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乳業安全問題頻發影響,今年以來,國外奶粉進口量同比大增,并且有越來越多新品牌進入中國,甚至不少國內奶粉企業也開始停用國內奶源。這對中國小養殖戶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 在廣州的體育西路,來自新西蘭的Marcus正緊鑼密鼓地把一種名為“Golden Fern”的全階段嬰兒奶粉上架。“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我們都會在促銷,買2送1。”這位年輕的創業者告訴本報。今年前8個月,新西蘭、澳大利亞奶粉從黃埔關區進口量同比增加七成以上。對于這種趨勢,有的國內乳企已不得不迎合。 每年的10~12月都是國內奶粉銷售旺季。相比往年“洋奶粉”對市場策略應用得更圓滑,在經過早前的一輪提價后,再度用促銷方法占領市場。在人民路的母嬰店,減價、贈送成為一大特色:買一箱(12罐)雅培喜康力直減190元,買一箱(6罐)惠氏幼兒樂也能直減70元,還有一些品牌宣稱送玩具甚至童車。 在這些傳統“洋品牌”身后,更多新面孔在躍躍欲試。瑞士奶粉百利......閱讀全文
中國乳業圈內的人士正隱約感覺到,繼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行業正在醞釀新一輪的產業重組。 2013年6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個部委在京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下,在行業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原料基地建設、企業管理升級、產品質量安全有了顯著進步,消費者信心、乳制品市場得到了恢復,乳制品生產、銷售取得了較好成績。我國乳制品行業終于走出了低谷,進入新的良性發展時期。 一、行業發展形勢及概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快報數據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近期國內規模化牧場的收奶價格不斷下滑,已經跌至3.7~3.8元/公斤左右,這個價格已經接近規模化奶牛養殖企業的盈虧線。] [2015年全國液態奶銷售總量2738.9萬噸,比上年增長了3.6%。但與“十二五”期間每年平均增長5.1%,“十一五”期間每年平均增長11.1%相比,
過去的一年,乳品行業歷經質疑和坎坷,隨著監管的政策的密集出臺,行業企業開始多方面探索自身的出路。就在本月6日,雅士利國際控股及蒙牛乳業發布聯合公告,宣布雅士利將雅士利(鄭州)營養品有限公司的100%股權以3.77億元的價格,出售給蒙牛投資與 WhiteWaveFoodsCompany(以下簡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對乳業的沖擊,絕不遜于一場8級大地震,這場奶粉產品開始的危機成為肅清乳業混亂局面的一個契機: 舊格局被打破,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巨頭的再次振興與擴張,新希望、南方奶粉集團軍、長沙的澳優、廣西的皇氏甲天下、東北的完達山等地方割據勢力的爭雄。蒙牛聯盟中糧集團以及現代
我國奶牛養殖已面臨多重困局,并嚴重影響乳業健康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采訪中發現,盡管我國乳業在“三鹿事件”后知恥后勇,苦練內功,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三鹿事件”帶來的信任危機遠未結束,“海淘”國外奶粉、進口乳粉熱銷的情況依舊在嬰幼兒乳粉市場上演。 而國產乳粉銷路不佳之
恒天然風波后三問奶業發展趨勢 如何讓市民喝上一口價廉物美的純牛奶 剛剛過去的這段時間,洋奶粉被推向風口浪尖,新西蘭恒天然集團生產的受肉毒桿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國,事涉多家奶企。涉"毒"企業一片噤若寒蟬,而眾多國內消費者也是無所適從。 進口奶營養價值真的優于國產奶?如何加強監控,規避此類事
隨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獲得生產許可證的82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名單,一些未獲得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開始浮出水面。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新舊對比名單,"未通過審查"企業名單不乏一些全國知名乳企的生產廠,其中包括貝因美、雅士利、完達山、伊利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地方知名品牌的生產廠,如紅
一直以來,母嬰產業都備受人們關注。但我國的乳粉行業,配方過多、過濫、更換頻繁已成為社會常態,這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產生了不良影響。2016年6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乳品配方注冊制,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的企業以及境外出口到我國的企業必須要進
在讀完質量安全承諾書后,晨冠乳業的董事長涂醉桃揮了揮拳頭,像是在慶祝自家企業入選國家主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名單,也像是在展示國產奶粉企業占領國內市場的信心。 1月22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公布了第二批國家主推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名單,與晨冠乳業一同進入名單的還有三元、貝因美、銀橋、輝山和百躍
在這場被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譽為“經歷過的最嚴格的考試”中,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注銷的企業為51家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公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換證審查結果,這令51家企業暫時無緣嬰幼兒乳粉生產了。 記者調查發現,并非如現有媒體報道所言,51家“
