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膈下膿腫的基本介紹
膿液積聚在膈下與橫結腸及其系膜的間隙內,稱為膈下膿腫。膈下膿腫可發生在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間隙內,是腹腔膿腫中較常見且處理最為困難的一種。 1.常見的是繼發于腹膜炎之后,例如闌尾穿孔、胃腸穿孔或閉合性腹部損傷等。 2.左膈下膿腫多見于上腹部手術后、彌漫性腹膜炎、鄰近臟器的化膿性感染。 3.右膈下膿腫可發生于肝膿腫破潰后。......閱讀全文
關于膈下膿腫的基本介紹
膿液積聚在膈下與橫結腸及其系膜的間隙內,稱為膈下膿腫。膈下膿腫可發生在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間隙內,是腹腔膿腫中較常見且處理最為困難的一種。 1.常見的是繼發于腹膜炎之后,例如闌尾穿孔、胃腸穿孔或閉合性腹部損傷等。 2.左膈下膿腫多見于上腹部手術后、彌漫性腹膜炎、鄰近臟器的化膿性感染。 3.右膈
關于膈下膿腫引流術的基本介紹
一、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全身或硬膜外麻醉。 2.術前準備 一般無需特殊準備。超聲波檢查確定膿腫部位。 二、適應證: 適用于右上前間隙、右肝下、左肝上及左肝下前間隙的膿腫。 三、手術大體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 ①選擇合適的切口切開皮膚。 ②鈍性分離組織直達膿腫所
關于膈下膿腫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一般檢查 血培養、膿液培養、血常規等。 2.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B型超聲、CT掃描。 二、診斷 1.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可做出診斷。 2.白細胞計數增高。 3.X線檢查可見患側膈肌抬高、活動受限,可見膈下氣液面及胸腔積液。 4.B型超聲可見患側膈下有液
治療膈下膿腫的相關介紹
1.全身療法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加強營養;根據膿液培養結果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 2.膿腫穿刺 多采用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插管引流術,同時抽盡膿液、沖洗膿腔,并經導管注入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3.手術引流 多數患者需手術引流,原則上選擇腹膜外途徑,以免污染腹腔和損傷腸管及胸膜。經腹膜外
預防膈下膿腫的相關介紹
膈下膿腫發生后會增加患者的痛苦、住院時間及費用,并有一定的死亡率,所以預防膈下膿腫尤為重要。 1.對于術前診斷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急性闌尾炎穿孔、化膿性膽管炎等疾病,并伴發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的患者,手術時應仔細檢查膈下區域,吸凈膿液,并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直至沖洗液清亮為止。 2.腹腔手
關于膈下膿腫引流術的術后護理介紹
一、術后護理: 1.一般支持療法。 2.置煙卷引流者,術后及時更換被膿液浸透的敷料,根據排出膿液的多少及全身情況,逐步拔出引流條。 3.如所置的是軟膠管引流者,換藥時可用抗生素生理鹽水沖洗。觀察引流膿液的多少,估計膿腔大小,或行膿腔造影,或根據能灌入的液體量。當膿腔縮小至10ml以下時,可
關于膈下膿腫引流術的簡介
膿腫位于膈肌之下,橫結腸及其系膜之上者,統稱為膈下膿腫。多繼發于胃、十二指腸穿孔,膽囊炎,胰腺炎及闌尾炎等疾病。膈下間隙被肝臟分隔為肝上間隙及肝下間隙;又進一步被鐮狀韌帶、冠狀韌帶、三角韌帶等分隔為右肝上前、右肝上后、右肝下間隙及左肝上、左肝下前、左肝下后等間隙。右肝上間隙后部和右肝下間隙的膿腫
簡述膈下膿腫的臨床表現
1.全身癥狀 (1)體溫升高,初為弛張熱,漸變為稽留熱。 (2)脈率增快,舌苔厚膩。 (3)出現全身性感染中毒癥狀,如發熱、乏力、衰弱、消瘦、盜汗。 2.局部癥狀 (1)膿腫部位可有持續性鈍痛,深呼吸時加重,疼痛一般位于近中線的肋緣下或劍突下。 (2)上腹部脹滿不適,上腹或下胸部隱痛
關于硬腦膜下膿腫的基本介紹
硬腦膜下膿腫是指顱內發生化膿性感染后膿液聚積于硬腦膜和蛛網膜之間的硬腦膜下腔,由于硬腦膜下腔缺乏任何間隔,一旦發生硬腦膜下膿腫,膿腫的擴展范圍常比較廣泛,膿液不僅沿一側大腦表面擴展,有時還可通過大腦腳下緣蔓延到對側,甚至侵襲到腦底面,從而產生嚴重的后果。
