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立新,智馭未來!傳感器行業共迎挑戰謀發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及低空飛行器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電驅傳感器的需求日益迫切,也對傳感器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扶持、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資本也逐漸重視國產傳感器企業投融資需求,中國傳感器產業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峰期。 在此背景下,國內外頭部企業加速布局,新興企業亦迅速崛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海康威視宣布成立杭州微影傳感電子有限公司,旨在整合內部資源,加速傳感器技術研發與創新,彰顯其在傳感器領域的戰略雄心。 與此同時,部分企業緊跟政策導向,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充分發揮政策引領與資源整合的優勢,推動全產業鏈條的集聚與升級。相關部門提出的“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舉措,為傳感器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校企雙方緊密圍繞國際科技前沿與國家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通過鼓勵多學科交叉融合與有組織的科技創新活動,為傳感器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 近期,華旋傳感......閱讀全文
浙江大學最新Science文章
細胞分裂,一個變兩個,看似簡單而奧妙無窮的生命過程。在開始分裂的那一剎那,是什么力量讓細胞產生“凹陷”,進而一分為二?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葉升課題組,第一次解析了細胞分裂蛋白FtsZ所形成的原絲纖維的三維結構,找到了其中的答案,這一研究將為廣譜抗生素的研發提供依據。 7 月26日,美國《
浙江大學最新PNAS文章
現代社會伴隨著生活節奏變快的還有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增高,近年來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綜合癥(PCOS)的病例就越來越多,這是一種主要表現為月經異常、多毛、痤瘡、肥胖等的常見內分泌癥候群,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期來自浙江大學生殖遺傳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Alternative
浙江大學最新PNAS文章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等在在12月4日的PNAS雜志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roles of the IcmS–IcmW complex in the type IVb secretion
浙江大學最新Science文章
來自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和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istory of winning remodels thalamo-PFC circuit to reinforce social dominance”的文章,利用光遺傳學等方法,實時調控和
浙江大學PI最新Blood文章
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美國希望之城醫療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天然產物在治療白血病,誘發白血病細胞凋亡方面的重要作用,這有助于解決目前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CML有效藥物伊馬替尼出現耐藥性的問題,相關成果公布在Blood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首席研究員徐榮臻,主要研究方向為
浙江大學PNAS文章解析肝癌
2015年7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線發表了浙江大學倉勇研究組合作研究的題為“ALDH2(E487K) mutation increases
浙江大學再曝造假事件
兩教授均有雙重專職身份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員工基本信息顯示,“何振立為土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教授,研究方向為土壤化學與環境、土壤生物與生物化學”。 基本信息顯示,何振立教授1990年至1993年為英國紐卡舍爾大學訪問學者,1993年為英國麥考萊土地利用研究所訪問研究員,199
浙江大學領導班子調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68.shtm日前,上級決定,陳剛同志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重磅!高福院士,浙江大學
據“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微信公眾號消息,浙江大學“求是大講堂”通識課程第六課將于 3 月 14 日開講,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主講。主講人介紹一欄顯示,高福現任浙江大學大健康學院院長。 據浙江大學官網 2020 年 10 月消息,浙江大學宣布籌備建設大健康學院,著力打造高水平、國際化的大健康人才培
共建“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浙江大學牽手嘉興市
2月20日,浙江大學與嘉興市人民政府、嘉善縣人民政府分別簽署合作協議,推動校地合作開啟新局面。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校長吳朝暉,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軍出席并見證簽約。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嘉興市常務副市長朱苗代表雙方簽署《嘉興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文化建設合作協議》。根據協議,
浙江大學與自貢共建創新中心
日前,四川自貢市高新區管委會與浙江大學在浙大校園簽約共建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協議,雙方將重點在工業技術發展規劃與咨詢、研究與開發、轉移與推廣及人才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區域工業技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按照雙方約定,自貢高新區將在3年內投入1億元,用于中心科研項目推進、中心運轉和科技人員
浙江大學發表肝癌研究新進展
肝癌是一種預后很差的常見惡性腫瘤。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每年約有11萬人死于這種疾病。肝細胞癌(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 也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盡管HCC的診斷和治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其預后情況仍然很差。 此前有不少研究顯示,激酶信號傳導的失調會促進HCC。浙江大學醫學院和美
浙江大學Nature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每年,在亞洲水稻都面對著來自一種芝麻籽大小的昆蟲——褐飛虱(brown planthopper)的巨大威脅。現在由浙江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揭示出了,使得一些飛虱發育為短翅型,而另一些飛虱發育為長翅型的原因——這是決定它們入侵新水稻田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結果發表在3月18日的《自然》(Natur
浙江大學6學部進行人事調整
據微信公號“浙大發布”消息,6月2日上午,浙江大學學部換屆宣布會在求是大講堂舉行。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新一屆學部主任班子的成立,既是全校學術共同體的一件大事,也是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現代大學制度,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的戰略行動。
