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瘧疾的復方制劑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完成了生物等效性試驗,現已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資料審查和現場考核,將進入世界藥品的采購平臺。這是我國藥品通過自主臨床研究,同時通過世衛組織“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和“藥物實驗研究管理規范”認可,在藥物臨床研究領域獲得突破性進展。 青蒿素類藥品是我國首創的抗瘧藥,世界衛生組織評價其為“最有效、首選”的抗瘧藥。抗瘧藥往往會因產生抗藥性而失效,為此世衛組織推薦青蒿琥酯與鹽酸阿莫地喹片等聯合用藥用于治療瘧疾。這種聯合用藥中使用了羅氏公司生產的藥品。為了降低成本,我國藥品生產企業努力研制替代產品;經過多年的努力,新研發的另一復方制劑磺胺多辛-乙胺嘧啶與青蒿琥酯聯合使用,可有效治療惡性瘧疾,且耐受性良好。按照國際規范,在推廣使用前須經過生物等效性試驗。 在上海醫藥臨床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維歐醫藥科技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特敏生物醫......閱讀全文
隨著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引起公眾廣泛討論的除了其“三無”身份外,還有助其捧得大獎的青蒿素。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中國為世界貢獻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國企業在這一產業的競爭力卻十分有限,利潤豐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國際巨頭把控。與此同時,中藥行業整體呈現邊緣化趨勢,去年
昨天下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消息傳出后不久,一則“熱烈祝賀北大校友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招生辦”等多個北大官方微信公眾號傳播。 消息稱,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現為北京大學醫學部),選擇藥物學系生藥學專業為第一志愿。 早在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黎潤紅1 饒毅2 張大慶1(北京大學 1醫學部100191,2 生命科學學院 100087) 摘要 青蒿素的發現是在一個相當復雜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完成的。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爭議,甚至在青蒿素發現的代表人物之一——屠呦呦獲得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之后,相關的爭議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上海發布”微信公號11月7日消息,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實施意見》,提出32條具體舉措,包括力爭使本市臨床試驗機構數量達到80家以上、力爭集聚20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爭取
21世紀初,在歐美醫藥界和風投人眼里,中國不可能誕生新藥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至少不會成為一個行業,因為中國不具備這樣的研發實力和基本土壤。 2007年12月,來自中國無錫的新藥研發服務公司藥明康德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給唱衰之人以重重地回擊,引發國內外業界和資本市場轟動。 彼時,在紐交所
2010年研究生畢業后,大家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制藥公司,有的去了醫院,有的去了藥監部門,有的接著讀博或者出國,當然也有的人轉了行。每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可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出路。 我們這一代學藥人,趕上了制藥行業突飛猛進的十年,旁觀了05、06年文號亂飛的狂飆突進,也體驗了15、16年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2015年8月,國務院啟動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其中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以下簡稱“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 今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國已上市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全面展開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后,關于她的報道鋪天蓋地。實際上,真正見過她本人的記者,依然很少。 她頑強抵抗著外界的關注。屠呦呦曾對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說:“院長,可以了吧,趕緊停下來。我不太愿意搞這些場合上的事情,是時候談談青蒿素的具體問題了吧。”科研,她愿意談;其他的,“實在不會”。
我今天來說一個嚴肅的話題,說說國產藥的質量問題。關于國產藥,我聽到過幾個好玩的說法,都來自醫生。一個說,心血管方面的藥,夏天可以吃國產的,冬天危險系數比較高,一定要吃進口藥。還有一個說,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吃進口藥,等到病情穩定了可以換成國產藥。又有一個醫生說,普通病人的醫保數額有限,只能吃國產藥。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衛辦疾控發〔2010〕14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財政部 衛生部關于下達2010年公共衛生專項資金的通知》(財社〔2010〕90號),我部組織制定了《201
一、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國家食品藥
日,科技部、國家衛生計生委、軍委后勤保障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制定并印發了《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發展規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管理辦法(2017年修訂)》和《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運行績效評估方案(試行)》3份文件。 文件對未來五年的中心建設與布局提出具體要
一、 疫苗的概念及分類 疫苗,是指一切通過注射或黏膜途徑接種,可以誘導機體產生針對特定致病原的特異性抗體或細胞免疫,從而使機體獲得保護或消滅該致病原的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質、多糖、核酸活載體,感染因子等。在我國,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
2014年1月13日-14日,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和美國藥典委員會(USP)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藥品快速檢測技術研討會暨第四屆中美藥品分析技術與檢測方法研討會在上海華亭賓館隆重召開。本屆會議以“藥品快檢與藥品質量保障”和“要品牌分析技術創新與發展”為主題,就藥品檢驗技術與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計劃》)。令人矚目的是,《計劃》對提高臨床試驗水平提出了一些突破性的計劃,其中包括: 提高臨床研究與試驗水平。進一步加快國家及北京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布局,切實發揮其對臨床研究的帶動引領作用。采取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們揭示有關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從5月20日開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的慢性乙肝病人就開始了比過去幾年更煎熬的漫長等待。這一天,國家藥品價格談判試點工作的首輪結果公布。 其中,乙肝病人急需的韋瑞德藥物(替諾福韋酯)在通過“國家談判”試點獲得降價后,降價幅度在67%,是此輪試點降價幅度最大的一款藥物。此前,韋瑞德的月均
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具有國際專利覆蓋數目最多的藥物 近日,由昆明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共同完成的復方蒿甲醚的研發、國際化及產業化項目獲得成功。通過臨床前和臨床研究,該項目將中國原創發明的兩個新藥蒿甲醚、本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
2019年3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征求《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管理辦法 (試行) (征求意見稿)》,引起行業內眾多從業者的巨大反響。這一幕也大概出現在一個月前(2月26日),同樣由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生物醫學新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兩份監管文件主要關注的焦點就是細胞治療
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專項)針對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10類(種)重大疾病(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藥性病原菌感染、肺結核、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常見病和多發病),重視兒童和罕見病用藥,圍繞新藥研發和產業化過程中的重大科技問題,
導語:我國在衛生部“倍增計劃”的引導和激勵下,國內單采血漿站從2011年的146個快速增加到2016年的225個;采漿能力也普遍提升,采漿量從2011年的3858噸增加到2016年的7000噸左右,5年時間基本實現倍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血漿緊缺的現狀。 血制品:來自人體的獨特生物制品 血制品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促進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18-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8年11月3日促進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18-2020年) 生物醫藥產業是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是上海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工作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這是“4+7集中采購”文件公布之后,帶量采購又一重大政策更新,國務院發文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報告要點:全球CRO市場快速增長: 2014 年全球 CRO市場規模達 270億美元,預計 2017 年達 320億美元,2020 年達 590億美元。2014-2020年,CRO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 13.91%。研發投入、創新藥、政策驅動,中國CRO市場空間巨大:中國CRO市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