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磅:硅材料的三個重大發現
硅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1824年,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首次制備出硅單質。而這一發現,開啟了硅元素的探索之路。隨后,晶體硅、有機硅材料也相繼被研發出來。直至今日,硅材料也是現代科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硅在空氣中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其高溫下的性質則與鋁類似,會在表面處形成一層致密的二氧化硅薄膜,防止進一步被氧化。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僅次于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鹽的形式存在,例如:石英、沙子、云母和瑪瑙等。硅的電子結構模型與碳元素類似,最外層有兩個s軌道電子和兩個p軌道電子,可形成多重雜化軌道,因此通過硅可以合成出多種氧化物。由于硅的原子序數更高,對最外層電子的束縛能力明顯弱于碳,導致硅在激發條件下容易失去電子,具有很強的光電轉換性能。由于這些特性,使得硅在計算機、集成電路、智能芯片等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了構建信息時代的基石。隨著研究者的不斷探索,硅材料更多的特性被發掘。下面,我們就來報道一下近期有關硅材......閱讀全文
Nature重磅:硅材料的三個重大發現
硅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1824年,瑞典化學家貝采里烏斯首次制備出硅單質。而這一發現,開啟了硅元素的探索之路。隨后,晶體硅、有機硅材料也相繼被研發出來。直至今日,硅材料也是現代科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硅在空氣中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其高溫下的性質則與鋁類似,會在表面處形成一層致密的
硅與非硅材料“混搭”難題解決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最近展示了一種具有三維結構的納米線晶體管,并借助該技術成功將硅與非硅材料集成到了一個集成電路中。研究人員稱,該技術有望幫助硅材料突破瓶頸,為更快、更穩定的電子和光子設備的制造鋪平道路。 硅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電子材料,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建立在傳統蝕刻工藝基礎的硅集成
硅與非硅材料“混搭”難題解決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最近展示了一種具有三維結構的納米線晶體管,并借助該技術成功將硅與非硅材料集成到了一個集成電路中。研究人員稱,該技術有望幫助硅材料突破瓶頸,為更快、更穩定的電子和光子設備的制造鋪平道路。 硅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電子材料,但它并不是萬能的。建立在傳統蝕刻工藝基礎的硅集成
硅納米負極是什么材料
研究人員發現硅納米作為負極理論容量可以達到4200,而目前的石墨負極材料理論也就372,行內很多廠家想用納米硅作為負極材料,問題是硅充電時體積膨脹好幾倍,有出現粉化現象,基本證明納米硅不能單獨作為負極材料,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硅碳復合材料,緩解硅的膨脹,我們咸陽六元碳晶公司也是初入此行,也想研究開發硅碳
什么是硅基負極材料?
更高的正極比容量、更高的負極比容量和更高的電池電壓(以及更少的輔助組元),是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理論實現路徑。正極材料的比容量相對更低,性能提升對電池(單體)作用顯著;負極比容量提升對于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仍有相當程度作用。硅材料的理論比容量遠高于(約10倍)已逼近性能極限的石墨,有望成為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的
鎳鉻硅鎳硅熱電偶絲的材料介紹
中文名稱鎳鉻硅-鎳硅熱電偶絲英文名稱nickel-chromium-silicon/nickel-silicon thermocouple wire定 義.2%Cr-1.4%Si合金絲與Ni-4.4%Si合金絲組成的熱電偶絲。應用學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儀器儀表材料(二級學科),測溫材料(儀器儀
硅片及硅基材料展|2024年上海硅片及硅基材料展覽會
展會名稱:2024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英文名稱:China (shanghai) int'l Circuit board & Electronic assembly Show 2024展會時間:2024年11月18-20日?論壇時間:2024年11月18-19日?展會地點:上海新國際
2024硅片及硅基材料展2024上海國際硅片及硅基材料展
展會名稱:2024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英文名稱:China (shanghai) int'l Circuit board & Electronic assembly Show 2024展會時間:2024年11月18-20日?論壇時間:2024年11月18-19日?展會地點:上海新國際
硅基負極材料的性能特點