浙江大學Nature子刊發表重要成果
動物的體型受生態環境和進化史影響。寒冷氣候的動物往往比炎熱氣候的動物體型大。迄今為止,人們還不清楚溫度依賴性體型調控背后的細胞和分子機制。 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果蠅模型中進行了深入研究。果蠅是一種非常方便的研究模型,它們的基因組相當有代表性,而且成本低、易于操控、生命周期短。環境溫度對果蠅的生
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揭牌運行
近日,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揭牌暨溫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擴建開園儀式在高教新區舉行,這標志著溫州與浙江大學在校地合作、產教融合方面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浙大溫研院是浙江大學與溫州市政府重大戰略合作項目,研究院位于甌海經濟開發區鳳南路26號,全面服務溫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溫州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提
浙江大學6學部進行人事調整
據微信公號“浙大發布”消息,6月2日上午,浙江大學學部換屆宣布會在求是大講堂舉行。 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表示,新一屆學部主任班子的成立,既是全校學術共同體的一件大事,也是完善學校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現代大學制度,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步伐的戰略行動。
浙江大學JBC發表生化研究新發現
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視網膜中鑒別出了一個新型的脂褐素成分iisoA2E,并確定了它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中的效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29日的《生物化學雜志》(JBC)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浙江大學藥物院的特聘研究員吳亞林(Yalin Wu)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有黃斑變性疾病的致病機
浙江大學權威期刊癌癥研究新發現
來自浙江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發現,E3泛素連接酶CRL4CDT2/DCAF2是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的一個潛在化療靶點。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8月30日的《生物化學雜志》(JBC)上。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范衡宇(He
浙江大學Nature子刊發表研究新成果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團隊最近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了可變剪接研究的新成果,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剪接異構體的驚人多樣性。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金勇豐(Yongfeng Jin)教授。 可變剪接能從單個基因組位點產生數量驚人的異構體,果蠅Ds
浙江大學抗癌新藥設計取得重要進展
7月12日,國際化學類頂級刊物《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IF14.829)》刊登了浙江大學藥學院陳樞青課題組在抗腫瘤新藥設計上的重要研究成果。論文第一作者是2009級博士研究生潘利強。該論文全部研究工作均由本院師生在國內完成,這標志著該課題組的研究水平進入了國際前沿。
浙江大學Cell子刊解析DNA損傷修復
維持基因組DNA的穩定對于細胞存活和腫瘤抑制至關重要。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對DNA修復機制中的一個重要復合物進行了研究,闡述了該復合體組裝和發揮作用的結構基礎。文章于三月十三日發表在Cell旗下的Cell Reports雜志上。 細胞基因組的完整性,持續受到多種內外因素的挑
林建華任浙江大學校長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6月26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浙江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林建華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以及浙江省有關領導出席宣布大會并講話。 林建華,男,1955年10月出生,1976年7月入黨,1973年11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化學系無機化學
吳朝暉任浙江大學校長
3月26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浙江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任職決定,吳朝暉擔任浙江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以及中共浙江省委有關領導同志出席宣布大會并講話。 吳朝暉,男,1966年12月出生,1995年6月入黨,1993年10月參加工作,浙江大學計算
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參與發表Nature封面文章
來自國際大麥測序聯盟(IBSC)的研究人員公布了大麥基因組精細圖譜研究重大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大麥麥芽品質相關基因,明確了大麥麥芽品質相關基因的結構變異,為高品質大麥育種指明了方向,這項研究對大麥種質資源利用及相關基因的克隆和鑒定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26日的Nature雜
浙江大學Science子刊發表免疫新成果
來自浙江大學、Baylor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PPM1A通過直接使得MAVS和TBK1去磷酸化,沉默了胞質內RNA感知信號及抗病毒防御。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7月1日的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 浙江大學的徐平龍(Pinglong Xu)教授與馮新華(Xin-Hua Feng)教授
浙江大學JCB發表癲癇研究新發現
星形膠質細胞在突觸發育中非常重要,它們在關鍵發育階段出問題會導致包括癲癇在內的嚴重神經發育疾病。浙江大學周煜東(Yu-Dong Zhou)課題組最近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出生后激活星形膠質細胞的TLR4會促進海馬神經元的興奮性突觸發生,增強小鼠對癲癇
浙江大學合成首例人造大黃魚肉
日前,由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未來食品實驗室主任劉東紅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陳軍教授牽頭的細胞培養魚肉團隊聯合大連工業大學朱蓓薇院士團隊對外宣布,通過干細胞分離、工廠化培養與組織化構建技術,成功合成國內首例厘米級細胞培養大黃魚組織仿真魚排。 科研人
浙江大學成立亞洲文明研究院
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1月9日,首屆亞洲文明交流與互鑒高端論壇暨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求是大講堂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圍繞亞洲文明研究的重大理論構建和現實挑戰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為響應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國家重大戰略,推動亞洲文明交流互鑒的國際前沿
浙江大學同時發表兩篇Science論文
1.Science:新研究揭示小鼠小腦與人類存在很大不同 doi:10.1126/science.aax7526 在一項新的針對大腦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小腦可能并不是人類小腦的良好模型。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10月17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