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公安部正式公布2013年十大經濟犯罪案件,英國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在華行賄案位居“十大”榜首。 事實上,醫療反腐在中國正在常態化。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定,自2014年3月1日起,5年內兩次及以上進入“黑名單”的藥企,兩年內將禁入全國所有公立醫院和接受財政資金的醫療衛生機構。 GSK已明確表態,取消醫藥代表“以銷售業績論英雄”的薪酬評價體系,且不再為醫生提供參會費、講課費兩項可能導致違規的資助。然而雄心勃勃的改革背后難免曲高和寡,幾乎所有的外資藥企都表示不會跟隨“葛式改革”。 京華時報記者平亦凡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變局 決心叫停回扣式售藥 2013年12月17日,因行賄醫生接受中國警方調查5個月,GSK終于下定決心,開始調整在華藥品銷售模式。而這一轉變距離2011年GSK因行賄收到美國政府30億美元天價罰單,率先在美國調整醫藥代表薪酬評估體系已過去兩年時間。 GSK中......閱讀全文
5月,針對外資藥企原研藥的“價格談判”有望公布結果。 全國“兩會”期間,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部分昂貴進口專利藥通過國家談判價格可降50%。這被視為外資藥企在中國發展的關鍵時點——它們將可能從此滑向“最壞的時代”。 “我可以確信今后兩到三年里,和本土的仿制藥相比,我們原研藥的價格面臨很大
德勤分析指出,跨國藥企銷售增速放緩與國家以控費為核心的新醫改密切相關。 目前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已經擴大到總人口的95%, 衛生費用占到GDP的5.9%, 并且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 增長過快的衛生費用導致醫保基金面臨壓力。 因此, 當前醫改的政策重心轉向成本控制, 政府優先采取的措施包括: 采用一
時至年底,各大跨國藥企的高層再次齊聚中國,出席各類會議論壇,充分表達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 異于往年的是,2016年跨國藥企的活躍度非同一般。據一位曾先后任職三家跨國藥企管理層的人士透露,除了必須“拜見”的中央部委高層,2016年跨國藥企高管們還積極走向地方省市,洽談投資建廠。 2016年11
無論面子里子,在華的跨國藥企都開始走下坡路,這也直接導致近幾年它們中大部分的業績增速都從“躺著賺錢”時期的超過20%放緩到現在的10%甚至更低。對于中國這個2016年銷售額達1167億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未來外資與內資之間的爭斗將更加慘烈。 輝瑞失去大將 5月10日,輝瑞中國內部會議宣
國內藥企向海外藥企購買其新藥在中國區的生產和銷售許可,已有多年歷史,如復星、恒瑞、麗珠等上規模的企業,但是,相比這些國內傳統大藥企業所具有渠道優勢,目前出現一些新買方,開始憑借技術運作海外新藥。 同時,也有少數國內藥企在最近幾年開始坐上賣方席位,特別是2015年,數家國內藥企突然掀起向跨國藥企
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12月12日開始降低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并取消一些藥品的單獨定價資格,新一輪新藥降價方案也即將出爐。消息人士介紹,這次降價的幅度大約在15%左右。 藥價調整步伐正在變得日漸緊湊,去年大量國內生產的藥品降價,307種基本藥物中,國產藥品價格下降達4
世界領先的商業戰略咨詢機構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題為《中國醫藥市場制勝的新規則》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隨著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商業合規重要性凸顯,未來,跨國藥企將重點解決在哪里競爭、如何競爭的問題,走向深刻轉型。與此同時,中國醫藥市場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穩健增長。其中,縣級醫
