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的一名病人成為美國東北部第一個在大腿上部植入小型實驗裝置以控制血壓的病人。這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包括一種名為ROX耦合器的小型實驗裝置,它比回形針稍小,但其設計初衷承擔著一項艱巨的任務,即控制一種無視通過藥物、飲食和鍛煉來降低血壓的高血壓。 這種情況被正式稱為“耐藥高血壓”,人們對這種高血壓并不熟悉,但它卻是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根源。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談論的是超過150的收縮壓,這些人已經服用了大量的多種藥物,當我們談論這類高血壓時,指的是我們在老年人群中經常看到的那種,因為它與血管的硬度有關。” 高血壓是一個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美國主要衛生組織的一個心臟病專家聯盟去年制定了新的指導方針,大幅增加了全國范圍內被認為患有高血壓的人數。現在的指導方針表明,高血壓開始于130/80,而不是之前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學院所強調的140/90。這一改變旨在幫助降低以高血壓為核心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而此次研究......閱讀全文
在大數據時代,以數據為內容的移動醫療將徹底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產業鏈各方須適應產業環境和自身競爭力的變化,在生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信息收集和傳遞會優先誕生較多的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近幾年,一些演藝明星接連因為抑郁癥離世,喚起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重視。同時,也讓一些之前對抑郁癥不了解的人,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抑郁癥的實況報告,目前全球至少有3.5億名抑郁癥患者,自殺也成為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顯然,抑郁癥已成為全球性嚴重的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于2018年12月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指南共分為10個章節,并對重要章節和段落進行了要點總結。現將指南所有的要點匯總如下,供廣大讀者在最短時間內學習和了解新版指南的核心內容。 要點1 我國人群高血壓流行情況 -我國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趨
比藥物更有效的“減肥”醫械 近年來,雖然FDA批準了一些新型減肥藥,但都因為療效不太顯著而且缺乏報銷政策未能產生顯著的銷售成績。這一形勢給醫療器械生產商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為廣大肥胖群體提供比減肥藥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6月14日,美國FDA正式對外批準了一款叫做“AspireAssist”
日前,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HIV的新型檢測技術,研究者表示,他們開發出了在U盤中檢測HIV的新設備,該設備利用一滴血就能夠檢測HIV的存在,隨后研究者們利用電腦和手提設備對設備產生的電信號進行讀取,
最近科學界關于針灸是否能夠有效治療疾病可謂是議論紛紛,6月27日,JAMA雜志上在線發表了我國中醫科學院一項題為“電針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療效的隨機臨床試驗”的研究報告;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500余例隨機臨床試驗研究,證實了電針腰骶部兩個穴位就能有效地控制女性壓力性尿失禁,這或能為廣大患者提
科學家們最早在開發一種藥物或化合物時往往只是針對治療或改善某一種疾病,然而,隨著研究者們深入的研究或偶然間的研究發現,他們才意識到這些藥物/化合物或許還有別的用處,能夠治療其它多種類型的疾病,比如說研究人員就發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不僅能夠治療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還能夠有效殺滅癌細胞
國務院發文表態支持“互聯網+”,帶來相關政策支持的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新任務。完成所提任務的難度如何?移動醫療又該怎么借助“互聯網+”東風,實現循序推進?快來看“互聯網+”為移動醫療提供的七種有力武器! 武器之一:以線上線下連接解決患者“心塞”難題 “互聯網+”可以解決醫療行業哪些“心塞”問題
千人千面、千人千險、精準醫學、長壽醫學、個體化藥物都是可以預期的未來,技術的融合發展讓醫療健康行業迎來了蘊含海量市場機會的“大航海時代”。這個時代意味著中國人全球化的風口已經到來。對于投資人和創業者而言,關鍵要在風口找到最成熟的市場,并能迅速切入這個市場,得到利潤,在風口里逐漸做大做強。今天我們
我們總是對患者說癌癥會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方式在體內進化,但是我們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這一點。 大約在2010年,Alberto Bardelli跌入了科研低谷。Bardelli是意大利都靈大學癌癥生物學家,他一直在研究癌癥靶向療法——針對導致腫瘤生長的突變的藥物。這種方法的效果似乎很好,一些患
許多高血壓患者對藥物沒有反應,這讓他們面臨中風、心臟衰竭和腎衰竭的風險。學者和制藥公司尋求以電子植入物代替藥物治療疾病。許多高血壓患者對藥物沒有反應,這讓他們面臨中風、心臟衰竭和腎衰竭的風險 可植入設備通過刺激頸部神經降低血壓,將來也許能替代控制血壓的藥物。這一設備是近來利用神經刺激植入物治病
黎潤紅1 饒毅2 張大慶1(北京大學 1醫學部100191,2 生命科學學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發現是在一個相當復雜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爭議,甚至在青蒿素發現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獲得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之后,相關的爭議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就在11月29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暨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強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是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和生
