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上海市東方醫院腫瘤轉移研究所高華教授研究組,新近發現一個促進乳腺癌向多個器官轉移的基因TM4SF1。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細胞》雜志上。專家認為,切斷和阻止該基因,可能是治療腫瘤轉移復發的首要靶點。 腫瘤轉移復發是絕大部分腫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在乳腺癌發生早期,腫瘤細胞會離開原發位,最終在肺、骨和腦等多個遠端器官,“播種生長”成致命的轉移病灶。盡管腫瘤轉移復發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但是相關研究非常薄弱,特別是腫瘤在向多個靶器官轉移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核心基因尚不清楚。 高華研究組利用乳腺癌轉移復發的小鼠模型,設計了一套高通量、全基因組水平、大規模的篩選模型,找到了一些與腫瘤轉移直接相關的分子,其中一個強有力的促轉移基因是TM4SF1。TM4SF1基因是一個進化特異的四次跨膜蛋白家族成員,在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多種腫瘤中都有高表達。 科研人員運用免疫組化方法,對147例具有完整臨......閱讀全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136項、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1. NEJM:工程胰島細胞移植讓一名糖尿病患者恢復胰島素產生能力 1型糖尿病讓一名43歲的女性依賴于胰島素。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醫生們通過將工程胰島細胞移植到她的腹部恢復了她的身體產生這種激素的能力。這名病人在接受移植一年后仍然保持胰島素不依賴性,而且根據一篇新聞稿的報道,她是測試這種糖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惡性腫瘤仍然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從世界范圍內看,腫瘤的發生、發展不容樂觀。隨著人口逐漸老齡化、吸煙、感染、環境污染、膳食結構等問題的存在,腫瘤診斷所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特別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順利實施、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剖析以及相關基因功能的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本期為大家帶來關于巨噬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解近期研究發現的關于巨噬細胞的新功能、新特點和新應用。 【1】Cancer Res:同濟醫學院學者發現巨噬細胞分泌外泌體促進結直腸癌轉移侵襲 DOI: 10.1158/0008-5472.CAN-18-0014 臨床和實驗證據都表
腫瘤一直是科學家們想要攻克的難題,也一直在探尋腫瘤治療的方法。2016年,國內外的科學家們在腫瘤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績,下面讓我們來看看2016的腫瘤研究都有哪些進展吧。 2016年1月8日,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了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細胞能夠快速增殖的機理,并且將此作為癌癥治療的靶點。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實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有關要求
7月12日,記者從同濟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附屬東方醫院腫瘤轉移研究所高華研究組發現一個促使乳腺癌向多個器官轉移的基因TM4SF1,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細胞》。專家認為,切斷和阻止該基因的表達,可能是治療乳腺腫瘤轉移復發的首要靶點。 腫瘤轉移復發是絕大部分腫瘤患者死亡的最直接原因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與癌癥轉移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1】Nat Cell Biol:乳腺癌細胞或能轉變其代謝策略來發生轉移 doi:10.1038/s41556-020-0477-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鑒別出了多種指示疾病的生物標志物,這對于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新型療法的開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研究報道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BBRC:科學家鑒別出結直腸癌的新型生物標志物 doi:10.1016/j.bbrc.2018.11.149 近日
我們都知道,抑癌基因能夠有效保護機體免于癌癥的產生,然而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有時候這些抑癌基因或許也會促進癌癥進展,而且在疾病發生過程中或許還扮演著其它角色,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共同學習,揭開抑癌基因的神秘面紗! 【1】Nature:抑癌基因p53和罕見發育障