目前,我國罕見病患者的藥品供應保障存在哪些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可能的改善途徑?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患者、專家、藥企以及有關部門等。 創新型“孤兒藥”難尋“中國造” 近日,記者在北京見到了黏多糖貯積癥I型患者張笑。黏多糖貯積癥是一種罕見隱性遺傳疾病,患者身體呈
“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我委決定對部分企業開展成本價格調查。”專司市場定價的發改委一聲令下,60家國內外藥企不得不交出賬本,協助進行“樣本調查”。 在我國,藥價虛高的現象連遭詬病。7月2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通知,開啟新一輪為期四個月
以學術會的方式做藥品推廣,這是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引入中國的國際通行做法。各類大小學術會已成為藥企會議費大增的客觀因素。 全國性心血管病學術會議的展位、衛星會/研討會及現場演示或培訓申請表(部分)。 葛蘭素史克(GSK)一案的不斷發酵正在掀開藥企通過會議營銷的方式直接或變相行賄的灰
這兩天在制藥圈被一條微信刷屏,小編不說大家也會猜得到,由石家莊市大氣和水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簽署的《石家莊市大氣污染防治調度令》2016年1號文引發的行業內的大討論,各大媒體轉載、評論觀點不一,支持與反對且還不乏喊冤叫屈之聲。 作為制藥人,作為藥企,我們這幾年已經習慣了“舉報“”飛檢”收GMP
編者按:本文來自“動脈網(ID:vcbeat)”,36氪經授權發布。網站、公眾號轉載請聯系動脈網授權。 隨著分級診療政策的推行,基層醫療市場,成為了近年醫藥企業非常關注的一個市場,也是規模增速較快的一個市場。據相關數據,公立基層醫療終端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了1363億元,占藥品市場總規
近日,各大外資藥企先后交出前三季度的在華成績單,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進一步縮小了行業前十之間的距離。 受諸多“賄賂”丑聞事件影響,2013年第三季度的外資醫藥圈內,除學術活動突然降溫、外事會議停擺之外,商業整風更使得GSK(葛蘭素史克)為代表的部分外資藥企銷售業績一再受到拖累。 根據
近日,葛蘭素史克賄賂丑聞曝光之后,社會各界紛紛聚焦藥品成本內幕。實際上早在7月2日,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中心就發文,稱將對部分企業進行成本價格調查,調查涉及葛蘭素史克等27家知名中外企業,而出廠價格調查則覆蓋廣州藥業等33家國內企業。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藥企銷售“貓膩”多多,一種藥物從出廠到最終
核心閱讀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藥價下降了,藥品會否質量不保?藥企會否粗制濫造、不再花錢搞研發? 業內人士與專家表示,在保障藥品用量和回款的前提下,藥企愿意以價換量,且仍有利潤空間;中標藥品要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意味著質量有把控;降藥價,主要是通過帶量采購降低營銷成本,無需擠壓研發成本,還促使
藥企爭奪“虧本生意” “3年不要利潤!”“拿出20億以超低價搶標!” 剛剛經歷過短缺風波的廉價藥搖身一變成了香餑餑,尤其是被列入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在競標中,成為諸多大型藥企不惜“虧本”也要爭搶的熱門對象。 而在半年前,很多大型藥企還對“低價中標”深表不滿,甚至提出“不參與、
2017年,全球罕見病藥物市場總額達703億美元。VC投入到罕見病領域的資金額也逐年上升。 罕見病雖小,卻是一門大生意。《我不是藥神》藥物原型格列衛,最初就是以“孤兒藥”獲批,最后成為年銷售峰值逼近50億美元的超級“重磅炸彈”。 在美國,孤兒藥是“重磅炸彈”的搖籃,有的甚至是藥企巨頭的支柱。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流入廣東的6種“鉻毒膠囊” 6種“鉻毒膠囊”流入廣東醫療單位 去年全省耗資37萬元采購這6種藥品,流向72家醫療單位;被央視曝光的13個問題產品被叫停 央視曝光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問題后,昨日國家食藥監局要求對13個鉻超標產品暫停銷售和使用。該局內部人士透露,對相關產品的檢驗正在