“世間有種疾病能讓病人每天在人間與地獄之間來回,這種疾病叫做帕金森病。”一位飽受折磨的 56 歲患者這樣形容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多發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癥狀表現為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的其他部分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給眾多患者和家庭帶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經
2001年,22歲的塞西莉亞?約翰遜(CeceliaJohnoson)本是一位畫家、大提琴手和踢踏舞舞者,但這一年她被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癥。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中樞神經保護層,這種疾病有時可通過治療延緩發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藥品評審與研究中心(CD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第一季度,FDA批準了11款創新療法。而根據FDA生物制劑評審與研究中心(CBER)的數據統計,在2020年一季度,FDA還批準了一款食物過敏免疫療法(Palforzia)和一款流感疫苗(Audenz)。
5月27日,為幫助更多藥物難治性癲癇患兒,尤其是家庭貧困的患兒,中國抗癲癇協會攜手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及北京品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聯合全國百家醫院共同開展的“金色銀杏葉”大型公益項目在北京宣布啟動。據介紹,該活動將在全國范圍內,向家庭貧困的藥物難治性癲癇患兒捐贈迷走神經刺激植入設備三百套
2016年Lancet雜志在公布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每年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8927.4萬人,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從2006年到2016年,腫瘤死亡人數增加了17.8%。如今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而針對癌癥的研究和治療也成為了當前臨床醫學的重要研究熱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近年來,科學創新日漸進入"大數據"時代,各種高通量的分析手段以及各類"組學"的發展,使得我們對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以及與人類健康有關的疾病發生機制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針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利用"大數據"的手段產生的科學進展,我們
重癥肌無力是最常見的獲得性神經—肌肉接頭疾病。文中對重癥肌無力的藥物治療做綜述,介紹各種重癥肌無力治療藥物的特點和臨床研究證據;藥物的常用劑量、維持劑量、起效時間、使用的注意事項等。對重癥肌無力的治療流程和肌無力危象的處理流程做介紹。 MG的對癥治療 1. 膽堿酯酶抑制劑 從20世紀初期至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懷孕是大部分女性人生中的大事。從剛得知懷孕的欣喜,到經歷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到最后分娩時的痛苦,都對給媽媽們留下深刻的回憶。對于準備當媽媽的人來說,如何備孕是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對于孕婦來說,如何保護自己與胎兒的健康是則是另外一項十分重要的問題;分娩的方式以及孩子日后的健康生長則需要更加長久的考慮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白血病領域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同時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對近期科學家們在該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Cancer Cell:科學家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療法開發上獲重大突破! doi:10.1016/j.ccell.2019.06.003
慢病高發,健康管理漸成趨勢 建國以來,中國主要疾病譜變化顯著,死亡率高發的疾病由以傳染病為主過渡到慢性病為主。而中國傳統的以治療為主的診療模式也將會隨著國家疾病譜變化而改變,未來以預防為主的診療模式可能更加貼合國情民情。死亡率(1/10萬)來源:2013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從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
新藥和生物制品的提供常常意味著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從而促進公眾的健康保健,而FDA的藥物評價和研究中心(FDA’s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CDER)在幫助推進新藥開發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每年,CDER都批準許多新藥和生物制品,其中一些產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公布一組數據,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3億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約300萬人,每死亡3個人中就有1人是心血管病,死亡率高達33%。 時間進入2013年。越來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教育和健康科普;醫院、企業、第三方機構和政府主管部門皆投入巨大精力,成效日現;診療從單純心
新興的醫療技術和設備正在改變醫生的行醫方式、臨床評估方式和與患者交互的方式。近日,美國醫療類網站Medical Practice Insider對這十大技術進行了總結,重點研究了這些技術如何提高小診所或中等診所醫生的體驗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