關于耳后骨膜下膿腫的檢查介紹
1.中耳炎 多為膽脂瘤型、骨瘍型中耳炎急性發作或兒童急性中耳炎引起。 2.高熱、耳痛 3.體檢 耳后紅腫、壓痛、有波動感,耳郭被推向前、外移位,有波動感,穿刺可抽得膿液。 4.血象 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多,乳突相常有骨質破壞。
關于膈肌麻痹的基本信息介紹
膈肌麻痹是由于膈神經受損,神經沖動被阻斷而產生的一側或兩側的膈肌麻痹上升,運動障礙。其病因廣泛,最常見為肺癌轉移至縱隔的淋巴結壓迫或侵襲膈神經引起。其他如脊髓前角炎、運動神經單位疾病、帶狀皰疹、結核、白喉、心包炎、縱隔炎、肺炎、鉛中毒、巨大主動脈瘤、頸深部手術或外傷、分娩時嬰兒頸部過度牽拉、胸腔
關于膈上食管憩室的基本介紹
臨床上把出現在胸內食管遠端10cm范圍內的憩室稱為膈上食管憩室(epiphrenic diverticula of the esophagus)。膈上憩室絕大多數為膨出型憩室,系食管黏膜平滑肌層的某一薄弱處或缺損區突出或疝出而形成。 膈上食管憩室遠比zenker憩室少見,其由小到大逐漸形成,常與
關于小腦膿腫的基本介紹
小腦膿腫臨床上較常見,其發病率僅次于顳葉膿腫。文獻報告約占全部腦膿腫的13%,任何年齡皆可發生,但以11~35歲最多見,占67.5%。小腦膿腫多形成于小腦半球前外側,約近半數病人早期可無明顯癥狀,待患者一旦出現癥狀時,病情發展迅速。有時可以突然出現枕骨大孔疝,病人可在短時間內呼吸停止,來不及搶救
關于硬腦膜下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腰椎穿刺可發現顱內壓增高,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增多,蛋白質增高,糖和氯化物稍低或正常。 1.顱腦CT掃描 典型表現為大腦凸面,顱骨內板下可見范圍廣泛的新月形低密度區,CT值早期一般在0~16Hu,鄰近腦組織可見廣泛水腫,占位效應顯著,中線結構移位,累及雙側者中線結構移位可不明顯。CT增強掃描,
關于耳后骨膜下膿腫的鑒別診斷介紹
1.外耳道癤 外耳道內局部紅腫,耳郭牽拉痛,乳突曲壓痛不明顯。 2.第一鰓裂瘺管 雖然患者可能出現耳后瘺管及膿腫,但是沒有中耳炎及耳內流膿病史。 3.耳周化膿性淋巴結炎 癥見耳周近耳根處淋巴結紅腫疼痛,位置淺表,觸痛明顯,繼而紅腫劇增,破潰流膿。病程較短,潰口容易愈合,一般不形成瘺管。
關于咽后膿腫的基本介紹
咽后膿腫為咽后間隙的化膿性炎癥,因發病機制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常見,為咽后淋巴結化膿所致,多見于3歲以下兒童,其中半數以上發生在周歲以內。慢性者少見,多系頸椎結核形成膿腫,又稱冷膿腫。咽后間隙為一潛在間隙,上起顱底枕骨部,下連后縱隔,前為頰咽筋膜,后為椎前筋膜。下部齊3~4頸椎平面,相
關于老年肺膿腫的基本介紹
肺膿腫是中央含有空腔的、局限的肺化膿性及壞死性病變,可由多種化膿性細菌引起,臨床上以高熱、咳嗽、咳大量膿臭痰為特征,X線胸片顯示肺實質內有空腔形成。青霉素被廣泛使用后,肺膿腫的發病率明顯下降,但繼發于支氣管肺癌的肺膿腫卻有所上升,應引起高度重視。
關于急性肺膿腫的基本介紹
肺膿腫是指微生物引起肺實質壞死性病變,形成包含壞死物或液化壞死物的膿腔,常出現氣液平面。急性肺膿腫是指發病時間小于6周的肺膿腫。常為混合感染,包括需氧和厭氧的革蘭陽性與陰性球菌與桿菌。其中最常見的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梭形桿菌和螺旋體等。較重要的厭氧菌有胨鏈球菌、核粒梭形桿菌
關于牙周膿腫的基本癥狀介紹
牙周膿腫可以發生于任何一型牙周炎患者。它是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組織中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癥,可引起周圍膠原纖維和骨質的破壞。一般為急性過程,也可有慢性牙周膿腫。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導致牙周支持組織的炎癥和破壞,是我國成年人喪失牙齒的首位原因。牙周炎發展到
關于脊髓內膿腫的基本介紹
脊髓內膿腫是少見的腔隙性、化膿性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其成因與腦膿腫相似,感染性滲出導致產酶的多核細胞為主的炎癥,引起液化性壞死,壞死組織被纖維母細胞產生的囊所包圍。脊髓內膿腫早期診斷困難,治療不當致殘率高,應引起注意。
關于肛周膿腫的基本介紹
肛周膿腫,又稱肛管直腸周圍膿腫,中醫稱為肛癰。肛周膿腫是發生于肛門、肛管和直腸周圍的急性化膿感染性疾病,屬于細菌感染,是肛瘺的前身。本病與肛瘺是肛腸三大疾病之一,發病率約為2%,占肛腸疾病的8%~25%。多見于20~40歲的男性,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兒發病率也相對較高。 肛周膿腫發生
