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泛素綴合酶的分類介紹
泛素結合酶E2可以被進一步分為四個類:有些僅僅有UBC結構域組成E2為第Ⅰ類,他們需要E3來進行底物識別;除了核心結構域之外,C末端具有延伸部分的屬于第Ⅱ類;N末端具有延伸部分的屬于第Ⅲ類;C末端和N末端都有延伸區域的歸為第Ⅳ類 。......閱讀全文
關于泛素綴合酶的分類介紹
泛素結合酶E2可以被進一步分為四個類:有些僅僅有UBC結構域組成E2為第Ⅰ類,他們需要E3來進行底物識別;除了核心結構域之外,C末端具有延伸部分的屬于第Ⅱ類;N末端具有延伸部分的屬于第Ⅲ類;C末端和N末端都有延伸區域的歸為第Ⅳ類 。
關于泛素綴合酶的泛素化系統介紹
蛋白質的泛素化修飾主要發生在賴氨酸殘基的側鏈,且通常是多聚化 (多泛素化) 過程。被多泛素化修飾的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proteasome)識別進而被降解 。泛素激活酶E1首先激活泛素分子共價連接其活性位點半胱氨酸殘基。活化的泛素被轉移到E2半胱氨酸上。一旦與泛素結合,E2分子通過結構保守的結合
關于泛素綴合酶的簡介
泛素結合酶,也稱為E2酶,極少數情況下也稱為泛素載體酶 (ubiquitin-carrier enzymes),執行泛素化反應的第二步,該反應可以通過蛋白酶體降解靶蛋白。 在泛素化過程中,泛素結合酶E2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中間環節。泛素結合酶E2是一個多基因家族,數量已經擴
簡述泛素綴合酶的結構組成
E2s家族成員都含有一個由150-200個氨基酸組成的高度保守的泛素結合結構域(UBC)。該結構域的分子量大約為14-16kDa,并且其中有35%的序列在不同的E2s成員中是保守的,它可以為泛素活化酶E1s,泛素連接酶E3s和活化的Ub或UBL提供結合位點。UBL是一種類泛素蛋白,如SUMO,I
概述泛素綴合酶的作用原理
泛素結合酶E2的UBC結構域中有一個保守的半胱氨酸殘基,這個Cys殘基作為活性位點與泛素分子(Ub)形成硫酯鍵。泛素活化酶E1將泛素轉移到E2的半胱氨酸活性位點上,形成Ub-E2復合體,之后或是直接結合底物將泛素連接在靶蛋白上,或是與泛素連接酶E3相互作用,將泛素轉移到靶蛋白上。 在泛素化過程
概述泛素綴合酶在擬南芥中的研究
泛素綴合酶是由150-200個氨基酸組成,具有研究擬南芥中Ubc6的功能的物質。 在擬南芥中,大約有一半的E2s成員的生化特征被描述,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擬南芥E2s成員都可以在酵母細胞中找到相應的同源物。然而,在擬南芥中有三種E2s基因家族表達的蛋白并沒有在芽殖酵母中找到同源物,但是卻在哺乳動
泛素活化酶的泛素系統的介紹
蛋白質的泛素化修飾主要發生在賴氨酸殘基的側鏈,且通常是多聚化 (多泛素化) 過程。被多泛素化修飾的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proteasome)識別進而被降解。三種關鍵的酶共同介導了這一多泛素化過程, 包括泛素活化酶 E1 (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泛素結合酶 E2
關于泛素活化酶的基本信息介紹
泛素活化酶,也稱為E1酶,催化泛素化反應的第一步,該反應可以通過蛋白酶體針對蛋白質進行降解。泛素或泛素樣蛋白與靶向蛋白的共價鍵是真核生物調控蛋白功能的主要機制。許多過程如細胞分裂、免疫反應和胚胎發育也受到泛素和泛素樣蛋白翻譯后修飾的調控。
綴合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綴合酶英文名稱conjugated enzyme定 義由蛋白質組分和非蛋白質組分(金屬離子或脂質、糖類、核酸等有機分子)組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全酶。非蛋白質組分可以松弛地或牢固地與蛋白質結合。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綴合酶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綴合酶英文名稱conjugated enzyme定 義由蛋白質組分和非蛋白質組分(金屬離子或脂質、糖類、核酸等有機分子)組合成的有生物活性的全酶。非蛋白質組分可以松弛地或牢固地與蛋白質結合。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關于綴合蛋白質的定義介紹
