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
2月19日下午,中國藥科大學與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南京市鼓樓大廈二樓機關禮堂召開。鼓樓區委書記王安偉,鼓樓區委副書記、區長方靖,中國藥科大學校長郝海平出席揭牌儀式。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楊勇、校長助理鄔瑞斌、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志裕和鼓樓區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儀式。儀式由鼓樓區委副書記、區長方靖主持。 會上,鼓樓區委書記王安偉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出席揭牌儀式的中國藥科大學領導表示祝賀。校長郝海平代表中國藥科大學向鼓樓區對轉化醫學研究院建設的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根據《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與中國藥科大學關于深化校地融合戰略合作協議》,本著“深化合作、優勢互補、攜手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雙方共建“中國藥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簡稱轉化院)。 轉化院將立足鼓樓區政府在健康經濟方面的產業布局和創新發展方向需求,依托中國藥科大學在生物醫藥基礎研究、新藥轉化、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共同推進......閱讀全文
中國藥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95.shtm
中國藥科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
2月19日下午,中國藥科大學與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南京市鼓樓大廈二樓機關禮堂召開。鼓樓區委書記王安偉,鼓樓區委副書記、區長方靖,中國藥科大學校長郝海平出席揭牌儀式。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楊勇、校長助理鄔瑞斌、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志裕和鼓樓區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儀
吉林大學成立轉化醫學研究院
6月8日,記者在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科技工作大會上獲悉,吉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成立并揭牌。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趙繼與白求恩醫學院院長、吉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李玉林共同為吉林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揭牌。 李玉林表示,“轉化醫學”旨在跨越基礎醫學與藥物研發、臨床醫學之間的鴻溝,在實驗室與病房之間
中國藥科大學Blood:中藥治療癌癥
利用中藥治療癌癥并不是什么新聞,著名的砒霜就是治療白血病的一種有效中藥,近年來不少研究組展開了利用天然中草藥治療癌癥的研究,近期來自中國藥科大學,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就發現了一種古老的中藥:黃芩的主要成分能通過作用于一種關鍵酶,影響AML癌細胞的增殖,并指
生物樣本庫與轉化醫學
隨著后基因組時代的來臨,對基因的研究引發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手段的誕生,密切了基礎醫學與藥物研發、臨床醫學之間的聯系。使人們可以更準確地理解環境和人類遺傳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期精確地描繪疾病發生的本質,從而改進對于疾病的診查和治療。由此誕生了從實驗室到病床,把基礎研究所獲得的知識、成果快速轉化為臨
醫藥科研成果轉化,不要起大早趕晚集
“中國的藥物研發能力本身就比較薄弱,如果審批再比較慢,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委員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陳凱先表示,事實上,有時我們起步并不晚,甚至比國際上還早一點,但往往在審批上慢了那么一拍,就導致新藥上市比人家落后,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的確,新藥審
MAH制度改革助上海醫藥科研轉化跨越發展
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天慈國際藥業有限公司20日與北京亞東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簽訂了198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合作協議,其中包括36項中國獨家品種,一大批市場前景廣闊、技術水平高的藥品將落戶張江科學城生產,這讓多年來生物醫藥科研成果豐碩,但產業轉化困難的上海醫藥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據了
1億!沈陽藥科大學2022年政府采購意向
34沈陽藥科大學食品學院微波消解儀采購一臺微波消解儀;設備需滿足能消解ICP-MS難以消解的固體樣品,詳細指標參考可行性論證報告;要求202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項目的安裝調試驗收2811月無2022年10月17日35沈陽藥科大學食品學院動態人胃腸消化系統采購一臺動態人胃腸消化系統;設備需滿足模擬
哀悼!沈陽藥科大學原校長畢開順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藥學領域優秀專家、沈陽藥科大學原校長畢開順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10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畢開順同志1956年12月出生,河北省豐南縣人,200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2月畢業于吉林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同年起任沈陽藥學院教師,其間,在我校藥物
《轉化醫學研究(電子版)》創刊
由教育部主管、首都醫科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轉化醫學研究(電子版)》日前創刊,這也是國內第一本轉化醫學研究的期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院士、桑國衛院士和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擔任該刊顧問,另有近20位兩院院士擔任該刊副總編及學科主編。 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期刊總編王曉民教授介紹,
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
7月2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簽約掛牌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儀式由大連化物所楊凌研究員主持。副所長王華、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孫宏治代表合作雙方致開幕詞。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郭斌、副院長朱志圖以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主任張陽等出
轉化醫學:開啟腫瘤治療新契機
近年來,隨著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和結構基因組學等重大醫學進展以及生物信息學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基礎醫學研究得到了巨大進步及輝煌成就,然而如何使大量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仍是尚未解決的難題。 轉化醫學是近十年來國際生物醫學領域出現的新概念和重點研究方向,其宗旨就是打破基礎科學和臨床
《轉化醫學與科研管理》雜志創刊
由上海市醫學會科研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轉化醫學與科研管理》雜志日前創刊。該雜志旨在為從事轉化醫學的工作者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介紹國外轉化醫學的最新進展和做法,進而推動我國轉化醫學的快速發展。據介紹,該雜志目前為季刊,設有院士論壇、轉化醫學實踐、學術動態、他山之石等欄目。
