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低鎂血癥的形成原因
常見原因有: 1.消化道丟失過多 因鎂在小腸及部分結腸吸收,當嚴重腹瀉、脂肪瀉、吸收不良、腸瘺、大部小腸切除術后等均可致低鎂血癥。 2.腎臟丟失過多 如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或長期應用袢利尿劑、噻嗪類及滲透性利尿等使腎性丟失鎂而發生低鎂血癥。 3.補充不足 在營養不良,某些疾病營養支持液中補鎂不足,甚或長期應用無鎂溶液治療。 4.甲亢患者常伴低血鎂和負氮平衡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可引起癥狀性鎂缺乏癥。......閱讀全文
分析低鎂血癥的形成原因
常見原因有: 1.消化道丟失過多 因鎂在小腸及部分結腸吸收,當嚴重腹瀉、脂肪瀉、吸收不良、腸瘺、大部小腸切除術后等均可致低鎂血癥。 2.腎臟丟失過多 如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或長期應用袢利尿劑、噻嗪類及滲透性利尿等使腎性丟失鎂而發生低鎂血癥。 3.補充不足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治療
1、處理原發病。 2、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藥物治療:補充鈣劑或鎂劑。低鈣血癥治療宜補充鈣劑,但對手足搐搦病人注入鈣劑后不見好轉者,應想到低鎂血癥的可能。低鈣和低鎂血癥常與其他電解質的紊亂同時存在,應同時糾正。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病因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容易激動、焦急、譫妄,肌肉抽動,手足搐搦;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1]
低鎂血癥的治療
1、病因治療 2、硫酸鎂治療 對于有低鎂血癥癥狀者,可用硫酸鎂肌注。 3、口服氧化鎂或硫酸鎂治療 對鎂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低鎂血癥者可口服氧化鎂或可口服硫酸鎂。
低鎂血癥的檢查
(一)體格檢查 缺鎂早期常有惡心、嘔吐、厭食、衰弱。缺鎂加重常發生神經肌肉及行為異常,如纖維顫動,震顫,共濟失調,抽搐和強直,眼球震顫,反射亢進,易受聲、光、機械刺激而誘發。患者常有明顯的痛性腕足痙攣,Trousseau癥或Chvostek證陽性。有時精神方面失常,失去定向力。 (二)實驗室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癥狀體征
1、容易激動焦急譫妄肌肉抽動手足搐搦。 2、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鑒別診斷
對有誘發因素而又出現低鎂血癥的一些病人,其癥狀很難與低鉀血癥區別,如在補鉀后情況仍無改善時,應考慮有低鎂血癥。此外,遇有發生搐搦并懷疑與缺鈣有關的病人,注射鈣劑后,不能解除搐搦時,也應疑有鎂缺乏。故在臨床上必須結合病史綜合分析。必要時,可作鎂負荷試驗,對確定鎂缺乏的診斷有較大幫助。 在正常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診斷依據
1、急性胰腺炎甲狀旁腺受損害長期腸婁膽婁等病史 2、易激動肌肉抽動手足搐搦耳前叩擊試驗上臂壓迫試驗陽性 3、血清鈣低于2mmok/L血清鎂低于0.75mmok/L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檢查化驗
1、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 2、血清鈣低于2mmol/L血清鎂低于0.75mmol/L
低鎂血癥的癥狀起因
1、腸吸收障礙 嚴重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腸道大部分切除術、肝硬化、膽道疾病、Crohn病等。 2、醛固酮分泌增多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鈉、水潴留常伴有繼發性醛固酮分泌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使腸道鎂吸收和腎小管鎂重吸收減少。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表現有低血鎂。 3、腎臟疾病 如慢性
