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永寧:餐飲具清洗消毒要有“范”“舌尖安全”更到“胃”
為著力解決餐飲具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問題,落實餐飲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7月20日,寧夏銀川市永寧縣市場監管局召開餐飲單位餐飲具清洗消毒專題培訓暨行政約談會,進一步規范餐飲服務提供者自消毒餐飲具清洗、消毒、保潔,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安全”。 當天,會上通報了2021—2023年永寧縣餐飲服務單位餐飲具抽檢情況及餐飲具抽檢不合格原因,向餐飲單位講解了使用清洗消毒不合格餐飲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傳達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針對餐飲具清洗方法、消毒方法、保潔方法、場所和設施要求、清洗消毒要求以及保潔要求進行了詳細講解,要求餐飲單位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餐飲具清洗消毒和保潔。 據永寧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繼續加大對餐飲具清洗消毒的監督檢查,將抽檢不合格的餐飲服務單位列入重點監管對象,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安全。......閱讀全文
消毒餐具遭食客抵制-餐飲企業回歸“傳統清洗”
“誰還敢用‘消毒餐具’啊,你沒看到那些被曝光的黑作坊,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8月3日中午,在朝陽區一家小餐廳,和同伴一起用餐的李女士斷然拒絕了“一元一套”塑封消毒餐具,而向服務員索要普通筷子。近年來,消毒餐具行業由于缺乏監管導致魚龍混雜,屢屢曝出衛生問題,消費者使用消毒餐具也不免心
1元餐具準入標準4月出臺為首個餐具清洗業行業標準
部分食客對餐館中的“1元餐具”是否衛生心存疑慮。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監督所了解到,本市已起草制定出包裝式消毒餐飲具的“京標”,從今年4月起,對提供此類消毒服務的企業實行行政準入制。同時,衛生部門將逐月抽檢,企業所用清洗水須達到飲用水標準,衛生不達標者將最高處以5萬元罰款。
北京餐具清洗業標準將出臺清洗水須達飲用水標準
現在,不少餐廳都采用塑料薄膜包裝好的消毒餐具套裝,此前,曾有這類“1元餐具”清洗“作坊”因為衛生條件差被曝光。據北京市衛生監督所透露,北京市已起草制定出包裝式消毒餐飲具的標準。今年4月將對提供此類消毒服務的企業實行行政準入制。同時,企業所用清洗水須達到飲用水標準,衛生部門將逐月抽檢,衛生不達標者
警惕餐具消毒逐利沖動:只求低價催生“毒餐具”
每副餐具至少經過9雙手,工人上班前無需洗手,不用穿戴手套、帽子和工作服,直接徒手包裝消毒后的餐具,掉地的筷子撿起后繼續包裝,消毒兩三秒后仍有污跡的用抹布擦。當它們放到你面前時,看起來很干凈,包裝膜上還印有“衛餐消證號”,看似很正規。8月5日,記者成功應聘到溫州康潔餐具消毒服務部當包裝工人,打工3
消毒餐具車間臟水浸泡餐具-地污濁怪味刺鼻
青島市相關部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的舉報,依法取締了兩家無證經營消毒餐具的小作坊 地上污濁不堪、墻壁上長滿霉菌、碗筷在臟水里浸泡,消毒餐具清洗車間里彌漫著刺鼻氣味……昨天上午,青島市衛生監督局、城陽區衛生監督所、夏莊街道辦和工商局城陽分局聯合行動,根據市民
“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餐具消毒企業被曝不規范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央視曝
央視曝餐具消毒企業不規范-餐具曬太陽就是消毒
俗話說“病從口入”,這讓老百姓吃東西時都加了小心。然而,只注重“食品安全”遠遠不夠。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揭露了消毒餐具不“消毒”的現象,殘留在餐具上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造成危害。這不禁讓市民感嘆“防不勝防”。記者隨后調查發現,北京市民就餐時,一般并不留心餐具外包裝的消毒信息。
部分仿瓷餐具甲醛超標-仍有企業用“毒料”造餐具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餐具,是一種在餐館、家庭廣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最近,國家權威機構在對仿瓷餐具的檢測中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甲醛超標等質量問題。央視記者深入調查發現,一些企業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樹脂生產仿瓷餐具。 ? 河北 仿瓷餐具合格率兩成不到 今年3月份,具有國家級檢測資質的
外出就餐最好自備餐具
塑料袋套碗無QS標志 一次性餐盒一燙就破 自打“臟筷子”、“地溝油”曝光后,就餐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雖然拿塑料袋套碗或打包熱食、用劣質餐盒盛飯菜等現象在一些路邊攤點和餐館依然存在,但已有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熱衷于自備便攜式餐具就餐。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質監局的有關專家建議,人們