藥企會務費居高不下的詬病一直未能治愈。日前有機構統計,截至4月16日,有8家上市公司會務費花費過億元,其中有7家是生物醫藥公司。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一些醫藥企業的會務費非但沒有明顯降低,有的甚至變得更高,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億會務費的具體去向沒有在其財報中得到體現,其官方網站上也難覓會議的
“現在醫藥代表跟過街老鼠似的,都不敢出來活動,全部休假。”隨著公安、工商、衛計、稅務、藥監等部委的出動,這個號稱醫藥行業史上最嚴最大規模的一次反商業賄賂,傳聞讓全國醫藥代表都休假成風,而許多藥企的學術會議也被迫暫停,有的外資藥企還允許相關人員集體休年假。 “現在大家都在傳醫院布滿了‘便衣警
“現在醫藥代表跟過街老鼠似的,都不敢出來活動,全部休假。”隨著公安、工商、衛計、稅務、藥監等部委的出動,這個號稱醫藥行業史上最嚴最大規模的一次反商業賄賂,傳聞讓全國醫藥代表都休假成風,而許多藥企的學術會議也被迫暫停,有的外資藥企還允許相關人員集體休年假。 “現在大家都在傳醫院布滿了‘便衣警
隨著醫療反腐之風越刮越猛,藥品招標降價給企業帶來落標的壓力,再加上跨國以及國內企業的不斷推進的業務調整,不少藥企開始大幅度裁員。同時,外企把成熟產品外包給國內藥企或CSO,產品團隊順帶轉移給下家或者解散,也是一種變相裁員。 多家藥企傳出裁員消息 近日,據謝絕醫藥代表微信公眾號報道,年底各司架
拯救低價藥之路剛剛起步 “從過去十幾個品(種)規(格)增加到現在差不多60個品規,因成本倒掛而一度沉睡的品種正在被激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8日發出《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取消533種低價藥最高零售價限制后,河北省某藥企宣傳事務總監陳先生談起低價藥話題就總是信心滿滿。
深度追蹤GSK事件 上海臨江國際旅行社的徹底曝光,最終引爆葛蘭素史克(簡稱GSK )行賄案的重磅“地雷”。盡管GSK官方正式表態道歉,但外資藥企藥品營銷黑幕引發的震蕩仍在繼續。事實上,據南都不完全統計,GSK“東窗事發”之前,強生、西門子、輝瑞、禮來等都曾卷入在華涉嫌行賄風波;而GSK
繼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后,美國制藥巨頭禮來近日被曝在滬皖每年為胰島素產品向醫生支付3000萬元回扣。 “行賄和回扣是醫藥行業的潛規則,而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為成功。”北大縱橫醫藥行業合伙人史立臣對記者表示。 高額行賄費用背后暴露的是外資藥在中國高價銷售,跨國藥企通過強有力公關和其
盡管輝瑞的萬艾可(偉哥)明年7月份才到期,但已先后有廣州藥業、聯環藥業等多家藥企展開仿制準備工作,“偽哥”概念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天方藥業申報的新藥TPN729MA也被市場認為是萬艾可的仿制藥,其吸并方中國醫藥上周因此三度漲停。而天方藥業今日的公告表明,TPN729MA已于7月12日收到國家食品藥
繼葛蘭素史克行賄門后,美國制藥巨頭禮來近日被曝在滬皖每年為胰島素產品向醫生支付3000萬元回扣。 “行賄和回扣是醫藥行業的潛規則,而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做得最好,最為成功。”北大縱橫醫藥行業合伙人史立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高額行賄費用背后暴露的是外資藥在中國高價銷售,跨國藥企通
8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就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提出五大主要目標、十二項具體任務和四大保障措施。 “文件出臺對中國的藥品監管來說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對我國未來藥品質量標準的提高很重要,未來也將導引藥品審評、審批、藥品上
2017年,藥審中心完成審評審批的注冊申請共9680件,其中完成審評的注冊申請8773件,完成直接行政審批的注冊申請907件。排隊等待審評的注冊申請已由2015年9月高峰時的近22000件降至4000件,藥品審批積壓的“堰塞湖”基本疏通。 “20年前我們新藥報審批的時候,沒有對應的相關政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