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原理及實驗步驟1
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體的連接,也就是在雙鏈DNA5'磷酸和相鄰的3'羥基之間 形成的新的共價鏈。如質粒載體的兩條鏈都帶5'磷酸,可生成4個新的磷酸二酯鏈。但如果質粒DNA已去磷酸化,則吸能形成2個新的磷酸二酯鏈。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兩個雜交體分子帶有2個單鏈切口,當雜本導入感受態細胞后可被修復。相鄰的5'磷酸和3'羥基間磷酸二酯鍵的形成可在體外由兩種不同的DNA連接酶催化,這兩種酶就是大腸桿菌DNA連接酶和T4噬菌體DNA連接酶。實際上在有克隆用途中,T4噬菌體DNA連接酶都是首選的用酶。這是因為在下沉反應條件下,它就能有效地將平端DNA片段連接起來。DNA一端與另一端的連接可認為是雙分子反應,在標準條件下,其反應速度完全由互相匹配的DNA末端的濃度決定。不論末端位于同一DNA分子(分子內連接)還是位于不同分子(分子間連接),都是如此。現考慮一種簡單的情況,即連接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種......閱讀全文
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原理及實驗步驟1
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體的連接,也就是在雙鏈DNA5'磷酸和相鄰的3'羥基之間 形成的新的共價鏈。如質粒載體的兩條鏈都帶5'磷酸,可生成4個新的磷酸二酯鏈。但如果質粒DNA已去磷酸化,則吸能形成2個新的磷酸二酯鏈。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兩個雜交體分子帶有2個單鏈切口,當雜
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原理及實驗步驟2
10xT4噬菌體DNA連接酶緩沖液200mmol/L同Tris.Cl(pH7.6)50mmol/K MgCl250mmol/L二硫蘇糖醇500μg/ml 牛血清白蛋白(組分V.Sigma產品)(可用可不用)該緩訓液應分裝成小份,貯存于-20℃。另外,再設立兩個對照反應,其中含有(1)只有質粒載體;(
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
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體的連接,也就是在雙鏈DNA5'磷酸和相鄰的3'羥基之間 形成的新的共價鏈。如質粒載體的兩條鏈都帶5'磷酸,可生成4個新的磷酸二酯鏈。但如果質粒DNA已去磷酸化,則吸能形成2個新的磷酸二酯鏈。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兩個雜交體分子帶有2個單鏈切口,當雜本導
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
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體的連接,也就是在雙鏈DNA5'磷酸和相鄰的3'羥基之間 形成的新的共價鏈。如質粒載體的兩條鏈都帶5'磷酸,可生成4個新的磷酸二酯鏈。但如果質粒DNA已去磷酸化,則吸能形成2個新的磷酸二酯鏈。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兩個雜交體分子帶有2個單鏈切口,當雜本導
質粒載體和外源DNA的連接反應
實驗概要掌握DNA體外連接的基本技能,了解連接反應的注意事項。實驗原理DNA片段之間的連接是通過DNA連接酶的催化實現的。DNA連接酶催化具有平末端或互補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間相鄰堿基通過3’,5’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該反為需能反應,通常需要加入ATP或NADH,DNA連接酶對粘性末端的連接效率要遠
質粒載體和外源DNA的連接反應
實驗原理DNA片段之間的連接是通過DNA連接酶的催化實現的。DNA連接酶催化具有平末端或互補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間相鄰堿基通過3’,5’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該反為需能反應,通常需要加入ATP或NADH,DNA連接酶對粘性末端的連接效率要遠高于對平末端的連接效率。在基因基因工程實驗中,最常用的來源于T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驗原理和步驟
DNA重組技術包括載體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獲得及純化、目的片段與克隆載體的體外連接、重組子的篩選和鑒定等內容。DNA片段的克隆技術是分子操作的核心部分。 實驗目的: 學習DNA的酶切、純化及外源片段與載體的連接,將BAC克隆所攜帶的外源DNA酶切片段亞克隆到pUC18載體上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驗
克隆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限制性內切酶可識別特定位點并切割DNA產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經DNA的純化處理后用于連接反應;選擇克隆載體pUC18多克隆位點上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驗
NA重組技術包括載體及外源DNA片段的酶切消化、目的片段的獲得及純化、目的片段與克隆載體的體外連接、重組子的篩選和鑒定等內容。主要用于(1)外源性基因轉染;(2)對外源性基因的轉化分離。實驗方法原理限制性內切酶可識別特定位點并切割DNA產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經DNA的純化處理后用于連接反應;
質粒載體和外源DNA中限制酶切位點的性質
如今,質粒載體中限制酶切位點的種類極為繁多,因而通常都有可能找到某種帶限制酶切位點恰恰與外源DNA片段本身毫無二致的載體。這就具備一個不可比擬的優點,也應是可以用相應的限制酶消化重組質粒崦回收外源DNA。另一種方案,則是把片段插入到載體中能產生匹配末端的任何位點中。例如,識別不同的六核苷酸的限制酶B
外源DNA片段在質粒載體中的克隆實
實驗方法原理?限制性內切酶可識別特定位點并切割DNA產生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外源片段,經DNA的純化處理后用于連接反應;選擇克隆載體pUC18多克隆位點上相應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并用堿性磷酸酶處理防止載體自連;在連接酶的作用下將外源片段連接到載體上,實現外源片段的克隆。實驗材料?DNA片段PUC18試劑
質粒載體連接反應
連接反應(一)外源DNA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反應 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體的連接,也就是在雙鏈DNA5'磷酸和相鄰的3'羥基之間 形成的新的共價鏈。如質粒載體的兩條鏈都帶5'磷酸,可生成4個新的磷酸二酯鏈。但如果質粒DNA已去磷酸化,則吸能形成2個新的磷酸二酯鏈。在這種情況
