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政府 近日,澳大利亞發生的新變化是選舉出了保守黨政府,但這個新政府讓科學家緊張不安。新上任的澳大利亞總理Tony Abbott快速踐行著其選舉前的承諾:修改該國的碳定價方案。另外,聯合政府也開始撤銷一些負責氣候變化的主要政府機構。Abbott還決定不再為科學部任命單獨的部長,而是延伸數位部長的職責,其中包括工業部和教育部。 對于那些在澳大利亞進行碳政策工作的人而言,這是一個棘手的狀況。科學家也擔憂全球氣候變暖研究將面臨威脅。墨爾本大學大氣科學家David Karoly表示,現在還不清楚,政府對氣候變化研究的撥款是否會保持在當前的水平,相關研究包括由氣象局和澳大利亞國家科學院,以及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負責的那些項目。另一方面,大學研究也會受到打擊。“人們擔憂氣候變化研究資金的變化。”Karoly說。 澳大利亞是世界氣候變化研究的領導者。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國之一,其科......閱讀全文
2012年,歐盟對區外國家飛往歐盟地區的民用航空器征收碳排放稅,多哈會議召開……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形式,問題一再凸顯,氣候談判涉及全球各國,利益沖突錯綜復雜,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則要在談判中堅持不動搖,要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
國內十大環境新聞 1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10月20日~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
如何解決全球變暖的問題,世界各國一直爭論不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甩出一顆重磅炸彈: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凈排放量需要再下降45%,在2050年左右達到“凈零”,才能使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左右。7月末,《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9年)》在北京發布。2018年的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航空“碳稅”料3月開征 飛歐機票或漲上百元 中美俄航空業擬聯手向歐盟“抗稅” 2012年1月1日,國際航空碳排放費征收政策(簡稱歐盟航空“碳稅”)正式在歐盟實施。有券商分析師表示,如果航空公司將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預計2012年國際航線飛歐機票價格將平均上漲16至17美元(約合
圖為位于瑞士首都伯爾尼的阿勒河。 新加坡烏敏島一景。 丹麥哥本哈根一家旅館中的節水洗手池。 不保護環境,不保護環境資源,就會威脅到人類社會的生存,也關系到國民經濟能否持續發展。為此,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環保問題,不僅建立了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而且日益注意將環境保護融入到生產和生活的
記者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繼披露碳交易試點計劃后,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正就開征碳稅積極調研并納入“核心議題”。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碳稅理論研究已相對成熟,開征條件也基本具備,無論是著眼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是從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角度,碳稅都應及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今日起歐盟將召開2010年氣候政策聽證會,一項議題至關重要 越來越多的碳(C)關稅壁壘“圍困”中國制造。 碳關稅陰霾再次逼近! 1月15-17日,歐盟將召開2010年氣候政策聽證會。有媒體報道稱,該聽證會很可能采納歐盟重要智囊機構提出的碳關稅設想。 而一旦歐
吳立新 物理海洋學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66年生,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北京大學力學系碩士、博士,留美11年從事科學研究,2005年回國至今任中國海洋大學“筑峰工程”第一層次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學術帶頭
輿論質疑增多 主流媒體報道氣候變暖懷疑派觀點篇幅明顯增加,權威刊物開始注意選登反主流派觀點的評論文章,網民對氣候變暖問題的質疑也出現了相當強烈的反彈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后,歐美輿論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質疑聲顯著
圖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肯布拉港(Port Kembla)的一家鋼鐵廠。 資料圖片 中國環境報綜合報道 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澳大利亞日前宣布將廢除碳稅,這意味著澳大利亞政府將減少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克里斯·鮑恩已證實,從2014年7月1日起,每噸24.15澳元(1澳元約合5.62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崔偉宏 承繼成 戴麗君:碳稅征收必須建立在公平的原則上 按部分發達國家的說法,“碳關稅”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避免“碳泄漏”;二是確保公平的國際競爭環境。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在環境與資源的雙重壓力下,征收碳稅成為趨勢。去年美國眾議院通過《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從202
