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上)
自身抗體檢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重要工具,隨著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的開展,自身抗體檢測在疾病診斷、監測及預后評估中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目前自身抗體檢測缺乏統一的標準化檢驗方法,加上工作條件、傳統診療習慣、結果判讀以及醫療保險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自身抗體檢測在臨床應用上存在著不統一、不規范現象。因此,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自身抗體臨床應用建議十分必要,可為廣大臨床醫生和檢驗醫師提供參考。《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建議》(以下簡稱為《建議》)形成分3步進行。首先由來自全國大型教學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通過檢索國內外文獻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起草《建議》草案,然后將該草案提交由風濕免疫科、檢驗科、消化科、血液科、神經內科等組成的專家組討論,補充和提出修改意見,修改后的草案再次由起草成員討論,形成初步建議,并對每項建議條目進行解讀。最后提交由中國免疫學會臨床免疫分會專家進行投票評分(Delphi評分,分......閱讀全文
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上)
自身抗體檢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重要工具,隨著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的開展,自身抗體檢測在疾病診斷、監測及預后評估中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目前自身抗體檢測缺乏統一的標準化檢驗方法,加上工作條件、傳統診療習慣、結果判讀以及醫療保險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致自身抗體檢測在臨床應用上存在著
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
三、《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建議》十三條本《建議》可為廣大臨床醫生和檢驗醫師在日常診療實踐中擬定檢測項目及檢測流程時提供參考。自身抗體檢測的合理應用有賴于檢驗醫生和臨床醫生的共同合作。1、《建議》十三條2《建議》解讀?(1)對臨床懷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建議進行自身抗體的檢測
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病中的臨床應用專家建議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亂,機體產生針對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應答反應而引起器官或系統損傷的一類疾病。根據臨床表現和病變累及的范圍,自身免疫病可以分為系統性和器官特異性,前者以SLE、SSc、RA、APS等為代表;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PBC、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等。自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體檢測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類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3種與自身免疫密切相關的,以肝、膽損傷為主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臨床表現、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每種自身免疫性肝病都具有特征性自身抗體譜,自身抗體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自身免疫性疾病概念: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產生自身抗體和(或)自身反應性淋巴細胞攻擊相應的自身正常細胞和組織導致組織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疾病。分類:通常按疾病累及器官組織的范圍將自身免疫性疾病分為器官特異性和非器官特異性兩大
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
自身抗體檢測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重要工具,隨著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的開展,自身抗體檢測在疾病診斷、監測及預后評估中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但是,由于目前自身抗體檢測缺乏統一的標準化檢驗方法,加上工作條件、傳統診療習慣、結果判讀以及醫療保險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影響,導至自身抗體檢測在臨床應用上存在著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與自身抗體檢測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組肝臟免疫耐受機制失衡引起的肝細胞或膽管上皮慢性損傷性炎癥疾病,根據其臨床表現、生化、免疫學、影像學和組織病理學特點,可分為以肝實質細胞進行性損傷為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膽道系統受累為主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和原發性硬化型膽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
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的自身抗體檢測介紹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同自身抗體的產生密切相關,因此自身免疫性抗體的檢查對自身免疫疾病的診斷尤為重要。自身抗體檢查包括如下幾類。 1.抗核抗體譜 包括抗核抗體、抗DNA抗體、抗組蛋白抗體、抗非組蛋白抗體、抗核仁抗體、抗其他細胞成分抗體(如抗細胞質成分抗體、抗核包膜蛋白抗體、抗細胞周期抗原抗體等
什么是自身抗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體是指針對自身組織、器官、細胞及細胞成分的抗體,分為天然自身抗體和病理性自身抗體。天然自身抗體存在于健康人和動物血清中,多為?IgM(即“免疫球蛋白M”)?型,主要識別細胞內的抗原、細胞膜或分泌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清除體內的死亡細胞碎片等),與自身抗原親和力低但具有廣泛的交叉反應性。病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新型自身抗體研究進展
? ?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被打破, 從而攻擊自身的器官、組織或細胞, 引起損傷而誘發的一類疾病。按受累器官組織的范圍將AID分為器官特異性AID和非器官特異性AID兩大類。器官特異性AID是指病變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或
自身免疫性疾病新型自身抗體研究進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被打破, 從而攻擊自身的器官、組織或細胞, 引起損傷而誘發的一類疾病。按受累器官組織的范圍將AID分為器官特異性AID和非器官特異性AID兩大類。器官特異性AID是指病變局限于某一特定器官或組織,
Hepatology:揭示巨噬細胞MIF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作用
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是一種促炎癥細胞因子,通過激活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通路,介導宿主對感染和脅迫的應答。MIF從免疫細胞和神經內分泌細胞中釋放,反向調控糖皮質激素的免疫抑制效應。最近發現,MIF已與大量自身免疫疾病相關,包括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硬化癥,以及炎性腸病。近日,來自美國耶魯大學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體測定的臨床意義
1、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診斷及分型。 2、ANA與1型AIH相關,大部分AIH患者ANA陽性;SMA與1型AIH相關,AIH患者可有SMA陽性;抗LKM1見于ANA和SMA陰性患者,靶抗原是P4502D6,與2型AIH相關;抗SLA/LP與1型AIH相關,有高度特異性;不典型pANCA經常在A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關抗體檢測及臨床意義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許多疾病相繼被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血清中常可檢出高滴度自身抗體。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抗體,見于哪種疾病。1.抗核抗體(ANA)抗核抗體常作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篩選試驗。不具特異性。2
