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紙公示,揭開了率先嘗試中國MAH制度試點“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的面紗。 《上海市已申請參加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試點品種名單》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有9家藥物研發機構、11家藥品生產企業向上海食藥監管局遞交了12個品種參加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改革試點的申請資料,不少研發水平先進的藥企均拿到了入場券。 創新藥和仿制藥并重 在入選的申請企業中,可以看到不少在新藥研發領域的熟悉面孔,如百濟神州、再鼎、和記黃埔等,科研院所成為申請人的則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澤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辦的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受托生產企業中,則有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合全藥業、民生濱江、歐米尼、綠谷制藥等,而受托企業并非都在上海當地,有部分來自其他試點省份城市。 在國藥控股高級顧問干榮富看來,這些申請者和受托企業境外控股、臺港澳合資的公司比較多,如和記黃埔、上海歐米尼以及......閱讀全文
當前背景下,專利新藥的獲批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與未來重磅炸彈藥物的專利失效,給仿制藥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隨著仿制藥市場的日益壯大,跨國醫藥巨頭也開始涉足,國際仿制藥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目前90%以上的本土制藥企業以仿制藥業務為主,國內仿制藥市場競爭猶如“春秋戰國”時代,新醫改方案中,政府
對于仿制藥領域而言,今年值得銘記,因為有很多并購案發生。梯瓦(Teva)斥資400多億美元收購了艾爾建(Allergan)的仿制藥業務,這筆交易將提升梯瓦的領先地位,其仿制藥業務規模將獨占鰲頭。 事實上,2014年也有一些關于仿制藥的重大并購活動,如邁蘭以57億美元收購雅培(Abbott La
我今天來說一個嚴肅的話題,說說國產藥的質量問題。關于國產藥,我聽到過幾個好玩的說法,都來自醫生。一個說,心血管方面的藥,夏天可以吃國產的,冬天危險系數比較高,一定要吃進口藥。還有一個說,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吃進口藥,等到病情穩定了可以換成國產藥。又有一個醫生說,普通病人的醫保數額有限,只能吃國產藥。
生物仿制藥的出現有助于生物制藥市場的良性競爭,更能為患者在治療時提供更多的生物藥品選擇。這是最近歐盟委員會研究歐洲醫療市場生物仿制藥現狀報告的一個結論。業界認為,該報告不僅備受歐洲關注,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以及美國等成熟市場而言同樣重要。 目前,生物仿制藥在歐美等規范市場正快速發展,印
2015年8月,國務院啟動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其中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以下簡稱“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 今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國已上市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全面展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 《意見》指出,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事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事關醫藥行業健康發展。要圍繞仿制藥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仿制藥研發,提升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推動醫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降
據IMS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藥品市場約8700億美金,2015年將增長到11500億美金。這2800億美金的增長差值中,仿制藥將貢獻500億美金。巨額的市場空間讓全球制藥企業摩拳擦掌,不論是財力雄厚的國際巨鱷,還是創新能力強的新興公司,甚至傳統意義的非醫藥企業,都紛紛涌入生物仿
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仿制藥產業進行了重要部署。其中有關原研藥替代、專利強制許可等內容在引起高度關注的同時,也使《意見》被業內積極地評價為“接地氣的頂層設計”。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國是仿制藥使用大國,根據2017年5月中
如蘭伯西的立普妥仿制藥被“成功”阻止,其他公司生產的仿制藥同樣可能被迫推遲上市。 計劃11月30日首家推出全球最暢銷藥立普妥仿制藥的蘭伯西,面對FDA嚴厲的阻撓,6個月的排他性銷售計劃可能泡湯。與此同時,輝瑞委托華生推出“授權版”立普妥,正可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生物仿制藥市場和國內生物制藥企業現狀 近年來全球生物藥市場增長迅速,其中主要產品包括重組胰島素,人生長激素(HGH)和各種單克隆抗體 (單抗mAbs) 等。隨著許多暢銷的生物藥專利逐漸到期、降低醫療成本壓力的需求、以及新藥研發日益增加的難度,生物仿制藥市場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潛力。生物仿制
Evaluate Pharma數據最新預測顯示,全球仿制藥業務將從2016年的800億美元穩定增長至2022年的1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生物類似藥市場規模將達1100億美元。 全球前10大仿制藥企業中,2016年銷售額超過90億美元的仿制藥企業都是通過并購獲得的現有體量。而體量驟增,
仿制藥 仿制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安全性和效力、質量、作用以及適應癥上相同的一種仿制品(copy)。在仿制藥品許可中,其生物利用度是指仿制藥品經測試反應具有原研發產品的利用度的+/-20%。因此仿制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難以得到完全的保證。 很多仿制藥品成分中含不同添加劑及內在成分物質,此有別
仿制藥并不是假貨。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規定,仿制藥要和被仿制產品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其中非活性成分可以不同;和被仿制產品的適應證、劑型、規格、給藥途徑一致;生物等效;質量符合相同的要求;生產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準和被仿制產品同樣嚴格。 在國內患者心里,似乎還沒有這樣的區別
