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舉行閔順耕教授科學儀器捐贈儀式
2023年12月13日,北京大雪紛飛,美麗厚重的清華大學銀裝素裹。位于蒙民偉人文樓的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正在舉辦中國農業大學閔順耕教授的儀器捐贈儀式,清華大學九三學社、黨委統戰部、科學博物館的領導及分析測試百科網代表參加了該儀式。 與會代表就科學儀器博物館及藏品等發表的觀點和看法。 會議現場 九三學社清華大學委員會副主委,化學系師邢志教授介紹情況 邢志教授首先發言,向大家介紹了如何在與閔順耕教授的交流中得知閔教授珍藏著有著六十多年歷史、我國第一臺光電分光光度計,并建議推薦到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的經過。 清華大學化學系80級校友、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閔順耕教授 閔順耕教授回顧了中國科學儀器的發展歷程,并談到我國最早生產的科學儀器很多并沒有得到大家的重視并被相關機構收藏。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副主委,九三學社清華大學委員會主委,清華大學能動系韓敏芳教授 韓敏芳教授認為儀器的進步是國家科技......閱讀全文
閔順耕:用大數據刻畫七彩光譜
“七彩光譜 萬象更新”主題系列—訪中國農業大學閔順耕教授? ? 眾望所盼,在經歷疫情被迫延期后,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會議暨2020年光譜學會將于2020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成都舉行。為促進我國光譜事業的發展,展示我國在光譜學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取得的成果,中國光學學會光譜專業委
必看3位專家公益直播-速成分子光譜頂級高手
——PerkinElmer 80周年公益活動暨第49期PerkinElmer客戶體驗中心(CKC)開放日活動在京舉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1月3日,PerkinElmer 80周年公益活動暨第49期PerkinElmer客戶體驗中心(CKC)開放日活動舉辦,本次活動主題是紅外/近紅外光譜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學術報告會召開-聚焦食品安全檢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28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以下簡稱“分會”)成立(詳見:中儀學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儀器與技術應用分會成立),揭牌儀式在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舉行,并召開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會學術報告會。在下午的學術報告會上,6位報告人分別帶來了精彩
中儀標化近紅外分析技術與化學計量學高級培訓班即將舉辦
中儀標化(北京)技術咨詢中心,是專業從事光譜、色譜、質譜等儀器分析培訓、實驗室培訓、高級化學檢驗員培訓的專業培訓機構。 是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學會團體會員單位,國家質檢總局質量技術監督行業國家資格取證委托培訓單位。中儀標化目前已在全國各地成功舉辦100多期相關培訓班,每
2010年《現代儀器》編委大會盛大召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到了大會現場,為《現代儀器》雜志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張玉奎院士和江桂斌院士 張玉奎院士以《色譜》雜志為例,談到引用因子并不能完全代表期刊的學術水平,我們重視引用因
初心不改耕“云”藥
跨進云南省藥物研究所實驗樓的門廳,首先看到的便是高懸在墻上的3個鏡框。 “我們苦了60年,才得到了這3張最高獎狀!”所里的人,無一例外會帶著自豪的笑容向來訪者如是說明。 舉重若輕的表達,讓人不由得上前再仔細端詳—— 右邊一張獎狀,獲獎時間是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面寫著:“為表揚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報告集錦
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陳義平教授 來自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陳義平教授介紹了《分子間弱作用力下的熱二維紅外相關光譜》的報告。陳教授首先指出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是除共價鍵、離子鍵和金屬鍵以外,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總稱。分子間的相互作用研究對于理解金屬離子存在下的生命分子的結構,生物識別過程和自然界發生的選擇
胡啟明:力學如力耕
在華南植物園標本館館長張奠湘的力薦下,記者采訪了該館82歲的研究員胡啟明先生。和老先生談話就像翻開一本厚重的書籍…… 從廬山到國外 作為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胡先骕的侄孫,胡啟明是幸運的,也是刻苦的。1950年,年僅15歲的胡啟明剛讀完初中二年級便輟學回家了。在胡先骕的推薦下,胡啟
中儀學首期分析儀器高級工程師級別評定工作火熱進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21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的 “全國學會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水平評價,首期分析儀器專業領域高級工程師”面試工作在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進行。面試現場認證聆聽發言的面試專家 本次面試分為兩個小組同步進行,每個小組由三位評審專家、一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派駐督查員組成。每位參
史上最牛光譜界大腕網上鉅獻-小伙伴們快來報名!
由中國光譜學會主辦(中國光學會光譜專業委員會),分析測試百科網及中國光譜網承辦的"首屆光譜網絡研討會"將在開年之際2015年1月7日~9日盛大開幕。 中國光譜學會本著推動我國光譜技術的發展,促進光譜領域專家學者與本
推進節糧減損耕好“無形良田”
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我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九連豐”,加強節糧減損引導合理消費,是耕好“無形良田”的重要舉措。近日,以“儲備安全 科學減損”為主題的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安徽合肥啟動。據了解,本次科技周聚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安全戰略,突出科技和人才在推動節糧減損、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增
閔恩澤:石化老將鐘情生物燃料
87歲的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閔恩澤一直較少出席各種活動,但出于對生物質燃料的熱愛,日前,他還是作為學術委員會委員出現在大連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的啟動儀式上,并作了題為《發展生物質車用燃料前沿技術的思考》的學術報告。 這位一生獻身我國石化事業的老人,將晚年的主要
閔恩澤:我還想再干點事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首世人耳熟能詳的歌曲,是一位老人的最愛,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中國煉油催化劑之父”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閔恩澤。 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
首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頒發
12月26日,首屆“閔恩澤能源化工獎”在京頒發,兩院院士閔恩澤為11位在生物質能源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頒獎。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出席了頒獎大會。 據了解,“閔恩澤能源化工獎”設“杰出貢獻獎”和“青年進步獎”兩類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獎勵基金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石化聯合設立。該項基金初始資金總
閔恩澤:不斷創新,甘作奉獻
閔恩澤(1924 ~ ), 四川成都人。石油化工催化專家,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 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中國綠色化學的開拓者。1980 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 世紀60 年代參加磷酸硅藻土疊合、鉑重整
臨期食品:捐贈還是扔掉?