質粒載體和外源DNA中限制酶切位點的性質
如今,質粒載體中限制酶切位點的種類極為繁多,因而通常都有可能找到某種帶限制酶切位點恰恰與外源DNA片段本身毫無二致的載體。這就具備一個不可比擬的優點,也應是可以用相應的限制酶消化重組質粒崦回收外源DNA。另一種方案,則是把片段插入到載體中能產生匹配末端的任何位點中。例如,識別不同的六核苷酸的限制酶
DNA重組技術-連接
實驗概要? ? ? ? 體外連接獲得重組分子,用于轉化受體細胞。實驗原理? ? 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較小的DNA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和目的DNA片段, ?然后體外使
分子克隆技術(質粒DNA和DNA插入片段的制備、連接反應...1
克隆(Clone)是指通過無性繁殖過程所產生的與親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體。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是指由一個祖先分子復制生成的和祖先分子完全相同的分子群,發生在基因水平上的分子克隆稱基因克隆(DNA克隆)。其基本原理是:將編碼某一多肽或蛋白質的基因(外源基因)組裝到細菌質粒(
外源質粒DNA轉化大腸桿菌
摘要: 轉化是將外源DNA分子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導入基因工程細菌中的過程,是基因工程等研究領域的基本實驗技術之一. 外源質粒 DNA 轉化 大腸桿菌 1 實驗簡介 轉化是將外源DNA分子通過物理或化學的方法導入基因工程
質粒DNA提取實驗步驟
質粒DNA提取可以:(1)快速純化質粒;(2)用于測序、體外轉錄與翻譯、限制性內切酶消化、細菌轉化等分子生物學實驗。實驗方法原理質粒多為一些雙鏈、環狀的DNA分子,是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進行復制和遺傳的輔助性遺傳單位。質粒是進行分子生物學實驗操作,進行遺傳工程改良物種等工作時最主要的DNA載體。
重組質粒的轉化、篩選和鑒定操作
摘要: 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2、學習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3、學習氯化鈣法制備 大腸桿菌 感受態細胞的技術;4、了解細胞轉化的概念及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時,為最大量地獲得“正確”的連接產物,載體和目的 DNA 在連接反應中的比例必須適當。每一重組體中外源 DNA 的連接方向和插入數量都必須用限制酶酶切圖譜分析或其他方法加以鑒定。作為一般規律,如果連接反應中質粒和目的 DNA 摩爾數相等,而且 DNA 的總濃度少于 100 μg/
質粒DNA的酶切原理和操作步驟
1.目的學會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2.原理II型限制性內切酶能識別雙鏈DNA內部的特殊序列并在識別位點處將雙鏈切斷,形成粘性末端或齊平末端,通過電泳酶切后的DNA混合物能夠確認和分離酶切片段。3.器材旋渦混合器,微量移液取樣器,移液器吸頭,1.5ml微量離心管,雙面微量離心管架,水漂,恒溫水
DNA連接試驗
當我們已經獲得目的基因片段,選擇好適當的克隆(或表達,轉化)質粒載體, 并確定重組方案后,下面要進行的就是DNA片段之間的體外連接,從而獲得重組子。 此重組子可轉入相應的宿主菌中用于對目的基因的擴增以及目的基因表達(如現代基因工程藥物的生產),還可用于序列分析和轉基因等重要生物技術的研究中。?DNA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時,為最大量地獲得“正確”的連接產物,載體和目的 DNA 在連接反應中的比例必須適當。每一重組體中外源 DNA 的連接方向和插入數量都必須用限制酶酶切圖譜分析或其他方法加以鑒定。作為一般規律,如果連接反應中質粒和目的 DNA 摩爾數相等,而且 DNA 的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平末端片段的克隆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克隆平末端的目的片段時,為最大量地獲得“正確”的連接產物,載體和目的 DNA 在連接反應中的比例必須適當。
重組質粒(dna-recombinant-plasmid)的連接
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較小的DNA 片段( <10kb) 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然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再用所得到重組質粒轉化細菌,即可完成。但在實際工作中,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質粒的克隆位點有 46 個之多,而且還可以設計含有更多克隆位點的多聚接頭(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來說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帶有與某一特定外源 DNA 片段
堿裂解法提取質粒DNA的原理和步驟
質粒是攜帶外源基因進入細菌中擴增或表達的重要運載體,是重組 DNA 技術中必需的工具。而質粒的分離提取則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實驗技術。質粒分離重點考慮如何將之與性質相似的基因組DNA 相互分開,在常用的分離方法中,幾乎都利用了質粒分子量小和閉合環狀超螺旋結構性質。質粒DNA 分離方法有堿裂解法、煮沸法
分子生物學常用實驗技術(八)
第五章重組質粒的連接、轉化及篩選第一節概述 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 再用所得
重組質粒(dna-recombinant-plasmid)的連接、轉化及篩選1
第一節 概 述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 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 ,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 再用所得到重組質粒轉化細菌,即可完成
在質粒載體中進行定向克隆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大多數常用質粒都含有可被不同內切酶識別的多克隆位點。由于可供選擇的克隆位點很多 [ 如 Invitrogen 公司的 PSE280 質粒的克隆位點有 46 個之多,而且還可以設計含有更多克隆位點的多聚接頭(Brosius 1992 ) ],因此一般來說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帶有與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