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主持召開會議,要求認真貫徹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島慰問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全面加強能源行業安全生產工作。 吳新雄指出,11月22日山東青島黃島經濟開發區中石化黃濰輸油管線泄漏引發的重大爆燃事故,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巨大損失。能源行業要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警鐘長鳴。要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堅決杜絕此類事故。 吳新雄強調,冬季已經來臨,歲末年初是事故高發期,要立即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強化安全責任,改進安全監管,落實防范措施。各派出機構要著手實施供電、供熱等專項監管,組織精干力量,進行重點排查。要采用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暗查暗訪。加大隱患整改治理力度,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務必見到成效。 同時,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閱讀全文
11月29日,北京的周小姐出去辦事,一路上,頭昏胸悶,嗓子不停咳嗽。這天,北京陷入重度陰霾,空氣中彌漫著強烈的刺激味道。下午時分,整個北京城已被濃重的幕色包裹,有人稱“這真是恐怖的一天”。 正是這一天,2014北京能源論壇在北京舉行。在這樣的重度霧霾天里,如何不讓“APEC藍”成為“短暫而美好
“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6月13日,國家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 習近平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5點要求,其中包括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推動能源供給
目前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問題,生物技術有望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途徑。國內外提出了各種農業發展模式,如石油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和現代農業等等,但都沒有將生物技術和現代農業進行統籌考慮,也沒有形成真正的
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重新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投資額達到677億美元。如何看待投資額全球第一的位置,如何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更好發展,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等專家。 “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領袖國家之一”,近期,從國際可再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逐步推進,能源需求增長強勁、能源消耗總量不斷增長,石油等優質資源進口量急劇增加,長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趨顯現。一方面,我國能源低碳化和優質化進展緩慢;另一方面,全球面臨新能源技術的重大變革,發展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化已是大勢所趨。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重新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投資額達到677億美元,如何看待投資額全球第一的位置,如何促進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更好發展,就此,記者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等專家。 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領袖國家之一 近期,從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受利比亞等國動蕩局勢影響,今年3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每桶100美元高位上動蕩徘徊,5月27日,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又越過每桶115美元,發展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顯得更為緊迫。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廣西科學院院長黃日波。 記者:作為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非糧生物質酶解國家重點
當前,能源短缺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危機,除了開發利用核能、太陽能等能源外,必須尋找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是一個重要途徑。我省作為南方重點林區,森林資源豐富,應當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這對于保障我省能源安全、改善生態環境、推動農村經濟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我省經
各位院士,同志們: 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今天隆重開幕了,這是全國科技界的一次盛會。首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兩院院士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黨的十七大強調,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
德國作為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始終將能源戰略視為其國家發展的命脈。然而受制于能源資源相對匱乏,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德國造就世界第一強國的一大掣肘。從兩次世界大戰后的痛定思痛,到德國工業再次回到世界舞臺中央,喊出工業4.0計劃之際,德國也錨定了新的能源戰略重心,即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綠色轉型。而
在2012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上,許多節能參展單位均因地制宜地確定了分布式能源的發展定位和發展重點,受到普遍關注。相關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建設的一批分布式能源項目在運行過程中,不但逐步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在能源安全、節能減排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已經逐步得到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對資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搜尋,引起了世界各國前所未有的關注。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展開的高級別、積極的能源外交,國有石油企業在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地區開展的收購,以及這些企業在管理和運營方面帶來的頗具爭議的話題。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國內外誤解中國對能源安全的追尋,而不斷將中國能源
在2014年9月聯合國氣候峰會上,潘基文呼吁企業界追求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為2015年達成全球性協議作出貢獻。在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的氣候變化商業峰會上,各國企業展現出堅定決心,在投資導向、技術研發、理念創新等多方面進行大膽嘗試,以為年底的巴黎大會作出貢獻。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劉振亞董事長
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新材料和先進制造、信息網絡、現代農業、健康、生態環境保護、空間和海洋、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我國未來科技發展“鎖定”八大重點。 在北京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院士們的心聲與黨和國家的意志交匯,前進的節拍與未來科技的發展同步。這些學術巨匠的思想在交流和碰撞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能源生態系統的戰略轉變”分論壇會場。 “未來20年,如果我們在石油天然氣、清潔能源技術等新能源領域必須與三個國家緊密聯系的話,那這三個國家一定是中國、中國、中國!”在11日舉行的 “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能源生態系統的戰略轉變”分論壇上,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法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當前,我國經濟正進行深度調整,經濟增長由高速調整為中高速。這必然會帶來能源需求和消耗方面的重大調整。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
5月3日,國家能源局在京組織召開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工作啟動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出席會議并講話。 吳新雄指出,開展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能源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更好地轉變政府職能,集中力量抓大事、謀全局、議長遠;
如果說10年前的西部大開發是主動作為的話,那么,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更多地包含了客觀的因素。就西部能源開發利用而言,主要有五個客觀因素:一是東部環境與土地容量趨于飽和,重工業重心西移;二是東部資源日趨枯竭,能源開發重心西移;三是遵循產業遞進規律,東部向高端產業邁進,西部承接東部部分產業和技術轉移,并
國務院討論并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中敲定的“十二五”期間能源發展目標為: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 其中,新能源的有序發展被重點提及。《規劃》中一共提出七項重點任務,前三項包括“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節能優先”、“提高能源開發轉化
一、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環境危機 人類工業文明走到今天,已面臨著資源、生態環境、全球氣候變暖為表現的危機。各種危機的集中爆發預示著工業文明的化石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美國未來預測大師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這樣寫道:“我們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后階段,這是一
10月27日電 (能源頻道 史建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布《中國的能源政策》白皮書,明確了我國能源發展的八大方針。同日核電兩規劃也獲通過,標志著我國核電建設在冰封一年后正式啟動,不過“十二五”時期仍不安排內陸項目。 中國國土資源部本周也對頁巖氣20個區塊探礦權進行招標,包
■ 節能是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人類要抑制自身用能的“胃口”,要使節能成為一種先進文化,一種社會道德,一種世界觀,一種生活方式。 ■ 從現在到2050年,中國需利用1000億~1100 億噸標準煤,這龐大的煤炭總量如何利用好將是嚴重挑戰,必須作好頂層設計
2月24日上午10:00,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做題為《對我國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的科普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為公眾講解中國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精彩語錄: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倒U型,
●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將占全國總產量的90% ●國內原油產量將穩定在2億噸左右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要爭取達到11.4%,一半以上需水電完成 ●山西、鄂爾多斯盆地、蒙東、西南、新疆等5個區域將成為支撐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國家能源戰略基地 &n
今年6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向科學界提出,要重點推動八大科研領域發展,爭取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八大領域涵蓋可持續能源與資源、先進材料與智能綠色制造、信息網絡、生態高值農業和生物產業、普惠健康保障、生態與環境保育發展、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國家與公共
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能源戰略轉型成為世界經濟新格局調整的關鍵因素。 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沖擊,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在電力發展方式面臨著新的轉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于發展可再生能源,并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與恢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儲能技術專業學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4年)》的通知教高函〔2020〕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狀 可再生能源發展至今,在世界能源消費中已占據重要地位,在發電、供熱及交通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數據顯示,2011年,可再生能源消費占全球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9%。其中,傳統生物質能源占比9.3%,現代可再生能源占比9.7%,熱能利用約占4.1%,水電約占3.7%,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