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有效、質量可控是新藥研發的三個基本要求,任何新藥的研發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科學的實驗檢驗。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的目的是為評價新藥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及危害程度提供科學根據。安全性評價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臨床用藥的安全性。為了提高藥物非臨床研究安全性評價的質量,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制定、發布并實施了《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即藥物優良實驗室規范、藥物GLP)。一、藥物GLP歷史沿革1978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藥物安全性評價研究規范《藥物非臨床安全研究工作質量管理規范》,1994年1月我國開始實施《藥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定(試行)》,1996年8月國家科委印發了《藥品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定(試行)》實施指南(試行)和執行情況驗收檢查指南(試行)。1998年6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GLP的執法主體變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1999年10月國......閱讀全文
第三章 藥物的臨床前研究 第十五條 為申請藥品注冊而進行的藥物臨床前研究,包括藥物的合成工藝、提取方法、理化性質及純度、劑型選擇、處方篩選、制備工藝、檢驗方法、質量指標、穩定性、藥理、毒理、動物藥代動力學研究等。中藥制劑還包括原藥材的來源、加工及炮制等的研究;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法律依據)為規范藥品注冊行為,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以下簡稱《疫苗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以下簡稱《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4月29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了《關于成立國家干細胞臨床研究專家委員會的通知》,《通知》表示:根據《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要求,國家衛生計生委與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共同成立由干細胞基礎及臨床相關專業、干細胞制劑制備和質量控制等領域33位專家組成的國家干細
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征求《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 (試行) (征求意見稿)》,引起行業內眾多從業者的巨大反響。這一幕也大概出現在一個月前(2月26日),同樣由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兩份監管文件主要關注的焦點就是細胞治療
(2002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60號公布 根據2016年2月6日國務院第666號令《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設置國家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規劃》提出,完善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從中央檢驗難到基層快速檢測執法 《“十三五”國家
《藥品管理法》要變,取消GMP、GSP認證,寫進法律!藥品文號可合法轉讓! 10月23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見稿)》。 總局表示,此次《藥品管理法》的修改,是緊緊圍繞10月1日,兩辦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
日,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軍委后勤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制定并印發了《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發展規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運行績效評估方案(試行)》3份文件。 文件對未來五年的中心建設與布局提出具體要
一、為了促進臨床研究藥物標準化管理,鼓勵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能夠規范臨床研究藥物管理,提高其管理質量,確保臨床試驗過程的規范、結果的科學可靠,最大程度保障受試者的權益和健康而設立本標準。本標準依據《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局令第3號)和《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檢查細則》以及《藥物臨床試驗數據現
12月2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預防用疫苗臨床可比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將進一步規范和提高疫苗臨床研發水平、加強疫苗質量安全監管。 指導原則共包括“前言”、“臨床試驗前的考慮”、“臨床試驗設計的一般考慮”、“臨床試驗設計的統計學考慮”、“數據管理和質量保證”、“臨床試驗結果評價”共計6個部分。指
為規范和指導按照藥品研發及注冊的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究與評價工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制定了《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見附件),現予發布。特此通告。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7年12月18日細胞治療產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一、前言近年來,隨著干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和
11月1日,《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開始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征求意見截至時間為2018年12月1日。 公告顯示,草案在總體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幾點:一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的要求,堅持重典治亂,去疴除弊,強化全過程監管,堅決守住公共安全底線。二是圍繞問題疫苗案件暴露
(二)藥品安全。 #p#分頁標題#e# 13.提升藥品安全監管水平。 (1)構建科學的藥品評價體系。加強藥品注冊管理法規建設,制訂藥物研究開發技術指導原則。整合藥品注冊管理資源,深化藥品注冊審
前言:創新藥,在確定候選藥物過程中,無論是預試驗、還是正式試驗,都需要藥理毒理數據的及時支撐,以供判斷如何進行下一階段的開發工作,亦或終止開發……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藥開發的廣泛鋪開,I期臨床申請所需要做的藥理毒理等安全性評價工作不再神秘,已形成了系統的SOP。但畢竟隔行如隔山,合成/質量/制劑等
