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有望拿下諾貝爾獎”的科研發現 身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施一公的歸國被看作是中國新一代海歸科學家的杰出典范。回國后,他為改善中國學術風氣與科研環境做出了巨大努力,同時在科學探索之路上繼續碩果累累,2015年,他率領團隊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體三維結構,被業界稱為近30年來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科學做出的最大貢獻。因在生命科學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 剪接體,是人類細胞中必不可少的“分子機器”之一,但人類對其工作機理的了解,一直缺乏結構生物學的證據。北京時間2015年8月21日,施一公教授帶領的研究組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連續在線發表兩篇研究“剪接體”的論文,并首次報道了分辨率高達3.6埃的“剪接體”分子結構。這項成果不僅標志著人類對生命過程和本質的理解又向前邁進了關鍵一步,也標志著困擾國際生命科學界二十幾年的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中的一個關鍵步驟、一直以來充滿神秘......閱讀全文
3月25日,由鳳凰衛視和鳳凰網發起、聯合海內外十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共同主辦的第十次“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清華大學舉辦。 2016年是“影響世界華人盛典”10周年和鳳凰衛視成立2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紀念年份中,包括中國當代著名古詩詞學者葉嘉瑩在內的9位著名華人在此向世界發聲。
2017年3月15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顏寧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作為一名青年女科學家,顏寧一直備受關注。她不僅是一位出色的結構生物學家,同時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現。 顏寧于1977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蕪,2011年8月
饒毅點評中科院院士評選結果:解剖“逆淘汰”社會現象的一只麻雀。 與其他對科學史感興趣者一樣,我以前也讀介紹國外和古代的書籍。后來自己查資料寫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孟德爾、四十年前的屠呦呦和張亭棟。如果寫的文字與作者的空間和時間很近,可能不好算創新的史學方法,但也許可作史料。 如果讀者的興
被譽為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的顏寧,在2017年3月31日摘取了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的桂冠。她帶領著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用6個月時間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領域50年未能解決、最受人矚目、國際競爭也最激烈的科學難題。 清華走出來的學術女神 2017年3月31日,世界的目光捕捉到了一個年輕而美麗
就像人類的遺傳密碼儲藏在神秘的DNA中,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的性格、作風也“隱藏”在父親的生活言行中。父親給他起名寄予厚望,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對理科產生興趣,熱心腸地幫助鄰里鄉親解決生活困難,帶領工廠做技術革新……這一切都在施一公的生命中刻下烙印,更是影響到他如今做科學的準則:育人、為民,一心為
明天,堪稱中國諾貝爾的未來科學大獎即將揭曉。哪些人可能得到這高達100萬美元的獎金呢? 知社和您一起梳理一下最有希望的幾位科學家,和他們閃耀中國的科研成果。坊間傳言其中更有今年諾貝爾獎提名工作。 未來科學大獎于2016年1月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共設立“生命科學大獎”和“物質科學大獎”兩個獎項
9月9日下午,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各為100萬美元。 百
此前著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曾獲此獎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0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之最受矚目獎項“終身成就獎”獲獎人已經確定。“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最終榮膺200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至此,袁隆平先生成為繼著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先生后,第二位“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昨天下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消息傳出后不久,一則“熱烈祝賀北大校友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招生辦”等多個北大官方微信公眾號傳播。 消息稱,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愿。 早在2
世界超導百余年研究史中,在兩次高溫超導領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時刻,趙忠賢帶領的團隊都“跑”在前列。五十年磨一劍,趙忠賢用一輩子的熱愛與堅守,讓中國高溫超導科研地位躋身國際前列。因在科學研究領域作出的卓越貢獻,3月21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趙忠賢獲得2016-2017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
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5~2016”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和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葉嘉瑩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制團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無國界醫生(國際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在廣西桂林市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超級稻生產基地,袁隆平(左二)在查看超級水稻生長情況。 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河北硅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范基地通過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203.36公斤。圖為工作人員在收獲超級雜交水稻。 11月18日,201
華人在世界高分子材料領域的地位究竟如何?美國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華裔科學家程正迪用一個個令人矚目的大獎做了回答。 2013 年,美國物理學會將年度高分子物理獎(Polymer Physics Prize)授予了程正迪,以表彰他在結晶性高分子的結晶過程
