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栓塞的胸部X線平片檢查介紹
PE多在發病后12~36小時或數天內出現X線改變。PE診斷的前瞻性研究(PIOPED)資料顯示,80%PE患者胸片有異常,其中65%表現為肺實變或肺不張,48%表現為胸膜滲出。也可出現區域性肺血減少、中心肺動脈突出、右下肺動脈干增寬伴截斷征、肺動脈段膨隆及右心室擴大征、患側橫膈抬高等。最典型的征象為橫膈上方外周楔型致密影(Hampton征),但較少見。盡管這些改變不能作為PE的診斷標準。但仍有助于與PE癥狀相似的其他心肺疾病的鑒別診斷。......閱讀全文
肺動脈栓塞的胸部X線平片檢查介紹
PE多在發病后12~36小時或數天內出現X線改變。PE診斷的前瞻性研究(PIOPED)資料顯示,80%PE患者胸片有異常,其中65%表現為肺實變或肺不張,48%表現為胸膜滲出。也可出現區域性肺血減少、中心肺動脈突出、右下肺動脈干增寬伴截斷征、肺動脈段膨隆及右心室擴大征、患側橫膈抬高等。最典型的征
胸部X線平片的臨床意義
除可查看胸部骨骼(包括肋骨、鎖骨、胸椎等)斷裂及錯位情況外,還可觀察受檢者肺葉有無透亮或陰影、有無鈣化點、肋膈角形態、心臟大小、主動脈弓、支氣管紋理有無增粗、紊亂,判斷受檢者有否骨折、代謝性骨病、心臟病、肺氣腫、肺炎、胸膜疾病、縱隔疾病等。
簡述老年結核的胸部X線檢查
胸部X線攝影仍是診斷肺結核的常規檢查,老年肺結核的胸部X線改變常被錯誤解釋。胸片常顯示為上葉尖段或后段浸潤性病變,可有空洞形成,或肺炎瘢痕和局部胸膜反應,常誤診為支氣管肺癌或陳舊性結核。約1/3的老年肺結核胸部X線改變不典型,如中下葉的浸潤性陰影,肺周邊部病變和胸膜反應。Morris等報道93例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胸部平片介紹
胸部平片介紹: 胸部平片,也稱胸部攝片檢查。攝片檢查所得的X線影像遠比透視時清晰,其優勢有: (1) 受檢部位的影像永久保留在膠片上,可供分析、討論及復查對照; (2) 可作為科研資料保存; (3) 攝片可顯示微細結構,如2mm以上的早期病源較透視清晰。 (4) 攝片能夠檢查人體較厚部位,
關于肺動脈口狹窄的X線檢查介紹
輕度肺動脈口狹窄胸部X線可無異常表現,中、重度狹窄病例則顯示心影輕度或中度擴大,以右室和右房肥大為主,心尖因右室肥大呈球形向上抬起。肺動脈瓣狹窄病例擴大的肺動脈段呈圓隆狀向外突出,而漏斗部狹窄病人該段則呈平坦甚至凹陷,肺門血管陰影減少,肺野血管細小,尤以肺野外圍1/3區域為甚,故肺野清晰。
關于心房間隔缺損的胸部X線檢查介紹
左至右分流量大的病例,胸部X線檢查顯示心臟擴大,尤以右心房、右心室增大最為明顯。肺動脈總干明顯突出,兩側肺門區血管增大,搏動增強,在透視下有時可見到肺門舞蹈,肺野血管紋理增粗。主動脈弓影縮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由于極度擴大的肺部小血管壓迫氣管,可能顯示間質性肺水腫、肺實變或肺不張等X線征象
肺動脈造影(PA)檢查肺動脈栓塞的介紹
為目前診斷PE的金標準。直接征象為肺動脈腔內充盈缺損或完全阻斷,間接征象為造影劑流動緩慢,局部低灌注,靜脈回流延遲等。若缺乏PE的直接征象,不能診斷PE。PA的敏感性超過98%,特異性為90~98%,但隨血管口徑的變小,其準確性下降,在段以下血管僅為66%。PA為有創檢查,其病死率和嚴重并發癥的
小兒大動脈炎的胸部X線檢查介紹
(1)心臟改變 約1/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臟擴大,多為輕度左心室擴大,重度擴大較少見,其原因主要由于高血壓引起的后負荷增加;其次由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肌損害所致。 (2)胸主動脈的改變 常為升主動脈或弓降部的膨隆,凸出,擴張,甚至瘤樣擴張,可能系高血壓的影響或大動脈炎的表現
肺炎球菌的血常規檢查和胸部X線檢查
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多>80%,并有核左移,細胞內可見中毒顆粒。年老體弱、酗酒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僅有中性粒細胞增多。 胸部X線檢查 呈多樣性,早期僅見肺紋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葉稍模糊。隨著病情進展,可呈斑片狀或大片狀實變陰影,在病變區可見多發性蜂窩狀小膿腫,葉間隙下
肺動脈栓塞的螺旋CT檢查介紹
可清晰探測到位于肺動脈主干、葉、段肺動脈內的栓子。表現為肺動脈內充盈缺損及血管截斷。據此可作出PE診斷。但對于亞段及外周肺動脈的栓子其敏感性有限。螺旋CT診斷PE的總體敏感性為72%,總體特異性為95%;對段以上肺動脈內栓子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5~100%及78~100%,而對亞段以下肺
