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染色體制備各種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的制備方法基本都采用低滲法,現以青蛙為例,說明其制備的過程。1. 取健康小鼠一只,按每10g體重由腹腔注入含量為0.02% 的秋水仙素0.3ml(此步在實驗前12~24小時完成,哺乳動物在實驗前2~4小時完成)。2. 將青蛙處死,迅速取出后腿長骨,包括股骨和脛骨,為了獲得較多的骨髓細胞,前肢亦可使用。3. 用剪刀、鑷子剝離肌肉及結締組織,剪去兩頭的骨結,迅速用5ml注射器抽取0.075mol/l的kcl溶液,從一頭插入骨髓腔沖洗,沖洗液接入刻度離心管內,反復多次,直至骨髓腔變白。此時不要讓組織塊掉進離心管,如掉入,一定要用鑷子或吸管取出。加低滲液至5ml或8ml刻度,放入37℃恒溫水浴箱內低滲處理25分鐘。4. 低滲完畢,取出離心管,向離心管中加入1ml左右3﹕1甲醇、冰醋酸固定液進行預固定。1~2分鐘后,每兩支離心管成對放在天平上配平,使兩支管的重量相等,然后將這兩支管對應的放入離心機內......閱讀全文
實驗九 動物骨髓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制片 一、實驗目的: 了解動物細胞染色體制片的原理,學習骨髓細胞染色體的制片方法,觀察動物細胞染色體的數目和形態。 二、實驗原理: 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真核細胞染色體的數目和結構是重要的遺傳指標之一。制備染色體標本是細胞遺傳學最基本的技術,優良的染色
[實驗目的]1. 通過青蛙或小白鼠骨髓細胞染色體的制備,初步掌握低滲法制備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的方法。2. 熟悉染色體的形態、種類及青蛙、小白鼠等動物染色體的數目或類別。[實驗原理]骨髓細胞是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細胞,從這些分裂細胞中,可觀察到處于分裂中期的染色體,能對一種動物染色體的形態特征、數目進行
實驗概要1、掌握哺乳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玻片標本的制備方法。 2、觀察動物染色體的形態特征,統計小白鼠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實驗原理制備染色體標本是細胞遺傳學最基本的技術,優良的染色體制片是進行染色體顯帶、組型分析、原位雜交等的先決條件。 制備動物染色體標本原則上可以從所有發生有絲分
在真核生物中, 染色體的數量和形態具有物種的特異性一直可以作為此物種分類的基本依據之一。染色體作為遺傳物質-DNA的載體, 對生物的遺傳、變異、進化和個體發生, 以及細胞的增殖和生理過程的平衡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每一個物種的細胞一般都有一定數目、形狀和大小的染色體。將體細胞核中全部染
下面為美國標準細胞庫或細胞銀行(ATCC)入庫細胞的基本要求: (1)培養簡歷 組織來源日期、物種、組織來源、性別、年齡、供體正常或異常健康狀態,細胞已傳代數等。 (2)凍存液 培養基和保護劑名稱。 &
骨髓瘤細胞的培養可用一般的培養液,如RPMI1640,DMEM培養基。小牛血清的濃度一般在10%~20%,細胞濃度以104~5×105/ml為宜,最大濃度不得超過106/ml。當細胞處于對數生長的中期時,可按1:3~1:10的比例傳代。每3~5天傳代一次。細胞在傳代過程中,部分細胞可能有返祖現象,
細胞處于活躍的增值狀態或者通過人工的各種處理后,細胞進入分裂的動物組織科用于染色體的分析。由于在正常的動物骨髓內,細胞是處于不斷分裂的,給其注射一定的秋水仙堿可以讓許多細胞處于分裂的細胞停在細胞分裂中期,然后采用常規空氣干燥法制備染色體,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體標本。 &nb
(二)細胞融合 1.細胞融合前準備 (1)骨髓瘤細胞系的選擇:骨髓瘤細胞應和免疫動物屬于同一品系,這樣雜交融合率高,也便于接種雜交瘤在同一品系小鼠腹腔內產生大量McAb。常用的骨髓瘤細胞系見表2-4。表2-4用于融合試驗的主要骨髓瘤細胞系名 稱來 源耐 受 藥 物Ig鏈H LP3/X63-Ag
