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觀念中,人類沿著一條不斷前進的軌跡進化,早期人類在行為上越接近于現代人類,其進化出現得越晚。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紐約大學人類學家研究認為,早期智人的行為與“現代”人類更接近,行為的現代性不能作為進化排序標準,而應更多研究行為的變化性。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出版的《當代考古學》上。 人類起源研究開始于歐洲,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記錄,一直被當作早期行為和非歐洲人的對比標準。在舊石器時代晚期(4.5萬至1.2萬年前),歐洲首次出現了智人化石和復雜的石器工具技術,還有雕鑿的骨制工具、復雜的投射武器、先進的用火技術、洞穴藝術、珠鏈和其他個人裝飾品。類似的行為普遍存在,與現代人類非常接近,因此考古學家將這些行為作為人類行為現代性的證據。 論文作者、紐約大學石溪分校的人類學家約翰·希認為,考古學家一直在尋找“行為的現代性”的證據,認為“現代行為”是智人的品質特征,但也應當研究“行為的變化性......閱讀全文
基因決定論的時代象征 DNA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征。它傳達出一種強大的理念,那就是人類個體可以科學地還原成一份明確而具有決定性的編碼。我們隨處都能聽到這種理念:賓利汽車公司招聘員工時說:“努力工作的精神就在我們的DNA中。”足球運動員大衛 ?貝克漢姆說:“足球就在英國的DNA中。”而舊金
圍棋大賽已落下帷幕,各界從不同方面予以反思;眼下,“供給側改革”炙手可熱,不妨將這二者聯系起來,看看阿法狗與谷歌的“供給側”。 其一,比較谷歌與中國的BAT三巨頭,特別是同樣提供搜索服務的百度。谷歌志存高遠,重在創新,90%的成員奇思妙想,10%的成員考慮賺錢,后者(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雖然也
——從人類文明與世界現代化角度看科技革命□何傳啟(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 編者按 在過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約發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兩次科學革命和三次技術革命。中國與前四次科技革命無緣;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機會,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路下滑。以社會生產力(按購買力平
1.前言 盡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全球糧食生產有顯著的增長, 但當今社會需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是,如何養活21世紀中葉全球即將達到的90億人口。為了滿足糧食需求又不明顯增加糧價,基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對能源安全、地區飲食結構變遷的關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貧窮和饑餓減半的千年目標,估計屆
基因編輯用于人類輔助生殖是科學界的禁區,這條不可隨意逾越的科學倫理紅線,因何被賀建奎輕飄飄跨過,把有關生命的諸多難題拋向世人。《財經》封面 與多數科研者的來路不同,賀建奎從香港大學李兆基大會堂舞臺的另一側走上前。 這是“基因編輯嬰兒”消息公布后他的首秀,給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這樣一個鮮為
2012年,科學界充滿著淚水。83歲的希格斯熱淚盈眶,在他預言存在“上帝粒子”40多年之后,科學家們發現了它,這歷史性的一天“能發生在我的有生之年,簡直難以置信”。 與此同時,科學界也充滿歡樂。“輪子!這是輪子!”“好奇”號火星車在紅色星
宋代與清代是中國前近代學術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在諸多領域達到了中國學術發展的高峰,對中國近代以來的學術發展產生了廣泛和重大的影響。胡適以近現代科學方法論和史學觀為依據對宋學和清學分別作了研究和評判,著力發掘其中的科學精神和方法論意義,以之作為中國學術現代轉型的傳統資源,體現了工具理性的價值觀,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伴隨著我國大學飛速發展而夾雜著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滾滾洪流,承載著追求真理使命的教授,在堅守知識化身、正義力量、人類進步張力、人類精神家園守護神的道路上,時常遭遇學術功利的陷阱,學術生命之燈在學術功利的疾風暴雨中掙扎著。近年來,因學術功利恣意蔓延而引發的“學術墮落”丑聞越
DNA微陣列基因表達數據分析 對于基因表達譜數據的分析是生物信息學 的研究熱點和難點。轉化為數學問題,分析任務是從數據矩陣 M 中找出顯著性結構,結構類型包括全局模型 (model) 和局部模式 (pattern) 。對基因表達譜數據的分析是數據挖掘問題,所采用的方法包括通過可視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研究人員通過對骨骼表面痕跡進行三維掃描,制作出痕跡三維數字模型,并使用體視顯微鏡實現對痕跡的多視角觀察、測量并進行正投影等技術分析,從而建立一種新的實驗考古學方法。 古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為生存和適應環境,發生了腦量增加、身體機能及形態大小改變等生物學特征的變化;同時,其行為模式也經歷了一系列演化
推敲人員通過對骨骼表面影跡奉行三維掃描,創造出痕跡三維數字模型,并使用體視顯微鏡實現對痕跡的多視角觀察、勘測并進行正投影等技能分解,從而創立一種新的熟練考古學步驟。 前人類在蛻變的經過中,為活命和符合曰鏹,產生了腦量添加、肉體性能及神情大小改變等生物學特性的變化;同
雙十一又快到了,在電商的營銷刺激下,許多網友摩拳擦掌瘋狂購物,結果囤積了很多根本用不著的東西。購物成癮只是上癮一族的一種。 在平時生活中留意一下不難發現,有這樣一些人:愛看書的人不斷收集資料,遠超過他一生的閱讀量;喜歡吃零食的人不停地吃零食,明明知道對身體沒有好處;愛看電視的人在夜里遲遲不愿離
