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增設“全球環境和公共衛生獎”,擴展“生理學或醫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本年度揭曉儀式將于10月5日起陸續舉行。與去年相同,今年諾貝爾獎每項獎金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 據諾貝爾基金會介紹,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具體揭曉時間如下: 湯姆森-路透公司下屬的健康與科學部門根據科學引文索引(SCI)等數據發布預測稱,實現實時觀測人腦活動、使高效太陽能電池成為可能、揭開細胞老化的秘密等多項重要科研成果,被預測最有可能獲得2009年度各科學類諾貝爾獎。 湯姆森-路透公司預測稱,有關端粒和端粒酶的發現、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現等6項成果,有可能幫助其研究人員摘得生理學或醫學獎;對負折射的預測和發現等7項成果,有可能獲物理學獎;燃料敏化電池等5項成果被認為是化學獎的熱門候選。 所謂“SCI”,簡單地說就是一種科學文獻檢索工具,它收錄了國際上最主要的科學期刊,對衡量學術論文的水平和質......閱讀全文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本年度生物領域獲獎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諾獎風向標”榜單揭曉 4名科學家榮獲2018拉斯克獎 拉斯克獎是全球最為著名的醫學類獎項之一,也有“諾貝爾風向標”之稱。這是因為在諸多拉斯克獎得主中,已有87人獲得了諾貝爾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
當地時間10月11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Ethiopian Prime Minister Abiy Ahmed Ali)。 阿比·艾哈邁德·阿里今年42歲,獲得埃塞俄比亞、南非、英國和美國等多所大學學位。2010年起先后擔任奧羅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9月21日宣布,它將于10月4日公布今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名單。 根據記者當天收到的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電子郵件,2010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名單定于當地時間10月4日上午11時30分宣布,宣布地
梅 -布里特·莫澤約翰·奧基夫赤崎勇愛德華·莫澤中村修二天野浩生理學或醫學獎垂青“大腦GPS” “這簡直不太可能,我從未預料到,這是一項崇高的榮譽。”10月6日,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之一約翰·奧基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然非常激動。當得知獲獎時,他正在家里的辦公桌前像以往一樣
10月“諾貝爾獎月”即將來到,頒獎期正在臨近,科學家們和各方面專家們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預測活動,盡管嚴肅的態度各異,焦點都只有一個:誰將贏得今年的諾貝爾獎項? 表觀遺傳學是指在基因組的水平上研究不改變DNA序列而通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基因表達改變的學科。由于被認為有可能解釋衰老、人類發育和如癌癥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受聘擔任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原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卸任,任職首都醫科大學校長。 饒毅回顧了任職期間相關工作,簡要總結了理學部各院系過去三年的發展。他認為,過去幾年來,學校理學學科發展迅速,但也存在
《Science》通過賀建奎的前公關助手Ryan Ferrell,追蹤采訪與賀建奎相關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個事件的大致輪廓——這位本來做測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學家如何轉向并讓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橫空出世?他如何起步、獲得經費、與同行進行交流、同行當時的建議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評論此事? 2017
9月9日下午,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各為100萬美元。 百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發布的消息,2014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6日起陸續揭曉。四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鄧青云、錢澤南成奪獎熱門人選。 根據湯森路透的預測,2014預測名單包含來自9個不同國家、27個不同學術和研究組織的27位研究人員,并首次同時出現四位華裔科學家。因已成
友人對他說:“我們都欠中國至少15年的全職工作” 施一公一天不到決定回國 回清華組團隊“狂人”潛心學術 重磅研究成果登《科學》雜志 同行稱有望角逐諾獎 “清華副校長”任用公示已結束 “一公,我們都欠中國至少15年的全職工作。”友人王曉東的一句話讓施一公久久難忘。2008年他用不到一天的時間
豉汁蒸鳳爪端上桌后,一個小女孩頑皮地用筷子噠噠地敲打著餐桌。一位穿著Polo衫和牛仔褲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兒、妻子和母親享用著廣式點心。在波士頓唐人街這個喧鬧的餐廳,沒人會多瞄一眼這位男青年。 沒人能猜到,34歲的張鋒會是這一代人中公認的最具轉化能力的生物學家,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在兩個領域
日前,美國拉斯科基金會公布了2015年拉斯克獎(Albert Lasker Award)的獲獎者,包括3位科學家和一個組織。其中,臨床醫學獎授予了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的James P. Allison;獲獎理由是“發現并發展了一種單克隆抗體療法,促進免疫系統對抗癌癥”。 拉斯克獎是生理學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又到一年諾貝爾獎揭曉時,有人說現在,世界各國的頂尖科學家也許都在凝神靜氣,期待著那通來自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北京時間昨天(10月3日)傍晚,2011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率先揭曉,美國、盧森堡、加拿大三國的三名科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三名科學家的什么研究
