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證實“線粒體捐贈”安全有效
所謂的“三親嬰兒”,又稱3P嬰兒(3P即英文three parents的縮寫)。為了避免夫婦把線粒體缺陷遺傳給下一代,導致后代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失明、肝衰竭等多種疾病,醫生將捐獻者卵子的細胞核DNA移走,再將母親卵子的細胞核DNA移入捐獻者的卵子中,最后再按照標準的試管嬰兒技術進行培育。這樣誕生的孩子將會繼承一位父親和兩位母親的遺傳基因。簡單地說,就是這名嬰兒有三名血緣親代,即兩母一父。 2015年,英國立法生效允許培育具有兩個母親基因和一個父親基因的嬰兒,成為世界首個允許使用“三親嬰兒”技術的國家。盡管如此,三親嬰兒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存在著爭議。 1 Nature證實線粒體捐贈的安全性 然而, 6月8日,紐卡斯爾大學線粒體疾病Wellcome Trust中心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表示,新的試管嬰兒技術有望幫助女性正常受孕,同時還能減少新生兒患線粒體疾病的風險。這種新技術就是人們所知的“三親嬰兒”技術。 ......閱讀全文
三親嬰兒,與眾不同?
2016年4月6日,一個看似普通的健康男嬰在墨西哥出生,除了這個嬰兒的父母和美國主治醫生等少數知情人外,其他人并不知道他的特別之處。直到9月底,這個男嬰的主治醫生團隊在美國《生育與不孕》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公開了他的出生過程,才引起媒體和同行的廣泛關注,原來這個男嬰是世界上第一例經過核移植操作獲
三親嬰兒在英國誕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590.shtm
“三親嬰兒”再亮綠燈-新加坡有望“合法化”線粒體替代療法
“三親嬰兒”是一種為阻斷線粒體疾病遺傳的技術,因為安全、倫理問題而備受爭議。線粒體疾病是一類因線粒體功能異常而導致大腦、肌肉等器官嚴重受損的遺傳性疾病,平均每5000-10000個新生兒中就至少有一個患有線粒體疾病。 線粒體的遺傳物質存在于胞質中。受精卵形成過程中,子代的線粒體幾乎完全來源于卵
英國議會批準“三親線粒體”基因療法
當地時間2月3日,英國下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允許英國研究人員繼續開展一種可以防止某些類型遺傳疾病的新生育療法。這種被稱為線粒體DNA替代療法的技術,能讓線粒體基因中攜帶致病突變的女性產下基因上相關但沒有線粒體疾病的孩子。 該項舉措一直頗具爭議,尤其是因為它會改變胚胎DNA,而且這種方式
英國首個“三親試管嬰兒”明年誕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首個“三親嬰兒”將于明年誕生,目前科學家宣稱,富有爭議的試管嬰兒技術將安全用于女性生育。 這項生育技術是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倡導的,有望通過使用第二位母親卵細胞,使潛在可怕基因疾病的胎兒最終身體康復。但這意味著嬰兒會有3個親人,存在著倫理道德爭議。目前經過十幾年的實驗
Nature:“三親嬰兒”或在晚年出現健康問題
一項在小鼠身上開展的研究表明,所謂的“三親嬰兒”體內匹配錯誤的DNA可能導致以后的生活出現問題。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雜志。 線粒體替代療法于去年獲英國議會批準,并且允許細胞“能量工廠”線粒體存在基因缺陷的女性,在不必將帶有缺陷的線粒體DNA傳遞下去的情況下擁有孩子。 該療法涉及將母親卵
“三親嬰兒”帶來倫理挑戰,新技術風險仍待明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14.shtm
FDA斥責促成世界首個三親嬰兒誕生的華人醫生
去年十月,最熱門的新聞無疑就是世界上首個“三父母”嬰兒的誕生,這是一項頗有爭議的遺傳技術手段,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可能致命的遺傳性疾病傳遞給下一代。這一成果入選了2016年的Nature最具影響力的科學事件,同時入選的還包括寨卡病毒傳播,以及人工智能VS人類大戰等。 盡管如此,這項研究依然備受爭
2016年的科學爭議事件:學術造假、CRISPRZL、三親嬰兒...