關于低鎂血癥的簡介
血清鎂的正常濃度為0.75~1.25mmol/L。其調節主要由腎臟完成,腎臟排鎂和排鉀相仿,即雖有血清鎂濃度降低,腎臟排鎂并不停止。在許多疾病中,常可出現鎂代謝異常。血清鎂
低鎂血癥的鑒別診斷
1、腸吸收障礙 原發病癥狀表現明顯易于診斷,往往為綜合因素所致。腸吸收障礙者除低血鎂外,多伴有低血鉀,低鈣,低鈉,低氯,低磷和代謝性酸中毒。 2、腎臟疾患 低鎂血癥主要見于伴有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的腎臟疾患,由于多尿而致鎂的丟失增多,且尿鎂與尿鈉之間存在正相關。 3、甲狀腺功能亢進 患
病例分析:易被忽視的低鎂血癥
低鎂血癥是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紊亂,因為其臨床癥狀容易被原發病掩蓋,所以低鎂血癥的發生率常被低估。嚴重的低鎂血癥會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惡性心律失常等,需要引起臨床醫生的重視。然而許多臨床醫生對于低鎂的血癥的診治并不熟悉,常常難以明確低鎂血癥的病因,今天就來說說相關問題。2018年8月24日在杭州舉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檢查化驗及治療
檢查化驗 1、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 2、血清鈣低于2mmol/L血清鎂低于0.75mmol/L 治療 1、處理原發病。 2、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藥物治療:補充鈣劑或鎂劑。低鈣血癥治療宜補充鈣劑,但對手足搐搦病人注入鈣劑后不見好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病因及癥狀體征
病因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容易激動、焦急、譫妄,肌肉抽動,手足搐搦;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1] 癥狀體征 1、容易激動焦急譫妄肌肉抽動手足搐搦。 2、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癥狀體征及并發癥
癥狀體征 1、容易激動焦急譫妄肌肉抽動手足搐搦。 2、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 3并發癥 1、心律失常 2、腎功能受損 3、高鎂血癥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并發癥及鑒別診斷
并發癥 1、心律失常 2、腎功能受損 3、高鎂血癥 鑒別診斷 對有誘發因素而又出現低鎂血癥的一些病人,其癥狀很難與低鉀血癥區別,如在補鉀后情況仍無改善時,應考慮有低鎂血癥。此外,遇有發生搐搦并懷疑與缺鈣有關的病人,注射鈣劑后,不能解除搐搦時,也應疑有鎂缺乏。故在臨床上必須結合病史綜合
治療低鎂血癥的方法介紹
1.防治原發疾病 防止或排除引起低鎂血癥的原因的作用。 2.補鎂 嚴重低鎂血癥且有癥狀,特別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時必須及時補鎂。對于缺鎂引起的嚴重心律失常,其他療法往往都無效果。只有靜脈內緩慢注射或滴注鎂鹽(一般是用硫酸鎂)才能奏效。靜脈內補鎂要謹慎,如患者腎功能受損,則更要格外小心。在補
低鎂血癥的臨床表現
1、神經、肌肉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亢進,與鈣缺乏類似。 2、次要表現面色蒼白、肌震顫、手足抽搐及Chvostek征陽性、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易激動,嚴重者有煩躁不安、譫妄及驚厥等。
低鎂血癥的檢查及治療
檢查 (一)體格檢查 缺鎂早期常有惡心、嘔吐、厭食、衰弱。缺鎂加重常發生神經肌肉及行為異常,如纖維顫動,震顫,共濟失調,抽搐和強直,眼球震顫,反射亢進,易受聲、光、機械刺激而誘發。患者常有明顯的痛性腕足痙攣,Trousseau癥或Chvostek證陽性。有時精神方面失常,失去定向力。 (二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鑒別診斷及診斷依據
鑒別診斷 對有誘發因素而又出現低鎂血癥的一些病人,其癥狀很難與低鉀血癥區別,如在補鉀后情況仍無改善時,應考慮有低鎂血癥。此外,遇有發生搐搦并懷疑與缺鈣有關的病人,注射鈣劑后,不能解除搐搦時,也應疑有鎂缺乏。故在臨床上必須結合病史綜合分析。必要時,可作鎂負荷試驗,對確定鎂缺乏的診斷有較大幫助。