小兒單純肺動脈口狹窄的X線檢查
心臟大小隨狹窄加重而逐漸增大,一般在輕度狹窄時心臟可不增大,如有增大則以右心室增大為主,右心房也可稍大,但左心室不大,另外,肺動脈主干及左肺動脈因狹窄后的擴張而伴有較明顯的搏動,而肺野內肺紋理減少,兩者之間應成鮮明的對比,此乃本病的特征,但在漏斗部狹窄的病例中,肺動脈主干反見凹陷。
老年人間質性肺炎的胸部X線檢查介紹
胸部X線檢查 是診斷間質性肺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期肺泡炎顯示雙下肺野模糊陰影,密度增高如磨砂玻璃樣,由于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患者很少就診,易被忽略,病情進一步進展,肺野內出現網狀陰影甚至網狀結節狀陰影,結節1~5mm大小不等。晚期有大小不等的囊狀改變,呈蜂窩肺,肺體積縮小,膈肌上抬,葉間裂移位
肺動脈栓塞的基本介紹
肺動脈栓塞(PE)是指內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環障礙的臨床和病理生理綜合征。其中最主要、最常見的種類為肺動脈血栓栓塞(PTE),還包括其他以肺血栓性栓子栓塞為病因的類型,如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氣栓塞、異物栓塞和腫瘤栓塞。肺動脈栓塞后發生肺出血或壞死者稱肺梗死。起源于肺動脈原
關于先天性肺動靜脈瘺的診斷治療介紹
1、診斷 對可疑者根據胸部X線平片檢查,可見一個或多個圓形或卵圓形密度均勻的腫塊,結合肺CT或MRI檢查即可診斷。選擇性肺動脈造影還可以顯示動靜脈瘺的特征。 2、治療 除非對造影劑過敏,目前肺動靜脈瘺基本均采用介入治療。目前臨床應用的栓塞材料主要有三類:彈簧圈、封堵器和可控式球囊。
關于巨細胞必性動脈炎的胸部X線檢查
(1)巨細胞必性動脈炎的檢查—心臟改變:約1/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臟擴大,多為輕度左心室擴大,重度擴大較少見。其原因主要由于高血壓引起的后負荷增加;其次由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肌損害所致。 (2)巨細胞必性動脈炎的檢查—胸主動脈的改變:常為升主動脈或弓降部的膨隆,凸出,擴張,
肺動脈栓塞的超聲心動圖(UCG)檢查介紹
能發現PE引起的右心改變,在提示診斷和排除其他心血管病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經胸廓常規超聲檢查可發現右室壁局部運動幅度降低,右心室和/或右心房擴大。室間隔左移和運動異常,近端肺動脈擴張,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等。這些征象僅說明右心室負荷過重,不能作為PE的確定診斷指標,只有在肺動脈近端發現栓子才能確診P
關于肺動脈栓塞的磁共振成像(MRI)檢查介紹
普通MRI可顯示段以上肺動脈內栓子,其診斷PE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但對外周肺動脈顯影不良,其臨床診斷價值與螺旋CT相似。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與CTA成像原理類似,可顯示外周肺動脈。近期MRA研究表明,其對段以下肺動脈栓子的敏感性為75~100%,特異性為42~100%。MRI與螺旋CT相比
肺動脈栓塞的深靜脈血栓(DVT)檢查介紹
是同一疾病的兩種表現形式,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征。50%~60%的下肢DVT可發生PE,而尸檢資料顯示80~90%PE栓子來源于下肢DVT。因此,在PE的診斷中進行DVT檢查非常必要。靜脈造影仍為DVT各項檢查的金標準,其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接近100。其他檢查包括超聲檢查、阻抗體積描記法、放射性
關于胸部平掃的基本介紹
胸部平掃是為了明確胸部病變而做的CT的基本檢查方法,對于病變的定位、判斷病變的性質均較可靠。 胸部平掃是胸部疾病的常用檢查方法,亦是縱隔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
關于肺梗塞的輔助診斷介紹
肺栓塞可由普通X線平片、血管造影、CT和MR以及核素掃描等方法檢查。 肺動脈小分支的單發肺栓塞X線可無異常表現,大分支及多發性小分支栓塞X線可見X線異常表現。 (1)肺缺血:當肺葉或肺段動脈栓塞時,相應范圍的肺紋理減少或消失,透亮度增加,稱為韋斯特馬克(westmark)征。多發性小動脈栓塞