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獲得了多項突破。前幾日,Nature和Science網站相繼評出了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體臨床試驗、孔納米測序、寨卡病毒、三親嬰兒、殺死老細胞永葆青春、計算機設計人工蛋白以及實驗室制造小鼠卵子。 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也發生了一些受到
英國首批三親嬰兒誕生:一個爸爸兩個媽媽
日前出生的一名英國嬰兒有一個爸爸、兩個媽媽,這是英國首例“三親嬰兒”,即首例采用線粒體替代療法降生的試管嬰兒。 據英國《衛報》9日報道,所謂線粒體替代療法,是指在試管嬰兒階段用第三方捐贈者卵細胞中的線粒體替代母親卵細胞中的原有線粒體,從而防止嬰兒繼承病變線粒體基因。換言之,這名新生兒體內有來自
英國為“三親嬰兒”開綠燈,Nature新成果提高臨床成功率
11月30日,“三親嬰兒”迎來了兩個好消息。英國科學家獲批準在臨床中使用三親嬰兒技術,英國也成為世界上首個正式引進該技術的國家。另一個好消息來自Nature,科學家們解決了線粒體替代療法的棘手問題,為線粒體替代療法的臨床成功率作出了重要貢獻。 英國為“三親嬰兒”開綠色通道 今年5月,首例三親
英國成為首個批準“3親”嬰兒國家
2016年12月15日,英國人類生育與胚胎管理局根據專家建議,批準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謹慎使用線粒體捐獻療法。 在英國,大約每650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嚴重的線粒體病,包括一些肌營養不良癥、萊伯遺傳性視神經病變和萊氏綜合征等,它們會導致大腦損傷、肌肉萎縮、心力衰竭和失明。線粒體DNA是完
世界首例“線粒體移植嬰兒”廣州出院
世界首例“線粒體移植嬰兒”出院 簡文楊 攝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6月1日稱,世界首例“線粒體移植嬰兒”已于近期順利出院。這一新技術幫助一位原發性不孕母親成功受孕。 ? 現年已30歲的小美(化名)與丈夫感情很好,卻一直沒有孩子,檢查后得知
Nature證實“線粒體捐贈”安全有效
所謂的“三親嬰兒”,又稱3P嬰兒(3P即英文three parents的縮寫)。為了避免夫婦把線粒體缺陷遺傳給下一代,導致后代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失明、肝衰竭等多種疾病,醫生將捐獻者卵子的細胞核DNA移走,再將母親卵子的細胞核DNA移入捐獻者的卵子中,最后再按照標準的試管嬰兒技術進行培育。這樣誕生
-英國成為全世界首個準許“三親育子”國家
英國國會3日表決同意允許醫學界利用3個人的基因共同育子,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準許三親育子的國家。這項技術旨在防止基因缺陷導致致命疾病一代接一代遺傳下去。 這項法案是允許透過科學技術,防止基因缺陷,導致無法醫治的疾病一代代傳下去。在這項歷史性的投票中,英國國會以382票贊成,128反對,通過讓兩名婦
陳子江課題組在阻斷線粒體遺傳病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5月12日,國際學術權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子刊《Cell Research》雜志(IF=14.812)在線發表了山東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陳子江教授課題組線粒體移植技術研究的新成果。線粒體移植技術,即俗稱的“三親試管嬰兒”所應用的關鍵核心技術。陳子江教授課題組率先在人類受精卵中實施第二極體移植,
“親水又親油”的新型海綿面世
能讓海綿如吸水一般快速地吸油嗎?這恐怕是在眾多漏油事故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最快捷、最簡便的處理方法。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利用納米纖維素和石墨烯的特性,通過浸涂法獲得了超親水超親油的新型海綿。這種“雙親”海綿在油水分離領域,特別是海上漏油事故以及受到油污染的各類水資源中,將有
英國將首次給“三父母”定制嬰兒大開綠燈
今年,來自紐約新希望生育中心(New Hope Fertility Center)的醫生,在華裔生育學家張進(John Zhang)的帶領下,使用了一項有爭議的遺傳技術――紡錘體核移植(spindle nuclear transfer),來避免一種可能致命的遺傳性疾病傳遞給下一代。除了擴展了體外受精
如何提高PP親水無紡布的親水倍率
PP無紡布本身是不親水的,要賦予親水性能,需要添加親水母粒,或者在線/離線涂上親水油劑提高PP親水無紡布的親水倍率,也就是提高親水性能,但是親水性能包括親水倍率、親水速度、親水次數、親水的有效期和次數等問題。所以這是和油劑密切相關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油劑滿足你的需要。油劑選好后,要安裝油劑的使用方法嚴
全球首例“三父母”嬰兒技術細節公布
世界首個細胞核移植“三父母”嬰兒有關技術細節3日正式公布。開發有關技術的美國新希望生殖醫學中心張進等人稱,目前這名嬰兒健康狀況良好,為受線粒體遺傳病困擾的家庭誕生健康后代帶來了新希望。 每個人都從父母那里繼承三份遺傳物質,分別是父親精子的細胞核DNA(脫氧核糖核酸)、母親卵子的細胞核DNA,以
世界首個三父母嬰兒引發科學倫理爭議
上個月,Science網站的熱門新聞無疑就是世界上首個“三父母”嬰兒的誕生,醫生使用了一項有爭議的遺傳技術,來避免一種可能致命的遺傳性疾病傳遞給下一代,而且通過這種技術出生的嬰兒是健康的。紐約新希望生育中心的醫生張進(John Zhang),在10月19日的美國生殖醫學年度會議上提供了一些其他的
論文親力親為,規范引用,何懼查重軟件?
