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打開河北省的地圖可以看到,河北省的水系有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查閱資料,可以得知,在河北,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約有300多條。其中,河北省最大的水系海河,流域面積12.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6.3%。 除了這么多的河,河北還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最大的一塊濕地----白洋淀,面積366平方公里。有這么多水,河北是不是不應該缺水呢? 最近,卻有媒體報道:“河北地下水超采30年或很快用盡,地裂現象不斷出現”。專家將一些地方靠超采地下水度日的情況形容為“爺爺喝孫子的水”。長期透支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甚至形成了區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資料顯示,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區”。其中最大的一個漏斗面積達8800多平方公里,而這個面積,大約是北京市市區面積的12倍。現在,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狀況到底如何?真的如報道中說的地下水“將要用盡”......閱讀全文
河北衡水市有一個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區,目前已擴展到衡水全市,并與周邊漏斗區相連,形成了一個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中心水位埋深112米的復合型漏斗。 正嚴重超采不可再生地下水的河北,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并由此引發一系列生態和地質災害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活。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個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圖為中國林業大學的師生在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參觀。 今天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地下水的超采與污染問題引發熱議。 據國土資源部今天公開的消息透露,在我國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來自地下水;同時,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田澆灌也源自地下水。全國657
今天是第43個世界地球日。地下水的超采與污染問題引發熱議。 據國土資源部今天公開的消息透露,在我國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來自地下水;同時,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田澆灌也源自地下水。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 國土資源部認為,超采與污染正在危及地下水安全。
3月22日,又到“世界水日”。該紀念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國關注水資源,喚起公眾的水憂患意識。“世界水日”來臨前夕,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所長王建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加,導致用水需求激增,局部地區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的問題在東北已經初見端倪,且
9月28日,河北省舉行第二批黨的教育實踐活動修復生態環境惠民實事新聞發布會。作為“六件惠民實事”之一,截至目前,全省生態環境修復工作進展順利,全省生態漸入全面恢復期,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會上,河北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國土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分別進行了新聞發布。 省
“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從古至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她給了我們生命,也給過我們苦難。我們要解決問題,更好愛護她。” 說這話的人叫宋獻方,與“水”打了幾十年交道的他,是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特別助理、研究員。 他向記者講述了他與水的故事。 從找水到防水 “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就要時刻
南水北調是中國水情的必然選擇,應推進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及中線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但跨流域調水必須審慎推進,以此真正優化中國的水資源網絡 作為全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與三峽工程相比,南水北調工程備受關注的焦點并非建與不建,而是如何興建、如何使用。 這源于后者是緩解中國北方缺水地區
記者從河北省政府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河北啟動地下水超采治理,治理范圍涉及全省8個設區市114個縣(市、區),面積6.7萬平方公里,治理目標是到2017年,年減少地下水超采量39億立方米以上,使地下水超采狀況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大量超采地下水,河北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河北省國土資源
近日,《海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正式印發,《計劃》規定了2017年海南省水污染防治的年度目標以及重點工作安排,具體詳情如下: 海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計劃 為貫徹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海南省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海南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和《海南省城鎮
河北省日前印發《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方案(2016年度)》,根據方案,今年該省將安排投資87.1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71億元)治理地下水超采。據悉,本年度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新增52個縣(市、區),綜合治理試點達到115個縣(市、區),涵蓋了該省全部7個主要漏斗區。 河北省
因為怒斥河北滄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在回應村民有關地下水遭到污染時謊話連篇,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資源專家王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了王浩,他表示,目前中國六成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地下排污是主要因素之一,亟須對此建立相應的執行標準和監管。 地下水污染由城市
“未來到了7100億立方米用水高峰的時候,中國也能夠解決自己的水問題。”近日,在上海世博園區內舉行的一次報告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資源專家王浩表示,雖然我國面臨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但有關部門已建立了妥善的安排和規劃,足以應付2030年可能出現的7100億立方米的用水高峰。 王浩同時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乃至全世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擾動強度最大、水資源承載壓力最大、水資源安全保障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京津冀地區可利用水資源量呈現顯著衰減的趨勢。”中國水科院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趙勇12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11%,但多
