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刊登報告說,美國研究人員用人類卵細胞培養出了胚胎干細胞,雖然這項成果還存在一些缺陷,但已是“黃禹錫造假事件”后最接近培養出正常人類胚胎干細胞的成果。這一成果可能引起有關克隆問題的新一輪大爭論。 將體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植入卵細胞中,將其培育成為胚胎干細胞甚至最終培養出新的個體,就是常說的克隆技術,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用這種技術得到的。2004年,韓國研究人員黃禹錫曾宣稱用這種方法培育出了人類胚胎干細胞,引起一時轟動,但后來證明這是一起造假事件。 此后,許多科研人員都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但一直沒有成功。相關研究面臨的障礙是,如果先將人類卵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去掉,再植入另一個體細胞的遺傳物質,這樣得到的卵細胞分裂幾次后就會停止發育。 而美國紐約干細胞基金實驗室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如果留下一部分原有卵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再另外加上體細胞的部分遺傳物質,這樣得到的卵細胞......閱讀全文
第二節 基因組結構與疾病一、人類染色體的結構與疾病(一) 人體染色體數目、結構和形態人類體細胞中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22對)為常染色體,另兩條為性染色體(女性為XX,男性為XY)。生殖細胞中卵細胞和精子各有23條染色體,卵細胞為22+X,精子為22+X或22+Y。為便于鑒別人類的每一條染色體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異。 MAL
2012和2013年,由北京大學多個研究團隊合作完成的世界首個高精度人類男性和女性個人遺傳圖譜相關論文相繼發表于《科學》和《細胞》雜志。這一工作采用的單細胞DNA擴增技術MALBAC,與以前的技術相比,該技術將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的精確度大幅度提高,以至于能夠發現個別細胞之間的遺傳差
原本在體內需要5個月才能發育成熟的卵細胞,研究人員僅用22天就讓它們在實驗室成熟了!在受精乃至胚胎發育試驗之前,這些人工培育的卵細胞還需接受道德和進一步實驗雙重考驗。 因為化療會損害卵子導致不育,而未成年的癌癥女孩不能生產可用于冷凍的卵子,因此有些人選擇保持一小塊卵巢組織,以后有需要的時候再放
美國醫藥衛生管理當局正在考慮是否應該給一項飽受爭議的輔助生育技術(assisted-reproduction technique)——線粒體置換技術(mitochondrial replacement)臨床試驗開綠燈,該技術能夠避免攜帶有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女性將疾病遺傳給下一代。批評者們認
在體外,從胚胎干細胞分化而成的成熟卵細胞(圖片來源:Hayashi實驗室) 10月17日,《Nature》期刊在線發表一篇重磅文章,揭示日本科學家成功在實驗室利用小鼠胚胎干細胞(ESCs)和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Cs)培育出成熟且具有生育能力的卵細胞。 這一研究為卵細胞發育研究提供了范本,且有
我不認為我的女兒錯過了什么,生命本身就令人敬畏。但現在,我第一次感受到女兒有了生的希望。 Brian Skotko(左)希望能幫助唐氏綜合征患者過上正常且獨立的生活。圖片來源: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 Brian Skotko仍清晰地記得,他第一次給予唐氏綜合征患者關愛和支持的情景。那
一 人體染色體數目、結構和形態 人類體細胞具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22對)為常染色體,另兩條與性別分化有關,為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在女性為XX,在男性為XY。生殖細胞中卵細胞和精子各有23條染色體,分別為22+X和22+Y。 染色體在細胞周期中經歷著凝縮(conde
基因治療主要以兩種策略達到治療目的。其一是正常基因來糾正突變基因,也就是在原位修復缺陷基因的直接療法,此乃理想的基因治療策略,由于多種困難,目前尚未實現;其二是用正常基因不替代致病基因的間接療法,此法較前者難度小,也是目前眾多主張采用的策略,并已付諸臨床實踐。而就基因轉移的
一、全能性的細胞細胞的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是指單個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分化發育成為完整個體的能力,具有這種能力的細胞稱為全能性細胞(totipotent cell)。此種現象在植物和低等動物中較常見。如某些植物的單個體細胞,經過體外培養后,可分裂成許多細胞,生長成一個完整的
今年2月底在美國佛羅里達召開的生物技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全球基因組生物學與技術進展”(AGBT)大會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長江講座及千人計劃教授、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BIOPIC)主任謝曉亮代表北大BIOPIC-北醫三院生殖醫學研究團隊報告了一項最新的單細胞基因組擴增技術成果,首
這項技術將來有望應用于畜產領域 日本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如果X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異常發揮作用,體細胞克隆小鼠的出生率就會降低,而如果使這個基因不發揮作用,則可大幅提高克隆小鼠出生率。 體細胞克隆即從個體的皮膚等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植入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然后將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的黃禹錫教授因干細胞研究論文造假被揭發而從事業的巔峰跌至谷底。時隔兩年,造假風波也早已經塵埃落定。但是,最近的一項追查黃禹錫當時所有的干細胞來源的研究卻讓人再次感嘆其一時的疏忽導致與另外一項重大成果失之交臂。 由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干細胞研究所研究人員公布在8月2日的
