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病”的概念,中醫和西醫的認識大不一樣,已故知名老中醫任應秋先生曾經對“病”的概念作了一個詳細的說明:“西醫所稱的病,大多數是取決于病原體,或者就某種特殊病變的病灶而命名,或者就生理上的某種特殊變化而命名。總之,西醫的病名,必取決于物理診斷和實驗診斷,是比較具體的。中醫的病,或與病因的性質而命名,或與突出的癥狀而命名,或從病機的所在而命名,雖然比較抽象,但它卻往往能從整體觀出發,局限性比較少。”所以,中醫和西醫關于病的概念不同,如氣虛包含許多機體的功能不足,但西醫并不一定作為疾病對待。西醫的炎癥,在中醫有濕熱、實熱、虛熱之分,具體的還有心火、胃火、腎火等等的區別。 此外,心理因素致病。目前西醫已經注意到此類問題,因此產生了“心身醫學”。但中醫很早就注意到此類問題,例如肝氣郁結導致消化不良、腫瘤等的產生。 中醫治未病,西醫治已病。未病即是做好預防和養生,包括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習慣、性格、體魄等,預防疾病入侵,主要包......閱讀全文
2008年3月1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題為《剖析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有良好療效的中藥復方黃黛片的分子機制》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在3月25日最新一期的《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正式發表。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等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第一次用生物化
曹洪欣:醫學博士,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院首席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代表性傳承人。 記者:中醫藥話題總是不斷,詆毀者有之,力挺者有之,互聯網上更是聚集著一大批“中醫粉”、“中醫黑”,論戰不休。您怎
1934 年出生,遼寧沈陽人。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藥藥理學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學實驗中心主任。李連達(1934 年) 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第七屆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衛生部甲級科技成果獎。 從事中
博奧生物集團外景圖 流傳千年的中醫典籍,世界領先的生物芯片,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健康,炙手可熱的云端大數據平臺,這四個非常重要且彼此看似有些距離的領域是否能有交叉? 有,這個點就是基因。多重注意力疊加的背后,是現代生物科技的爆發。 12月26日,中關村促進健康服務業論壇在京舉行,博奧頤和健康科
嘉 賓:李 梢(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醫學院教授,清華信息科技國家實驗室生物信息學部副主任) 趙 靜(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教授) 大數據是個被炒爛的概念,但是它確實是個好東西。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對海量數據的處理猶如一把神秘的鑰匙,解開了一個個未知謎團。對于中醫來說,它的作用機理和確切療效
中醫藥豐富多樣化醫療手段 德國聯邦衛生部議會國務秘書MarionCaspers-Merk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傳統中醫藥在德國受到推崇。人們開始關注“自然”的生存之道,并尋找“替代”與“整體”的治療方法。目前,德國有許多各種類型的中醫藥院所,針灸一直是知名度和使用率最高的中醫療法。
2020年1月23日,新型冠狀病毒侵襲下的武漢封城,所有人員、車輛一律暫停出入這座長江上游的樞紐城市。此后,多個省市陸續啟動公共衛生事件I級應急響應。 據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ChiCTR)官方網站記載,自1月23日至2月15日
6月18日,由生物谷舉辦的2016(第七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在武漢歐亞國際交流酒店隆重召開。中國人命解放軍總醫院教授、301醫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全軍普通外科醫療專科中心副主任徐迎新教授以《走綠色抗癌康復之路-建立以免疫治療為核心的中西醫整合康復醫學平臺》為題目,向我們介紹了自己在多年的臨
曾經的他被醫生診斷活不過50歲。 如今不僅年過花甲,更是成功登頂珠峰,上南極下雪地,人生仿佛開掛一般。 他被稱為基因“教父”,插過隊,留過學,學了西醫,又習中醫。當過研究員,正任董事長。半生獻身科研,半生投身產業,夢想是希望造福全人類。 汪建 華大基因董事長,華大集團創始
2016年有三大舉世矚目的黑天鵝事件—— 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李世乭,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人將上述事件集中爆發歸結為經濟下行,大國式微。 再看醫藥行業,在這個高風險的“日不落”產業,太陽底下更不缺“新鮮事”—— 魏則西離世,Theranos放棄血檢業務,天士力明星中藥被
朱軍,北大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淋巴腫瘤內科主任 4月11日,在2014北京淋巴瘤國際研討會上,北大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淋巴腫瘤內科主任朱軍教授以淋巴腫瘤為例,向新京報記者揭示了癌癥防治過程中,公眾普遍的認識誤區和科學真相。 腫
大老李今年四十多歲,患乙肝已有三十多年,因為一直為事業打拼,加上對疾病不夠重視,所以多年來從來沒有認真治療過。最近單位組織查體,大老李查出蛋白尿,反復檢查尿蛋白都是2+到3+,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并經專家會診,最終診斷為乙肝相關性腎炎。大老李疑惑不解:肝是肝,腎是腎,慢性乙肝怎么還傷腎?圖片來源于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中醫藥學幾個關鍵科學問題的現代研究”及其他相關項目的資助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喜軍團隊利用代謝組學方法發現中醫黃疸病證候的關鍵生物標記物,這為闡釋中醫黃疸病證候的生物學本質,及診斷客觀化、規范化和病證分型治療提供了依據,有利于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相關研究不久前
