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促使跨國醫藥集團在中國“扎堆”建立研發中心 2009年11月3日,瑞士諾華制藥與上海市政府簽訂備忘錄,擬在未來5年內投資10億美元,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大研發中心,針對中國的高發疾病從事新藥的基礎研發。此前,該公司已投入2.5億美元在蘇州常熟建設新型全球技術中心。 20天后,德國默克集團處方藥業務部默克雪蘭諾總裁埃瑪·薩克尼宣布,計劃今后4年內投入15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北京建立一個全球研發中心,以加強其全球研發能力。北京全球研發中心是該公司繼在瑞士、德國和美國之后建立的第四個全球研發中心,研究領域包括生物標記物、藥物基因學、生物分析等;同時開展腫瘤、神經變性疾病、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以及生殖、內分泌等新藥的開發,完成從實驗室到臨床研究、上市報批等全過程。 埃瑪·薩克尼認為,目前中國對保健醫療的需求日益上升,而“中國快速穩定的經濟增長,日益完善的政策環境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鄭重承諾,強大的研發人才隊伍及患者的臨床需......閱讀全文
未來十年是中國醫藥產業的黃金十年。本文從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對醫療產業進行分析,預測了醫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并通過案例加以說明。 產業史研究表明:市場、政策、資本和技術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我們先從這四個因素來進行分析。 影響產業發展的
備受矚目的《2010-2015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草案已經完成,開始征求各方意見,并將于近期出臺。從規劃草案的內容來看,鼓勵藥品流通企業兼并重組,鼓勵零售連鎖業態的發展,培育國家級、地市級龍頭航母企業,將成為“十二五”期間醫藥流通領域的工作重點。 目前,在國
從對婦兒醫療美中宜和的投資開始,美國華平投資集團(WarburgPincus,下稱“華平”)亮出了在中國高端醫療領域投資的第一塊“路牌”。 華平“第一投” 華平終于在中國投出了第一家高端醫療機構。 昨日下午,高端婦兒醫療機構美中宜和宣布,華平及合作機構已完成對其1億美元的投資,
7月29日,*ST大有公告掛牌轉讓旗下8家職工醫院,再次將公眾目光吸引到國企醫院改制上來。近年來,在政策東風的強力助推下,以“三煤一鋼”為代表的國企醫院改制可謂是大潮再起,引得各路資本競相追捧。社會資本對國企醫院改制的參與,在帶來優質醫療資源、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利好的同時,也增加了資本回報壓力,
近日,上藥集團正式完成對北京中信醫藥和愛心偉業藥業股權的收購,隨著北京辦事處的成立,上藥正式敲響了進軍北方市場的開戰鑼鼓,同時上藥開始籌備H股上市。 2011年,醫藥行業巨頭將目光投向了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資源性”藥企,從越來越多的企業巨頭對地方政府的承諾來看,醫藥并購進入了角力資源而非金
當一場電影達到高潮的時候,通常也就是這部影片尾聲到來的時候。而中國的互聯網創業潮似乎和電影的這種規律類似。雖然時下的互聯網仍在以極大的熱情召喚VC,但逐利的資本顯然對這輪大潮已喪失了些許興趣。 然而與互聯網形成對比的是,醫療行業投資卻熱起來了。經本刊記者調查發現,截止2007年8月,共有近12家企
不論是即將步入養老時代,還是在霧霾天下謀求生存,人們對醫療健康領域的迫切需求,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經歷去年PE/VC主動在醫療健康領域砸重金找項目后,今年資本市場對醫療健康項目的選擇上趨于理性謹慎,融資規模和數量比去年大幅減少。投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醫療健康融資規
在政策春風頻繁地吹向社會資本辦醫時,公立醫院改革也進入攻堅戰。6月18日,國家衛計委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同時暫停審批公立醫院新增床位。有衛生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公立醫院盲目擴張問題愈演愈烈,促使國家衛計委出臺叫停令。當然,在緊急出臺叫停令背后,是社會辦醫大步進入的黃金
1、市場集中度提高 隨著國家“營改增”“兩票制”甚至“一票制”等政策推行,處方藥遇到了很大的銷售瓶頸,處方藥企業利潤空間受損。為了確保市場份額不減反增,醫藥企業紛紛向OTC市場轉型。2017年,處方藥、OTC市場競爭日益殘酷。 同時,隨著醫藥市場并購重組大量發生,處方藥和OTC市場的集中度將
南京醫藥近日擬與金陵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股權置換,剝離工業資產,集中資源發展醫藥流通主營業務。南京醫藥董事長陶昀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南京醫藥繼剝離中藥資產后解決同業競爭、推進與聯合博姿戰略合作的重要一步。 自從與聯合博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不管是在剝離中藥資產過程中遭受的非議還是
行業重點新聞:國家鼓勵開辦獨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本月初,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透露,“十三五”醫改規劃將二近期印發,而其核心內容之一就是加快社會辦醫。作為公立醫療機構之外的“其他醫療機構”,獨立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恰好迎合了國家加快促進社會辦醫的需求,其政策限制也在放開。另一方面,分級診療的落
藥業巨頭羅氏向冰島Actavis轉讓三種藥品生產專利 羅氏公司計劃將3種藥物的生產專利轉讓給冰島的通用名藥生產商Actavis生物制藥公司,此舉契合了該公司“以創新驅動制藥與診斷部門發展、集中做核心產品”的策略。 &nb
歐美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的消極預期面前,杭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卻收到了一張價值3億美元的并購意向書。數日前,貝達的新藥“凱美納”,這種被跨國藥企巨頭壟斷多年,中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剛剛在北京正式上市。 昨日,知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
歐美債務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動蕩的消極預期面前,杭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卻收到了一張價值3億美元的并購意向書。數日前,貝達的新藥“凱美納”,這種被跨國藥企巨頭壟斷多年,中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剛剛在北京正式上市。 昨日,知名投行人士向記