11月1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現場,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4位科學家獲頒2019未來科學大獎。讓中國科學站在世界舞臺中央 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當天下午如期舉行。未來論壇理事會輪值主席張磊、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代表楊培東分別致辭,頒獎典禮正
近日,世界最快計算機研發者——“天河一號”研發團隊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評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10年11月17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美國傳來,在新奧爾良市舉行的超級計算機2010國際會議上,國際超級計算機TOP500組織正式發布第36屆世界超級計
與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IPCC(聯合國的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成員一道榮獲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旅美華裔科學家郝慰民先生,最近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0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的提名。這場由北京青年報社、中國新聞社、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明報企業及亞洲周刊、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鳳凰衛視及鳳凰新媒體、新加坡聯
顏 寧清華大學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施一公先生的得意門生.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入選Nature雜志評選的“中國科學之星” 一個科學家最滿足的時刻,其實并不是發表了論文,而是,當你在經過多年與它的斗爭之后,在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了一個規律,看到了一個現象,明白了一個機理,解決了一個問題,那一刻之美、之
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教授陳宇翱 2013年,歐洲物理學會向中國科技大學近代物理系教授陳宇翱頒出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菲涅爾獎”。雖然年僅32歲,陳宇翱卻已是世界量子物理研究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他的研究曾一次入選《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點、兩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
現在的大學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種無論什么情況都不會放棄的東西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他有5個獨立的國立健康研究院基金;他是講席教授,有專門的基金會在支持他的科研。他的科研還得到一些制藥公司的資助。但盡管如此,他還是要回到祖國、回到清華。而他回來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他覺得現在的大學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種無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吳健雄敬佩居里夫人,但如同對任何先賢和前哲一樣,并不盲目崇拜。她們都曾在科學的最前沿作重要的探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自然科學有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兩個方面。大多數科學家從理論研究入門,即便沒有大學或者實驗室支撐,也不妨礙有志者在這樣的科學園地中耕耘(進入大科學時代以后,沒有系統的科學訓練
作為首創“雞尾酒療法”、被《時代》雜志稱為“打敗艾滋病的人”,何大一更希望大家關注到,艾滋病并沒有因為“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而攻克。但即使艾滋病可能根本沒有辦法治愈,他還是選擇將自己的余生全部奉獻給這項研究。 近日,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評選
2017年8月1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 已經結束, 共選出初步候選人157位。其中 年僅39歲的清華大學膜蛋白結構生物學家 顏寧在列 ,成為此次年齡最小的候選人。 在今年的初步候選人中 年齡最大的為72歲 年齡最小的為39歲 近些年院士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 中國當代科研創新
今年是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體遺傳學導論》一書出版70周年。該書是中國現代史上迄今為止極少數在中國出版但在西方某個科技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專業書。絕大多數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誰。在美留學的大陸學生,除非所學專業和人類遺傳學有關,恐怕大多數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誰
日前,“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組委會再公布被提名人——艾滋病研究專家何大一博士。 據悉,“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由鳳凰衛視和鳳凰新媒體發起,旨在推舉及表彰2014-2015年度在不同領域成就卓著、對世界具影響力并受全世界關注的華人典范,頒受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以
整整98年前,1919年11月7日,泰晤士報報道,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光線彎曲被天文學家觀察到,立即引起世界轟動。在這之后,愛因斯坦還陷入一些政治漩渦,經歷過很多國際長途旅行。 1. 愛因斯坦的一夜成名 愛因斯坦1905年就發表了改變物理學的5篇論文,1914年被盛邀到柏林成為普魯士科
25日,“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第十次向世界華人榜樣致敬。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研制團隊,代表華人科技界的精英們捧起了“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據了解,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破解了結構生物學最大難題之一,其科研成果甚至被不少專家斷言“有望拿下諾貝爾獎”。而
青年科學家王俊,日前獲得由鳳凰衛視聯合海內外十余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評選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王俊現任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執行院長,同時也擔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多所知名高校的客座教授。他2012年年入選《自然》雜志評選的“科學界年度十
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在這個時代,擁有卓越的人才,就意味著在大國角力中擁有了最重的砝碼,尋找到了最強有力的支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尊重人才、造就人才”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