結合蛋白質的分子中除氨基酸組分之外,還含有非氨基酸物質,后者稱為輔因子,二者以共價或非共價形式結合,往往作為一個整體從生物材料中被分離出來。單純蛋白質是指分子組成中,除氨基酸構成的多肽蛋白成分外,沒有任何非蛋白成分稱為單純蛋白質。自然界中的許多蛋白質屬于此類。而結合蛋白質是單純蛋白質和其他化合物
概述綴合蛋白質的分類
結合蛋白質主要分為以下種類。色蛋白:蛋白質和色素物質結合,如血紅蛋白。卵磷蛋白:蛋白質與卵磷脂相結合,如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卵黃磷蛋白。脂蛋白:溶于水,是脂肪與蛋白質結合,脂蛋白是人體在體內運輸脂肪的工具。包括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金屬蛋白:蛋白質與金屬結合,如運鐵
概述泛素連接酶E3的分類
發現鑒定的泛素連接酶E3主要有兩大類:HECT結構域家族和RING結構域家族,最近又發現了一類新的E3家族:U.box蛋白家族。HECT結構域主要是通過與泛素形成催化作用所必需的硫酯鍵發揮作用,而RING結構域為E2和底物提供居留位點從而使E2催化泛素轉移到底物上。
關于AmpC酶的分類介紹
AmpC 酶按其產生的方式分為3 類:誘導高產酶、持續高產酶和持續低產酶。 (1) 誘導高產酶:AmpC 酶的合成往往與β2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存在有關。絕大部分腸桿菌科細菌和綠膿假單胞菌在正常條件下(即無β內酰胺類抗生素存在的條件下) 只產生少量的AmpC 酶。而當有誘導作用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存
去泛素化酶(DUB)的5大分類詳解
?? ? ? ?泛素一蛋白酶體途徑(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是細胞內一個重要的蛋白質降解調節系統。通過對底物蛋白的多聚泛素化并經蛋白酶體降解,可以影響或調節多種細胞活動,包括:基因轉錄、細胞周期調節、免疫反應、細胞受體功能及腫瘤生長、炎癥過程等。該途徑也是一種動
關于綴合蛋白質的基本信息介紹
結合蛋白質的分子中除氨基酸組分之外,還含有非氨基酸物質,后者稱為輔因子,二者以共價或非共價形式結合,往往作為一個整體從生物材料中被分離出來。單純蛋白質是指分子組成中,除氨基酸構成的多肽蛋白成分外,沒有任何非蛋白成分稱為單純蛋白質。自然界中的許多蛋白質屬于此類。而結合蛋白質是單純蛋白質和其他化合物
泛素活化酶的基本信息介紹
中文名稱泛素活化酶英文名稱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定 義編號:EC 6.3.2.19。泛素化級聯反應中的第一個酶(E1)。在MgATP存在下,一個分子泛素(Ub)被腺苷酸化形成AMP-Ub,通過非共價鍵與E1結合,而另一分子Ub的C端甘氨酸(G76)的羧基與E1中的—
去泛素化酶(DUBs)家族介紹
去泛素化酶(DUBs),是一類數量很大的蛋白酶類家族。它主要通過水解泛素羧基末端的酯鍵、肽鍵或異肽鍵,將泛素分子特異性的從鏈接有泛素的蛋白質或者前體蛋白水解下來。人類基因組編碼近100種去泛素酶,使得它們成為泛素系統酶中最大家族。在人類中的去泛素化酶基因,可分為兩大類: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和金屬蛋白酶
關于酶免疫技術的分類介紹
酶免疫技術一般分成酶免疫組化技術和酶免疫測定兩大類。酶免疫組化技術與熒光抗體技術相似,酶標記抗體與組織切片上的抗原起反應,然后與酶底物作用,形成有色沉淀物,可以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如酶作用的產物電子密度發生一定的改變,則可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稱為酶免疫電鏡技術。 酶免疫測定根據抗原抗體反應后
關于脂肪酶的分類介紹
按脂肪酶對底物的特異性可分為三類:脂肪酸特異性、位置特異性和立體特異性。依據脂肪酶的來源不同,脂肪酶還可以分為動物性脂肪酶、植物性脂肪酶和微生物性脂肪酶。不同來源的脂肪酶可以催化同一反應,但反應條件相同時,酶促反應的速率、特異性等則不盡相同 。
關于固定化酶的分類介紹