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院士領銜的“應用通心絡干預頸動脈斑塊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結果于3月29日在中國介入心臟病年會上公布,該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研究結論表明應用通心絡治療可延緩頸
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圓滿閉幕 2011年4月15~17日,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在美麗的杭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
“中藥研究中需要做細胞實驗嗎?”如果這個問題換一下,“臨床疾病研究需要做細胞實驗嗎?”大家的答案是什么呢。看下CNS上做疾病研究的文章,大家都很清楚了。我們先聊聊為什么疾病研究需要做細胞實驗。這個跟疾病的研究歷史,或者說疾病研究的發展程度相關的。1、任何疾病的發現,都是有個臨床表型,哪里不舒服了,而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名3歲小女孩被確診為乳腺癌,經診治已痊愈出院。在人們印象中,乳腺癌往往發生在成年女性中,很難把3歲小女孩與它聯系在一起。消息一出,人們在感到奇怪的同時,內心也充滿了擔憂,乳腺癌發病是不是出現了年輕化趨勢,早期有沒有什么癥狀,治愈率又如何呢? “乳腺癌發生在低齡女孩兒身上,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嚴匡華北醫碩士、中國協和醫大博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博士后 Understanding aplastic anemia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 taking control.了解再障乃為征服再障的第一步。 ——這是鄙人編寫此文的主旨所在。&nb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對評選出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進行表彰。在本年度獲獎項目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為第一完成人、以嶺藥業子公司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中醫脈絡
聚焦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的難治腦病,開展交流與研討,學習吸納國際學術成果,梳理總結我國傳統中醫幾千年的腦病防治優勢,在大數據、大整合、大聯通的新時代,發揮獨特作用,尋求我國腦病防治的新思路、新方法。日前,在以“專注腦病、中西融合、醫藥共生”為主題的2018中國腦病大
2010年研究生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制藥公司,有的去了醫院,有的去了藥監部門,有的接著讀博或者出國,當然也有的人轉了行。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這一代學藥人,趕上了制藥行業突飛猛進的十年,旁觀了05、06年文號亂飛的狂飆突進,也體驗了15、16年
大多數肝病患者都把轉氨酶和肝功能相提并論,提起肝功能,馬上就想到轉氨酶的高低。其實這種想法是有一定錯誤的,轉氨酶只不過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肝臟功能的一項指標,轉氨酶的正常與否,并不能代表肝功能的好壞,轉氨酶的高低也不是與肝臟功能狀態呈比例的。一、肝臟有哪些功能 &nb
“所有的檢測報告都在提示,她已不是一個腫瘤患者,而是一個健康人。”原央視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在妻子赴美治療三年后興奮地透露。2010年,他妻子患上乳腺癌,國內手術后不幸轉移到肝臟,成了晚期癌癥患者。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他不得不放棄央視的工作,下海支持妻子到美國治療。 三年前,他的感受還是“在霧霾深
2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余艷紅表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主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第一,調集精銳力量。從全國調來4900余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其中院士3人,
【摘要】 綜述了近幾年來中醫藥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顯示出中醫藥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降低血清膽紅素及轉氨酶、抗肝纖維化、改善肝功能、調節免疫功能、改善臨床癥狀等作用。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統一中醫診斷標準和療效標準,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綜合運用多種療法,充分發揮中醫藥的
癌癥,一個令人膽寒的字眼。因為人類目前尚無法征服它。 對付癌癥,或者切除,或者化療殺死癌細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振義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學醫學院官方網站公布2015年度華倫.阿爾波特基金會的授獎信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員因其在抗瘧領域的突出貢獻而榮獲此獎。同獲此獎的還有紐約醫學院從事抗瘧疫苗研究的露絲(Ruth S. Nussenzweig)和維克多(Victor Nussenzwe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