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發,屬國家一類氟喹諾酮類抗菌新藥 我國在新藥研發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科學家歷時十余年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號為ZL97106728.7)的國家一類氟喹諾酮類抗菌新藥——鹽酸安妥沙星,日前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即將上市。 氟喹諾酮(沙星類)是目前我國抗菌藥物三大主力品種之一,市場規模達100億元左右。我國自1967年就仿制了第一代藥物萘啶酸,但在長達40多年里,一直沒有自主研發的該類新藥上市。目前臨床使用的20余個沙星類老品種,存在抗菌活性不強、代謝性質欠佳或副作用較大等缺陷,急需換代新產品。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科學家從1993年開始對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合成方法學、構效關系、成藥性等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1997年,上海藥物所申請了鹽酸安妥沙星及其系列化合物的專利,2000年獲中國專利局授權的化合物、合成工藝、抗菌藥用途等專利權。 ......閱讀全文
制藥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來源于新藥創制水平,根據FDA的公開數據,2010~2015年美國批準了209個新藥品種(包括新分子實體藥物NMEs和新生物制品BLAs),其中絕大部分品種來源于本國制藥企業。 與美國不同,長期以來中國制藥行業的重心在仿制藥上。中國一度被稱為仿制藥大國,仿制藥市場占據了國
改革開放40年,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長了410倍。但其中,國產創新藥卻步履維艱。究竟什么掣肘了國產創新藥的研發?是基礎研究“造血”能力不足,還是科技成果轉化“肌無力”,抑或審批制度存在“梗阻”?科技日報今起推出國產創新藥系列報道,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攻堅期,深挖細剖,把脈國產創新藥研發,尋找其“難產
在我國致力于從制藥大國向制藥強國邁進的征途上,新藥創制無疑是重要的推手。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新藥創制工作,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今年“兩會”期間醫藥界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業界人士指出,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目前新藥研發、生產的政策環境都日趨完善,但是新藥在市場轉化方
2018年3月12日,廣州——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由安捷倫科技、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醫新藥”)共同建設的“廣州醫大新藥創制有限公司-安捷倫科技生物等效性分析共建實驗室”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基于質譜技術的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簡稱“BE”)分
近日,醫藥行業優秀企業家匯聚江蘇泰州,參加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轉型挑戰與產業重構———2014中國醫藥企業家年會”。 據會議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醫藥行業整體運行良好,工業增加值超全國工業平均值4.7個百分點,在全國工業乃至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地位持續提升。然而,產品同質化
年底漸近,“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三五”總體組名單總算公布了:28名專家中,包括桑國衛等12名“兩院”院士、7家醫藥企業創始人或研發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躋身名單中的企業界專家,都在“十二五”新藥創制中取得重大成果的,其中6位來自民營藥企,也是圍繞“出新藥”引進的“國千專家”。 比
被譽為醫藥行業“黑馬”的濟寧辰欣藥業,近10年來保持著年均銷售收入和利潤40%的增長率,這要遠高于全國醫藥行業平均增長率;力諾宏濟堂制藥已經建設成為亞洲最大、中國唯一的麝香酮生產基地;齊魯制藥的生物制品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分別占國內30%、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社會經濟發展的開局之年,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未來我國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承載著艱巨而偉大的歷史使命。制藥業是生物醫藥產業重中之重,搶占和攻克制約我國藥物創新和產業化過程中許多亟需解決的瓶頸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等關鍵技術,是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發
“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給予支持的幽門羅桿菌已經獲得新藥證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成功研制出的創新藥物——鹽酸安妥沙星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型結構的一類新藥,并于近日成功上市。”日前,在2009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技術總工程師桑國衛
新藥研發向來是一場勇敢者的征途,大浪淘沙,剩者為王。 在“尋找治療疾病的新藥,為人民解除病痛”的過程中,已有88年歷史的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藥物所)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30年前,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仿佛給藥物所的新藥創制裝上了一個引擎,加速其走過跟
近日,廣東省藥品質量研究所與廣東省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協議共建質量研究和分析測試平臺。這是全國首個政府設置機構與民辦科研類非企業機構合作的公共服務平臺,將為社會提供質量標準研究服務和承擔社會上新藥研究的質量標準研究服務、引進國際化項目。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京華、廣東省科技廳副廳
“中國國際新藥創制前沿技術與產業化發展高峰論壇暨項目合作洽談會”是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國醫藥技術轉移與產業化聯盟專業化打造的以“促進新藥創制高新技術交流,推動產業化應用”為宗旨的高端平臺。本活動始創于2003 年,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8 屆,共邀請了國際、國內頂級醫藥機構300
①謝毓元院士(左二)在實驗室指導工作 ②陳凱先院士在實驗室 ③丁健院士在實驗室指導工作 ④蔣華良院士完成抗疫科研任務從武漢返所 ⑤耿美玉研究員介紹GV-971 ⑥李佳研究員在新藥篩選中心 新藥研發向來是一場勇敢者的征途,大浪淘沙,“剩”者為王。 在“尋找