首個“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成立
我國醫藥行業首家“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落戶廣藥集團,這標志著我國轉化醫學研究正式展開。轉化醫學強調以臨床為中心,從實驗室到病床再從病床到實驗室的連續過程,縮短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時間,藥物綜合臨床價值大大提高。
《科學》社論呼吁促進轉化醫學研究
由生物技術產業組織(BIO)舉辦的BIO國際大會是生物技術界最大的全球事件,是探尋合作機會、討論工業界發展趨勢、投資和產業政策的關鍵論壇。在2011年BIO國際大會于日前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前夕,美國戴維·格拉斯通研究所所長桑德斯·威廉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校長蘇姍·戴斯蒙德-赫爾曼,在最近出版的《科
美國轉化醫學項目獲得白宮支持
9月16日,美國白宮在一份聲明中提到了爭論中的國家先進轉化科學中心(NCATS)項目,表明總統支持建立這一研究機構。 轉化醫學的概念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上世紀末提出的。當時NIH每年投入的醫學研究經費高達200多億美元,產生了大量的發明、技術、知識和論文,但美國人覺得他們
金能明任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
10月22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國藥科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金能明任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徐慧不再擔任中國藥科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人事司、江蘇省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金能明,男,1963年10月生,1984年5月入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曾
中國藥科大學無錫創新研究院正式簽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871.shtm10月7日,中國藥科大學與無錫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無錫市人民政府中國藥科大學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藥科大學無錫創新研究院同步簽約。 ???簽約儀式現場? 中國藥科大學供圖無錫市
中國藥科大學Nature子刊揭示腸炎病因機制
來自中國藥科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癌癥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PPARα-UGT信號軸通過抑制FXR-FGF15反饋信號加劇了實驗性的結腸炎。這項研究發表在9月3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中國藥科大學的郝海平(Haiping Hao)
大連化物所肝癌轉化醫學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部轉化醫學科學中心疾病基因組學研究組研究員劉揚,與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研究員許國旺合作,在肝癌轉化醫學領域取得新進展,發現脯氨酸與羥基脯氨酸代謝途徑,對肝癌細胞在缺氧微環境下的缺氧應答及生存率至關重要,提出抑制脯氨酸的生物合成可能作為潛在治療肝
瑞金醫院胃癌“轉化醫學”研究見成效
中新上海網9月4日電 今年8月份剛剛出版的國際生物醫學領域極具影響力的《蛋白質組研究》(J Proteome Res)上公布了瑞金醫院胃癌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利用血清抗體芯片、酶聯免疫吸附實驗、蛋白質免疫沉淀、免疫組織化學以及質譜鑒定等技術,通過翔實的體外實驗以及大量臨床病例分析,提出IPO
轉化醫學或破乙肝藥研發瓶頸
“對乙型肝炎(HBV)的治療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突破性進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賈繼東教授在近日舉行的2013清華-楊森公共健康日論壇上指出:“現有藥物治療可以做到有效抑制病毒、控制病情、延緩病毒復制,但是大多不能清除病毒。” 據記者了解,國際公認的乙肝治療藥物主要有
我國轉化醫學正駛入快車道
“第四屆中美臨床和轉化醫學國際論壇”新聞發布會5月16日在京召開。“中美臨床和轉化醫學國際論壇”籌委會秘書長、全球醫生組織(GlobalMD)中國代表處時占祥博士在會上介紹,目前,我國已建立了129家各類臨床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平臺機構,為加快我國生物醫學科研成果轉化,提高疾病的診治水平奠定了必
新興醫學創新與轉化中心登上《自然》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官網,今天向全球推介了一家正在成長的新興醫學創新與轉化中心,它就是上海市生物醫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SFPBRIT)。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四梁八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將圍繞特定產業進行定位,研發這些產業的共性關鍵技術,并與產業鏈上下游進
干細胞轉化醫學學會成立
由中國解剖學會發起的干細胞轉化醫學學會7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春華擔任學會第一屆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教授等到會祝賀。 據悉,學會將立足干細胞這一當今生命科學前沿研究領域,通過技術創新不斷豐富和完善干細胞轉化醫學內涵;通過充分借助中國醫學科
國家分子醫學轉化科學中心落戶陜西
“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家發改委批復在陜西省省建設國家分子醫學轉化科學中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陜投資建設的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分子醫學轉化科學核心是闡明人類疾病在分子和細胞水平上的病理、生理機制,并將有關成果轉化為臨床預測、診斷、預防和治療的有效手段,代表著當代生命科學發
樊代明:我國轉化醫學依然任重道遠
“轉化醫學研究,不僅是推動中國醫改進程的重要具體措施,也是解決‘重心下移,關口前移’的主要技術保障。”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說。 2012年中美臨床和轉化醫學國際論壇日前在滬舉行,樊代明在會上詳細介紹了我國轉化醫學研究的進展情況。 樊代明介紹,轉化醫學研究,是從臨床和
沈銘賢:轉化醫學需要“倫理平臺”
倫理要保護科學,使它在正確的道路和航線上前行。 轉化醫學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于2003年提出的新概念,現已得到國際醫學界的普遍認同和重視,成為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早在1992年,美國著名的《科學》雜志就出現“bench to bedside”(B-to-B)
中關村轉化醫學工程中心建質譜科研轉化平臺
1月22日在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主導下,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慶偉與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鄒穎副主任、重慶醫療產業基金李建偉執行總裁簽署三方合作諒解備忘錄,依托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政府平臺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質譜科研轉化平臺,帶動整個質譜業界機構發展,在毅新國產質譜平臺進行科研
郝海平任中國藥科大學校長
9月28日,教育部人事司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郝海平同志任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同志不再擔任中國藥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人事司、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