2.第3步可省去,改用1ml 注射器直接鉆入骨末端即可,避免剪去骨骺時損失過多骨髓細胞; 3.在分離股骨大轉子一端時,應防止折斷股骨頭; 4.如有需要,細胞懸液可用尼龍網過濾,進一步去除骨碎片及雜質。 四、實驗結果及思考題 1.在低倍及中倍鏡下觀察Giemsa染色之后的染色體制片,尋
實驗原理凡細胞處于活躍增殖狀態,或者經過各種處理后,細胞就可進入分裂的任何動物組織,均可用于染色體分析。在正常動物體內,骨髓是處于不斷分裂的組織之一。給動物注射一定劑量的秋水仙堿即可使許多處于分裂的細胞停滯于中期,然后采用常規空氣干燥法制備染色體,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體標本。本方法簡便、可靠,不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動物染色體標本(cell chromosome)制備的原理及操作步驟。實驗原理凡細胞處于活躍增殖狀態,或者經過各種處理后,細胞就可進入分裂的任何動物組織,均可用于染色體分析。在正常動物體內,骨髓是處于不斷分裂的組織之一。給動物注射一定劑量的秋水仙堿即可使許多處于分裂的細胞停滯于中
實驗目的掌握動物骨髓染色體標本制備基本過程,了解操作步驟的原理實驗原理小鼠骨髓細胞中的造血干細胞是生成各種血細胞和原始細胞,具有高度的分裂能力,本實驗采用這一材料,通過前處理,低滲,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驟制得染色體標本,可觀察到許多處于分裂中期的染色體,可以進行染色體組型分析。實驗原理制備方法包括以
實驗概要本實驗介紹了制備小鼠骨髓染色體的原理及操作流程。實驗原理小鼠骨髓細胞有高度的分裂活性,并且數量非常多,因此不必進行體外培養,可直接觀察到分裂期細胞。處于分裂期的細胞經秋水仙素處理,阻斷紡錘絲的形成,使細胞分裂停止于中期,此時染色體達到最大收縮,具有典型的形態。低滲處理使細胞破裂,便于染色體分
第一節 概念及意義 一、概念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
原理>微核試驗是用于染色體損傷和干擾細胞有絲分裂的化學毒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微核是指存在于細胞中主核之外的一種顆粒,大小相當于細胞直徑的1/20~1/5,呈圓形或杏仁狀,其染色與細胞核一致,在間期細胞中可以出現一個或多個。一般認為微核是細胞內染色體斷裂或紡錘絲受影響而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滯留在細胞
微核試驗可以用于:染色體損傷和干擾細胞有絲分裂的化學毒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實驗方法原理微核試驗是用于染色體損傷和干擾細胞有絲分裂的化學毒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微核是指存在于細胞中主核之外的一種顆粒,大小相當于細胞直徑的1/20~1/5,呈圓形或杏仁狀,其染色與細胞核一致,在間期細胞中可以出現一個或多個。一
實驗方法原理 微核試驗是用于染色體損傷和干擾細胞有絲分裂的化學毒物的快速檢測方法。微核是指存在于細胞中主核之外的一種顆粒,大小相當于細胞直徑的1/20~1/5,呈圓形或杏仁狀,其染色
小鼠(Mouse. Mus. musculus)屬哺乳綱(Mammalia)、嚙齒目(Rodentia)、鼠科(Muridae)、小鼠屬(Mus)。小鼠來源于野生鼷鼠,從17世紀開始用于解剖學研究及動物實驗,經長期人工飼養選擇培育,已育成多達千余個獨立的遠交群和近交系,分布遍及世界各地
一、小鼠突變品系 1.AKR/J-nustr:(1)遺傳背景:①起源:從1925年到1936年,Furth 從賓夕法尼亞州的Norristown一位商人處獲得“淋巴瘤病”原種,繼而選擇培育成為白血病高發品系,然后又引到了洛克菲勒研究所(Rockerdller Institute
8月11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線發表題為“Efficient liver repopulation of transplanted hepatocyte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