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Stephan Grill教授共同獲得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顏寧的獲獎理由為“對包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在內的關鍵膜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做出突出貢獻”(For seminal contributions to structural biology of crucial membrane proteins including the landmark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頒獎典禮將于12月15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舉行。 顏寧教授自2007年10月回國組建實驗室以來,一直致力于結構生物學中最富挑戰的領域之一、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并在短短8年內取得了一系列杰出成就......閱讀全文
Ryanodine受體(RyR)是一類巨大的離子通道,介導多種細胞的鈣離子信號傳導,在肌肉的興奮-收縮偶聯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不過,人們對RyR通道的激活和調控機制一直知之甚少。北大基礎醫學院的尹長城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孫飛研究員最近在這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領導團隊通過冷凍電鏡揭示了Ry
細胞里面的生命活動井然有序,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結構,承擔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則是一切生命活動的最終執行者,它們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攜帶了生命體的遺傳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動的主要執行者。自現代分子生物學誕生以來的半個世紀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進而闡釋其功能機制一直都是現代生命科學
說起冷凍電鏡,小編想不管是研究生還是教授大咖,可能和科研有那么一丁點聯系的人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因為它實在太出名了!基于冷凍電鏡產出的科研成果很多都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頂刊上(羨慕臉),堪稱NSC神器。冷凍電鏡技術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結構生物學的飛速發
說起冷凍電鏡,小編想不管是研究生還是教授大咖,可能和科研有那么一丁點聯系的人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因為它實在太出名了!基于冷凍電鏡產出的科研成果很多都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頂刊上(羨慕臉),堪稱NSC神器。冷凍電鏡技術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結構生物學的飛速發
說起冷凍電鏡,小編想不管是研究生還是教授大咖,可能和科研有那么一丁點聯系的人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因為它實在太出名了!基于冷凍電鏡產出的科研成果很多都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頂刊上(羨慕臉),堪稱NSC神器。冷凍電鏡技術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結構生物學的飛速發展,
第二屆全國圓二色光譜儀應用及技術研討會暨振動圓二色光譜最新技術進展報告會 (第三輪通知) 2012 年6月8日 第二屆全國圓二色光譜暨振動圓二色光譜應用與技術研討會特邀報告嘉賓有美國Laurence A. Nafie教授(美國雪城大學)、呂平江教授(臺
“It is very easy to answer many fundamental biological questions; you just look at the thing!”——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教授 正如費曼教授所言,結構生物學的核心正在于“看清事物”。只
2013年6月6日,實驗室自動化與篩選協會2013亞洲會展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盛大開幕。本次年會圍繞“藥物研發和實驗室技術”這一主題展開,并且來自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科學與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Chad A. Mirkin博士,及科
2013年6月6日,以“藥物研發和實驗室技術”為主題的實驗室自動化與篩選協會2013亞洲會展在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開幕,邀請了國內外知名藥物研發專家,開展為期兩天的學術論壇。 此次亞洲會展安排2個主旨論壇,分別由現擔任巴拉克?奧巴馬總統的科學與技術顧問委員會委員,國際納米技術研究所主任Cha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隨著生物大分子結構的逐步解析,研究人員對細胞生理的認知也在不斷革新。 哈佛大學吳皓教授實驗室主要聚焦細胞抗感染和損傷性刺激的免疫信號通路中相關分子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于2015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些工作首先解析結構并定義了信號小體(Signalsomes),即超分子組裝中心(supra
為了利用這些能從自然界中大量獲得的生物大分子納米組裝體,最近三十年來,一系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已經被開發,從木材、蝦蟹殼和蠶絲等生物材料中獲得的生物大分子納米微纖,已被制成各式各樣的結構和功能材料。 自然界中生物大分子納米微纖的“普適性”材料構筑策略 上海科技大學凌盛杰教授與塔
10月12日,分別由兩位著名華人科學家、康奈爾大學的錢書兵(Shu-Bing Qian)博士及哥倫比亞大學童亮(Liang Tong)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布了兩項重要的研究成果,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 錢書兵現為美國康奈爾大學營養科學副教授,其在細胞營養研究方面