5月15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輝瑞旗下Hospira公司的藥物Retacrit(epoetin alfa-epbx)作為Epogen/Procrit(epoetin alfa)的生物仿制藥,用于治療由慢性腎病、化療或使用齊多夫定(zidovudine)治療HIV感染而導致的貧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不僅創新藥甚少,且仿制藥也難以達到“高仿”水平。而我們的鄰居印度,仿制藥大多可達到歐美標準。如何解決十幾億人的吃藥問題?近期,國家各部門密集出臺促進創新藥研發和仿制藥提升的政策,但仍需掃除一些現實障礙。 289個品種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進入倒計時。 中國是
“我國所使用的藥品當中80%以上都是仿制藥。”上海衛生發展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在近期舉行的衛生政策上海圓桌會議上提出,“2014~2018年間,將有295個原研藥的專利到期,這給我國仿制藥創造了很大的機會。” 中國是一個仿制藥大國,但不是仿制藥強國。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國
依據近兩個月來的批準情況來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或將在2018財年繼續增加對仿制藥申請(ANDAs)的批準。 根據美國FDA最新的仿制藥計劃報告,截至2018財政年度7月份,該機構已批準了666項仿制藥申請,并預期還會對另外162項仿制藥申請進行暫時批準。也就是說,今年平均每月通過
時間: 2015年8月18日上午10時 地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 內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8月18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吳湞介紹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主持人
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指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按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分期分批進行質量一致性評價,就是仿制藥需在質量與藥效上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平。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可以使仿制藥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一致 ,在臨床上可替代原研藥,這不僅可以節約醫療費用,同時也可提升我國的仿制藥質量和
“落實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規定,充分發揮藥師作用,引導醫務人員盡量用價廉質優的藥品,能用便宜的不用貴的,能用仿制藥不用原研藥,鼓勵常用低價藥品的使用。” 日前,國家衛計委等八部委出臺了《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就此國家衛計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達了如上觀點
年初,輝瑞剝離仿制藥業務的消2014年伊始,外資仿制藥巨頭們躁動不安。 先有仿制藥巨頭輝瑞欲剝離其品牌仿制藥業務單元,再有全球第三大仿制藥商阿特維斯傳出撤離中國的消息。 在專利藥到期高峰來臨以及中國仿制藥市場日益膨脹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仿制藥巨頭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局。 業內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出臺,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啟動,臨床試驗數據核查推進,藥品生產工藝核對上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落地,藥包材、藥用輔料關聯審評審批制度確立,醫藥工業“十三五”規劃指南亮相……2016年,對于中國醫藥行業來說,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更是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頂層
4月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于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的有關事項(征求意見稿)》,這標志著一致性評價工作將全面展開。此次公布的292個基藥品種,涉及上萬個批文。 在業內人士看來,啟動新一輪“一致性評價”改革,將使大批中小企業和仿制藥
高端仿制藥的培育離不開較高的壁壘和較強的自主定價權。 早期的壁壘主要為政策壁壘,比如新藥保護期和監測期,包括國內首仿的阿托伐他汀鈣“阿樂”和氯吡格雷“泰嘉”,依靠政策壁壘在專利藥進入中國后迅速仿制上市,并成為獨家仿制品種。 技術壁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國內原料藥水平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但部
2013年5月14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3生物制藥周——生物仿制藥高峰論壇在上海龍東商務酒店隆重召開。本論壇圍繞生物仿制藥的最新市場動態、機遇與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思路展開,邀請了數十位國內外知名
8月18日,《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發布,將提高仿制藥質量列為改革主要目標之一,提出加快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力爭2018年底前完成國家基本藥物口服制劑與參比制劑質量一致性評價。 對此,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總局”)相關人
新春又有三地鼓勵研發仿制藥本組稿件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等 制圖 劉巖 為緩解用藥難、用藥貴難題,國務院辦公廳去年4月印發《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以來,包括湖北在內多地出臺落地政策促進仿制藥研發、重點解決高質量仿制藥緊缺問題。長江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19年以來,又
仿制藥指的是與品牌藥在有效/關鍵成份,效力,劑型和服用方式都相同的仿制藥品。美國FDA對仿制藥的審評過程要確保仿制藥在人體中的表現與仿制的品牌藥相同,并且有和品牌藥一樣的適應癥。而首仿藥,顧名思義,指的是FDA批準的品牌藥的第一款仿制品。因為第一款仿制藥對大眾健康有重要影響,美國FDA通常會優先
享受了中國醫藥市場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之后,在這場盛宴中獲得成功的中國制藥企業,正試圖進軍國際市場。不少藥企把目光投射到世界最大的醫藥市場——美國。毫無疑問,國內藥品能夠進入美國市場,是一種巨大的認可,也意味著這家藥企的產品可以行銷世界,暢行無阻。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市場,無論是仿制藥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