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凝血酶原時間(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狀況,其中INR常用于監測口服抗凝劑。PT是血栓前狀態、DIC及肝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作為外源性凝血系統的過篩試驗,也是臨床口服抗凝治療劑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表1)。PTA<40%提示肝細胞有大片壞死,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如肝衰早期30%<PTA<40%;中期20%< PTA< 30%;晚期PTA<20%。延長見于: a、廣泛而嚴重的肝臟實質性損傷,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關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礙。 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當VitK不足時生成減少而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亦見于阻塞性黃疸。 c、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因廣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兒自然出血癥、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療。縮短見于: 血液呈高......閱讀全文
外科病人圍手術期合并凝血功能紊亂如血液病、肝臟疾病、DIC、重癥休克、腫瘤及大量輸血等,圍手術期處理較為復雜。處理不當往往導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外科手術異常出血的發生率約為0.05%~4%,心肺手術中可達12%。過去10余年國外文獻有充分證據證明“常規”術前凝血篩查的價值有限,僅少數異常的結果可能影
外科病人圍手術期合并凝血功能紊亂如血液病、肝臟疾病、DIC、重癥休克、腫瘤及大量輸血等,圍手術期處理較為復雜。處理不當往往導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外科手術異常出血的發生率約為0.05%~4%,心肺手術中可達12%。過去10余年國外文獻有充分證據證明“常規”術前凝血篩查的價值有限,僅少數異常的結果可能影
凝血因子檢測一、理論性問題1. 參與凝血過程的凝血因子有哪些?凝血因子(coagulable factor)也稱凝血蛋白(coagulable protein),迄今已證實有14個因子參與凝血過程,包括國際凝血因子命名委員會規定以羅馬數字命名的凝血因子11個(凝血因子I~XIII,其中凝血因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 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
[臨床意義] 1.生理性:正常人血小板計數一天內可有6-10%變化;表現為早晨較低,先后略高;春季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較低,高原較高;靜脈血比毛細血管血高10%;月經前降你,月經后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即降低;運動后升高,休息后恢復。 2.病理性 (1)在臨床上,除創傷之外,血小
【摘 要】 現代觀念不斷更新,凝血參數檢測已越來越重視,影響凝血參數檢測因素直接影響對病人的診斷與預后,病人的凝血參數臨床價值已發生很大的變化。 【關鍵詞】 凝血參數 臨床 現代觀念不斷更新,凝血參數檢測已越來越重視,影響凝血參數檢測因素直接影響對病人的診
在臨床實驗室實行方法標準化及質量控制,始于臨床化學部門。該部分已有象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IFCC)等國際學術組織在國外推選多年,并已有了一套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和成熟的經驗。美國的臨床化學家協會(AACC),早在1953年就編輯出版了第一部《臨床化學標準方法》
有關(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測定等三項實驗)摘要:對ICSH、ICTH或美國國家臨床生物化學委員會(NCCLS)等國際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關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測定等三項實驗的標準化及其重要性作了簡
血栓彈力圖(thromboelastography ,TEG)檢測是一種基于全血進行的凝血檢測方式,能連續監測凝血全貌,在臨床中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有60多年的應用歷史,進入我國10余年,目前有超過20多個的國際/國內指南推薦在創傷、出血/血栓風險管理、指導成分血輸注、DIC
摘要 對ICSH、ICTH或美國國家臨床生物化學委員會(NCCLS)等國際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關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測定等三項實驗的標準化及其重要性作了簡單敘述。關鍵詞: 凝血酶原時間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纖維蛋白原 標準化由于血栓與止血實驗的特殊性
血友病是一種罕見的伴性遺傳凝血障礙疾病。由于患者體內缺乏凝血因子,輕微受傷就可能導致他們難以忍受的疼痛和危及生命的出血。大部分血友病患者通常無法正常上學,不能盡情玩耍,并且需要不停輸入凝血因子……而這一切即將被改變。就在不久前,BioMarin Pharmaceutical先后在歐洲和美國遞交了
摘要:對ICSH、ICTH或美國國家臨床生物化學委員會(NCCLS)等國際以文件形式公布的有關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測定等三項實驗的標準化及其重要性作了簡單敘述。 關鍵詞:凝血酶原時間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纖維蛋白原 標準化 由于血栓與止血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栓與止血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較常規的檢測項目是凝血項,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凝血4項檢查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檢測什么凝血因子是一組對血液凝固有重要作用的蛋白,當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出血時,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血液中凝血因子水平下降。檢測這些因子的水平可幫助醫生確定出血的原因和最佳的治療方案。如果某人有家族性的出血史,也需要進行因子檢查。大多數情況下,凝血因子的水平是通過檢測血液中因子的活性或功能確定的,活性實驗