更高的正極比容量、更高的負極比容量和更高的電池電壓(以及更少的輔助組元),是高能量密度電池的理論實現路徑。正極材料的比容量相對更低,性能提升對電池(單體)作用顯著;負極比容量提升對于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仍有相當程度作用。硅材料的理論比容量遠高于(約10倍)已逼近性能極限的石墨,有望成為高能量密度鋰電池的
氟硅新材料論壇衢州舉行
11月15~16日,由浙江省化工學會、衢州學院等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氟硅化工新材料技術與產業高峰論壇在衢州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進一步鞏固衢州氟硅化工新材料產業的先發優勢,激發創新動力,衢州市政府正在籌劃打造更多產業創新平臺,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溝通對接,吸引更多高科技產品、高端人才前來衢
ICP測定硅材料中多種元素
硅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和機械性能,是用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半導體材料。硅材料中B、P、Cu、Fe等都是極有害的雜質,因此,電子工業中對硅材料的純度要求極高。 由于硅材料中主成分是硅和碳,溶解此類樣品通常需要加入HF,溫度過高易造成B的損失,另外硅材料中雜質含量通常很低,要求分析儀器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硅材料展會|2024中國(上海)國際硅業新材料展覽會「官網」
展會名稱:2024中國(上海)國際半導體展覽會英文名稱:China (shanghai) int'l Circuit board & Electronic assembly Show 2024展會時間:2024年11月18-20日?論壇時間:2024年11月18-19日?展會地點:上海新國際
寧波材料所納米硅基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相對于傳統石墨負極材料(372mAh/g),硅負極材料具有極高的理論比容量(3580mAh/g),是未來高能量密度動力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首選。但硅負極材料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存在體積變化(高達3倍以上),造成硅顆粒粉化,從而引發SEI膜反復再生庫倫效率低,電接觸變差極化增大,使實際硅負極材料循環壽
鋰離子電池硅負極材料綜述:追求微米硅商業化
2022年10月7日,華中科技大學胡先羅教授團隊在Nano Research Energy發表題為“The Pursuit of Commercial Silicon-Based Microparticle Anodes for Advanced Lithium-Ion Batteries: A R
全球最小晶體管拋棄硅材料
北京時間10月7日晚間消息,美國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伯克力實驗室”)教授阿里-加維(Ali Javey)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利用碳納米管和一種稱為二硫化鉬的化合物開發出了全球最小的晶體管。 晶體管由三個終端組成:源極(Source)、漏極(Drain)和柵極(Gate)。電流從
特殊材料取代硅造出半導體薄膜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師最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他們用一批特殊材料取代硅,制造出了超薄的半導體薄膜。新技術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制造柔性電子器件的低成本方案,且得到的電子器件的性能將優于現有硅基設備,有望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大展拳腳”。 如今,絕大多數計算設備都由硅制成,硅是地球上含量第二豐
國家硅材料質檢中心落戶東海
選址于東海縣的國家硅材料深加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近日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啟動建設。東海水晶、石英儲量豐富,擁有硅資源加工企業500多家,硅材料產品1000多個品種,硅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30億元,成為我國硅材料領域的重要高新技術和產業集聚區。
“神奇材料”石墨烯“聯姻”硅基技術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0日(北京時間)報道,奧地利、德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合作研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很好地讓“神奇材料”石墨烯同現有占主流的硅基技術“聯姻”,制造出在半導體設備等領域廣泛運用的石墨烯-硅化物。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雜志上。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
硅碳材料改性之表面包覆!
針對硅導電性差、電化學反應中體積變化大以及形成的SEI膜不穩定等缺點,科研人員提出用碳材料對納米硅進行改性(即制備納米硅/碳復合材料(Nano-Si/C))以取得綜合優異的電化學性能。表面包覆包覆是納米材料改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均勻穩定的SEI容易在碳材料外表面形成,較難在S
硅碳材料改性之表面包覆!
