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張榮院士:把破“五唯”作為高校綜合改革突破口

    教師選了一篇影響因子高的論文作為代表作。它真的能被稱為“代表作”嗎?多人發表一篇論文,誰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權重是多少,把科研中的合作關系變為了競爭關系,該怎么破?有“帽子”人才與無“帽子”人才共同競爭,有創新的非共識性想法該怎么保護?……這些問題都是破“五唯”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不斷思考的問題。近日,廈門大學等10家單位入選首批教育評價改革研究基地共建單位。“我們將破‘五唯’作為高校推進綜合改革的一個突破口,正在設法營造一個更好的小環境,讓全校師生對教育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引導大家把功利性的追求看得更淡一些。”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張榮說。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榮。廈門大學供圖小環境中營造去功利氛圍《中國科學報》:為什么要把破“五唯”作為高校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張榮:破“五唯”本質上是要破除舊觀念、樹立新觀念,是一個破舊生態、立新生態的過程。“五唯”之所以難破,不是一所高校......閱讀全文

    高校教師評價改革的“他山之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64.shtm

    高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

      高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  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  一、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修養,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

    破立并舉健全高校人才評價體系

    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10個“不得”,對于進一

    我國探索高校教師“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

      記者9月20日從教育部獲悉,我國將探索建立高校教師“代表性成果”評價機制,扭轉重數量、輕質量的科研評價傾向,鼓勵潛心研究、長期積累,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考核評價是高校教師選聘、任用、薪酬、獎懲等人事管理的基礎和依據。  意見指

    調整教師結構,高校仍須“不拘一格引人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376.shtm

    高校青年教師“壓力地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38.shtm

    博士應聘中學教師,不是人才浪費而是人才到位

      正值秋季招聘旺季,今年的就業市場上,教師相關崗位的競爭尤為激烈。報道顯示,深圳一所知名中學面試者過半是博士。在這場求職競賽中,還不乏北大、清華等名校碩博畢業生的身影。招聘平臺的調查也表明,教師類崗位位列年輕人理想職業的前10名。  收入低、責任重、壓力大……這是教師職業在一段時期內給公眾留下的印

    基層教師:這種教育評價,問題重重

      當下,以成果導向(OBE)為主旨的評估實踐在國內高校全面推開。  然而,基層教師在實踐中卻發現問題重重。  舉個相當普遍的例子,許多教師被要求每學期初、末分別填寫所授本科課程的教學大綱、成績評定表格。  且看,教學大綱表格被要求每個章節都要填寫與畢業要求的關聯度,每節課都要填寫相對應的培養目標、

    基層教師:這種教育評價,問題重重

    當下,以成果導向(OBE)為主旨的評估實踐在國內高校全面推開。 然而,基層教師在實踐中卻發現問題重重。 舉個相當普遍的例子,許多教師被要求每學期初、末分別填寫所授本科課程的教學大綱、成績評定表格。 且看,教學大綱表格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下放至高校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官網獲悉,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進一步改進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機制,明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這也意味著將徹底取消行政部門

    高校人才生態須平衡

      前不久,一位北京高校的副教授向筆者“吐槽”,說他們學校近兩年來引進了不少高層次人才,有海外的,也有從國內其他高校挖來的,但其學術水平并未見比本土教師強多少,可動輒能拿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年薪,著實寒了不少人的心。   其實,高校人才待遇不均衡的問題由來已久,但之前主要存在于海歸人才和本土

    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基金及青年教師獎開始申報

      為鼓勵我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特設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及青年教師獎。現將霍英東教育基金會2011年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及青年教師獎的申請及推薦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時間   2011年3月10日—2011年4月15日。   二、申

    “水漲船高”?眾議高校教師薪資“新常態”

      近日,深圳大學招聘教師的薪酬引發熱議,最高可至70萬元的年薪,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此前,武漢大學等高校發布的招聘公告中,也有“薪酬不低于稅前70萬元/年”的字樣。  高校教師薪酬“水漲船高”已成趨勢?怎樣看待這樣一個“新常態”?為此,《中國科學報》特邀請高教界一線教師、專家學者,以及準“青椒”

    高校教師,“憑”科研還是“憑”教學

    ? 在平衡高校教師教學和科研之間關系的過程中,高校教師職稱改革從某種程度上起著風向標的作用。今年2月底,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文,要求高校要以破除論文“SCI至上”為突破口、破除“唯論文”,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7月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改革的指導意見(征

