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發現,父母的生活經歷會對后代產生顯著的影響。營養不良、接觸毒素或罹患疾病會改變父母的基因表達模式,這種改變在某些情況下能傳遞給下一代。然而,這種非基因遺傳機制一直是一個謎。 十月十七日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非基因遺傳機制其實可能非常簡單。他們在線蟲中首次觀察到,沉默基因的雙鏈RNA(dsRNA)可直接傳遞給下一代。這些dsRNA的基因沉默效果也得以延續。 “這是首次看到dsRNA傳遞給后代,”文章資深作者,助理教授Antony Jose說。“過去人們推測,dsRNA可能改變了父母的遺傳物質,改變后的遺傳物質再傳給下一代。但我們的研究顯示,RNA跨世代傳遞根本就不需要中間人。” 研究人員將帶有熒光標記的dsRNA引入線蟲循環系統。他們發現,這些熒光RNA從循環系統轉移到卵子里等待受精。這些dsRNA與親本基因不匹配,不能沉默親本的基因。但如果線蟲后代從另一個親本那里......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維護公眾健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科技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簡稱《條例》)。 《條例》規定:為臨床診療、采供血服務、查處違法犯罪、興奮劑檢測和殯葬等活動需要,采集、保藏器官、組織、細胞等人體物質及開展相關活
朱健康中國科學院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王曉東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施一公西湖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韓家淮廈門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Melitta Schachner汕頭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曹雪濤南開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鄧興旺北京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
愛思唯爾今日發布2016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榜單內容可在愛思唯爾科技部中國區網站查閱瀏覽。 隨著中國在國際科研領域的影響力和地位不斷提高,表彰引領學術進步的杰出學者顯得尤為重要。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根據去年的結果進行了復查和更新,
排序學者姓名單位名稱學術領域81許梓榮浙江大學農業和生物科學82任東首都師范大學農業和生物科學83賈繼增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和生物科學84陳少良北京林業大學農業和生物科學85嚴小軍寧波大學農業和生物科學86陳受宜中國科學院農業和生物科學87袁建平中山大學農業和生物科學88劉東華天津師范大學農業和生物科
在還未來得及問出“基因檢測到底是什么”之前,基因檢測技術已經來到了人們的身邊。人們急需遺傳咨詢師能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這些檢測到底有什么用、是否需要做、檢測結果如何看。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位真正的遺傳咨詢師。 ■本報記者 張文靜 不久前,在社交網絡上,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
在還未來得及問出“基因檢測到底是什么”之前,基因檢測技術已經來到了人們的身邊。人們急需遺傳咨詢師能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們,這些檢測到底有什么用、是否需要做、檢測結果如何看。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位真正的遺傳咨詢師。 不久前,在社交網絡上,一篇名為《華大癌變》的文章引起強烈反響。一時
2015年 11月8日,在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耳內科分會與中國遺傳學會遺傳咨詢分會牽頭下,“中國聾病基因組計劃(CDGP)”全面啟動落地,該項目旨在應用新一代測序技術,針對百種以上耳聾疾病,包括先天性耳聾、遲發性耳聾、聽神經病等進行基因組學研究,深度挖掘聾病患者基因型—表型特征,實現聾病的
隨著基因組檢測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疾病的認知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遺傳物質的正確解讀可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信息,由此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遺傳咨詢,新興的金領職業“遺傳咨詢師”正在受到婦幼醫生、兒科醫生、生命科學院畢業生、分子診斷實驗室、醫院及第三方檢驗科室工作人員等群體的追捧。 《瞭望東
2016年9月6日,我國正式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關于獲取遺傳資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以下簡稱《名古屋遺傳資源議定書》)締約方,這標志著我國生物產業進入惠益共享時代,生物遺傳資源監管工作將邁入日趨規范化的法治軌道。 一、相關背景 生物遺傳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是生
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達爾文理論也顯示出了一些不足之處。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代生物學的許多主流研究方向都以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自然選擇”的進化論為基礎:只有最能適應環境的生命體才能在物種演化的洪流中獲得生存和繁衍的權利。這個自然選擇的過程也被稱為適應,而最容
遺傳咨詢是一個新興的職業,對于那些希望利用遺傳知識幫助病人同時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們而言,遺傳咨詢師的工作可以為他們提供獨特的價值。目前,國內的遺傳咨詢師職業還處于相對空白的階段,測序君希望通過本文對國外遺傳師的職業現狀分析,為國內的遺傳咨詢師職業發展提供值得借鑒的諸多方面。 遺傳咨詢師數量少
3月9日,萬眾矚目的全國兩會還在熱烈進行中,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和委員們針對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或意見,精彩紛呈。醫藥健康方面,除了醫改、藥物招標、醫患關系等“常規”提案外,近兩年,基因測序相關的提案也多次被提及。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內政策、市場的放開,某些與基因測序相關的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六家企業卷入人類遺傳資源泄露風波讓公眾吃驚,但業界卻并不意外。“很多流傳于江湖的故事終于浮出了水面。” 非法采集的資源已由傳統人體組織、細胞等實體樣本轉向人類基因序列等遺傳信息,出境途徑也由攜帶樣本轉變為通過互聯網發往國外。“隱蔽性越來越強,這很難發現。” 網上下單、支付,兩天內收到采樣盒,