近半消毒餐具企業屬黑作坊-消毒餐具標準尚未出臺
有關人士昨天透露,北京上百家消毒餐具企業,至少有一半沒有辦照,屬于黑作坊性質。而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的多為中檔餐館。 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董金獅稱,據協會統計,北京目前有一百多家生產消毒餐具的企業,有衛生許可證的只有十幾家,一半以上甚至連工商營業
新餐具衛規出臺-一元餐具盼來監管法規
衛生部日前下發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規范(試行)》,要求各地衛生部門遵照執行。天津市烹飪協會相關專家表示,這是首次明確了衛生部門為餐具消毒企業的監管機構,重點列出了九類不合格情形,消費者此前一直擔憂的消毒餐具衛生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 據了解,衛生部組織制定了《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
塑料餐具出口歐盟門檻提高
向歐盟出口塑料餐具的企業,今年將受到新規考驗。據國際商報得到的消息:歐盟食品安全及動物健康常任委員會近日投票通過一項立法議案,將加強對自中國進口的、由聚酰胺和三聚酰胺制成的塑料餐具的檢驗,歐盟將對來自中國所有批次的塑料餐具進行書面材料審查,并抽取10%進行實驗室分析。這項提案將于2011年7月起
一套餐具究竟有多臟?-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記者在河南、云南調查發現,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臟水循環使用,用抹布擦擦就封口,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這樣的新聞不僅僅影響我們的食欲,還有對執法與監管的信任與擔憂。按基本的市場常識,只有在
京消毒餐具企業半數是黑作坊-85%一次性餐具存隱患
消毒餐具企業半數是“黑戶”? 八成一次性餐具存隱患,行業協會呼吁盡快出臺消毒餐具地方標準。 昨日,北京市餐飲具集中消毒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峰在接受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城市零距離》連線采訪時表示,北京消毒餐具正規的企業與小作坊、黑作坊是“一半一半的狀態”,并呼吁盡快出臺北京市消毒餐具地
被禁與解禁:發泡餐具艱難重生
十四年詬病 發泡餐具獲釋難返市場 被禁與解禁:發泡餐具艱難重生 1999年,被國家列入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淘汰目錄,2013年5月1日,正式解禁。 "這是一場科學與反科學的戰爭。"中國塑料餐具聯合辦公室主任李沛生這樣形容發泡餐具的十四年遭遇。 然而解禁半個月來,發泡餐具
學校周邊餐具質量參差不齊
學校周邊餐具質量參差不齊 三招辨別消毒餐具是否清潔 2010年第七屆北京高校健康環保周上周末在中國礦業大學閉幕。本屆高校周向北京22所高校的大學生們進行了生活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周邊餐具質量參差不齊。其中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周邊規模較小的餐館仍在使用國家明令
發泡餐具解禁之憂:誰來回收
曾經的"白色污染"罪魁禍首-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在被禁產禁用14年后,被重新允許進入市場。 依照此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款的決定》,原目錄中淘汰類產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被刪除,從5月1日開始執行。這即意味著,自1999年被
“消毒餐具”不“消毒”諷刺了誰
央視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洗餐具的臟水循環使用至少達5次之多,餐具沒有用專門的消毒設備消毒就封口,所謂的消毒餐具并不干凈。 為食客提供干凈衛生的餐具,本來就是餐館應該做的。這幾年,很多餐館借“消毒餐具”之名,向消費者收取一到兩元的“消毒費”。而花錢買來
木質餐具-上漆無漆啥區別
木質餐具“小清新”的田園風格,可為用餐增添不同的氛圍。市場上的木質餐具可分為上漆和無漆兩種,前者表面光滑,后者則更天然。它們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也有所不同。 臺灣生活家務專家陳映如在《康健》雜志撰文介紹,一般涂漆可分為食品級及非食品級,食品級的涂漆若未添加其他物質且符合規范,基本上都可以安心使
多消毒餐具企業環節不衛生
潔潔餐公司,抹布擦玻璃杯后便封裝。 餐潔仕公司消毒車間內臟亂內景。筷子兩遍烘烤以后被隨意放置晾曬,之后會直接打包送上餐桌。 打包分裝都是赤手,綠源潔美老板娘(中)還在邊分裝邊抽煙。 ―生產 門口垃圾成堆,地上污水橫流。洗碗機上沾滿污垢,食物殘渣堵塞排水溝
120忙著為多家餐館送問題餐具
醫院急救車風馳電掣 忙著為多家餐館送問題餐具 前天,有市民反映說,在南京江寧東山街道,有一家衛生狀況差的消毒餐具公司,竟用一輛警燈齊全的急救車運送消毒餐具。而這些號稱高溫消毒的一次性餐具,連餐具檢測合格報告都沒有。對此,昨天記者與江寧區衛生監督所的執法人員一道展開了調查。 ? 投訴
一次性發泡餐具復活?