    我國啟動首次高校教師評級工作

    似有“論資排輩”嫌疑;有教師擔心結果可能“官大學問就大” ?我國高校教師從正、副教授到講師、助教,都將劃分不同等級。根據教育部和人事部聯合發布的高校教師評級定崗辦法,目前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不再僅是正副之分?原先教授只分正、

    高校教師讀博困境待解

    不久前,經過幾年苦讀,杜彬恒終于拿到了西南大學頒發的教育博士學位。在攻讀博士之前,他的身份是西南大學的一名輔導員。 “有碩士學位的在職教師讀博,這幾乎是一條必然要走的路。”杜彬恒告訴《中國科學報》。 然而,路也有走“彎”的時候。 日前,湖南省邵陽學院一則引進海外博士的公示引發輿論強

    高校教師薪酬分配存在“逆向激勵”

    ?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人力資源支撐,高校教師承擔著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與社會服務等多重職責。然而,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改革滯后,使得高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受到挑戰。根據筆者所在團隊開展的一項對全國部分高校教師大規模的問卷調查,高校青年教師的薪酬滿意度遠低于“帽子”人才,超過八成的

    英國高校教師為什么大罷工

      2018年1月新年伊始,英國兩大組織談判破裂。2月22日,包括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在內的英國60多所高校的40000余名大學教師走上街頭,舉行了英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工,總時長達23天,成為了世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事件。  這次高校教師大罷工源于英國兩大組織之間的爭斗。一方是英國大學聯盟(簡稱

    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

      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  一、準確把握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時代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高校內涵式發展,以強化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能

    高校學生評價應向“增值評價”理念轉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092.shtm

    高校學生評價應向“增值評價”理念轉向

      長期以來,平均成績點數(GPA)一直被認為是扼住高校學生“命運咽喉”的評價指標。無論是學生評獎評優、保研留學、考公考編還是工作招聘,GPA都是反映學生能力的最關鍵指標。  然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卻決定取消績點制,用優秀率(A%)和優良率(AB%)的等級制評價方式替代GPA,此舉隨即

    看看美國大學怎樣對教師分類評價

      美國大學對教授的聘任是“個性化”的,每個人在教學/指導、研究、服務三方面約定的工作量是不同的而且適時調整的。譬如,某年某教授的工作量是教學15% / 指導12% / 研究68% / 服務5%,之后逐年調整,幾年后成為教學44% / 指導11% / 研究40% / 服務5%。當然也有只教

    教育部:高校教授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部署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指導意見》指出,高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要遵循高校教師職業特點和發展規律,

    高校招聘教師,不得將以下內容作為限制性條件!

        高校招聘教師,不得將以下內容作為限制性條件!  ●  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遴選、評優獎勵、聘期考核、項目申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準,嚴格師德考核,注重運用師德考核結果。  ●  研究出臺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將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評審

    為“帽子”定“高價”,高校薪酬分配警惕逆向激勵

    ■胡詠梅 元靜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人力資源支撐,高校教師承擔著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與社會服務等多重職責。然而,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改革滯后,使得高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受到挑戰。根據筆者所在團隊開展的一項對全國部分高校教師大規模的問卷調查,高校青年教師的薪酬滿意度遠低于“帽子”人才

    高校職稱評審如何“破”與“立”?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特別是有關教師評價的相關改革,這在社會和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  之所以會出臺“改革方案”是因為長期以來,高校教師評價中出現了“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五唯”問題,這也成為很多高校教師職

    霍英東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基金和青年教師獎申報

      關于申報霍英東教育基金會2017年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和青年教師獎”的通知  有關高等院校:  為鼓勵我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在2017年繼續設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和青年教師獎”。現將申報和推薦的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內容  霍英東教育基

    院士建言完善人才評價機制

      “現行人才評價機制不科學,不利于科技人員潛心研究,難以產出重大科學原創。我國人才評價機制亟待完善。”在1月14日舉行的“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研討會上,與會院士專家針對目前人才評價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展開研討,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   本次研討會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旨在進一步推進人才評價工作

    王通訊:人才評價謹防三偏差

      實現中國夢,關鍵在人才。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的支持下,光明日報社于1月14日組織召開了“完善人才評價機制”研討會。研討會上,來自不同領域的院士專家對如何更好地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提出許多好的意見和建議。   本版(光明日報)1月18日刊登研討會發言摘要后,引起業界關注,多位學者專程投稿參與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下放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10日)是我國第33個教師節。對于全國1500多萬教師,從個人成長、職業規劃到生活環境,國家層面的好消息不少。例如,《“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提出,加強就業指導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關于鼓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