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際核證碳標準委員會(VCSA)組織的文件評審及專家審核,國檢集團正式成為建材行業首家VCSA指定經營實體,可以在相應專業范圍內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審定和核查業務。 核證碳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資質是國檢集團繼CDM清潔發展機制、CCER溫室氣體自愿減排資質之后,在溫室氣體核查領域內又一項國際認證資質。該資質覆蓋8個專業范圍:能源、能源輸配、能源需求、制造業、建筑、金屬生產、煤/油/氣溢散排放、廢棄物處理處置。 國檢集團自2011年進入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減排領域,先是獲得了國際主流溫室氣體減排機制第三方機構資質,而后又積極參與國內碳減排市場的第三方工作。截止目前,國檢集團已經和正在完成CDM審定與核證項目近20個、CCER審定與核證項目近30個。2013年03月至2017年4月,累計在全國近20個省市完成近千家企業的二氧化碳核查及抽查項目,為國內及國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做出了重要......閱讀全文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發展紀實 科研人員在討論實驗結果 工作人員使用病毒氣溶膠采集富集儀進行檢測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分析 中國檢科院成功舉辦“全國檢驗檢測檢疫學術論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與綜合國力競爭
為建設質量強國架橋 ——寫在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十周年之際 CCC認證、UL標志、有機產品、IS9000體系,這些耳熟能詳的名稱,都與認證認可這個概念聯系在一起。 認證認可,是由獨立第三方證明產品、體系、人員或機構符合要求的合格評定手段,滿足了人們對于質量安全和交易便利的期望,從
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將會影響人類生存已成為共識,應對氣候變化已是標志性的全球議題,我國應當積極參與并在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我國正處于全國碳市場的建設初期,應當牢記溫室氣體減排初心,積極履行國際減排承諾,加快建設進度,建成切實可行、穩定運行的全國碳市場。 一、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
翻譯后修飾蛋白質的定性和定量實驗 實驗步驟
國家發改委28日發布關于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公開招標的公告,擬開展2016年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經費研究項目征集工作。 此次征集的項目共計25項,基本圍繞氣候投融資、低碳試點、碳排放權交易、巴黎協定后續國際談判和適應氣候變化等方面開展研究,包括國內外氣候投融資機制案例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新聞囊括了一年來最重要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入選的2016年中國十大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2018年,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質檢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更加科學務實地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著力開展“質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走低碳發展道路是石化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的碳市場剛剛起步,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2015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將建成,國際市場也可能在2015年迎來轉機,未來低碳對很多石化企業來說,或是一道‘生死門檻’。碳交易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石化企業應更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用市場化手段有效降低
10月23日19:00,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八場集體采訪,邀請福建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朱華、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遼寧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麗華,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湖南省張家界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室主任黃斌接受采訪。 5位環保領域的十九大代表,圍繞“打好生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近日,環保部印發了《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方案對于VOCs監測的城市、監測項目、時間頻次及操作規程等做了詳細規定。 一、監測城市 直轄市(4個):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15個):石家莊、太原、沈陽、南京、杭州、濟南、鄭州、武漢、廣州、成都
2016年9月28日,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以下簡稱“NQI專項”)“支撐重點領域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雙控制的關鍵技術標準研究”等8個項目在京正式啟動。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國家標準委
申屠獻忠在SGS的職業成長相當順利。自1990年加入這家公司,從檢驗員、業務主管、分公司經理、消費品檢測部運營經理、消費品檢測部總監、中國及香港區輕工產品戰略發展總監,直到SGS中國區總裁。 和申屠獻忠一樣,SGS在中國也是一帆風順。SGS集團創建于1878年,是全球檢驗、鑒定、測試
在今年植樹節到來之際,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正式啟動2011首屆 “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主題活動。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李怒云介紹說,“綠化祖國?低碳行動”植樹節公益活動,是為公眾搭建的通過“購買碳匯”的方式,實現“足不出戶,低碳造林”,的公益平臺。公
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現場,廣州碳排放權交易現場賣“碳”,每筆碳排放權交易價為35元/噸,吸引了不少個人及組織前來了解購買。就在不久前,深圳正式啟動碳交易,開啟我國第一個正式運行的強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比亞迪、華為、中興通訊、富士康等7大企業領到碳排放配額,首批635家工業企業和20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實驗步驟 總蛋白質的檢測 1. 總蛋白質色度法染色 簡便的目視檢測、相對簡單的使用及廣大熟悉方法的用戶基礎群,使得考馬斯亮藍(C B B )—直是最普遍使用的總蛋白質凝膠染色劑。如需要比考馬斯亮藍染色更高的檢測敏感度,那么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信息化建設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情況,請審議。 一、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基本情況 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長足進展,各領域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成為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我國建成了
近日,記者從國家認監委獲悉,《國際背景下我國重點行業碳排放核查及低碳產品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以下簡稱“碳二期”項目)預計于2016年完成。通過該項目研究,將建立我國重點行業碳排放和碳減排核查技術體系,推動低碳產品認證制度的實施,從而促進相關行業和企業在能源構成、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等
隨著全球氣候問題的日趨嚴重,溫室氣體減排正逐步成為全人類發展的責任和共識。國家提出的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減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發展低碳經濟顯然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和引擎。 世界經濟看中國,中國崛起看低碳經濟發展。低碳排放是
今天,在上海世博會聯合國聯合館“自愿減排”碳補償儀式上,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SGS)與聯合國聯合館達成合作,由SGS作為唯一的第三方核證機構,負責對聯合國聯合館在建造、運行和拆除全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提供獨立、公正的第三方審核。據悉,聯合國館“碳補
七、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二十六)建立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調整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建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納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統籌領導;繼續發揮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作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標準規定,政府采購貨物或服務的項目,單項采購金額達到120萬元以上的,必須采用公開招標方式。 以下是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 2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換取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規定了它對所有附件1國家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它也是國際上第一個對溫室氣體排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
日前,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會議提出要“加快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是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自2007年成立以來首次對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作出指示,碳市場建設在當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總體布局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能否協調好碳交易的減排硬指標可能對地方經濟增長速度造成的影響,是試點成敗的關鍵。 進入9月,中國碳交易試點進展加速。按照國家發改委的工作計劃,2013年將在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
對于瑞典的能源和氣候部門來說,2012年是創下若干記錄的一年。 瑞典環境保護署日前宣稱,該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2年達到了歷史最低值,相比1990年降低了20%;也是在這一年,瑞典交通部門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達到了11.8%,而歐盟的目標是在2020年達到10%。國際能源署(IEA)盛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