法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在歐洲獨樹一幟。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加劇,近些年來,法國政府對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給予更多的關注,并且采取多項措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以期達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法國前總統薩科齊本人曾宣稱,法國要當全球“生態先鋒”。試圖構建“綠色大國”的整體規劃,是法國生態文明
2007年是歐盟解決制憲危機,一體化建設走出低谷,經濟社會改革步伐加快,經濟保持平穩,主要大國(德國、法國、英國)領導人更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入盟,對外積極進取,謀求發揮全球性作用的重要一年;是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計劃的開局之年;是歐盟大力開展能源、氣變外交,力圖借此打
“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稅推進公眾視野 過去幾年,有關環保稅的“風吹草動”受到廣泛關注,一些官員偶然發表的一點看法甚至成為媒體炒作的由頭,而這個被千呼萬喚寄予厚望的稅種卻始終難露崢嶸。近日,“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開征環境保護稅”,又一次將環境保護
無論富裕國家怎么做,處于碳密集道路上的發展中國家都會面臨環境災難。大衛?惠勒、凱文?烏摩爾和羅賓?克拉夫特的研究得出了這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在這里,他們闡述了研究中的發現。 現在,國際社會把全球變暖視為一個主要威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是當務之急。印度駐聯合國大使的一個談話,表達了南方國家(即發展中
1月初,湖北棗陽暴雪天氣造成6.1萬戶居民斷電,搶險人員赴各地搶修供電設施。 最近,美國東部遭遇“炸彈氣旋”,紐約等地迎來劇烈降溫和大暴雪,美國東北部最高峰華盛頓山地區的氣溫降至零下38攝氏度,寒風刺骨。與此同時,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多地極端高溫超過40攝氏度,悉尼最高氣溫達到47.3攝氏度,為1
——訪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齊曄 “近20年,我一直在環境氣候科學這個領域工作,與其中的許多科學家都有接觸。對氣候變暖,上世紀90年代就有著名科學家一直有質疑;但從科學的角度講,這是正常現象——允許不同的聲音,要求大同存小異,要看共識。” 雖然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早已
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將會影響人類生存已成為共識,應對氣候變化已是標志性的全球議題,我國應當積極參與并在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我國正處于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初期,應當牢記溫室氣體減排初心,積極履行國際減排承諾,加快建設進度,建成切實可行、穩定運行的全國碳市場。 一、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全球矚目的中國的碳交易試點大幕今日開啟。 隨著深圳碳交易平臺6月18日上線交易,深圳將成中國首個正式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的城市。 其他的6個碳交易試點城市或地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之中,早報記者從上海碳交易相關人士處獲悉,上海的碳交易試點
7月1日,澳大利亞正式開始以每噸23澳元的定價向全國294家被列為排污最嚴重的電力、煤炭、運輸等企業征收碳排放稅。同時開始實施的還有各項補貼和減稅計劃,以降低碳稅對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影響。但是,當地人對碳稅的影響仍心存不安,朝野爭論也更趨激烈。 根據有關報道,伴隨碳稅開征而來的漲價預計將使
7月1日,澳大利亞正式開始以每噸23澳元的定價向全國294家被列為排污最嚴重的電力、煤炭、運輸等企業征收碳排放稅。同時開始實施的還有各項補貼和減稅計劃,以降低碳稅對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影響。但是,當地人對碳稅的影響仍心存不安,朝野爭論也更趨激烈。 根據有關報道,伴隨碳稅開征而來的漲價預計將使
3月5日(星期三 )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李克強: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任務艱巨而繁重。面對世界經
一場面向落后產能的“淘汰風暴”,正前所未有地猛烈刮起。 5月5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作了重要講話,強調本著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將下更大的決心,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5月27日
組建生態環境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具有歷史性、標志性和里程碑的意義。這次機構改革的突出亮點和特點,可以概括為“一
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而與此同時,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截至2011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80億噸,已占到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5%,即四分之一強,超過美國碳排放量50%左右,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
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而與此同時,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截至2011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80億噸,已占到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5%,即四分之一強,超過美國碳排放量50%左右,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