在禁產禁用14年之后,有“白色污染”之稱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如今又“復活還魂”啦?據悉,日前發改委發布了21號令,局部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也就是說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不再是淘汰類產品。據相關權威人士透露,由于發改委21
檢測標準缺失-發泡塑料餐具質量堪憂
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解禁已有一年,其生產、使用情況如何?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日前發布報告稱,發泡餐具生產原料多為外購廢料,且相關檢測標準仍然缺位。 去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21號令”,把發泡塑料餐具從淘汰類中刪除,并從去年5月1日施行。解禁以后,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走訪了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對生產
評論:發泡餐具不能解禁不解疑
5月1日,按照有關部門修改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一次性發泡餐具從“淘汰產品目錄”中刪除。至此,發泡餐具解禁正式生效。 自發泡餐具解禁列入有關部門的議事日程以來,質疑就未停息。盡管發改委、相關行業協會曾專門作出說明,但并未平息爭議。原因是,無論從技術層面還是程序層面看,發泡餐具解禁都難
法國通報我國出口餐具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9年6月19日,法國通過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通報我國出口餐具不合格。具體通報信息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型2019-6-19法國兒童竹纖維餐具2019. 2217甲醛遷移(251mg/kg - ppm
歐盟將對中國餐具加嚴進口檢驗
歐盟食品安全及動物健康常任委員會(SCoFCAH)25日投票通過了一項立法提案,將加強對自中國進口的、由聚酰胺(polyamide)和三聚酰胺 (melamin)制成的塑料餐具的檢驗,并將于2011年7月起實施。屆時,歐盟將對來自中國所有批次的的塑料餐具進行書面材料審查,并抽取10%進行實驗
發泡塑料餐具綠色無害?-兩協會“掐架”
佛山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洋垃圾制造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事被曝光后,緊接著,這一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已有數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突然就被“正名”,8月24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聯合召開說明會公開稱,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是綠色的無害產品。此語一出,立即遭到了環保
央視曝光部分餐具衛生條件差-監管存在漏洞
洗碗水循環使用圓圈處有殘留物用整理箱清洗臟餐具蒼蠅亂飛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自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按理說,專業消毒公司清洗加上真空收縮膜包裝,這些餐具應提升用餐衛生指數,但記者在河南暗拍餐具消毒廠衛生極差,臟水重復使用。云南調查發現,在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
媒體曝光部分餐具消毒廠衛生極差-臟水重復使用
洗碗水循環使用。圓圈處有殘留物。用整理箱清洗臟餐具。蒼蠅亂飛。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自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按理說,專業消毒公司清洗加上真空收縮膜包裝,這些餐具應提升用餐衛生指數,但記者在河南、云南調查發現,在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臟水循環使用,用
“黑作坊”餐具多流向中小餐館-衛生部擬出臺新規
央視曝光消毒企業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本報調查發現――― “黑作坊”餐具流向中小餐館 衛生餐具不衛生。日前,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中曝光,國內部分餐具消毒企業存在生產條件不合格、衛生環境極差、臟水重復使用等問題。記者昨天走訪廣州市場,發現部分餐飲店使用的“消毒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