5月25日,位于張江“中科院浦東科技園”的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新藥創制保障條件建設項目”迎來科技部“十一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檢查評估組。“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一行視察了剛剛建設完工的新藥技術平臺,上海藥物所黨委書記成建軍、所長助理厲駿接待
中國科學技術部25日下午在北京向媒體通報“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情況稱,截至2012年底,該專項共立項1251個課題,中央財政共投入97億元人民幣,地方配套和帶動企業投入分別41億元、193億元。 到2012年12月,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累計獲得新藥證書62件,擁有自主知
中國科學技術部在北京向媒體通報“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情況稱,截至2012年底,該專項共立項1251個課題,中央財政共投入97億元人民幣,地方配套和帶動企業投入分別41億元、193億元。 到 2012年12月,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累計獲得新藥證書62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約占2
生物醫藥 就醫學而言,生物產業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制劑、生化及核酸診斷試劑、基因工程藥物、組織工程產業等。 自1989年基因重組人干擾素α1b成為國內批準的第一個生物技術藥物,就正式拉開了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序幕。但是歷經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并沒有實現預期的增長勢頭,
6月16日,衛生部以2011年第17號公告的形式,正式宣布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十二五”計劃任務分批啟動實施。其中,新藥專項“十二五”計劃2012年新增課題申報指南已通過專項總體組專家研究并編制完成。據悉,該期專項將重點支持“候選新藥研究”和“新藥IV期臨床研究”兩類研究課題,新藥類別包括化學藥、中
——記錄行業的點點滴滴 【導語】光陰似水,歲月如梭,2013年已悄然離去;回望2013年,有欣喜、有榮耀、有失落、有彷徨。“霧霾”“鎘大米”“轉基因食品”“單獨二孩”“土豪”“中國大媽”“嫦娥三號”“比特幣”“斯諾登”“房姐”等被評為十大網絡熱詞。還有更多熱點事件,中國新領導班子
2019年7月31日,科技部會同衛生健康委在京召開“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新藥創制專項近兩年來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 科技部重大專項司楊哲副司長主持會議。他表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的統籌推進和各專項牽頭單位的組織實施下,重大
在目前正式立項的1525項新藥創制專項項目中,哪些是“十三五”有希望的品種呢? 鑒于目前已獲批創新藥從申報到獲批的平均時間為6~8年,筆者納入107個目前已至少進入申報臨床階段的重大新藥創制一類新藥(排除非自主研發品種)。 參考藥物研發方向和已公開相關信息,尤其是大量專業人士在醫藥學論壇的前
“我做科普,在結構生物學與新藥創制的關聯上不愿多說,是避免給老百姓留下一個制藥很容易的印象。”10月29日,在2018世界生命科學學大會上做了閉幕報告之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教授顏寧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事實上,結構生物學與新藥創制聯系緊密,解析作為重要靶點的蛋白分子結構后,
“靶點就如組成金字塔的一塊特定的石頭,它就在那兒,但要準確找到,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兒。”10月14日, 南京傳奇生物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官范曉虎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從發現PD-1分子到相關藥物問世、摘得諾獎,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用了26年。找靶點難,這是全球新藥研發業界的共識,中國尤為如此。“
【導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14年即將結束,回首昨天依然歷歷在目。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有著新的熱點出現,”整個人都不好了”“也是蠻拼的”“畫面太美不敢看”“你家里人知道嗎?”“也是醉了”“就這么任性”“約不約
創新藥物孵化基地是孵化醫藥企業和加快成果轉化的搖籃,是“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簡稱專項)的重點任務。山東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專項的戰略性機遇,按照“多點布局、集成優勢、結盟發展、輻射帶動”的發展思路,以基地建設項目為引擎,以濟南、濰坊、煙臺三市為重點,輻射帶動淄博、菏澤兩市共同發展,構建起具有
關于申報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2015年課題的通知國衛辦科教函〔2014〕222號 各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根據“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專項)實施方案和“十二五”實施計劃,專項牽頭組織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組織
關于征集“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建議的函 各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領導同志關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十二五”實施計劃編制工作,專項牽頭實施部門衛生部和總后衛生部決定向相關部門和單位征
記者22日在科技部舉行的“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國已在肺癌、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創新能力與產業發展持續增強,取得階段成效、碩果累累。 新藥創制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教司司長秦懷金介紹,截至“十二五”末,新藥創
肺癌、白血病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國產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上市促使國外專利藥物在中國降價超過5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不僅有4G移動通信、北斗衛星導航這些“高大上的硬科技”,更有與百姓健康息息相關的生物醫藥科技創新。 記者22日在科技部舉行的“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
肺癌、白血病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國產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上市促使國外專利藥物在中國降價超過5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不僅有4G移動通信、北斗衛星導航這些“高大上的硬科技”,更有與百姓健康息息相關的生物醫藥科技創新。 記者22日在科技部舉行的“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發布會上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