針對硅導電性差、電化學反應中體積變化大以及形成的SEI膜不穩定等缺點,科研人員提出用碳材料對納米硅進行改性(即制備納米硅/碳復合材料(Nano-Si/C))以取得綜合優異的電化學性能。表面包覆包覆是納米材料改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均勻穩定的SEI容易在碳材料外表面形成,較難在S
鋰電池的新材料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的介紹
數碼終端產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樣化后,對電池的續航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鋰電材料克容量較低,不能滿足終端對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 硅碳復合材料作為未來負極材料的一種,其理論克容量約為4200mAh/g以上,比石墨類負極的372mAh/g高出了10倍有余,其產業化后,將大大提升電池的容量。現在硅碳復
從原子水平檢測硅材料的技術出爐
有望研發出新型硅結構材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美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科學家們研究出一種先進的方法,能從原子尺度分析出硅材料里的組合成分。這種技術增進了人們對原子結合形式的理解和控制,有望改善硅材料的結構性能,開發高效微晶片和新型設備。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
石墨烯:“后硅時代”的新潛力材料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緊密排列而成的蜂窩狀結構的二維晶體,看上去近似一張六邊形網格構成的平面。它是目前已知最薄的一種材料,單層的石墨烯只有一個碳原子的厚度,屬于納米材料的一種。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硅納米管:自組生長新納米材料
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唐元洪教授課題組率先合成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標志著我國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是在一定條件下由一個個原子自己搭建生成、內部排列有序的納米管,它完全可以體現硅納米管的真實特性,同時具備碳納米材料和硅納米線材料的性能,在傳感器、晶體管、光電器件等方
日本開發出硅材料與金屬等異種材料接合的技術
從事橡膠及樹脂成型品業務的富國物產(FUKOKU BUSSAN,總部:東京)開發出了可使硅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與金屬實現強力接合的異種材料接合技術,并在“第13屆國際生物技術展”(2014年5月14~16日于東京有明國際國會展中心舉行)上展出了接合樣品。該技術可在不使用接合劑的情況下,
激光微爆技術把硅變成復雜新材料
硅是制造計算機芯片的常見材料。最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在硅上制造出激光誘導的微小爆炸,從而創造出多種奇特的新材料。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技術有望為超導、高效太陽能電池和光傳感器領域帶來更簡化的創新和制造工藝。 該研究負責人、ANU激光物理學家安德烈·羅德
MEMS科學研究開始逐漸棄用硅材料
自1984年以來,“固態傳感器、執行器及微系統研討會”(The Solid State Sensors, Actuators and Microsystems Workshop)一直都是最高水平MEMS新技術的展示舞臺。該國際研討會是MEMS領域最具競爭力的會議之一,眾多提交的參會文摘中,只有1
有機硅封裝材料在京實現產業化
近期,由北京康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美特)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太陽能光伏組件有機硅封裝材料的產業化”通過北京市科委組織的專家組驗收。目前,太陽能光伏組件封裝常用EVA膠膜,該膠膜在150度以上溫度時,耐熱性能下降,且在潮濕條件下可能發生熱降解以及膠膜黃變,嚴重影響光伏電池組件使用壽命
鎳鉻鎳硅熱電偶絲的材料介紹
中文名稱鎳鉻-鎳硅熱電偶絲英文名稱nickel-chromium/nickel-silicon thermocouple wire定 義名義成分質量比為Ni-10%Cr的二元合金絲與Ni-3%Si的合金絲組成的熱電偶絲。應用學科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儀器儀表材料(二級學科),測溫材料(儀器儀表)(
半導體硅材料分選儀的使用和原理
1、測試電源,電源電壓值應該在220V左右,電壓偏差不得超過2%,否則影響測試定標,偏差過大甚至會損壞電路。(AC110V使用需要配備AC110V轉AC220V電壓轉換器)2、接好測試線,測試線連接到儀器上時,務必確保儀器上插座的凸起與測試線插頭的凹槽對應好,并將螺圈旋緊。3、接好電源線;上電,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