日前,河北省政府印發《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方案(2016年度)》。根據方案確定的治理范圍,2016年度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新增52個試點縣(市、區),從而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擴大到全省9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共115個縣(市、區),涵蓋了全省全部7個主要漏斗區。為此,我省今年共安
日前,河北省政府印發《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方案(2016年度)》。根據方案確定的治理范圍,2016年度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新增52個試點縣(市、區),從而將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擴大到全省9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共115個縣(市、區),涵蓋了全省全部7個主要漏斗區。為此,我省今年共
針對地下水嚴重超采的現狀,河北省近日出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首次將地下水開采量列入紅線考核控制目標。 在河北省此次出臺的考核辦法中,省政府對各設區市、省直管縣(市)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進行考核。 在國務院規定的“用水總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
上圖 2010年春天,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小南辛堡.官廳水庫庫區,一位放羊的老人趕著羊群在水庫一側永定河多年前的河灘上干裂的河道里漫步。官廳水庫庫區是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庫,距離北京105公里,曾經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后期,庫區水受到嚴重污染,90年代水質繼續惡化
大氣污染防治在2013年、2014年已連續兩年被列為河北省政協1號提案,今年提案將重點關注什么問題?記者日前從河北省政協了解到,今年河北省政協將“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列為1號提案。 涵養地下水資源 防治土壤污染 京津冀同處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海河流域,海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370.4
今年秋季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經過約1276公里的長途跋涉,成為北京千家萬戶的生活飲用水。與此同時,今年5月29日北京城區供水量達到304萬立方米,突破百年歷史極值。隨后,5月30日再次創下306.5萬立方米的新高。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預計,今夏市區最高日供水量還將再創新高,并將逼近
今年汛后,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正式全線通水。最近,湖北、河南部分地區大旱,有人懷疑乃南水北調所致,并擔心今后調水水量不夠。對此,《求證》欄目記者展開調查采訪。 質疑南水北調致漢江缺水? 回應上游來水偏少是漢江缺水主因,將由引江濟漢工程補充漢江水量 近日有媒體稱,當前漢江下游一些河段水位下
68歲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牧民更登甲是一名大骨節病患者,長年忍受著病痛折磨。在當地,還有很多與像更登甲一樣的大骨節病患者,大骨節病是一種典型的地方病,一般認為是與飲用水中富含較多腐蝕酸有關。 中國是地方病流行較為嚴重的國家,地方病分布廣,病種多,主要有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和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對新近公布的一號文件進行全面解讀。據陳錫文介紹,我國是轉基因農產品播種面積較大的國家,但主要是轉基因棉花,食用的農產品中只有木瓜這一個品種。小西紅柿、彩椒等都不是轉基因品種。 轉基因育種上
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遭遇嚴重旱災。 被抽空的華北平原 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遭遇嚴重旱災。 對大地的過度索取和開發,讓空心危機日漸逼近中國。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遼闊的華北平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區”。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包括淺層漏斗和深層漏斗在內的華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導讀] 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使水源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既減少了面源污染對地表水的影響,也有效保護了地下水資源。 科技讓北京城“喝上”干凈水 上圖:項目組在某非正規垃圾填埋場修復試驗現場工作 你知道嗎?北京市的供水有60%以上是來自于地下水,也就是說,北京市居民喝的每三
作為經濟后發地區,貴州、云南、甘肅、青海、新疆等5個西部省自治區的國土面占了全國的35.5%,但只為全國貢獻了5.7%的GDP。 在專家看來,這些地區是未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經濟突圍的攻堅地區。但值得注意的是,這35.5%的國土面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關乎我國的生態安全,這些資
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中國城鎮化建設難題 隨著中國進入城鎮化的快速推進階段,城鎮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協調的問題逐漸突出,不少城市或嚴重缺水,或因污染而有水不能用。為此,有的城市不得不遠距離調水,有的被迫超采地下水并引發地面沉降。專家稱,水資源短缺日漸成為制約中國城鎮化建設
水安全問題正在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新華社記者為此深入調研,從即日起連續兩天播發系列報道,以期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這是紅色的警訊—— 全國十大水系水質一半污染;國控重點湖泊水質四成污染;31個大型淡水湖泊水質17個污染;9個重要海灣中,遼東灣、渤海灣和膠州灣水質差,長江口、杭州灣、
地下水是全球陸地水循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灌溉、工業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淡水來源之一。自20世紀中葉以來,由于氣候變化、農業和城市的快速發展,我國華北地區的地下水超采現象嚴重,產生了大面積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并由此導致大面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鹽化等一系列環境地質問題,威脅
生態文明建設從何處破題?山東選擇了“水”。 2012年10月,泉城濟南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一個創建國家級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 此前,臨沂、濰坊、聊城、濟寧、濱州都在積極創建山東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臨沂市日前剛通過專家組評審,有望奪得山東首個桂冠。 水生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