硬腦膜外和硬腦膜下膿腫的基本介紹
中耳炎感染侵入硬腦膜下,使一部分蛛網膜和軟腦膜壞死形成膿腫。此癥不易局限化,很易擴散為彌漫腦膜炎而死亡,故臨床上比較少見。 此病易和腦膿腫,腦膜炎相混淆,最好進行腦血管造影和腦CT掃描,可見占位膿腫及半球受壓血管影區。 患病急劇,高熱,頭痛等,發病24小時后可出現譫妄,偏癱,48小時后即昏迷
治療膈肌麻痹的基本介紹
治療上應該首先爭取明確病因,作針對性治療。牽拉性和炎癥性的膈神經麻痹,大部分患者可在4~7個月內自然恢復。切斷性或侵犯性(如惡性腫瘤)膈神經麻痹是永久性損害。單側膈肌麻痹通常無明顯的癥狀,無需特殊治療。兩側膈肌麻痹引起嚴重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時,多數需用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應該首選無創性鼻(面)罩正
關于耳后骨膜下膿腫的簡介
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時,乳突腔內蓄積的膿液經乳突外側骨皮質破壞處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膿腫。膿腫穿破骨膜及耳后皮膚則形成耳后瘺管,可長期不愈。 耳后骨膜下膿腫和耳后瘺管是中耳乳突炎較常見的并發癥,可被自行穿破或者切開得以引流,從而減少顱內并發癥的機會。
關于腦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主要由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或大腸桿菌等引起,可由血液或頭部感染灶直接蔓延入腦。 典型癥狀包括頭痛、嘔吐和譫妄。膿腫較大者可有顱內高壓癥狀。部分膿腫可潛伏多月才出現病征,此期間病人常僅感到頭痛、疲倦、食欲差、體重下降、便秘,偶有發冷、抑郁和易激惹。此外,不同部位的膿腫會有不同的癥狀,如額
關于額葉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額葉膿腫(frontal sbscess) 多繼發于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多有發熱史,起病急。周圍血象和腦脊液檢查,多形核白細胞增高。除具有前額部疼痛、嘔吐、視乳乳頭水腫外,常有脈搏緩慢。血壓升高、脈壓增寬、呼吸變慢、精神癥狀,最早常為記憶力喪失,尤其是近記憶力的減退或喪失,而遠記憶保存,病變加重
關于硬腦膜外膿腫的基本介紹
硬腦膜外膿腫指膿腫局限于顱骨與硬腦膜之間,臨床上較少見。 硬腦膜外膿腫的致病菌與硬腦膜下膿腫相類似,常見的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有時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途徑主要有: 1.直接感染 如顱骨骨髓炎破壞顱骨內板,額竇炎破壞額竇的后壁,中耳炎和乳突炎破壞巖骨的鼓室蓋,巖骨尖或乙狀竇部的骨質等均可引起
關于大腦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膿腫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化膿性腦炎、慢性肉芽腫及腦膿腫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蟲侵入腦組織而致。腦膿腫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青壯年最常見,11歲以下占14%,11~35歲占67%,36~55歲占17%,56歲以上占1%。
關于眼瞼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眼瞼膿腫初期癥狀為眼瞼紅、腫、熱、痛,手觸有硬結,一段時間后硬結通常變軟,從而形成膿腫,數天后硬結出現波動感并穿破排膿,穿破口形成潰瘍,壞死組織脫落,創口愈合形成瘢痕。屬中醫眼癰范疇,多因風熱火毒外侵所致,部分膿腫病人起病前有局部外傷史。
關于牙槽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牙槽膿腫又稱根尖周膿腫,是根尖周病的一種類型,根尖周病是指發生于牙根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多繼發于牙髓病。由各種因素引發的牙髓炎癥如沒能有效地治療炎癥會從冠部牙髓向牙根方向擴展。當牙根內的感染通過根尖孔作用于牙根周圍組織時,就導致根尖周炎,再不治療控制根尖周炎很快會發展到化膿期,即牙槽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