Robustness指一個復雜系統適應和應對內部和外界擾斷而行使正常功能的能力。遺傳系統健壯性(genetic robustness)指一個生命體能緩沖基因組中有害突變的能力。突變是生命進化的原動力,而有害突變是致死。一個穩定的遺傳系統既能緩沖突變同時進行世代更迭,這樣本體能維持正常功能,突變在
我國生物遺傳資源流失驚人,遺傳資源保護將與專利制度掛鉤 在這次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介紹,為防止非法竊取我國遺傳資源進行技術開發并申請專利,草案增加規定: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申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無法申明原始來源的,應當說明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 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制 第三章 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
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已開始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6月13日。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注明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
我們不僅僅是基因的總和。由飲食、疾病或生活方式等環境因素調節的表觀遺傳機制可以通過調節基因的開關來調節DNA。長久以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是:如果表觀遺傳修飾在整個生命中積累,它是否可以跨越世代的邊界,遺傳給下一代。 現在,德國Max Planck研究所的免疫生物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人員獲得有力的
GB 14923-2001 哺乳類實驗動物的遺傳質量控制 &nbs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
第一部分 PGD/PGS的臨床流程與質控 1適應證和禁忌證 1.1PGD的適應證 1.1.1 染色體異常 夫婦任一方或雙方攜帶染色體結構異常,包括相互易位、羅氏易位、倒位、復雜易位、致病性微缺失或微重復等。 1.1.2 單基因遺傳病 具有生育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人類遺傳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具有重要的研究開發價值。我國作為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擁有豐富的人類遺傳資源。今年恰逢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出臺20年,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近日在京召開的“人類遺傳資源開發創新研究高層論壇”上,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大學、復
摘要:農作物基因組學研究的發展,對于有效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進行物種的遺傳改良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測序技術的發展,已經實現對重要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基因組的測序或重測序,在此基礎上完成對控制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的克隆和鑒定。本文綜述了2017年度主要農作物基因組
內容:一、遺傳標記 二、DNA分子標記 三、染色體原位雜交 四、DNA分子標記的應用 長期以來,植物育種中選擇都是基于植株的表型性狀進行的,當性狀的遺傳基礎較為簡單或即使較為復雜但表現加性基因遺傳效應時,表型選擇是有效的。但水稻的許多重要農藝性狀為數量性狀,如
DNA雙螺旋的解碼者、諾貝爾獎獲得者Watson說:“你可以繼承DNA序列之外的一些東西。這正是現在遺傳學中讓我們激動的地方。” 不久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利用由“路標計劃”管理的新基金,啟動了表觀基因組學研究計劃,一批表觀遺傳學項目和研究人員將獲得數百萬到上千萬美元的經費支持。幾乎在同時
江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能夠接受檢驗醫學網在線記者的采訪!近年來,出生缺陷作為影響我國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受到廣泛的社會關注。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國高齡孕產婦明顯增多,出生缺陷防控面臨更多的問題,您覺得作為出生缺陷三級防控中的關鍵一環,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在其中發揮著怎
男性患者(XHY)與正常女性(XhXh)結婚,所生子女中,兒子全部正常,女兒全部發病;女性患者(XHXh)與正常男性(XhX)結婚,子女中正常與患者各占1/2。 圖4-7是抗維生素D佝僂病系譜,女性患者I1(XHXh)產生兩種配子,她與正常男性結婚,理論上子女正常與患者各占1/2,故
奶業是農業乃至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奶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培育了我國自己的奶牛品種——中國荷斯坦牛,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黑白花牛”。在目前我國飼養的近1400萬頭奶牛中,80%以上是中國荷斯坦牛。 然而,與國外奶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奶牛生產水平有較大差距。據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是否已經開始未有定論,但生物多樣性加速喪失是不爭的事實。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近日指出,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相比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容易被忽視,卻非常關鍵。 歷時兩年,由魏輔文領銜的合作團隊收集和整理了已發表的中國陸生脊椎動物的遺傳多樣性和系統發育多樣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