8月8日至12日,第三屆郭可信電子顯微學與晶體學暑期學校暨冷凍電鏡三維分子成像國際研討會在北京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召開。 郭可信先生培養的81級碩士生、現紐約大學教授王大能是這項活動的倡導者和發起者之一。他回憶說:“郭先生雖然是著名的材料物理學家,但對電子顯微鏡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也有很多思考。
來自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英國牛津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DEAD-box家族蛋白中兩個成員:UAP56和Vasa在piRNA生成和功能行使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指出了一種新型核周轉錄沉默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Cell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分別是麻省大學醫學院生物信息學和整合生物學部的翁志萍
蛋白質,英文名稱“protein”,是生物體中廣泛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時值春暖花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尋訪,本報記者在這里看到的“蛋白質”,不僅充滿科學的奧妙和神奇,而且彰顯出其應有的活潑、活性與活力,恍若走進一所“夢工廠”。那么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
2017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7年12月19日,2017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召開,本次會議年會由北京市電鏡學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主辦,旨在推動北京及周邊地區廣大電子顯微學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電子顯微學工作者在材料科學,生命科
來自美國生物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生物科學與化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不同的顯微成像方法結合起來,深入解析了生物質(biomass)細胞壁和酶消化能力之間的關聯,獲得了一項重要的研究突破,這一突破將有助于優化糖生產,以及降低生物燃料的成本。相關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志上。 文章的第一作者和
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將于今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領取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屆時,顏寧教授將作題為“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s)的結構機理研究”的報告。2010年,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因對細胞凋亡通路中蛋白調節機制的深入研究而獲獎。今年來自清華的顏寧再奪桂冠,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科研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Pittcon2017將于2017年3月5日-7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行。近日,Pittcon2017計劃委員會公布了杰出貢獻個人榮譽獎和Pittcon2017傳承獎,共有15位科學家獲獎。這些獎項主要是表彰為分析化學和應用光譜學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將在Pittcon 2017展會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全世界有3600萬多人感染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美國有120萬人感染上HIV。當前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組合阻斷HIV如何復制、成熟和入侵未被感染的細胞,但是這種組合不能夠根除這種病毒。 作為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生物與工程科學
美國德州大學的生物學家與機械工程師合作成功控制了生物膜的褶皺性形成,向人造器官邁進了重要一步。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網站上,揭示了細菌形成生物膜三維結構的機制,為人們提供了細胞、組織和器官形成的基礎信息。 “要創造人造器官,關鍵在于了解細胞自我組織的機制,”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德州
通過生物化學實驗應該做到: ⑴ 學習設計一個實驗的基本思路,掌握各個實驗的基本原理,學會嚴密地組織自己的實驗,合理地安排實驗步驟和時間。 ⑵ 訓練實驗的動手能力,學會熟練地使用各種生物化學實驗儀器,包括各種天平、各
自DNA重組技術和蛋白親和純化方法問世以來,研究人員利用蛋白異源表達純化技術與X射線晶體衍射學方法解析了大量蛋白的高分辨結構,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細胞中各種重要生命過程分子機制的認知【1】。然而這種方法需要大量高純度蛋白樣品,無法應用于異源系統表達量較低或或不易結晶的蛋白樣品,比如大的蛋白復合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拉曼光譜是一種分析分子結構的有用工具。拉曼光譜特征峰位置、強度和線寬可以提供分子振動、轉動方面的信息,反映出不同的化學鍵或官能團。拉曼光譜作為一種無損、非接觸的快速檢測技術,已吸引廣大科研人員的關注,并被應用于各行各業中。 由于拉曼樣品用量很少,不需要對生物樣品進行固定、脫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0月17日,2019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進入第二天。今天將由浙江大學張澤教授、中國學院大學徐濤研究員和上海大學張統一教授等多位國內外電子顯微學領軍人物為與會者帶來精彩學術報告。分析測試百科網與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共同為您帶來精彩報導。大會現場浙江大學 張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