來自麻省理工,霍德華休斯醫學院癌癥研究中心,以及普林斯頓大學Lewis-Sigler綜合基因組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染色體數目比正常的拷貝數多的細胞無論染色體受到了什么影響,其細胞增殖都會減緩步伐。這一研究成果也許能幫助研究人員更好的理解和靶定腫瘤細胞,這些細胞的特征就是快速增殖,以及染色體數目改變
(3)原核生物的基因組基本上是單倍體,而真核基因組是二倍體。(4)如前所述,細菌多數基因按功能相關成串排列,組成操縱元的基因表達調控的單元,共同開啟或關閉,轉錄出多順反子(polycistron)的mRNA;真核生物則是一個結構基因轉錄生成一條mRNA,即mRNA是單順反子(monocistron)
1. 真核生物表達的優越性和必要性① 真核生物具有轉錄后加工系統,可識別并刪除基因中的內含子,剪切加工為成熟mRNA.②具備完善的翻譯后加工系統,可進行糖基化、乙酰化等修飾,使蛋白形成正確的天然構型,因而真核生物表達系統產生的蛋白更接近天然狀態,有利于其功能、生物活性的研究。③某些真核細胞可將基因表
5月4日上午,在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慶祝北大建校116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蒞臨北京大學,視察指導工作。 在北大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習近平觀看多媒體演示,了解胎兒遺傳疾病篩查、癌癥早期診斷等新技術研究應用的情
德國明斯特的馬普分子生物醫學研究所漢斯·舒勒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成功地利用分子機理,使實驗鼠細胞的“復位”過程變得更加有效,如果這項最新成果能應用于人類,對患者自身干細胞的修復將邁出重要的一步。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細胞》雜志上。 一直以來,科學家已經能通過改變正常細
小鼠(Mouse. Mus. musculus)屬哺乳綱(Mammalia)、嚙齒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屬(Mus)。小鼠來源于野生鼷鼠,從17世紀開始用于解剖學研究及動物實驗,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已育成多達千余個獨立的遠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在我們生存的自然界里,除了單細胞生物、少數低等生物,絕大多數的生物從小到大都遵循著一個相同的規律——由一個受精卵發育形成。 就像是父母的精卵結合,產生了受精卵,受精卵開始快速的生長分裂,經歷四細胞期、八細胞期后形成桑椹胚,直到胚胎干細胞有了明顯的分化進而發育成囊胚,原腸胚,最后發育成一個各器官
一種生物(通常是老鼠),將外來基因轉入其體內成為其基因組的一部分。引入的基因先被分離出來并設計使其攜帶適當片段。然后將這段基因注入受精卵,方法如下:對一只雌老鼠注射激素使其產生大量卵;讓一只雄老鼠與其交配使部分卵受精;將這些卵收集起來,在其卵裂前注入外來基因物質。這些卵被移植入另一個雌性體內,在那里
有機體組織中的大部分細胞都是通過體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這是一種連續的循環,在這個循環中,單個細胞會加倍其遺傳信息(染色體),并且均等地分裂產生兩個拷貝的原始細胞,相反,生殖細胞則會通過一種名為減數分裂的方式進行分裂,這種分裂通常發生于生殖腺中,減數分裂開始時和正常的有絲分裂一樣,
“盡管是作假所得,但如果這個成果確實像美國實驗室所證明的那樣,那么科學界還要給黃禹錫一個積極的定位” 干細胞都是假的!“這意味著,在世界范圍內經過7年的努力,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治療性克隆’技術及其臨床應用方面取得決定性的進展。” 2006年1月,針對黃禹錫作假事件,韓
自然界中偶爾會出現不同物種之間的雜交,動物界包括斑馬(斑馬和馬)、皮弗洛牛(北美野牛和肉牛)以及眾所周知的騾子(驢和馬),而植物界的雜交水稻就是人們最耳熟能詳的例子。這種曖昧關系的重要作用并不在于制造后代,而在于利用雜交的優勢產生第三種和親代完全不同的品種。不過在自然狀態下,野生動物發生雜交行為
廣義的細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指所有應用于生物學和醫學的、以細胞為操作對象的技術手段,其中也包括細胞培養。一般地說,細胞工程主要指應用各種手段對細胞不同結構層次(整體、細胞器、核、基因等)進行改造,如進行細胞融合、核移植、基因轉移等,以獲得具有特定生物學特性的細胞。一.細胞融
盡管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規律,可是作為住在了自然數千年的人類,卻似乎并不想屈從于這個無法規避的自然法則,一直在企圖尋找讓人類永生的“靈藥”,古人尋長生不老藥,現代人試圖利用干細胞再造人類器官,彌補身體受到的損傷。可是,自然規律好像不那么容易被打破,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發明出了多種干細胞技術,
如果問你老鼠是如何生出小寶寶的?你肯定會說這還不簡單,肯定和趙忠祥老師解說的《動物世界》一樣:“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雨季又過了,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公老鼠趴在了母老鼠的身上,發出了酣暢的聲音!!!”(圖源:pixabay) 但最近的一篇發表在《細胞干細胞》(Cell
早至胚胎發育時期,最終誕生胎兒的那些細胞緊緊地靠在一起,由它們所組成的結構被稱為內細胞團(inner cell mas),而這些細胞則被稱作多能干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s)。 天然多能性階段(pluripotent state)持續時間很短,在小鼠體內僅持續
近日,發表于國際雜志PLoS Genetics上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來自夏威夷大學生物起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開了機體Y染色體基因的新功能;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雄性小鼠僅需要來自Y染色體的3個基因就可以制造精子,同時通過顯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和紐約干細胞基金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產生一種新類型的胚胎干細胞,它只攜帶單拷貝人類基因組,而不是通常在正常干細胞中發現的兩個拷貝人類基因組。相關研究結果于2016年3月16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