“古人類遺址中埋藏的動物骨骼化石與古人類活動密切相關。"武仙竹介紹道,"古人類遺址中的動物種類組成、骨骼部位、骨骼破碎情況及骨骼表面痕跡等,是研究古人類適應環境、食物選擇、獲取食物的方式以及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基本素材。"不過,這些研究主要采用的還是肉眼、手持放大鏡、體視顯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消失的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個發病者。 而是第一個感染,并且把病毒傳播給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個出現癥狀并發病的人叫做一號病人。 那么,零號病人的醫學意義是什么呢?專家給出了提示: 1. 能夠鎖定傳染源,比如是否接觸了什么動物? 2. 鎖定傳播方式,比如跟動物是如何接觸的?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展示全世界機器人產業的最新成果。為期3天的論壇上,由機器人發展引發的人工智能倫理和法律話題就是議題之一。 應當建立規范機器人及其使用行為的法律框架 在國際人工智能界,不少人認為人工智能會對人類產生巨大威脅,呼吁不要開
□當代醫學的困惑,西方學者把它形容為“一道魔咒”,所謂“做的越多,抱怨越多”,“做得好了,形象糟了”。我不同意一些持民粹主義立場的報刊一味地做道德清算,似乎只要醫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天下太平了。其實不然。 □現代醫學再發達,也沒有到“決生死”的地步,疾病、衰老、死亡都是自然現象,也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衰老無處不在,它是一個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過程。雖然衰老幾乎存在于所有物種當中,但它唯獨對人類是種“折磨”,因為只有人才能意識到,我們終將老去、死亡。當然,它還丟給人類更棘手的難題,諸如伴隨老齡化社會而來的種種醫療、養老、人口經濟問題,這些都關乎人類的未來。郭剛制圖 衰老議
11位頂尖科學家對今后30年科學將引領人類走向何方進行預測 美國科普雜志《探索》為慶祝發行30周年,邀請11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對今后30年科學將引領人類走向何方進行了預測。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些科學大師們到底怎樣說。 1.肯·卡爾代拉(Ken Caldeira,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美國國
《Science》通過賀建奎的前公關助手Ryan Ferrell,追蹤采訪與賀建奎相關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個事件的大致輪廓——這位本來做測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學家如何轉向并讓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橫空出世?他如何起步、獲得經費、與同行進行交流、同行當時的建議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評論此事? 2017
眾所周知,2017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美國遺傳學家杰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們在發現果蠅生物節律分子機制方面的貢獻。而在此前,醫學界真正將生物節律——
不久前,美國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的團隊訓練的一種神經網絡,在任天堂的一款游戲中擊敗了職業玩家。在近來的一系列與AI的比拼中,人類陷入了節節敗退的尷尬境地。 就在這個節點,憑《人類簡史》一書火遍全球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推出了他的新作《未來簡史》。在書中,他以
環境突變致使人類基因組調整,人腦未來可能發生更大變化 作為地球物種的人類是否還在進化?傳統的觀點是,人類進化已經停止,甚至轉向退化。然而,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在過去的5000年至1萬年,人類進化的速度其實加快了100倍。 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化,并且獲得了新的遺傳特點和能力,
相關專題隨著ncbi 數據庫各種資源的涌現,NCBI已經成為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資料查找,數據分析的工具。那么NCBI數據如何使用,新手入門一步一步教你認識和使用NCBI數據庫。一 綜合數據庫NCBI數據庫集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據國外媒體報道,你是一只動物,但是又非常特別。你是一只身體大部分無毛的猿,是猿猴的后裔;你的特征和行為方式經過了自然選擇的雕刻或篩選。但是,作為一只猿,你又是那么特殊。莎士比亞對這一思想做了提煉,而在250年后,查爾斯·達爾文確定了人類作為一種生物在地球生命家族樹上最微不足道的末梢位置。這株家族
六家企業卷入人類遺傳資源泄露風波讓公眾吃驚,但業界卻并不意外。“很多流傳于江湖的故事終于浮出了水面。” 非法采集的資源已由傳統人體組織、細胞等實體樣本轉向人類基因序列等遺傳信息,出境途徑也由攜帶樣本轉變為通過互聯網發往國外。“隱蔽性越來越強,這很難發現。” 網上下單、支付,兩天內收到采樣盒,
研究表明,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和農業徑流中包含了各種抗菌物質,天然細菌群落與一同排出的耐藥細菌直接接觸后,會推動細菌進化,產生更多耐藥菌株。 最近,熱映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刷爆朋友圈的“問題疫苗”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健康問題的強烈擔憂。在去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報告指
研究表明,生活污水、醫療廢水和農業徑流中包含了各種抗菌物質,天然細菌群落與一同排出的耐藥細菌直接接觸后,會推動細菌進化,產生更多耐藥菌株。 最近,熱映的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和刷爆朋友圈的“問題疫苗”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健康問題的強烈擔憂。在去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報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