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至19日,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京召開了宣武老年醫學國際論壇暨2017年老年病預防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會議期間,中國急性基底動脈閉塞血管內治療臨床試驗(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Chinese Endovascular Trial,BAOCHE)項目推進會同期舉辦。 據介紹,腦血管病目前的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致死率在我國居高不下,給我們國家經濟帶來巨大壓力。 2015年,荷蘭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MR CLEAN),延長動脈內急診神經缺損溶栓時間(EXTEND-IA),小核心梗死灶和近端閉塞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內治療(ESCAPE),癥狀出現8小時內、Solitaire FR裝置實現血流重建與充分的藥物治療對前循環大血管阻塞出現在的急性腦卒中的隨機試驗(REVASCAT),以取栓切為目的、應用Solitaire作為主要的血管內治療(SWIFT PRIME......閱讀全文
Memmert二氧化碳培養箱在干細胞治療研究中的應用德國TICEBA坐落在海德堡,是一家頗具創新精神的生物制藥公司,主要從事干細胞研究和干細胞藥物研發,同時還有世界上第一家皮膚干細胞和皮膚組織銀行。TICEBA生產的高標準干細胞藥物,通常由子公司RHEACELL開展臨床試驗,在康復醫學領域深耕干細胞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是因鎖骨下動脈近端或無名動脈狹窄或閉塞, 因虹吸作用, 患側椎動脈血流逆行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的遠心端, 由此引起椎-基動脈及患側上肢供血不足的癥候[1]。本文對39例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患者彩色多普勒超聲影像學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以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診
DEFUSE 3研究亞組分析結果顯示,對于較晚的大血管性卒中和可挽救組織的灌注成像、老年、癥狀輕微的患者,也不應該停止血管內治療。該結果于2019年1月28日在線發表在JAMA Neurology上。圖片來源于網絡 DEFUSE 3研究結果于去年在國際卒中大會(ISC)上公布,同時也正式在線發
2016年7月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批準藥品上市申請31件,其中,國產化學藥品24件,進口化學藥品5件、生物制品2件(品種目錄見附件)。 附件:2016年7月份已批準藥品上市品種目錄序號類別品種名稱英文名規格劑型適應癥企業新藥證書持有人批準文號/注冊證號1仿制藥馬來酸桂哌齊特Cinep
自1960年Contomi首先通過血管造影發現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SSS)以來,血管造影一直做為診斷SSS的首選方法和金標準,但是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進步提高,人們對SSS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本文通過經顱多普勒超聲(TCD)與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聯合應用對18例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進行分析診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其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抗栓、他汀和危險因素的干預是管理癥狀性ICAD的主要方法。本文以一個病例為引導,介紹了活動性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病的診斷和管理。 病例概述 68歲,男性,既往高血壓高脂血癥病史。因為眩暈和右側
在急性卒中機構,神經影像學發揮著許多重要的作用:確定或排除腦血管病(缺血性或出血性)的診斷;提供可能的卒中發病機制的證據(栓塞、血流動力學等等);基于病灶大小和位置及血管狀態,提供重要的關于預后的信息。《急性卒中溶栓治療》對急性卒中治療中磁共振成像(MRI)的作用進行了詳細介紹。 MRI技術的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 。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頸內動脈和椎動脈閉塞和狹窄可
頸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與閉塞(ICAS)是臨床上較多遇到的一種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是導致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是臨床上診斷ICAS的一個金標準[1]。但是,DSA屬于有創性檢查,且可能造成粥樣硬化斑塊以及血栓的脫落,因此,DSA檢查在臨床上得到了較大的限制。
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作為一種多侵犯大動脈、中動脈的全身慢性血管疾病,常造成患者頸動脈及冠狀動脈的聯合病變。頸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合并冠心病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患者常見的問題;而目前針對此類患者的外科干預方案主要有,對兩者同期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冠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曾經說過,如果20世紀是藥物治療的時代,那么21世紀就是細胞治療的時代。 細胞治療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獲取和/或通過體外擴增、特殊培養等處理后,使這些細胞具有增強免疫、殺死病原體和腫瘤細胞、促進組織器官再生和機體康復等治療功效,從而達到
1955年,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發生心肌梗死時,他的私人醫生一度將其癥狀解釋為胃腸道疾病。10小時后他才轉入當地一家醫院,心電圖顯示前外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根據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義,艾森豪威爾是1型心肌梗死。 時至今日,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不僅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SSS)是指由于動脈硬化或大動脈炎使無名動脈或鎖骨下動脈(SA)近端部分狹窄或閉塞,發生患側椎動脈壓力下降,血液反流,使對側椎動脈供應腦部的血液部分被盜取,經患側椎動脈逆流入鎖骨下動脈或無名動脈及其分支,引起腦干與枕葉供血不足和患側上肢缺血的癥狀。2005年5月~2006年
吸煙會“上癮” 煙、酒或鴉片都是精神活性物質,都能使人“上癮”。其中吸煙能讓人有“提神解乏” 的感覺,主要是煙草中的尼古丁在起作用。煙霧中的尼古丁通過呼吸道進入血液和各組織器官,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并在血漿中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狀態則由吸煙者無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整。一旦血漿中的尼古丁含
