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國家質檢總局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下放19類169個品種的食品添加劑行政許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實施,生產者必須取得生產許可證后方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的生產。 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一方面做好宣傳培訓工作,對申辦企業主動給予指導和幫助,從源頭把牢食品安全防線;另一方面摸清已獲證企業底數,做好獲證企業復審換證的前期準備工作,切實把好受理關口。......閱讀全文
蘇丹紅、孔雀綠、三聚氰胺……近兩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關注,這些因為非法添加而出現的化學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2008年12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出通知,
國質檢食監函[2011]7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近期,衛生部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復配食品添加劑通則》(GB26687-2011,以下簡稱GB26687)。為切實加強復配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管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復配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申請和受理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復配食品添加劑通則》(GB26687-2011)的出臺對食品添加劑行業,特別是對復配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個福音,多年懸而未決的標準不同意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有業界人士指出,雖然標準還不夠完善,起碼為復配食品添加劑的發展提供了統一的依據和規范化管理標準,但也存在一些
“好濃的香味啊。”9月15日下午,本報辦公室里香氣四溢,大家紛紛尋找香氣的來源,有人說是燒鹵,有人說是烤鴨,還有的人說是豬肚雞。其實,這是記者做的一個實驗,僅用一碗普通的白開水,滴上幾滴特殊的液體,那碗水頓時就成了油花可見、濃香四溢的“肉湯”。雖然記者很快將這碗“湯水”倒掉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為完善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項目管理工作,衛生部于2010年底向社會公開征集2011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項目,共接到1200余項立項建議。 2011年4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以下簡稱審評委員會)第五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 衛辦監督函〔2011〕668號 各有關單位: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規定,為做好食品安全標準項目管理,我部向社會公開征求2011年食品安全標準立項計劃,并根據各方反饋意見確定了《
今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經濟網協辦的“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會議公布了由中國經濟網食品安全輿情研究所選送的12個國內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并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龐國芳、孫寶國等權威專家一一進行解讀。 為了能夠較真實地反應社會對中國食
■2008年6月1日 由國家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國家強制性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實施。新的強制性標準在原則、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
以前用于藥品、近年又大量用于食品的氨基酸產品,由于沒有食品添加劑國標而得不到食品級“證書”,不得不以飼料級低價出口,而國內企業再用翻倍的價格把它從國外買回來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我們現在按飼料級出口到國外,國外再作為食品添加劑出口到中國。” “他們經常連內包裝都不換,但價格翻了一番還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1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11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將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列為治理重點。 《方案》要求,加強對食品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的抽檢和監測,嚴厲打擊在食品調味料中添加罌粟殼、罌粟
國家質檢總局及時采取措施加強臺灣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及相關產品檢驗監管 針對近日臺灣部分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在其生產的“起云劑”中違法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非食用物質,并導致使用違法企業生產的“起云劑”的下游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受到污染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立即采取措施加強進口臺灣食品、食品添加劑及相關
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針對近日臺灣部分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在其生產的“起云劑”中違法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非食用物質,并導致使用違法企業生產的“起云劑”的下游食品生產企業的食品受到污染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立即采取措施加強進口臺灣食品、食品
糧食部門及不少生產企業建議在面粉中停用過氧化苯甲酰(即俗稱的面粉增白劑)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 公眾建議主要分為三類,其中包括建議修改標準中某些食品分類系統、修改某些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具
監管部門對違規企業罰款的依賴,與地方政府對賣地財政依賴的一樣,成為治理食品安全和房地產價格的頑癥。這種拿法律尊嚴做交易極不嚴肅的執法方式,實際上是在縱容違規企業有恃無恐的為非作歹。 “質量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查出來的”,同樣,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產加工出來的,而不是監督檢查出來的。《食品安全法
本報訊(記者 王文杰 通訊員 柳凌彭應梅)黃橙橙的豆腐皮,看上去誘人,一檢測竟是用工業染料“塊黃”染的。因用工業染料堿性橙II染黃豆腐皮,引起國家質檢總局重視,掀起全國豆制品專項整治高潮的東升鎮志斌豆腐店老板劉某,昨日被中山市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
