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e preparation of native chromatin from cultured human cells1.1.Cultured cells (e.g. HL-60 or lymphoblastoids) are grown to a density of approximately 1 x 106 cells/ml until they are inlog phase.1.2.Harvest cells: centrifuge samples (7,000 g, 10 min, 4°C) and wash the cell pellet 3 x ice cold PBS (Phosphate BufferedSaline).It is essential that 5 mM Na butyrate is present in all solutions throughout chroma......閱讀全文
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基本完成,功能基因組學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而基因表達的調控又是功能基因組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要想提供蛋白因子直接調控的證據,需要直接檢測蛋白質-DNA的相互作用,而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就是一種研
第一節 概念及意義 一、概念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 是指各種醫學科學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類疾病模擬表現的動物。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測序(ChIP-Seq)是指對染色質免疫共沉淀(ChIP)獲得的DNA片段進行大規模測序,并能把所研究蛋白的DNA結合位點精確定位到基因組上。Roche GS FLX Titanium 、Illumina Hiseq2000和AB SOLID 4 這3種測序技術均可以用于ChIP-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步驟 一、使用大腸桿菌生產外源蛋白 有越來越多的細菌表達系統可用于外源蛋白的生產。影
細菌表達系統有各種各樣的載體和宿主菌可供選擇,大部分工程菌的增殖時間短, 不僅便于快速評價實驗結果,而且降低了技術和設備無菌要求的嚴格性。經過簡單的調整, 許多在實驗室規模下具有的這些內在優點在大規模的自動生產過程中也具有 。實驗步驟一、使用大腸桿菌生產外源蛋白有越來越多的細菌表達系統可用于外源蛋白
實驗概要染色質免疫共沉淀是一種強力的方法,來聯系蛋白質或其修飾的定位與基因組的關系。染色質分離并用特異性抗體判斷是否與特異性 DNA 序列相結合。染色質免疫沉淀法亦可用來檢測目的位點在基因組中的時空分布(用芯片或 DNA 測序)。本操作規程詳細闡述了交聯染色質免疫沉淀 &nbs
染色質由真核基因組包裝而成,它參與了轉錄、復制、重組、修復等許多以DNA一蛋白質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生化過程。研究者感興趣的是這些過程涉及到哪些特異的基因或DNA序列,有哪些蛋白質參與。盡管有許多人對染色質進行分類,就像Holde將其分為轉錄活性或非活性位點,但染色質構本身是動態的,并且DNA與非組蛋白
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簡稱ChIP)是研究活體內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的一種技術。它利用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可以真實地反映體內蛋白因子與基因組DNA結合的狀況。隨著對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斷深入,這項技術正越來越多的被應用于科研的各個領域
真核生物的基因組DNA以染色質的形式存在,研究蛋白質與DNA在染色質環境下的相互作用是闡明真核生物基因表達機制的基本途徑。與傳統的EMSA技術相比,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IP)能真實完整地反映結合在DNA序列上的調控蛋白,是目前研究體內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最佳方法。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ro
一、對照實驗 1.吸收實驗 應用尚無文獻報告的抗血清/自己制備的抗血清進行ICC染色時,需用相應的抗原吸收抗血清后,再孵育標本,判斷結果的可信性(結果應為陰性)。常用的吸收實驗分固相吸收和液相吸收兩種(見本書第一章 ),對于不能形成沉淀,難以用離心沉降法分離的一些小分子多肽類抗原,以固相吸收為佳
ChIP是一種強大的確定蛋白或者組蛋白修飾在基因組上定位的實驗方法。染色質被分離出來后采用抗體與抗原的結合來判定目的蛋白是否結合在特定的DNA序列上或者判定目的蛋白結合位點在全基因組范圍的分布(微陣列或DNA序列)。這種方法具有空間性與時效性。該實驗設計為如何在細胞中進行ChIP實驗提供了詳細的步驟
每一個領域的發展都是基于技術的進步和革新,蛋白質組學亦然。蛋白質的可變性和多樣性等特殊性質導致了蛋白質研究技術遠遠比核酸技術要復雜和困難得多,但正是這些特性參與和影響著整個生命過程。在開始實驗之前,先看看這篇技術簡介吧。一 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在許多的細胞生命活動中,例如DNA復制、mR
