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在國際雜志JAMA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科羅拉多衛生保健系統的研究人員通過對約3.8萬名病人的研究揭示,那些被診斷為非梗阻性冠狀動脈病(CAD)的病人在其確診一年后患心臟病發作或死亡的風險會明顯增加。 非梗阻性冠狀動脈病是一種粥樣硬化斑塊病,其并不會阻礙患者機體血液流動也不會引發心絞痛感覺,比如胸痛等;盡管患者進行冠狀血管造影術對機體的損害很普遍,但進行冠狀血管造影術的病人僅為10%至25%;而冠狀血管造影術的存在在醫學文獻中被指無意義或對CAD無明顯意義。 然而研究者對非梗阻性冠狀動脈病的認識或許是錯誤的,由于此前研究指出,主要的斑塊破裂和患者心肌梗死源于非梗阻性的斑塊所致;盡管通過冠狀血管造影術可以確定非梗阻性冠狀動脈病的流行情況,但是目前研究者們對其引發的副作用知之甚少。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Thomas M. Maddox博士及其研究團隊比較了非梗阻性CAD、梗阻性CAD和無明顯癥狀CAD病人之間心臟病發作......閱讀全文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流行趨勢也越來越為明顯,心血管病的發病人數持續增加,而且未來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數仍將快速增長。心血管疾病負擔越來越嚴重,其已經成為如今人們所要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了。 那么有什么有效的方式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在這里,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心腦血管疾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Science:重磅!親聯蛋白2切割竟可阻止心力衰竭產生doi:10.1126/science.aan3303. 美國愛荷華大學心臟研究員Long-Sheng Song博士及其團隊在之前的研究中已
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眾所周知,成人肥胖與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關,包括高血壓、睡眠呼吸暫停、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以及血液中高水平的脂肪和膽固醇,一項長期研究發現,在最年輕患者群中肥胖對心臟病風險影響最大。而許多研究也表明,兒童期肥胖與成人肥胖密切相關,肥胖對身體的許多負面影
重視心腦血管高危因素——高HCY《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提出了一項新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Hcy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日益受到重視。Hcy是蛋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Hcy的升高加速了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進程,被認為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重視心腦血管高危因素——高HCY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提出了一項新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Hcy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日益受到重視。Hcy是蛋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Hcy的升高加速了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進程,被認為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
美國心臟病學會(ACC)編制了2013年TOP10系列,包括新聞資訊、臨床研究、雜志文章、博客文章等。以下是臨床研究TOP10。 NO.1 TOPCAT試驗(Treatment of Preserved Cardiac Function Heart Failure with an
重視心腦血管高危因素——高HCY《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提出了一項新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10μmol/L,Hcy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日益受到重視。Hcy是蛋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Hcy的升高加速了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進程,被認為是冠心病、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高血壓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關于高血壓發病機理、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最新科研動態。 【1】警惕!甘草茶會引起高血壓急癥! Licorice tea causes hypertensive emergency in patient 《Medical Associatio
個體化醫療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學界的重視,而生物標志物是實施個體化醫療的基礎。生物標志物(Biomarker)是近年來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技術的發展而提出的一類與細胞生長、增殖、疾病發生等有關的標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過程或病理過程或對治療干預的藥物反應,在早期診斷、疾病預防、藥物靶點確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研究成果總結 2019年9月1日至3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EJM (IF=71)發表了9篇(6篇研究型文章及3篇點評文章),Lancet (IF=59)發表了14篇(7篇研究型文章及7篇點評文章),iNature簡短的總結這些研究成果: 【1】對于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沒有患心肌梗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另外,心臟氧需求量增加,則引起心臟相對缺血。資料顯示,冠心病是引起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風濕免疫性疾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使體內免疫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兒童常見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過敏性紫癜、皮肌炎(dermato -myos
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一個成年人的細胞數量大約是10的13次方,而與人體共生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要多10倍,其中腸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種不同的細菌。早在188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大腸桿菌對消化有輔助作用。由此而展開的,對大腸桿菌、雙歧桿菌等常見腸道菌的發現和功能探索也開啟了早期人類對
1955年,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發生心肌梗死時,他的私人醫生一度將其癥狀解釋為胃腸道疾病。10小時后他才轉入當地一家醫院,心電圖顯示前外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根據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義,艾森豪威爾是1型心肌梗死。 時至今日,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不僅
心臟病是美國男性和女性的頭號殺手,然而長久以來大眾都把它看成是一種“男人的病”。造成這種觀念的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冠心病在男性中更常見,而它正是心臟病發作最常見的原因,往往呈現年輕化趨勢。但是,研究發現一旦年輕女性心臟病發作,她們的死亡率大約是男性患者的兩倍,而每年有15,000多名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BMJ:一天一個雞蛋或并不會增加機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doi:10.1136/bmj.m513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BMJ上的研究
根據2019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大會與世界心臟病學大會一項最新的突破性研究表明,體內的微生物可能會導致冠狀動脈斑塊的不穩定以及隨后的心臟病發作。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納入30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和10例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分別從其糞便樣本中分離出腸道細菌,從其血管成形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睡眠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秘密:睡眠不足有什么危害?什么因素會導致睡眠不足?如何健康的睡覺? 【1】睡眠質量較差或與營養物質攝入水平不足有關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Micro and Ma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腸道微生物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utrition Reviews:飲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據喬治華盛頓大學(GW)和美國國家標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微生物對人體內正常的生理活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近10年的研究表明微生物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存在著密切關聯,如肥胖和2型糖尿病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CVD)。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展可能會受到血管壁細胞受
隨著現代社會化的發展,如今很多人早已經習慣久坐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對于白領一族而言,久坐辦公似乎占據了工作的大部分時間,然而大量研究發現,長時間坐著對機體健康往往有很多不良影響,那么到底久坐對機體到底有什么有害的影響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相關的研究報告,分享給各位,與各位一起學習! 【1】A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在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六成以上90后覺得睡眠不足,即超過了3億中國人存在睡眠障礙,且更讓人吃驚的是該數據仍在逐年上升。那么睡眠不足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多篇相關研究報告,與大家一起學習! 【1】Cardiovas
2019年9月29日是第19個世界心臟日,在世界心臟日到來之際,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心臟健康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1】JBC:心臟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調節血壓 doi:10.1074/jbc.RA119.008102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特殊的碳水化合物在調節人體血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的高發代謝疾病,發病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以及環境的影響等等。這一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最近在糖尿病的研究與藥物研發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重磅!中國科學家解析出一種B類G蛋白偶聯受體全長結構,有助開發出新的2型糖尿病藥物doi:10.1038/na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根據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IDMC)的建議,該公司已決定終止Epanova(ω-3羧酸)的III期STRENGTH研究(NCT02104817),原因是:在存在混合型血脂異常(MDL)且心血管(CV)疾病風險增加的患者中,Epanova使患者受益的可能性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糖尿病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Science子刊:我國科學家揭示靶向YY1有望治療糖尿病腎病 doi:10.1126/scitranslmed.aaw205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對
張新超 北京醫院急診科 在臨床實踐中,沒有哪個器官系統病癥像心血管疾病在救治時效性方面的意義更為突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1 h內得到再灌注治療,死亡率為1%,6 h內得到治療,死亡率約為10%~12%
HLS 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市場的專業制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已批準魚油衍生藥物Vascepa(icosapent ethyl,二十碳五烯酸乙酯)用于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存在高甘油三酯、因存在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