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關于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加快綠色生態濟寧建設的意見》提出的10項重點工程中,對濕地的保護修復提出了新要求。”濟寧市林業局副調研員王增河對記者介紹,五年內新實施濕地保護恢復100萬畝,完成“二退三還”(退耕退池、還林還濕還湖)50萬畝,南四湖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建市級以上自然保護區6處,新建晉升國家級濕地公園3處,省級濕地公園6處,全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面積達到240萬畝。 濟寧濕地面積為27.1萬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的24%,占全省濕地面積的14.5%。為最大限度發揮濕地在“生態濟寧”建設中的作用,近年來濟寧連續多年把濕地保護恢復列為全市林業六大工程之一。“濕地保護修復雖取得一定成績,但目前仍面臨一些困難。”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副站長侯端環說,長期以來濕地存在圍墾改造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問題,重開發、輕保護影響濕地生態環境。 “此次濕地保護修......閱讀全文
生態文明建設從何處破題?山東選擇了“水”。 2012年10月,泉城濟南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一個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 此前,臨沂、濰坊、聊城、濟寧、濱州都在積極創建山東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臨沂市日前剛通過專家組評審,有望奪得山東首個桂冠。 水生態文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海口濕地。資料照片 2018年,各地、各部門(系統)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態需求為總任務,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攻方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國土綠化事
10年來,人們在大乳山綠化荒山近萬畝,種植各類喬灌木2200多萬株(墩),把這里打造成了擁有山、海、灘、灣、島、湖等景觀的生態園。 本報記者攝 10年前的大乳山區域是一片荒山禿嶺和爛泥灘。 資料圖片 編者按 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會不會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產生影響?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有著“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美譽的山東省濟寧市是南水北調治污的重點區域,被國家列為大氣污染重點控制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面臨雙層壓力,濟寧市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任務尤為重要和緊迫。 今年以來,濟寧市大力實施生態突破戰略,堅持綠化當模范、治水當示范、治氣當先行,全面落實生態濟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大汶流管理站,人工搭建的招引巢內,一對東方白鸛正在給幼鳥喂食。 大汶流管理站內棲息的東方白鸛。 2010年6月25日,鳥類專家,保護區科研人員對即將出巢的幼鳥進行環志準備工作。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中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被譽為“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乘舟犁浪,蕩漾在微山湖上,但見波光粼粼,水中魚蝦成群,白鷺翩翩起舞,蘆葦隨風飄蕩。 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也是山東最大的淡水漁業基地。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實施后,微山湖成為調水線路上重要的調蓄水庫和調水通道,如何確保一泓清水送京津? 山東省微山縣環保局局長李德珍說,保護好一湖碧水是每
“以前嫌水多,現在嫌水少。”深秋的衡水湖水天一色,成群的候鳥在水草間嬉戲覓食。從治水患開墾農田到退耕還濕、退居還濕,衡水湖的保護理念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為鳥讓“巢”,搬遷湖中村,治理“傍水村”,衡水湖水質由過去局部劣Ⅴ類達到總體Ⅲ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魚兒在這里“安家”。據統計,衡
“以前嫌水多,現在嫌水少。”深秋的衡水湖水天一色,成群的候鳥在水草間嬉戲覓食。從治水患開墾農田到退耕還濕、退居還濕,衡水湖的保護理念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為鳥讓“巢”,搬遷湖中村,治理“傍水村”,衡水湖水質由過去局部劣Ⅴ類達到總體Ⅲ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魚兒在這里“安家”。據統計,衡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東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7年12月26日向山東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反饋會由龔正省長主持,馬中平組長通報督察意見,劉家義書記作表態
圖為上海市崇明東灘濕地。 上海市日前發布了《上海市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濕地面積不少于696萬畝(46.46萬公頃,包括深水航道),其中,自然濕地面積不低于613萬畝,積極擴大新增濕地面積,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0%以上”的目
日前,山東省林業、發改、財政、國土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11-2015年)》,提出建設布局主要規劃“四片區一流域”:即環渤海灣和萊州灣灘涂濕地區,魯東丘陵和沿海濕地區,魯中南山地濕地區,魯西、北平原湖區濕地區和小清河河流濕地區。規劃提出,基本形成自然濕地保護網絡,