生 物 谷 網 站 新聞背景: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日前被授予美國科學家馬里奧·卡佩基和奧利弗·史密西斯、英國科學家馬丁·埃文斯。這三位科學家的一系列基因治療科研成果,為“基因靶向治療技術”奠定了基礎,此技術已經在我國開展,使不少腫瘤患者得以延長生命。
“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度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自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立下這份遺囑以來,諾貝爾獎已歷經了百年風云。 12月10日是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1901年起,除因戰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諾貝爾獎組委會都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隆重的頒獎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周易·系辭下》
本文整理自儀器信息網,中國教育報,大河網 導讀 11月18日下午,2016年度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評選結果正式公示,共有來自于9個院系的7名博士生與3名碩士生最終獲此殊榮。其中,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唯一的獲獎者,是師從施一公教授的博士生萬蕊雪。 11月18日下午,2016年度清華大學研究
許多高污染、高排放工序被層層轉包,一些IT品牌企業并不知道自己龐大復雜的供應鏈條上究竟都有哪些企業;一些IT企業從技術上支撐了我國的環境信息公開,但在利用信息公開推動完善供應鏈環境管理時卻悄然落后。一些高調宣稱"綠色環保"的IT行業巨頭竟然是重金屬污染的重災區。不少
2010年諾貝爾獎得主預測
2011年12月12日,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京揭曉。現將2011年度入選項目名單予以介紹。 一、正調控水稻種子大小、粒重和產量的GS5基因克隆與功能研究 主持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主持人:何予卿 經過近10年的研究,由華中農業大學
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于2018年5月26日上午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政府主辦。中國科協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作報告,以下為全文: 首先特別感謝中國科協和浙江省政府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跟大家分享我過去
在新的一年中,研究者將會窺探黑洞的視界、繼續角逐量子科技主導權,并在2016年政治事件的余波中試圖站穩腳跟。 氣候叵測 如果美國像候任總統特朗普承諾的那樣從氣候協議中退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便可能會承擔起緩解氣候變化的領導職責。旨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中國國家碳排放限額交易計劃可能在
在新的一年中,研究者將會窺探黑洞的視界、繼續角逐量子科技主導權,并在2016年政治事件的余波中試圖站穩腳跟。 氣候叵測 鋼鐵行業是污染的主要來源(圖片來源于:Kevin Frayer/Getty) 如果美國像候任總統特朗普承諾的那樣從氣候協議中退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便可能會承擔
圖片來源:昵圖網 從事“冷門”科學研究的辛苦,不僅體現在研究環境艱苦,而且在項目經費上,與那些“熱門”科研相比僅僅是杯水車薪。然而有這樣一批研究人員始終堅持著他們鐘愛的事業。 “冷門”科研何時能迎來春天? 4月9日,星期一,80后博士王傳超坐在辦公桌
華人科學家高錕和2美科學家因光傳輸研究和CCD傳感器獲獎 高錕 Willard S. Boyle George E. Smith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5點45分,2009年諾貝爾物
眾所周知,美國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20世紀以來,美國一直是創新能力最強的國家,無論是歷史同期還是現在,美國的科技貢獻率在全球都首屈一指。2008年美國GDP為14.33萬億美元,居世界首位,遠超位居第二的日本,即便發生了金融危機,2009年GDP仍達到14.27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
它,是通往核聚變時代的前沿材料,是困擾全球科學界107年的難題,是未來人類從地球走向宇宙的必由之路。 而解決這一百年大難題的人,是來自于中國的一位天才少年。當前,世界數百位頂級科學家正試圖讓他的科研成果擴大化。 一旦這個成果投入市場,它將為中國乃至世界能源節省數十萬億人民幣。 2018年度
人物小傳 丁奎嶺,有機化學家。1966年出生,河南省永城市人,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化學系。1998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00年和2003年分別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劃和“啟明星跟蹤”計劃,獲得2002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9年7月起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2
2016年10月3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因其在細胞自噬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而獲獎(陪跑三年,他終于獲得了諾貝爾獎)。10月5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獲此獎項的是Jean-Pierre Sauvage、Sir J. Fr
起底10億元海外醫療詐騙案 2018年12月28日,公安部督辦的“4·24”特大海外醫療詐騙案偵查終結,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秀洲區分局將案件移送檢方審查起訴。 免費坐飛機出境游、免費參加高端海外醫療說明會、免費接受“國際權威醫學機構”體檢……這是嘉興市某美容院為會員提供的誘人福利。然而,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