2011年年初,“微美食”開始在微博中出現,成為新興的餐飲消費模式。溫州本地也隨之涌現出了一批粉絲動輒數萬的“微美食店”,它們憑借新穎、便捷、美味等特點立刻俘獲了眾多吃貨的心。然而,由于“微美食”依靠新媒體——微博、微信進行網絡交易,未被納入嚴格和完善的監管體系中,長期以來,“微美食”的食品衛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征求意見,截至8月底,秘書處已收到約100條公眾建議。 公眾建議主要分為三類,其中包括建議修改標準中某些食品分類系統、修改某些添加劑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具體指標、建議修改食品添加劑名稱。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所收集意見建議將進行歸類,組織專家
11月1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943批次,涉及餐飲食品、糕點、冷凍飲品、肉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飲料、水產制品、水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等食品,不合格樣品16批次。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 9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公告,從即日起,禁止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等33種產品作為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和使用,其中包括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等食品防腐劑、二氧化氯等食品用消毒劑。已批準的生產許可證書,由監管部門撤回并注銷,并于今年12月20日前完成。與此同時,所有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禁止生產上述33種產
圖為1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現場。 加快起草新《質量發展綱要》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在1月11日召開的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要求各地質檢部門在新的一年里,加強質量宏觀管理,促進提高我國質量總體水平。 王勇說,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必須堅持數量和質量相統一,速度和效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消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日前印發通知,要求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切實保障白酒質量安全。通知稱,目前白酒生產仍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隱患,如個別地方白酒生產許可管理不嚴,企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以液態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冒充固態法白
一、國內監管介紹 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的生產經營活動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開展風險監測、風險評估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產品生產許可和市場監督檢查。在國家監管的基礎上,部分地方省市政府和監管部門發布了食品相關產品的專門法規
6月4日9:00-17:20 大會開幕式及大會報告 主持人:關亞風研究員和陳彥長研究員時間報告題目報告人單位名稱08:30--9:00注冊報到09:00--9:20開幕式:1、主持人介紹出席論壇的院士和領導 &
12月2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4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完成省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735批次,涉及餐飲食品、糧食加工品、飲料、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糕點、酒類、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食品添加劑和食用農產品等食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
9月18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2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色素超標,分別為泰州世紀聯華商業有限公司海陵店銷售的標稱南京頓赫沅商貿有限公司委托古田縣興業食用菌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生產的野烏梅,亮藍和莧菜紅不符合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三聚氰胺事件、添加劑爭論、地溝油風波,到今冬的化學火鍋、有毒狗肉,一直以來,食品安全引發全民關注。 今天上午,《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交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進行“一審”。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省市場監管局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2期)、《省市場監管局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4期),涉及徐州市10家生產經營企業。徐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通告風險控制情況。 一、徐州豐收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金絲馓子 (一)抽
餐桌上最普通的饅頭終于成為有害食品大家族中的新成員。 讓無辜的饅頭蒙羞的是上海盛祿食品有限公司。 4月11日,該公司違規加工生產的饅頭被曝光。其違規行為至少有兩條,一是在面粉中非法添加山梨酸鉀、色素、甜蜜素等食品添加劑,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是明令禁止在饅頭類產品中使用的。二是將超過保質期的饅頭回
當前在全國開展的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專項行動,再次表達了我國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鮮明態度,即對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度”。 食品問題無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如何把群眾的期待變為現實,把“零容忍”變為“零事故”?關鍵在落實責任上“敢較真”。 “敢較真”,就是
摘要:食品的安全直接關系的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食品的質量得到保障,要加強對食品的監督工作,提高食品的安全性。而現在我國的食品質量采用的是市場的準入制度,這是一項行政政策,是一項強制性的政策。接下來,我們就對采用強制性措施對食品進行質量檢測的意義進行分析。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