近保質期的食物該如何處理?國內一些地方紛紛推出“食物銀行”“食物驛站”等,免費發放臨期余量食物:如上海一家公益機構從2014年便使用“食物銀行”概念,將臨期食物發放給有需要的機構和個人;而廣州、深圳近年來也涌現出越來越多類似的做法,如廣州有餐飲企業推出“食物驛站”,將尚在保質期內的余量食物免費分
迄今最大捐贈!中南大學一校友向母校捐贈6億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2.shtm
胡敦欣:耕海踏浪寫華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54.shtm 胡敦欣(1936— ) 山東青島即墨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物理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長等;
中國耕好“無形良田”保障糧食安全
10臺收割機在麥田中整齊地排成一行,隨著“比賽開始”的口令響起,收割機伴著轟鳴聲在麥浪中飛馳,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入囊中”。 這是日前在安徽省舉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阜陽市阜南賽區的比賽場景。現階段,安徽省近4300萬畝小麥的夏收工作已全面啟動。今年“三夏”期間,安徽省計劃投入聯合收
中國耕好“無形良田”保障糧食安全
10臺收割機在麥田中整齊地排成一行,隨著“比賽開始”的口令響起,收割機伴著轟鳴聲在麥浪中飛馳,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入囊中”。 這是日前在安徽省舉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阜陽市阜南賽區的比賽場景。現階段,安徽省近4300萬畝小麥的夏收工作已全面啟動。今年“三夏”期間,安徽省計劃投入聯合收
“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捐贈證書-頒發儀式
2015年10月,為鼓勵我國科技人員投身于近紅外光譜理論研究、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工作,促進和推動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和應 用,由陸婉珍院士提議并捐款100萬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近紅外光譜分會設立“陸婉珍近紅外光譜獎”,獎項為貢獻獎和科技獎。獎勵基金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監管,專款專用。
閔義:尋找細胞中的“人性”光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59.shtm 閔義(中)指導學生做實驗 海南大學供圖 你想象中的細胞生物學課堂是怎樣的? 用解說詞掌握基因概念,用結構圖了解染色體,亦或是顯微鏡觀看細胞組成? 在她的課堂上,不僅
閔恩澤:催化劑之恩-澤被蒼生
人物介紹: 閔恩澤,192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國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是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術自主創新的先行者,綠色化學的開拓者。 1946年畢業于重慶中央大學化學工程系。1951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工程系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后,先后任石油化
閔義:尋找細胞中的“人性”光芒
你想象中的細胞生物學課堂是怎樣的? 用解說詞掌握基因概念,用結構圖了解染色體,亦或是顯微鏡觀看細胞組成? 在她的課堂上,不僅可以收獲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還可以探尋細胞中的“人性”光芒,在認識細胞的同時,形成正確的生命觀,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走進海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閔義的課堂,
珀金埃爾默媒體見面會:平等合作-互利共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月31日,珀金埃爾默媒體見面會在Lando Cook咖啡館舉行,分析測試百科網、生物谷、實驗與分析、環境化學、中國水工業網、食品安全導刊、冶金分析等十多家媒體到場與珀金埃爾默共同探討2017年的收獲以及2018年的展望。珀金埃爾默DAS事業部亞太區市場部高級經理劉肖
3000萬!頂尖211,獲捐贈
為進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推進“新工科”建設與創新創業教育,北京科技大學于4月15日下午在天工大廈第六會議室隆重舉辦“產教融合?創見未來”新時代科創人才創新培養論壇。論壇聚焦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探索科創人才培養模式,為新時代科創人才培養啟發思路,促進學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我們為什么需要捐贈器官?
在英國,大約有六分之一的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會在器官移植前因健康狀況惡化而死亡或喪失資格。許多人將這種情況歸咎于英國目前的"自愿"捐獻計劃--如果你想在死后捐獻器官,你必須得到明確的許可。 但這種情況即將改變。從2020年4月起,所有居住在英國的18歲以上的人,在法律上都將被視為同意死后捐獻器官。
捐贈加深美國高校貧富“鴻溝”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322.shtm
騰訊聯合耕智:把數字化送進“大棚”
設施農業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高,對節約我國有限的耕地、保障城鄉居民“菜籃子”和提升消費品質意義重大。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要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設施農業面臨什么問題?如何發展?數字化如何助力設施農業發展? 1月7日,數字化助力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論
新款開溝機-多用型蔬菜種植耕整機械
開溝培土機?多功能田園管理機?詳細參數田園管理機(開溝培土機)技術參數:?機器免費標配6套配件:開溝刀、培土刀、寬度:20cm----40cm,刀具直徑40cm和37cm,機器前面調節高低輪可調節開溝深淺,機器一遍開溝zui深30cm,2遍50cm,培土用小鐵輪:直徑40cm,安裝機器后2輪寬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