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當你開著車在路上疾馳時,可能推動車輛前行的燃料中有一部分源自鋼廠尾氣。寶鋼正在建設目前國際上規模最大的鋼廠尾氣制乙醇中試裝置,氣體轉化率等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項目成功完成中試階段的試驗,步入產業化階段,傳統鋼鐵工業尾氣轉換成新能源原料將成為現實。 目前寶鋼工廠排放的尾氣主要用來發電,這是低附加值的利用。鋼廠尾氣制乙醇用“生物法”:采用國際最先進的微生物氣體發酵技術,將鋼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等尾氣制成燃料乙醇,附加值比發電高3倍以上。 乙醇是一種新能源燃料,目前我國主要是用“糧食法”來生產。如果“生物法”制乙醇能夠實現產業化,其成本將比“糧食法”便宜30%―40%,也能改變傳統“糧食法”生產燃料乙醇造成的與糧爭地、與糧爭水的現象。 據測算,若寶鋼所有工廠排放的尾氣全部用來制作乙醇,預計年產量可達100萬―200萬噸。中國的......閱讀全文
12月3日,寶鋼集團宣布,寶鋼鋼廠尾氣制乙醇項目已完成中試,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實施產業化,傳統鋼鐵工業尾氣轉換成新能源原料成為現實。這也是全球首個產業化項目,并將在國內鋼鐵企業和其他相關行業全面推廣。 國家發改委寶鋼鋼廠尾氣制乙醇技術鑒定評審專家組認為,
習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點要求,深受鼓舞與啟示。5點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以及務實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謹就建設本土“生物質煤田、油田和氣田”,也就是“一片”談一些體會。 中國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嗎? 崛起中的中國,能源安全乃
實踐證明,用有機材料生產大量燃料比科學家從前預計的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科學家早就知道如何將各種有機材料轉化為液體燃料。樹木、草、種子、菌類、海草、海藻和動物脂肪都曾被加工成生物燃料,用于驅動汽車、輪船甚至飛機。生物燃料幾乎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生物燃料的生產過
這段時間以來,北方的霧霾天氣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汽車排放的尾氣被認為是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為此北京地區還推出空氣重污染時汽車單雙號限行的措施。但在巴西的圣保羅,其人口和北京差不多,汽車有800多萬輛,比北京還多300萬輛,但是人們看不見汽車尾氣中的黑煙,也體會不到京津冀大面積、長時間的霧霾。這主
在全國范圍內,政策利好讓近幾年參與燃料乙醇新能源開發的企業不勝枚舉,然而截至目前全國只有6家企業(龍力生物、安徽豐原生化、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河南天冠和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獲得認證資質。據統計,山東去年汽油消耗量在800至900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新年伊始,不少新規開始實施。比如,2017年1月1日起,國V排放標準將全面實行!根據新規,現行90號、93號、97號三個汽油牌號將正式退市,89、92、95、98號汽油登上歷史舞臺。國Ⅴ標準指的是國家第五階段及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它的控制水平相當于歐洲正在實施的
雨后的空氣中彌散著一股淡淡的草木香,走在街道上,鼻腔中滿是清新。放眼遠望,三個路口之外建筑物的輪廓都清晰可見。汽車駛過,記者條件反射地捂住口鼻,竟沒有刺鼻的尾氣襲來。我們立即向當地華人求教,“巴西的車是特制的么?為何駛過不留半點烏煙瘴氣?” 利益共存
閔恩澤是我國著名的石油煉制催化劑專家。50多年前,年輕的閔恩澤埋頭于石油催化裂化研究中。最終,石油——那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在他的“催化劑”下,變成了汽油、柴油等運輸燃料。 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我國作為石油大量進口國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使用清潔燃料以減少汽
四川遭受50年一遇洪災,中國石油在川企業積極抗洪,力保油不斷氣不停,生產受控供應平穩。圖為西南油氣田公司輸氣處仁壽作業區員工劃著橡皮艇開展生產自救。 以消化陳化糧為起點的乙醇汽油已在我國推廣10年,下一步是停止還是繼續擴大試點范圍?記者近日在安徽、吉林、河南等地進行了調查,各地各界人士對此觀點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
受利比亞等國動蕩局勢影響,今年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高位上動蕩徘徊,5月27日,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又越過每桶115美元,發展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顯得更為緊迫。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廣西科學院院長黃日波。 記者:作為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打造世界級的低碳‘名片’ 哥本哈根會議帶來的低碳風潮席卷全球。 隨著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關注與重視,有業界專家預測,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低碳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發展潮流——這一發展趨勢自然逃不過中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敏銳的眼光。 