固定化酶的制備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 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物理法固定酶的優點在于酶不參加化學反應,整體結構保持不變,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但是,由于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間或立體阻礙作用,因此對一些反應不適用。 化學法包括結合法、交聯法。結合法又分為離子結合法和共
關于聚合酶的分類介紹
可分為以下幾個類群: (1)依賴DNA的DNA聚合酶; (2)依賴RNA的DNA聚合酶; (3)依賴DNA的RNA聚合酶; (4)依賴RNA的RNA聚合酶。 前兩者是DNA聚合酶,它使DNA復制鏈按模板順序延長。如在原核生物中僅就大腸桿菌中已被發現的就有三種(分別簡稱為PolⅠ,Pol
關于內切酶的分類介紹
第一類內切酶能識別專一的核苷酸順序,并在識別點附近的一些核苷酸上切割DNA分子中的雙鏈,但是切割的核苷酸順序沒有專一性,是隨機的。這類限制性內切酶在DNA重組技術或基因工程中沒有多大用處,無法用于分析DNA結構或克隆基因。這類酶如EcoB、EcoK等。第二類內切酶能識別專一的核苷酸順序,并在該順
關于酶標板的分類介紹
類型主要根據酶標儀進行選擇。又分可拆和不可拆的,對于不可拆的,就是一整塊板上的板條都是連在一起的,那么可拆的就是板子上面的板條是分開的,分出來的板條又有12孔和8孔之分。一般用的較多的是可拆的酶標板,如果你之前買了一些這樣的板子,那么完全可以只買些酶標板條就可以了。不同的廠家做出來的酶標板雖然整
關于果膠酶的分類介紹
果膠酶包括兩類,一類能催化果膠解聚,另一類能催化果膠分子中的酯水解。其中催化果膠物質解聚的酶分為作用于果膠的酶(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醛酸裂解酶或者果膠裂解酶)和作用于果膠酸的酶(聚半乳糖醛酸酶、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或者果膠酸裂解酶)。催化果膠分子中酯水解的酶有果膠酯酶和果膠酰基水解酶。
關于消化酶的分類分解酶的介紹
α-葡糖苷酶(麥芽糖酶)存在于高等動物的唾液、腸液以至低等動物的消化液中。β-葡糖苷酶,存在于高等動物的小腸液中。β-半乳糖苷酶(乳糖酶)存在于高等動物的腸液及低等動物的消化液中。淀粉酶,廣泛存在于高等動物的唾液、胰液和低等動物的消化液中。高等動物唾液中的淀粉酶,特稱為唾液淀粉酶。纖維素酶存在于
關于同工酶的分類的介紹
基因性或原級 由不同基因產生的肽鏈而衍生的同工酶。這里所指的不同基因可以在不同染色體或在同一染色體的不同位點上,例如LDH中A、B兩條肽鏈的基因分別在第11及第12對染色體上,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基因在第1對染色體的不同位點上。這類同工酶因分子結構差異較大,彼此間無交叉免疫。但同工酶的不同基
關于泛素化反應過程的介紹
具體過程:泛素化修飾涉及泛素激活酶E1、泛素結合酶E2和泛素連接酶E3的一系列反應:首先在ATP(紅色所示)供能的情況下酶E1(蛋白質編號1r4n)粘附在泛素分子尾部(淡黃色所示)的Cys殘基上(綠色所示,注意在這個結構中,Cys突變為Ala)激活泛素,接著,E1將激活的泛素分子轉移到E2酶上(
關于乙醛脫氫酶的分類介紹
1、Greenfield使用馬ALDH同工酶來進行命名,位于細胞液內的ALDH命名為ALDH1,而位于線粒體內的ALDH為ALDH2。 2、后來根據ALDH正向電泳遷移的降低和等電點增加的序列,將ALDH命名為ALDH1、ALDH2、ALDH3和ALDI-Lt。 3、哺乳動物乙醛脫氫酶根據其
關于核苷酸酶的分類介紹
一類由嘌呤堿或嘧啶堿、核糖或脫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種物質組成的化合物。又稱核甙酸。戊糖與有機堿合成核苷,核苷與磷酸合成核苷酸,4種核苷酸組成核酸。核苷酸主要參與構成核酸,許多單核苷酸也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如與能量代謝有關的三磷酸腺苷(ATP)、脫氫輔酶等。某些核苷酸的類似物能干擾核苷酸代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