腎動脈狹窄是常見的腎臟疾病之一, 引發腎動脈狹窄的因素很多, 目前臨床主要闡明的包括纖維組織增生、多發性大動脈炎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 主要臨床表現為難以用藥物控制的血壓升高。腎動脈狹窄不但可能導致腎臟衰竭, 同時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為一種持續進展性疾病, 早期的診斷顯得尤為重要[1]。彩
寡核苷酸,是一類20個左右堿基的短鏈核苷酸的總稱(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內的核苷酸)。寡核苷酸可以很容易地和它們的互補鏈結合,所以常用來作為探針確定DNA或RNA的結構;而其作為藥物候選應用的研究則始于大約30年前,包括了反義寡核苷酸(ASOs),核酸適配體(apatmers)及
下肢深靜脈血栓上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長期肢體制動、全麻、感染以及先天解剖變異等可引起靜脈血流速度減低;一些藥物的使用、感染或機械性損傷及先天遺傳性疾病均可以導致血栓的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以股淺靜脈和靜脈的發生率最高,常見患肢持續性腫脹、淺靜脈曲張、部分可伴有下肢動脈痙攣及血栓的脫落,引發肢體
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是指鎖骨下動脈的近端血管出現狹窄或者閉塞的現象,造成椎動脈內的血液流向發生逆轉,對患側的上肢進行了灌注,從而導致大腦以及上肢缺血的癥狀〔1〕。為了對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SSS當中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對我科40例該病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并分析結果。 1 材料與方法 1
腦損傷的組織學評估在一些實驗中,成像結果通過腦組織的組織學平估來確定。成像后,動物被灌注肝素化鹽水和10%的福爾馬林,然后使用Vibrotome切片,切成25μm厚的斷片。鄰近的部分都使用蘇木精和曙紅進行組織化學染色,來鑒定受損區域,或者使用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1:100;30min)鑒別腦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是一家位于美國舊金山的臨床階段生物醫藥公司。GBT近日宣布與羅氏(Roche)達成了inclacumab(一種新型人源P-選擇素單克隆抗體)的獨家全球許可協議。GBT計劃將此藥物用于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癥(SCD)患者的血管阻塞危機(VO
近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葛均波院士、教授錢菊英團隊根據多年心血管介入治療經驗,創新研發的一種大小可調節的血管內抓捕器成功實現專利轉化。這項新發明能夠切實解決心血管介入手術中遇到的痛點問題,應用于多個臨床手術場景,提高心臟介入手術的精準度與效率。 在心臟介入手術中,臨床上常規的血管內
心房顫動患者現仍然用維生素K拮抗劑(VKAs)預防缺血性卒中(IS),VKAs也是機械瓣膜型心臟病患者唯一推薦的口服治療方法。然而,采用VKAs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的急性IS(AIS)風險高達約1.7%/年,盡管其中30%的患者具有國際標準化比率(INR)≥2。INR>1.7的患者不推薦靜脈
“腦微出血(CMBs)”是放射學概念,主要是描述含鐵血黃素或吞噬含鐵血黃素的巨噬細胞沿血管周圍間隙[PVS,亦稱Virchow-Robin間隙(VRS)]沉積的現象,提示顱內小血管曾發生局部破裂、紅細胞漏出,但不能反映局部潛在的小血管形態改變的病理學基礎。 腦微出血的檢出僅能依靠對含鐵血黃素敏
葛均波長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積極推動技術革新和提升我國心血管病學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他發現的心肌橋特異性超聲學診斷指標“半月現象”和“指尖現象”,極大提高了心肌橋的檢出率,其概念被收錄國際權威心血管病學專著和我國內科學教材;他牽頭我國冠脈介入治療領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序號獎勵編號項目名稱獲獎單位獲獎人12018JB-1-003高端獸用晶體藥物及制劑的開發與產業化天津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學瑞普(天津)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湖北龍翔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愛玲、郝紅勛、李旭東、鮑穎、孟小賓、陳清平、劉海霞、聶麗娜、劉桂蘭、鄭超、黃松、于鴻林220
深靜脈血栓形成系指血液在深靜脈系統不正常地凝結, 好發于下肢, 如果不能早期治療, 將后遺功能不全而處于不同程度的殘廢狀態, 因此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對預后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本院近幾年來經超聲診斷為下肢深靜脈血栓55例, 筆者現總結治療前后的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表現, 以探討
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是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能清晰地顯示靜脈的解剖結構和血流動力學的功能[1],對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準確率已得到公認。現對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下肢靜脈血栓患者臨床資料作一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下肢靜脈血栓患者5
人體從20歲開始,血液垃圾便開始在血管中沉淀,久而久之,血管變得又脆又硬。一些脫落的斑塊形成血栓,像不定時炸彈一樣飄蕩在血管中,給健康埋下隱患。 北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汪芳為大家送來血管的保養秘笈,教大家認清什么樣的血管是好血管,如何養護好血管。 血管不好 從頭傷到腳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系統不正常的凝結,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可引起肺動脈栓塞和一系列的繼發性改變,臨床后果較為嚴重。多見于手術后、外傷、長期臥床、勞累等。常見的癥狀為急性血栓患肢腫脹、顏色青紫、疼痛、局部皮溫相對增高等,慢性血栓則伴有下肢慢性濕疹、潰瘍,皮膚色素沉著,下肢繼發感染。本文對
下肢靜脈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疾病已被臨床廣泛應用,本文就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靜脈血管疾病的體會做一回顧性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因下肢腫脹、疼痛、淺表靜脈曲張前來就診,臨床懷疑下肢靜脈疾病而行檢查者78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