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1.抗核抗體抗核抗體檢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篩選試驗。抗核抗體在多種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陽性率,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干燥綜合征、系統性性硬皮病、慢性活動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但經皮質激素治療后,陽性率可降低。2.類風濕因子RF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分型和療
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1.抗核抗體抗核抗體檢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篩選試驗。抗核抗體在多種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陽性率,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干燥綜合征、系統性性硬皮病、慢性活動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但經皮質激素治療后,陽性率可降低。2.類風濕因子RF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分型和療
自身抗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
?? 多數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會出現自身抗體。雖然有些自身抗體在疾病中的確切意義尚未得到嚴格的證實,但其與疾病的相關性已得到認可,所以這些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病的診斷和療效評價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抗核抗體 抗核抗體(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種核成分的抗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體測定的簡介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體測定:包含抗線粒體抗體2型抗體IgG、抗肝腎微粒體抗體-1型抗體、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核抗體檢測、抗線粒體抗體、抗肝細胞胞質Ⅰ型抗原抗體。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肝臟慢性炎癥,與自身免疫反應
概述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1.抗核抗體 抗核抗體檢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篩選試驗。抗核抗體在多種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陽性率,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干燥綜合征、系統性性硬皮病、慢性活動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但經皮質激素治療后,陽性率可降低。 2.類風濕因子 RF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
免疫細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項新的研究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即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潛在發病機制提供了有趣的見解。 該研究發表于12月的Cell Press上的Immunity雜志上,研究展示了在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關鍵作用的一種免疫細胞——
自身抗體檢測的分類
1.抗核抗體檢測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組將自身真核細胞的各種細胞核成分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主要是IgG,其次是IgM和IgA,無器官和種屬特異性。ANA在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陽性,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ANA檢測在臨床自身免疫病
自身抗體檢測的介紹
自身抗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針對自身組織器官、細胞及細胞內成分的抗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標志。常見的自身抗體主要有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等。每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體,高效價自身抗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點之一,也是臨床確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據。許多自身
自身抗體檢測的分類
1.抗核抗體檢測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組將自身真核細胞的各種細胞核成分作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的總稱,主要是IgG,其次是IgM和IgA,無器官和種屬特異性。ANA在大多數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陽性,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ANA檢測在臨床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表現
臨床上有自身免疫的各種表現,如黃疸、發熱、皮疹、關節炎等各種癥狀,并可見高γ-球蛋白血癥,血沉加快,血中自身抗體陽性。 約20%~25%患者的起病類似急性病毒型肝炎,表現為黃疸、納差、腹脹等。 易感人群 臨床表現以女性多見,主要見于青少年期。另外,絕經期婦女亦較多見。起病大多隱襲或緩慢,可有
自身免疫性卵巢炎的臨床特征
自身免疫性卵巢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患者通常會在B超下行卵巢穿刺抽出膿性分泌物,表現為腹痛、痛經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1.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組織器官的病理損害和功能障礙僅限于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所針對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重癥肌無力、潰瘍性結腸炎、惡性貧血伴慢性萎縮性胃炎、肺出血腎炎綜合征、尋常天皰瘡、類天皰瘡、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癥、急性特發
自身免疫性癲癇的臨床診治概要
自身免疫性癲癇是難治性癲癇的一種新確認的可治性病因。一項研究[Arch Neurol 2012 May;69(5):582-93]對2005年至2010年在梅奧癲癇和神經免疫學診所治療的表現為難治性癲癇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研究入選了32例疑似自身免疫性癲癇的患者(19名女性,13名男性),其中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臨床表現
自身免疫性肝病除了乏力、食欲下降、腹脹、肝區不適、皮膚鞏膜黃染等共有的臨床表現外,不同類型的疾病有其本身的特點。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病變部位以肝細胞為主,以5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多見,其特征是血清轉氨酶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或γ-球蛋白)水平顯著升高(>20g/L),血清
自身抗體及其臨床意義
臨床遇到多臟器受累,而又找不到感染或者腫瘤證據時,需要考慮到自身免疫病,而初篩自身免疫病時首先要檢查的就是抗核抗體(ANA),即自身抗體的一類。為此,我們這次學習一下自身抗體及其臨床意義。自身抗體的分類及其意義自身抗體:指抗自身組織、器官、細胞及其成分的抗體。1、系統性自身免疫病相關自身抗體ANAA
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檢測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許多疾病相繼被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體的存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兩個等同的概念,自身抗體可存在于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別是老年人,如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上皮細胞抗體、胃壁細胞抗體、細胞核DNA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