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徐博、朱紹斌)記者26日從質檢總局了解到,質檢總局最近又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主要品種的液態奶進行了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質檢總局此次共抽檢了47個品牌的296批次產品,主要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達山、衛崗等市場占有率大的知名品牌液態奶產品,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據了解,此次檢測的液態奶產品還包括天津華明乳業有限公司的益生菌酸牛奶(木糖醇),北京建勛食品有限公司的酸牛奶,深圳市晨光乳業有限公司的晨光特濃純牛奶巴氏殺菌乳,濟南佳寶乳業有限公司的雙歧因子酸牛奶,綠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的調味酸牛乳,長沙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的旺仔牛奶,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的優酪乳酸牛奶(草莓口味)等。 質檢總局要求,......閱讀全文
10月7日,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公告稱,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人為添加到食品中。對在食品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日電(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今天下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中國質檢系統在對市場銷售新生產的主要品種液態奶中未檢出三聚氰胺。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對一些主要城市供應液態奶進行了第五次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共抽檢了六十五個品牌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四百一十八批次產品。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以規劃、政策、標準確保乳制品行業健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就乳制品行業管理答記者問 新華社記者黃全權、馮曉芳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全局,關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新華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工商、質檢開展市場檢查 全力以赴確保乳制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徐博、張曉松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高度重視,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
上周末還在大張旗鼓做促銷的各大液態奶品牌,一夜之間竟被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質監總局等六部門聯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 10月11日,六部門下發下架緊急通知,要求各超市、商店、城鎮和農村零售攤點等銷售者,必須將所有9月14日前生產的奶粉和液態奶,無論什么品牌、批次,立即全部下架,停止銷售
2008年9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副組長李長江等通報嬰幼兒奶粉抽檢等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為衛生部部長、國家處理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領導小組組長陳竺。新華網 王翰林 攝。 2008年9月17日(星
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就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答記者問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 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16日就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
衛生部重申《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但業界指出復原乳相關檢測標準缺失 新國標難治復原乳“用而不標” 7月13日下午,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有關情況,再次重申我國已批準公布的66項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與國際標準的要求完全一致。其中衛生部官方網站掛出的《乳品
“三鹿毒奶粉事件”演變進入第二階段,主戰場轉到科學領域,關鍵詞之一是三聚氰胺檢測技術。 正在上演的倒奶殺牛事件,最初是由于企業拒收,現在則演變成為檢測技術跟不上企業收奶需求。據農業部畜牧司統計,在國家的積極干預下,奶農倒奶從之前的每天3000多噸降至10月初的每天2000多噸,這一數量相當于55萬
法制網北京1月1日訊 經過3個多月每隔一日公布一次奶粉和液態奶抽查結果,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消息稱,目前市場供應的乳制品均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規定。 上述消息稱,至2008年12月31日,質檢總局對9月14日以后生產的乳制品連續開展跟蹤監測,31次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普通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
近十年來,我國奶產品質量安全飽受詬病,許多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進口奶粉和進口液態奶。但是,進口乳制品質量究竟幾何?我國奶產品真的就比不上“洋貨”嗎? 本月,我國首部聚焦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領域的研究報告——《中國奶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報告(2015年度)》(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版發行。該《報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12月31日,被告人田文華、王玉良、杭志奇、吳聚生(左起)在法庭上受審。新華社發(丁立新 攝) 本報記者 葉鐵橋 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門口人頭攢動。一大早,警察就在法院外拉起了
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三聚氰胺檢測試劑盒的產品構成、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本標準適用于采用液態奶中三聚氰胺化學法快速檢出方法的三聚氰胺檢測試劑盒(以下簡稱產品),適用于液態奶中三聚氰胺化學法快速定性檢測。2 規范性引用文件