中儲糧:目前糧價上漲仍在可控范圍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談中國的糧食調控 三聯生活周刊:最近國際米價出現大的漲幅,表面看,由于我們國家在糧食問題上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因而亞洲米價此番上漲幾乎沒有影響,但從一個相對更長的周期,它對國內稻谷供需市場是否仍然構成潛在
核心提示 西南地區的持續干旱不僅導致人畜飲水困難,對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繁衍也產生巨大影響。大旱之下,在云南超過300萬公頃的152處自然保護區內,珙桐、蘇鐵等珍稀植物,大象、黑頸鶴等珍稀動物的生存狀況如何?請看《人民日報》記者調查。 5月4日下午,賀鵬又
納帕海保護區內的黑頸鶴和赤麻鴨 核心提示 西南地區的持續干旱不僅導致人畜飲水困難,對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繁衍也產生巨大影響。大旱之下,在云南超過300萬公頃的152處自然保護區內,珙桐、蘇鐵等珍稀植物,大象、黑頸鶴等珍稀動物的生存狀況如何?請看本報記者調查。
我國物種數量居北半球國家之首,但據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有近2000種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今年歷史罕見的旱情令亞洲象提前下山,高原魚大面積死亡……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多個物種、一個星球、一個未來”,人類活動使物種滅絕正以比自然淘汰高達1000倍的速度進行。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蘇州市自2010年在江蘇省率先實施生態補償機制以來,市、區兩級財政已累計撥付生態補償資金32727萬元,用以支持生態敏感地區“不開發”。 從2013年起,蘇州市決定在生態補償方面擴面提質,進一步擴大生態補償范圍,提高生態補償標準。 惠及范圍有多大? 財政累計撥付資金32727萬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5月30日至6月30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黑龍江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農業農村污染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8年10月23日向黑
為了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呼倫貝爾近年來大幅減少了牲畜量。 穿越世界三大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草原,翻越綿延上千公里的大興安嶺,汽車宛如一葉輕舟,在萬頃碧波中漂蕩。 前不久,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由西南至東北方向,縱貫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由呼倫貝爾草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一群白鷺在瑪納斯濕地公園的水面上游弋,不遠處,濕地管護員張設林靜靜地守望著這些生靈。 65歲的張設林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瑪納斯縣蘭州灣鎮八家戶村村民,從小生活在這里的他,見證了瑪納斯濕地的變遷,感受著綠色發展給瑪納斯縣帶來的變化。 退耕還濕成就綠色發展 在陽光的照耀下,中天山北麓依連哈比爾尕
昨天,本市園林綠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思路和舉措出臺,河北大海坨與北京松山、河北野三坡與北京百花山等都有望結對建立國家公園。同時本市要按照生態園林城市的標準打造市行政副中心,全面提升通州區園林綠化水平。 市園林綠化局當日發布,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突破點,京津冀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將提
2月11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河南省鄭州市召開生態建設動員大會提出,今年將統籌推進“森林、濕地、城市、流域、農田”五大生態系統建設,打造中原自然博物館,開建20萬畝黃河中央濕地公園。 規劃中的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規劃區東西長100公里,南北最寬處3.5公里,建設面積約為20萬畝。將通過實施鄭
近日,陜西省林業廳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發布《陜西關中地區林業治污減霾功能評估報告》。據評估報告顯示,2012年關中地區的森林年滯納總懸浮顆粒物5767萬千克、年濕地降塵2.47億千克。這是國內首次發布林業對治污減霾功能的評價報告。 為最大限度發揮林業在生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
修復前的銀川鳴翠湖銀川鳴翠湖修復后成為百萬只大型候鳥的棲息繁育之地修復前的杭州勝利河修復后的杭州勝利河美食街一景 生態修復織就了一片片郁郁蔥蔥的綠網,使神州大地的綠色版圖不斷擴大。據最新報道,10多年來,國家在三江源地區投入100余億元用于生態保護修復。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境內草地、林地長勢趨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草案)》。草案重點明確了南水北調工程水量調度、水質保障、用水管理和工程保護的要求,用法律手段保障調度合理、水質合格、用水節約、設施安全,確保清水北上、造福沿線億萬群眾。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
1月18日,2019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在海南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舉行。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孕育和豐富了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被人們喻為“地球之腎”。那么,濕地具有怎樣的生態功能?全球及我國的濕地保護現狀如何?如何“量”“質”雙提升,建立濕地保護的長效機制? 1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今年蓄水在即,并將于明年汛后實現通水。在各方面努力下,水源區生態保護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影響水質的問題仍然存在,亟須解決。 庫區水質安全隱患猶存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涉及湖北、陜西、河南三省。湖北環保部門今年4月的監測結果顯示,十堰市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