信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的有關情況。有觀點認為,工業污染是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工信部將采取幾方面措施,為治理空氣污染做出貢獻。 記者:到今年12月份以來,中國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圖為華能天津楊柳青電廠。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相繼出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究竟按照這些治理大氣的“路線圖”開展了哪些具體的工作,遇到了哪些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京津冀的大氣污染中,
我國煤制氣項目多布局于西北干旱區域,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壓力。圖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的一家煤化工企業正在施工。 借助霧霾防治契機,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煤炭價格下降帶來的比較優勢,煤制氣產業迅猛發展。但目前我國煤制氣項目多布局在西北干旱、環境敏感區域,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都將帶來巨大的壓
5月9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18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對2018年全市生態環境狀況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公報》顯示,經過全市共同努力,全市空氣質量、地表水水質持續改善,土壤環境質量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生態環境狀況良好。圖片來源于網絡
“太原市污染指數:102.0;空氣質量:輕微污染;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這是12月10日上午,山西省環保廳官網公布的太原市空氣質量日報數據。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都遭遇了持續性霧霾天氣,截至12月9日環保部數字顯示,全國20個省份104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了重污染狀況,一場跨省重污染天氣應對
王安順參加海淀團審議 出席市政協全會專題座談會 昨天上午,參加市第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代表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和市政府關于《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代表參加海淀團審議、回應大氣污染治理的話題時表示,對于治理霧霾,我們“明
空氣污染是近幾年來我們所面對的最嚴重的問題,針對中國大部分地區持續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中國將出重拳強力治理大氣污染,記者獲悉,最快本周國家將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規劃,以便對全國的PM2.5治理給出時間表。在大氣治理方案完成后,水治理方案也將隨后啟動,其中,大氣治理除了行動計劃以外,還有實施細則。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7月28日,北京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代表團成員申雪、趙宏博夫婦在吉隆坡盛貿酒店接受媒體采訪。 面對霧霾天氣是否會影響奧運選手的疑問,申雪強調,無論最終申奧成功與否,中國政府肯定都會持續地想盡辦法改善空氣質量。趙宏博則立即補充:“我們也居住在北京,能明顯感受到中國政府改善大氣污染的力度。我
事件: 2015年2月10日,環保部發布《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服務性環境監測市場。 2015年2月10日,雪迪龍發布公告,擬與北京思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木揚帆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及李鑒道、董桂芬等五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北京長能環境大數據科技有
剛剛過去的一年,空氣質量改善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驚喜、“知足”:“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圖片來源于網絡 讓百姓多享受藍天是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
10月22日,北京市正式發布新修訂后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由輕到重的4個級別,分別用藍、黃、橙、紅4色預警。按照預案,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啟動時,將實施面向全社會的“停產、停工、停放、停燒、停車、停課和沖洗道路”等“六停一沖”強制性污染減排措施 10
即將結束的2015年在中國環保歷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環保領域發生了太多“大事”:新環保法開始實施,環保監管層層加碼,在“APEC藍”之后“閱兵藍”又成為新名詞,北京首發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基礎上,本刊整理出2015年度環保十大事件,以饗讀者。 新《環保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于2018年7月2日(周一)上午10:00,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我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改委專題新聞發布會。綠色發展是大家都很關心
近日通過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有關專家表示,環保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心,會在協同發展中率先突圍。 京津冀的生態環境承載力十分脆弱,整個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大氣和水的污染治理都急需解決。這些日益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2014年保持經濟增長7.5%左右的情況下,實現單位GDP(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3.9%的目標,這對于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104個城市頻頻出現霧霾,多個城市被嚴重污染所籠罩,治理空氣污染已經上升到了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