血栓學檢驗標準化的幾個問題及其理解: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也成逐年增高的趨勢,血栓栓塞性疾病做為多種系統疾病的并發癥成為臨床醫學的研究重點。近年來,血栓止血學臨床檢驗在出血性疾病的診斷、術前檢查和抗凝治療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受益于檢驗醫學的迅猛發展,自動化凝血儀的普及大
白細胞過濾對新鮮冰凍血漿凝血因子及血漿蛋白的影響研究 應用白細胞過濾器制備的少白細胞血液成分在預防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NHFR),HLA同種免疫反應及各種相關疾病的感染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有效白細胞濾除前后對全血及紅細胞懸液性能、細胞形態及細胞免疫方面的影響研究已有報道,但對血漿制品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作者:楊江存1 于青 1 李芒會 2 董選玲 2 宋耀軍 1 任健康 2(1.陜西省人民醫院輸血科,2檢驗科,西安710068)應用白細胞過濾器制備的少白細胞血液成分在預防發熱性非溶血性輸血反應(NHFR),HLA同種免疫反應及各種相關疾病的感染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效果。有效白細胞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 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和凝血酶時間(TT)是凝血機能障礙和抗凝治療檢測時的常規過篩性試驗。從這些檢測方法建立并應用于臨床以來,臨床和實驗室的專家們就一直致力于實現測定方法和報告方式的規范化,迄今為止,只在PT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也就是IN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
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和凝血酶時間(TT)是凝血機能障礙和抗凝治療檢測時的常規過篩性試驗。從這些檢測方法建立并應用于臨床以來,臨床和實驗室的專家們就一直致力于實現測定方法和報告方式的規范化,迄今為止,只在PT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也就是IN
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和凝血酶時間(TT)是凝血機能障礙和抗凝治療檢測時的常規過篩性試驗。從這些檢測方法建立并應用于臨床以來,臨床和實驗室的專家們就一直致力于實現測定方法和報告方式的規范化,迄今為止,只在PT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也就是IN
炎癥是機體對致病因素及損傷因子產生的程序化防御反應,其理想轉歸是及時消退至機體恢復自穩,該過程由促消退脂類介質(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s, SPM;包括脂氧素lipoxins、消退素resolvins、保護素protectins、巨噬素m
很多人總是抱怨今天的結果不好,是不是機器或者試劑有什么問題?其實經過統計,血栓與止血試驗結果錯誤的發生大多來自分析前,因此保證止凝血試驗標本的質量對實驗結果準確性的保證非常重要,無論是用于出血與血栓性疾病的篩查和實驗診斷,血栓與止血試驗的錯誤可影響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所以我們必須了解影響因素。(一)患
我們必須認識到,血栓與止血試驗結果錯誤的發生大多來自分析前,因此保證止凝血試驗標本的質量對實驗結果準確性的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凝血測定結果的因素眾多病人自身的準備及影響因素1)年齡:以年齡不同所確定的參考范圍解釋新生兒和嬰兒的止凝血試驗結果非常重要,有很多學者報道了年齡與性別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活性的影
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輸血科血栓彈力圖(TEG)是凝血功能領域里的一項重要檢查項目,是一種能夠動態監測整個凝血過程的分析儀。主要用于對凝血和纖溶全過程及血小板功能進行全面檢測。現也寫入了新編寫的《衛生行業標準》中,去年我們引進了這項技術,指導臨床用血用藥。經過一年多的實際操作,發現我們日常工作中,有時會
作者:章小東,鄭穗瑾,彭蘭芬,黃文彩,羅輝,蔣友明【關鍵詞】 PT;APTT;TT;Fib;高凝狀態 [摘要] 目的:探討妊娠婦女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凝固時間(TT)及血漿纖維蛋白原(Fib) 等反映凝血功能四項指標的檢測及臨床意義。方法:PT
血凝試驗是臨床工作中常用的檢測項目,血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是指導臨床正確治療的保障。作為血凝功能異常的篩查試驗,在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抗凝治療監測,術前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應用廣泛。由于凝血試驗與一般的檢驗項目測定不同,其影響因素具有特殊性。當其啟動因子被某些因素激活后,就會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血栓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步增加,是我國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血栓性疾病按部位和機制分為動脈血栓和靜脈血栓。動脈血栓常見的是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疾病。靜脈血栓主要是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