最近我在校園里碰到一位生化專業“準院士”級的教授。他非常不悅地說:“你們搞的那個什么抄襲檢測,真有問題,搞得我們,尤其是我的學生下筆先恐‘查’,難道我們參考文獻或按照行業常規描述實驗就是抄襲嗎?特別是對生物實驗中經典方法的描述,為了降低查重率,就一定要拆散字詞重新組織實驗過程嗎?” 兩周前,一
《Nature》2016十大科學人物:受爭議的華人醫生
近期Nature雜志展開了2016年度的年終大盤點,包括多項具有影響力的科學事件,年度圖片,以及十位舉足輕重的科學人物。其中包括制作CRISPR技術警示者KEVIN ESVELT、華人醫生張進(John J Zhang),以及寨卡病毒追蹤者CELINA M. TURCHI等。 受爭議“三親設計
線粒體基質的線粒體結構
線粒體基質 線粒體基質是線粒體中由線粒體內膜包裹的內部空間,其中含有參與三羧酸循環、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等生化反應的酶等眾多蛋白質,所以較細胞質基質黏稠。蘋果酸脫氫酶是線粒體基質的標志酶。線粒體基質中一般還含有線粒體自身的DNA(即線粒體DNA)、RNA和核糖體(即線粒體核糖體)。 線粒體
什么是親水基?
親水基又稱親水基團、疏油基團,具有溶于水,或容易與水親和的原子團。可能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這類分子形成的固體表面易被水潤濕。
親水基的功能
親水基又稱親水基團、疏油基團,具有溶于水,或容易與水親和的原子團。可能吸引水分子或溶解于水,這類分子形成的固體表面易被水潤濕。
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爭議事件
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獲得了多項突破。前幾日,Nature和Science網站相繼評出了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包括CRISPR人體臨床試驗、孔納米測序、寨卡病毒、三親嬰兒、殺死老細胞永葆青春、計算機設計人工蛋白以及實驗室制造小鼠卵子。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也發生了一些受到爭議
琥珀酸脫氫酶線粒體三羧酸循環介紹
琥珀酸脫氫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簡稱SDH),黃素酶類,是線粒體內膜的結合酶,屬膜結合酶,是連接氧化磷酸化與電子傳遞的樞紐之一,可為真核細胞線粒體和多種原核細胞需氧和產能的呼吸鏈提供電子,為線粒體的一種標志酶。琥珀酸脫氫酶是反映線粒體功能的標志酶(markerenz
土壤專家共議“親土種植”:讓親土種植理念落入田間
3月26日,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指導,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世界親土種植聯盟聯合主辦,金正大集團等承辦的“親土種植 富養天下——守護億畝良田,踐行鄉村振興”大型公益行動在北京啟動。在論壇環節,與會專家就親土種植和金正大集團推出的“百千億行動”方案展開探討。
多名結石嬰兒家長7月曾投訴三鹿奶粉
插著導尿管的峰峰 何海寧/攝 ??? 一名回家的患兒在家的水井邊 何海寧/圖 另一名患兒 何海寧 / 圖 ??? 換了新包裝的三鹿奶粉 何海寧/ 圖 ??? ??? 嬰兒結石病背后的奶粉疑云??? ???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全國至少有8個地方的醫院分別收治了少則3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