低鈣血癥和低鎂血癥的診斷依據及檢查化驗
診斷依據 1、急性胰腺炎甲狀旁腺受損害長期腸婁膽婁等病史 2、易激動肌肉抽動手足搐搦耳前叩擊試驗上臂壓迫試驗陽性 3、血清鈣低于2mmok/L血清鎂低于0.75mmok/L 6檢查化驗 1、耳前叩擊試驗(chrostek征)和上臂壓迫試驗(Trousseau征)陽性 2、血清鈣低于2
低鈣血癥的發病原因分析
1.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包括原發性、繼發性及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①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是一組多原因疾病,如先天性甲狀旁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DiGeorge綜合征、自身免疫性多腺體綜合征I型等,新生兒低鈣血癥可由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引起,或由于母親患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家族性良性高鈣尿癥而存在
低鈣血癥的病理生理原因分析
各種原因引起血鈣降低,低血鈣刺激甲狀旁腺合成和釋放PTH;而低血鈣、PTH均可增強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內1α羥化酶的活性,從而促進1,25(OH)2 D3的合成。PTH可促進骨的吸收,同時PTH和1,25(OH)2 D3又可增加遠端腎小管鈣的回吸收,1,25(OH)2 D3還可增加腸道鈣的回吸收,
簡述低鎂血癥的臨床表現
缺鎂早期表現常有厭食、惡心、嘔吐、衰弱及淡漠。缺鎂加重可有記憶力減退、精神緊張、易激動、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手足徐動癥樣運動。嚴重缺鎂時,可有癲癇樣發作。另外,低鎂血癥時可引起心律失常。鎂是激活Na+-K+-ATP酶必需的物質,缺鎂可使心肌細胞失鉀,在心電圖可顯示PR及QT間期延長,QRS波增寬
低鎂血癥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鎂缺乏癥的癥狀和體征很不典型,有時很不明顯,易被其原發病所掩蓋。應注意引起鎂缺乏的各種可能原因的詢問和了解。 鑒別診斷 1、腸吸收障礙 原發病癥狀表現明顯易于診斷,往往為綜合因素所致。腸吸收障礙者除低血鎂外,多伴有低血鉀,低鈣,低鈉,低氯,低磷和代謝性酸中毒。 2、腎臟疾患
關于低鎂血癥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測定血清鎂。 2.鎂負荷試驗。 二、診斷 最簡便的方法是測定血清鎂。但缺鎂的診斷有時比較困難,有時血清鎂正常,仍不能否定低鎂血癥,因其受酸堿度、蛋白和其他因素變化的影響。 對有誘發因素而又出現低鎂血癥的一些患者,其癥狀很難與低鉀血癥區別,如在補鉀后情況仍無改善時,應考慮有
低鎂血癥的治療及臨床表現
治療 1、病因治療 2、硫酸鎂治療 對于有低鎂血癥癥狀者,可用硫酸鎂肌注。 3、口服氧化鎂或硫酸鎂治療 對鎂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的低鎂血癥者可口服氧化鎂或可口服硫酸鎂。 臨床表現 1、神經、肌肉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亢進,與鈣缺乏類似。 2、次要表現面色蒼白、肌震顫、手足抽搐及Chvo
低鎂血癥的常見疾病及診斷
常見疾病 嚴重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腸道大部分切除術、肝硬化、膽道疾病、Crohn病、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甲狀腺功能亢進等。[1]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 鎂缺乏癥的癥狀和體征很不典型,有時很不明顯,易被其原發病所掩蓋。應注意引起鎂缺乏的各種可能原因的詢問和了解。
低鎂血癥的常見疾病有哪些
嚴重腹瀉、吸收不良綜合征、潰瘍性結腸炎、腸道大部分切除術、肝硬化、膽道疾病、Crohn病、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甲狀腺功能亢進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