國家質檢總局2016年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中,不合格的進口巴氏殺菌乳全部來自澳大利亞。 中國對境外乳制品企業的監管,更多還是在產品進口環節,對生產環節還無法直接監管。 方興未艾的澳大利亞乳制品對華出口,陡生了不確定性。 2016年11月4日,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
一、三聚氰胺簡介2008年9月,中國爆發三鹿嬰幼兒奶粉受污染事件,導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嬰幼兒產生腎結石病癥,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國家質檢總局通報全國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檢結果,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內蒙古伊利、蒙牛集團等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檢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中央電視臺在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衛生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中央宣傳部、監察部等部門制定的《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全文如下: 為做好嬰幼兒奶粉事件處置工作,解決奶業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問題,促進奶業穩定健康發展,在繼續深入貫徹《國
記者14日從有關方面獲悉,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面清理檢查市場乳制品。 通知要求,乳制品生產企業對在9月14日以前生產的,或未經批批檢驗三聚氰胺的乳制品,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液態奶,必須全部按照衛生
國家質檢總局對嬰幼兒配方乳粉、普通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液態奶進行了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其中,抽檢到伊利、古城等公司在內的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的7個品牌51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到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的16個品牌92批次普通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從23個城市
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5月30日發布公告稱,明一牌金智嬰嬰兒配方奶粉樣品被檢測出磺胺多辛,其含量為15微克/千克。生產商香港明一國際集團(下稱“明一” )隨即陷入奶粉危機之中。 吊詭的是,這家奶粉企業很可能是穿“港馬甲”的內地企業。知情人士黃福林(化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等有關部門展開對乳制品全面清查,發現有多種嬰幼兒奶粉、液態奶、酸奶含有三聚氰胺。隨后,糖果、巧克力、咖啡奶精等涉乳食品行業也受到波及,食品行業發生重大的食品安全連鎖反應。如何防止“三聚氰胺”卷土重來,我們共同關注著........ 同時測定
核心提示:日前通過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進一步明確了有關部門在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突出了違法行為的刑事責任。專家表示,希望正在起草的《食品安全法》也能夠從這次奶粉事件中得到啟發。 10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
圖1. 三聚氰胺在鮮牛奶中的表面增強拉曼盲測結果,2008年10月10日。 本文介紹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在快速檢測三聚氰胺、蘇丹紅1號、孔雀石綠等違禁添加劑中的應用。利用 OptoTrace公司開發的 RamTracer系列便攜式拉曼檢測儀和擁有專利技術的表面增強試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檢測 液相色譜法》國家標準 2008年10月15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檢測 液相色譜法》(GB/T 22400-2008)國家標準,標準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際,中國乳制品行業再掀波瀾。近日,兩批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檢總局退貨。這一事件終于動搖了進口奶粉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現的蛋白質問題,到底會成為國產奶粉吹響反攻號角的絕佳契機,
又一批新生產的乳制品檢測合格,三聚氰胺含量符合國家標準。記者昨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最新抽查顯示,嬰幼兒配方乳粉、普通乳粉和其他配方乳粉、液態奶進行了三聚氰胺抽樣檢測,均符合相應的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規定。此外,對近期陷入結石寶寶風波的惠氏奶粉,該局首次表態稱符合國家標準。 據了解,此次
“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發生至今已近兩年,三聚氰胺的陰影依舊不散。7月9日下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告了一起問題奶粉事件。 被查出的問題奶粉來自青海省民和縣東垣乳品廠,近日被甘肅省質監局檢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標最高達500多倍。青海警方查出,該廠的原料來自河北等省,奶
同時測定嬰兒配方奶粉、成人營養品和蛋白粉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快速、靈敏的方法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國家質檢總局、衛生部等有關部門展開對乳制品全面清查,發現有多種嬰幼兒奶粉、液態奶、酸奶含有三聚氰胺。隨后,糖果、巧克力、咖啡奶精等涉乳食品行業也受到波及,食品行業發生重大的食品安全連鎖反應。如
這是一個可怕的事實,三聚氰胺污染鏈已經延伸到整個含乳食品行業。 近日,吉百利、瑪氏、雀巢、樂天等跨國食品巨頭的產品都被曝出含有三聚氰胺。其均在中國設立了生產基地,并使用了當地的原料奶粉。更糟的是,很多國家已經拒收用中國奶源制造的乳制品以及含乳食品。 三聚氰胺進入食品鏈 據乳業資深專家陳渝介紹,
在三鹿公開承認奶粉中被“污染”了三聚氰胺之后,本網迅速采訪了相關的一些專家和企業,從分析測試的行業視角、從各方解讀專業人士對該事件的看法。 分析測試企業人士觀點: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與 國家標準體系的可靠性 在分析測試百科網上,有很多關于三聚氰胺的報道和相應的檢測方法,因為去年的寵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