關于急性右側心力衰竭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急性肺梗死 (1)胸部X線:顯示肺充血、肺動脈段突出和肺門舞蹈,心影逐漸擴大,心胸比例中、重度增大。如有大塊肺梗死,X線檢查可有粗大的肺動脈陰影及周圍血管變細。一部分病例因梗死區不發生出血而只有缺血,因梗死區缺血,肺的透光度增加。胸片正常也不能除外肺栓塞。 (2)心電圖:常出現暫時性變化
呼吸系統疾病胸部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檢查常規拍攝后前位片,有時則需加攝側位片。X線胸片可良好地顯示心臟和大血管的輪廓,肺臟嚴重疾病,以及鄰近的腔隙和包括肋骨在內的胸廓情況。例如,X線胸片可清晰地反映肺炎、肺腫瘤、氣胸、胸腔積液和肺氣腫等病變。盡管X線胸片不能提供胸部病變的確切原因,但有助于醫師選擇具有確診價值的檢查方法。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胸部CT檢查介紹
胸部CT檢查介紹: 胸部的CT檢查是通過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CT)對胸部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胸部CT檢查正常值: 正常胸部CT層面較多,每一層面結構所表現的圖像不同。如果無異常,醫生會在在報告單中寫 平掃肺窗顯示兩肺紋理清晰,走向分布無異常,肺實質未見滲出或占位性病變。縱隔窗顯示兩肺門無增大,
關于肺動脈栓塞的體征的介紹
肺栓塞的體征無特異性。除心肺體征外,特別需注意檢查頸靜脈和下肢靜脈。 (1)一般情況①體溫可以正常,也可升高,多在38.5℃以下;也可高達39.5℃以上,系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引起。②呼吸急促(R>20次/分)即有診斷意義,也是病情變化的重要指標。③脈搏加快通常>90次/分。④血壓下降通常提示為大
肺栓塞的輔助檢查
1、血氣分析 肺栓塞時因V/Q比例失調及過度通氣,常伴有低氧血癥和低二氧化碳血癥,但在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情況下,亦可表現為正常的動脈氧分壓和動脈二氧化碳分壓,此時并不能排除進行進一步的肺栓塞檢查。當存在低氧血癥時,動脈氧分壓與栓塞的范圍及肺動脈高壓成正比。 2、血漿D-二聚體測定 D
肺動脈栓塞的診斷依據介紹
注意肺栓塞的相關癥狀和體征,有助于提高肺栓塞的診斷率,以下情況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1.與肺部體征不相稱的、難以用基礎肺部疾病解釋的呼吸困難; 2.呼吸困難明顯,但患者可以平臥; 3.突發的昏厥或休克; 4.急性右心室負荷增加的臨床表現; 5.心電圖提示有明顯的右心室負荷過重的表現;
肺動脈栓塞的抗凝治療介紹
(1)目的防止血栓發展和形成新血栓。 (2)適應證經V/Q、CT、MRI、肺動脈造影確診的非大面積、非次大面積肺栓塞,本次癥狀加重或證實栓子脫落在2月之內,年齡≤75歲,無溶栓禁忌證;臨床疑診PTE時也可先應用。 (3)禁忌證年齡>75歲;大面積PTE,次大面積PTE;妊娠;近期內腦出血、活
關于肺動脈栓塞的鑒別診斷介紹
除外冠心病、夾層動脈瘤、肺炎、支氣管擴張、COPD急發、大動脈炎、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肺動脈腫瘤、結締組織病等疾病。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栓塞可出現心絞痛癥狀及心梗心電圖形,鑒別可根據心電圖及酶學演變以及同位素掃描結果相鑒別。 2.心絞痛 部分老年肺栓塞者ECG可出現II、III、AV
急性肺動脈栓塞的治療方法介紹
目的為幫助患者度過危急期,緩解栓塞所致的心肺功能紊亂,盡可能多的恢復和維持循環血量及組織供氧,并防止復發。病后二天最危險,應嚴密監護,監測呼吸、心率、血壓、靜脈壓、心電圖、血氣變化,大面積PTE可收入監護病房。 (1)絕對臥床保持大便通常,避免用力。 (2)煩躁、驚恐者可予鎮靜劑,疼痛者給止
肺栓塞血栓癥診治進展
肺栓塞血栓癥(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為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血栓脫落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以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為其主要臨床和病理生理特征。 PTE所致病情的嚴重程度取決多病因的綜合作用:栓子的大小和數量、多個栓子的遞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