低碳,這一最時髦、最新鮮的新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五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明確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覆蓋。消息一出,有人就擔心,用糧食填汽車的胃口會不會帶來糧食安全問題? 所謂車用乙醇汽油,簡而言之,就是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乙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業內人士認為,21世紀是化石能源逐漸向可再生清潔能源轉型的世紀。除傳統的水能外,新興的可再生能源中一馬當先的是生物質能。中國是生物質資源的大國富國,且生物質能源技術成熟,可與農業現代化、綠色城市化、生態環保建設和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油氣對外依存度等協同推進 生物質能專業論壇于日前在京召開,業內眾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化石資源的過度消耗引發石油短缺和氣候變暖,已成為影響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尋找石油替代產品成為全球共識。來源于生物質的能源具有環境友好和可再生性,在滿足未來社會能源需求,特別是交通燃料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在推動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必將引領世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致辭 6月20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局、寶鋼及新西蘭LanzaTech公司簽署了三方關于“合作開展生物能源技術研發”的意向書。簽約活動在上海世博會新西蘭館內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了相關活動,生物局局長張知彬代表中國科學院生物局簽約。新西蘭教育部長Hon An
據國家標準委發布的第五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供應第五階段車用汽油。 “與第四階段車用汽油國家標準相比,新標準將硫含量指標限值由50ppm(百萬分之一)降為10ppm;考慮到錳對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和對車輛排放控制系統產生的不利影響,新標準中錳含量的指標限
在西班牙的沙漠里,綠色的污泥在縱橫交錯的管道里安靜地冒著泡。它吸收著荒漠的陽光,吞噬著附近工廠排放的CO2,迅速地成長著。每天,工人們刮掉一些污泥,將他們帶走轉化為石油。照這樣看,人們在一天內做著地質學上要4億年才能完成的工作。 確實,這不是什么普通的石油。它屬于一類神奇的“負碳”燃料,能
一腳油門尾氣漂,世人皆知霧霾來。誰是真正的“馬路殺手”?重型卡車當之無愧,重卡被公認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貨運方式。 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環保部例行記者會上曾公開表明,近年來,我國部分城市的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和深圳的機動車排放成為
【導語】近年來,生物燃料的開發掀起了高潮。以玉米、小麥等糧食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以非糧作物乙醇、纖維素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為代表第二代生物燃料相繼出現,但鑒于世界嚴峻的糧食形勢,第二代生物燃料遵循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食”的路線,逐漸主導未來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圖片說明:生物燃料
城市可再生能源規劃與空氣污染治理 城市是空氣污染的重災區,也是應對氣候變化主戰場,更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市場。1952年12月,英國倫敦燃煤造成的灰霾,導致兩個月內一萬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統疾病。20世紀80年代,英國治理空氣污染的重點轉向汽車尾氣。現在倫敦市政府推動建設倫敦低碳城市,
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6月30日向本報記者獨家披露:該委員會上書的《為了保護糧食安全,建議立即停止用玉米加工車用乙醇汽油的報告》,得到了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近日,溫家寶總理作出重要批示,責成國家發改委認真研究解決。 玉米制油風氣重興 據了解,早在2004年,國家為
很多悲觀的說法認為,意大利的新能源無力參與全球競爭。但是,在提供新能源減少碳排放方面,意大利國內主要的國際財團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能會掀起“綠色革命”。 最近,在意大利克雷申蒂諾,一家投入1.5億美元的生物燃料乙醇工廠正式投產。據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利用酶轉化法實現商業規模化生產“第二
基于能源作物和農村廢棄物發展生物能源可以一舉三得:其一,減少化石能源使用量及其造成的大氣污染;其二,為振興農村經濟開拓一條新渠道;其三,改善農村環境。本文就歐洲發展生物能源的經驗作了一些梳理和總結,希望能對國內生物能源的發展提供一點借鑒。 農民變身能源供應商 在德國,生物能源村已經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之一。能源消費結構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判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富煤”“少油”“短氣”的特點,導致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炭消費為主,能源消費結構不夠合理,環境污染等負面效應長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