癌細胞靜悄悄、無休止、無秩序地增生、轉移,大量消耗體內營養物質,導致身體免疫機制下降,直到出現身體癥狀或健康體查時才會注意到它。癌細胞發生、增殖和轉移等過程中在患者身體內留下一些蹤跡。捕捉到隱藏到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癥信號——腫瘤標志物,可以幫助醫生癌癥診療過程中做出更加精準的判斷。返祖信號癌細胞被認為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卵巢癌具有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特點,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在我國,卵巢癌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這篇文章整理了近期關于卵巢癌的重要研究進展,在此與大家一同分享。 ——研 究 類—— 新型蛋白標記物助力卵巢癌早篩 Stefan Enroth Malin Berggrund Mar
【1】Science:南開大學曹雪濤團隊揭示hnRNPA2B1識別病毒DNA并促進IFN-α/β產生 doi:10.1126/science.aav0758 通過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識別病毒核酸可觸發宿主對病毒的先天免疫應答。這導
腫瘤細胞在組織培養中占有核心的位置,首先癌細胞是比較容易培養的細胞。當前建立的細胞系中癌細胞系是最多的。另外腫瘤對人類是威脅最大的疾病。腫瘤細胞培養是研究癌變機理、抗癌藥檢測、癌分子生物學極其重要的手段。腫瘤細胞培養對闡明和解決癌癥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組織培養腫瘤細胞生物學特性腫瘤細胞與體內正
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功能免疫細胞的定向遷移是機體免疫應答發生和完成的必須條件。趨化因子是一類控制細胞定向遷移的細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趨化因子受體介導。趨化因子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控制著各種免疫細胞在循環系統和組織器官間定向遷移, 使之到達感染、創傷和異常增殖部位, 執行清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張龍主要從事細胞信號轉導及腫瘤細胞轉移方向的跨學科研究,近期其研究組接連在Molecular Cell和Cell Host & Microbe上發表文章,發現了YAP/TAZ激活新機制,以及調節固有免疫自激活的重要分子機制。 在第一文章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去泛素
Cell重大發現:tRNAs促進腫瘤轉移轉運RNAs(tRNAs)最初被認為是基因表達的靜態參與者,但是6月2號,洛克菲勒大學的H. Goodarzi研究團隊在Cell上發表的文章證明,tRNA也是基因表達的動態調節器,可影響疾病進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研究成果吧。H. Goodarzi研
Cell重大發現:tRNAs促進腫瘤轉移轉運RNAs(tRNAs)最初被認為是基因表達的靜態參與者,但是6月2號,洛克菲勒大學的H. Goodarzi研究團隊在Cell上發表的文章證明,tRNA也是基因表達的動態調節器,可影響疾病進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研究成果吧。H. Goodarzi研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1】JCI: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有效抑制癌癥進展轉移的新型靶向療法 doi:10.1172/JCI9317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Wistar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線粒體蛋白Synt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在所有腫瘤中,PIK3CA是最常見發生突變的原癌基因【1】。它編碼的p110α,組成負責細胞正常生長增殖的磷酸肌苷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alpha, PI3Kα)復合物的催化亞基【2】。p85α組成PI3Kα的調控亞基。PI3Kα磷酸化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1】PNAS:揭示蛋白JAG1在癌癥干細胞分化和轉移中起關鍵作用 doi:10.1073/pnas.1815345116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萊斯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發現一種較小的蛋白 ---JAG1---似乎在癌癥干細胞如何發生分化和轉移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至關重要的是,他
據統計,癌癥導致的死亡,有90%是腫瘤的轉移導致的。在大部分人看來,腫瘤的轉移過程大概是這樣的:某些細胞在增殖的過程中出現突變,導致細胞生長失控,形成腫瘤;腫瘤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新的基因突變不斷積累,直到某一天,有些腫瘤細胞意外獲得了跟轉移有關的基因突變,腫瘤細胞就表現出侵襲性;它們順
現在的腫瘤治療里,化療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無論是術后的輔助化療還是術前的新輔助化療,都為我們戰勝腫瘤出了一份力。 然而,一些化療藥物,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還會促進癌細胞的轉移。比如17年的時候,George Karagiannis等發現,紫杉醇會增加腫瘤轉移微環境而促進乳腺癌轉移[1]。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