近日,一些消費者在藥店買藥時會發現,藥盒兩側新增了密密麻麻的碼號條,不同于以往的條形碼,即便是同一品牌的藥,每盒藥的碼號都不同。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為了這個碼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做了3年多的推動工作,這背后,藥品生產企業和碼號生產企業之間一直在博弈。 業內人士管這個小小的碼號叫做藥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5日全文播發。《決定》提出,取消以藥補醫,理順醫藥價格,建立科學補償機制。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 《決定》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
學生魏則西之死,為這個五一假期的朋友圈蒙上了一層悲憤的陰霾。魏則西患有“滑膜肉瘤”,因為相信對方“有來自斯坦福的先進技術可以治愈疾病”,他選擇了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終至不幸去世。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資質不全、虛假宣傳、借助百度推廣的事實,讓網友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詞:莆田游醫。 關于莆田游醫
總體上來說,廣東這次社會辦醫的文件非常有利于民營醫院規模化、連鎖化布局,也有利于醫生集團的進一步探索。 6月初,廣東衛計委低調發布了社會辦醫促進方案,但還是引起了業內關注。很多人驚呼,廣東步子邁得真大。也有人認為,文件說得那么激動人心,但方案怎么落地還真不好說。結合廣東當地的情況,我們決定“奇
隨著原研藥專利的集體到期,在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面前,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合作開發仿制藥成為重要戰術。顯然,外企要的是保持利潤額、國內企業要的則是技術和首仿利潤。 在中國仿制藥市場潛力巨大、本土企業國際化積極推進的雙重動力之下,合資潮行動如“錢塘潮”此起彼伏。 9月6
Indswift實驗室的前高級總經理 Rajni Jha女士 來自Indswift實驗室的前高級總經理Rajni Jha女士作了《2012年全球監督管理前準則對研發和(API)技術轉讓的影響》的報告。報告中主要介紹了2012年貫徹執行的重要的監管準則,并詳細解釋了規定的主要內容,合成藥物的原材料的
曾經做過醫藥代表的馬云,這次回歸老本行了。 昨日,廣藥白云山公布了百億融資方案,馬云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共同創立云鋒基金出資5億參與了此次融資,成為廣藥白云山的股東。與此同時,廣藥白云山還和阿里健康簽署了框架協議,成為阿里健康在醫藥工業領域的首個合作伙伴。 一個是互聯網巨頭,一個是醫藥行業巨
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雖說該領域含先天專業性要求高、投資周期過長等不利因素,但也無法阻擋資金的熱情。多家創投機構負責人表示,今年要加大相關投入,這預示著該市場未來只會更熱。 8萬億的市場前景,正在吸引創投機構加速涌入大健康領域。 進入
中國對于默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被視為新興市場 中國正在推行的價格管控政策在世界上99%的國家都存在 3月3日,默克集團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發布2014年財報。這家主營業務為醫療保健、生命科學和高性能材料的家族企業2014年的銷售額增長5.5%,達到113億歐元,總收入上漲3.7%至115億歐
過去一年中國醫藥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讓全世界震驚。 IMS日前公布的2010年醫藥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以21.9%的增長率位列世界各國藥品市場增速之首,遠遠高出世界藥品市場4.2%的總體增長率。據IMS預測,2010年至2015年,中國醫藥市場仍將維持高達20.1%的復合增長率,2016年中國
“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我委決定對部分企業開展成本價格調查。”專司市場定價的發改委一聲令下,60家國內外藥企不得不交出賬本,協助進行“樣本調查”。 在我國,藥價虛高的現象連遭詬病。7月2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通知,開啟新一輪為期四個月
日前召開的2017年上海市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傳出消息:年內,上海市將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不含中藥飲片),藥品采購探索“兩票制”,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將推廣普及至全市。 年內探索兩票制 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在會上介紹,去年上海市納入全國省級綜合醫改試點。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分批次取消藥
強生CEO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中國居民對健康醫藥產品的需求愈發強烈,醫藥外企在華投資的深度和廣度也不斷加強。 1月26日,由新華網和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聯合舉辦的“全球企業中國影響——外企在華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活動現場發布了《2015外資企業在華競爭力指數報告
一、生物醫藥研發產業發展特征 1、研發產業投入大且周期長 生物醫藥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最大的不同,是其昂貴的研發費用及研制時間,研發新藥的耗時非常長,從開始研發到產品最終成功上市,一般需要12年左右的時間,從單一新藥角度來看,一種新藥從最初研發到最終研發成功,平均需耗費約9億美元左右。即便一個
慢病高發,健康管理漸成趨勢 建國以來,中國主要疾病譜變化顯著,死亡率高發的疾病由以傳染病為主過渡到慢性病為主。而中國傳統的以治療為主的診療模式也將會隨著國家疾病譜變化而改變,未來以預防為主的診療模式可能更加貼合國情民情。死亡率(1/10萬)來源: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從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
羅氏對中國研發中心的定位是能進行完整的藥品開發。從早期創新的探索設計,到高效率的后期臨床開發,直至保證完成產品上市的注冊申請。 如今,跨國藥企的戰略考量是在中國市場的生產、銷售斬獲日豐后,如何“更進一步”。過去10年,他們的共同選擇是把制藥業產業鏈的前端——研發,轉移到中國。 這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