備受期待的《干細胞臨床試驗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干細胞臨床試驗研究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和《干細胞制劑質量控制和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終于出爐,這能否推進干細胞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我國干細胞治療的混亂局面引發國內外強烈反響。201
中藥行業科技創新、標準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創好藥、用好藥”提供了技術保障,夯實了現代中藥的創新基礎,從根本上保證了中成藥的質量,推進了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 “十五”以來,國家先后制定了《2002-2010年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
為進一步規范和提高疫苗臨床研發水平,加強疫苗質量安全監管,12月24日,國家藥監局下發了《預防用疫苗臨床可比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 近年,隨著經濟和產業發展,預防用疫苗類產品的申報量逐年增多,包括非創新性疫苗的研發也在不斷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的頒布實施,對疫苗也提出更高的監管需求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 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 藥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5月11日,為進一步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促進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滿足公眾臨床需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3項征求意見稿公告——《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改革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促進有潛在抗病毒或對癥治療作用的藥品及早進入臨床應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印發《關于規范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藥物治療臨床研究的通知》,在國家啟動公共衛生應急機制期間,有關
2017年5月11日,CFDA以改革的名義,于同一天針對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發布3大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改革臨床試驗管理的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
2017年5月11日,CFDA以改革的名義,于同一天針對藥品醫療器械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發布3大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改革臨床試驗管理的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關政策》、《關于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加快新藥醫療器械上市審評審批的相關
臨床試驗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出一所醫院的臨床科研意識與臨床診療的規范化水平,同時不要把臨床試驗僅僅當作一種學術活動,它同時也是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在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創新過程中,GCP(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是不可逾越的步驟。而在進行藥物臨床試驗的時候,一定要恪守保證受試者安全與試
“臨床研究與臨床診療一樣,都需要強調基于患者的需求。醫院既是最貼近患者需求的策源地,也是完成臨床研究任務的主戰場。任何一個尚未獲得滿意答案的臨床問題,都是研究方案設計的源頭,由此獲取數據形成證據最終得到可靠結論才能指導臨床實踐。因此,醫療機構應該切實保證受試者權益和安全,與申辦方攜手促進行業生態的持
優良實驗室規范(GLP)是國際公認的藥品安全評價標準之一,我國GLP標準雖發展迅速,但與世界一流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來自中國國家藥物安全評價檢測中心的6名技術人員日前完成了在英國為期兩周的學習培訓,這一中英科技合作項目將有助于提升我國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管理水平。國家藥物安全評價監測中心主任李波研
臨床試驗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出一所醫院的臨床科研意識與臨床診療的規范化水平,同時不要把臨床試驗僅僅當作一種學術活動,它同時也是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在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創新過程中,GCP(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是不可逾越的步驟。而在進行藥物臨床試驗的時候,一定要恪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6月6日,生物技術藥物臨床研究關鍵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藥學會藥物臨床評價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軍事醫學研究院承辦。本次研討會聚焦生物技術藥物與臨床研究關鍵技術,旨在凝練亟需解決的問題,達成行業共識,促成生物藥研發聯合協作平臺,推進行業發展。會議共有
真實、規范、完整的臨床試驗,是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源頭保障。如果臨床試驗數據存在問題,不僅給老百姓用藥安全帶來隱患,也嚴重影響我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7月22日以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11月起組織力量分兩批對真實性存在疑點的部分生物等效性試驗項目進行核查,發現有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推進藥品審評審批改革,加強藥品注冊管理,提高審評審批效率,鼓勵創新藥物和具有臨床價值仿制藥,滿足國內臨床用藥需要,確保公眾用藥更加安全有效。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快創新藥物審評 (一)鼓勵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
一種抗瘧疾的復方制劑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完成了生物等效性試驗,現已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資料審查和現場考核,將進入世界藥品的采購平臺。這是我國藥品通過自主臨床研究,同時通過世衛組織“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和“藥物實驗研究管理規范”認可,在藥物臨床研究領域獲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