由比利時 Diagenode 公司開發生產的 Bioruptor 非接觸式全自動超聲破碎儀可獲得傳統超聲方法無可比擬的質量、效率和安全性。這一創新已在歐美廣泛應用,被上百篇權威雜志引用,目前最暢銷的有兩款,Bioruptor Plus和Bioruptor Pico。Bioruptor P
在基因調控領域,可以說沒有比表觀遺傳學更熱的話題了。而染色質免疫共沉淀ChIP是表觀遺傳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ChIP通過針對染色質相關蛋白(組蛋白、轉錄因子等)的抗體,來鑒定與該蛋白(或蛋白修飾)相連的序列。這種方式能夠幫助人們定位基因組中發生的表觀遺傳學改變。舉例來說,針對H3K4
關于包涵體的純化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包涵體的復性已經成為生物制藥的瓶頸,關于包涵體的處理一般包括這么幾步:菌體的破碎、包涵體的洗滌、溶解、復性以及純化,內容比較龐雜 一、菌體的裂解 1、怎樣裂解細菌? 細胞的破碎方法 1.高速組織搗碎
實驗步驟 一、材料 1. 胞質分裂阻滯微核試驗 2. 微核的著絲點檢測 (1)從硬皮病 C R E S T 亞型的患者中取得的血清樣本。 (2) F I T C 標記的兔抗人 I g G 二抗。 (3) 過氧化物酶
免疫組化染色方法已不是什么很難的問題,操作步驟簡單也易掌握,但要染好免疫組化,其中方法的技巧將是每位操作者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和探討的事,但最基本的應從以下方面加以注意:(1) 去除內源酶及內源性生物素 一般我們進行免疫組化標記的都是一些生物體組織,其中自身含有一定量的內源酶和內源性生物素,而免疫組
實驗步驟 一、蛋白質印跡法 蛋白質印跡 (Western Blotting) 法是在混合的復合物中鑒定和定量特定蛋白質的一種有效且常用的方法 (Towbin et al. ,1979)。這一技術對固定在硝酸纖維素膜或聚偏二氟乙烯
實驗步驟一、材料1. 胞質分裂阻滯微核試驗2. 微核的著絲點檢測(1)從硬皮病 C R E S T 亞型的患者中取得的血清樣本。(2) F I T C 標記的兔抗人 I g G 二抗。(3) 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兔抗人 I g G 。(4) 二胺基聯苯溶液(D A B ): I m g /m L 溶于
《Nature Methods》盤點2015年度技術,選出了最受關注的技術成果:單粒子低溫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 除此之外,也整理出了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幾項技術,分別為:細胞內蛋白標記(Protein labeling in cells)、細胞核結構(Unraveling nuc
應用末端截切、進化、再延長技術提高酶穩定性的方法 實驗材料 質粒
隨著技術進步和測序成本的大幅下滑,下一代測序(NGS)如雨后春筍般普及開來,研究人員在開展大規模基因組應用研究中傾向于選擇NGS技術而非微陣列技術,這得益于可接受的測序成本以及越來越簡單的、普及的測序方法。 NGS 系統和配套應用的不斷成熟,諸如文庫制備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最近幾年,隨著國內科研水平的提高,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進步顯著,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也越來越多,包括著名的Nature、Science、Cell等學術期刊。 2019年開年,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三大期刊發文表現依然優異。2月28日(今
EpiQuik?植物染色質免疫沉淀試劑盒包括全套的試劑,允許試驗者有效地在體內研究蛋白-DNA相互關系。整個過程可以在6小時內完成,產品效果遠遠優于任何競爭對手的試劑盒。EpiQuik?植物染色質免疫沉淀試劑盒適用于將特異性免疫沉淀與定性和定量PCR、ChIP-Seq、ChIP-on-chip結合使
該技術能夠快速在目標基因組的染色體中確定特異DNA結合蛋白的準確結合位點,ChIP芯片也可以在一個基因組的任何感興趣的區域內尋找染色體的結構改變。一、ChIP-Chip的用途(1)在基因組范圍內確定基因轉錄因子的DNA結合位點和其他DNA結合蛋白或蛋白復合體的DNA結合位點。(2)染色體活性狀態的定
實驗概要本實驗詳細介紹了顯微注射法建立轉基因小鼠模型的操作流程。實驗原理轉基因小鼠制備的基本原理是將改建后的目的基因(或基因組片段)用顯微注射法注入供體小鼠的受精卵(或著床前胚胎細胞),然后將此受精卵(或著床前胚胎細胞)再植入受體動物的輸卵管(或子宮)中,使其發育成攜帶有外源基因的轉基因動物,通過分
2019年10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開發出光學混合篩選技術,可在幾天內篩選人細胞中的數千個基因 doi:10.1016/j.cell.2019.09.016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
染色質免疫沉淀技術(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簡稱ChIP)是研究體內蛋白質與DNA相互作用的一種技術。它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反應,可以真實地反映體內蛋白分子與基因組DNA結合的狀況。下面我們就最基本的實驗步驟,實驗中的小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簡單介紹一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