近二年來,中國乳業一直處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地”。 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就接二連三地發生問題:三聚氰胺問題奶粉重返江湖、乳業新國標被質疑倒退25年、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問題洋奶粉頻叩國門、問題奶粉疑重新包裝上市……一波又一波的乳業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國內消費者的神
4月28日下午,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舉辦集體簽約儀式暨展商采購商對接活動。堪稱“重量級”的25家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成為新一批參展簽約單位。而47家采購商的首度現身對接洽談,也讓“重實效”成了此次簽約會的關鍵詞。 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孫成海代表進口博覽會主
“60%以上打著純牛奶旗號的液態奶都是用奶粉沖兌的”,近日來,本已暗流洶涌的中國乳業江湖,因為一位八旬老人的一句話再起波瀾。 一方面,西部乳業發展協會執行副會長、西南民族大學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榮祿揭開了這個液態奶行業的潛規則,一方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發表聲明稱魏榮祿言過其實,并表示企業用奶
一則題為《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報道,再次讓國人的神經緊繃,也引發了一輪輿論論戰。 針對香港某媒體7月8日的這篇報道,新華網駁斥道:“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當中,追求零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 新華網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該文發布時機,發改委7月2日剛剛啟動針對五大外資奶粉
一則題為《內地嬰兒奶粉含反式脂肪》的報道,再次讓國人的神經緊繃,也引發了一輪輿論論戰。 針對香港某媒體7月8日的這篇報道,新華網駁斥道:“反式脂肪廣泛存在于各類食物當中,追求零攝入不現實也沒必要。” 新華網的文章更指:“值得注意的是該文發布時機,發改委7月2日剛剛啟動針對五大外資奶粉
我國特殊配方奶粉尚缺生產許可審批細則,乳企無法生產;允許進入國內的特殊配方粉品種極其有限 盡管特殊醫學用途配方奶粉面對的是“小眾群體”,但在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這個“小眾群體”的數量并不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家醫院能夠購買到的這類奶粉都是進口品牌,而且品種并不齊全,一些特殊疾病的患兒,
2004年和2008年兩次嚴重的奶粉安全事件,讓中國媽媽們購買奶粉的品牌選擇從小品牌轉向大品牌,又從本土品牌轉向外資品牌。然而,近兩年國內市場銷售的洋奶粉也開始不斷爆出負面新聞。焦慮之下,不少媽媽轉而直接在境外購買奶粉,而另一些媽媽則重新開始選擇國內大品牌的奶粉。 本土、外資和境外的奶粉,
新國標中將對原奶中的優質奶源與一般奶源區分開來。 東方IC 資料行業人士指出,生乳分級制度將鼓勵“養好牛、產好奶”的氛圍,尤其是改變當前越是規范化大型牧場反而因為管理成本偏高而虧損的狀況。此外,此舉也能引導牛奶加工企業積極自建優質奶源基地,形成整個乳業鏈條的良性發展。繼我國對嬰兒配方奶粉實施史上最嚴
行業人士指出,生乳分級制度將鼓勵“養好牛、產好奶”的氛圍,尤其是改變當前越是規范化大型牧場反而因為管理成本偏高而虧損的狀況。此外,此舉也能引導牛奶加工企業積極自建優質奶源基地,形成整個乳業鏈條的良性發展。圖片來源于網絡 繼我國對嬰兒配方奶粉實施史上最嚴檢測標準之后,我國又開始著手實施對鮮奶的新
正值“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之際,中國乳制品行業再掀波瀾。近日,兩批自美國進口、合計300公斤的美贊臣嬰幼兒配方奶粉,因“蛋白質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而被國家質檢總局退貨。這一事件終于動搖了進口奶粉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新出現的蛋白質問題,到底會成為國產奶粉吹響反攻號角的絕佳契機,
奶粉“質量之困”,困擾著消費發育和產業發育 近年來,我國迎來奶業發展最好的歷史時期,奶業形勢好,不單表現在收入增加、效益提高上,重要的是,我國奶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奶業生產現代化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包括奶粉在內的乳制品質量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乳品企業共有160
醫院的產房里,每天總有新生命呱呱墜地,然而,在這些新生兒睜開眼睛開始端詳這個世界的時候,早已有人盯上了他們,試圖將其作為生財的工具。前不久曝出,一些外資奶粉企業的營銷人員通過賄賂相關的醫護人員,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新生兒喂食自家的奶粉,通過搶占第一口奶,試圖讓嬰兒對自家的奶粉產生依賴性,從而
食品安全一直是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而乳品安全更是話題熱中之熱。近日熱議的德媒洋奶粉測評事件,讓一些網民將關注視線又轉向了國內奶粉。2013年,監管部門向乳業密集出臺了十余個政策,如“像藥品一樣監管嬰幼兒奶粉”“全程可追溯”“自建自控奶源”等。目前,中國政府對乳業的法規標準,從奶源到銷售市場的整個
國務院最新發布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今年突出重點整治的問題包括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等的注冊管理,繼續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嬰幼兒輔助食品、乳制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管。同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 工信部、發改委等制定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
【導語】由于奶業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國奶業發展大大受挫,奶粉滯銷嚴重區出現奶粉生產液態奶,奶農殺牛現象;以光明為代表的液態奶生產企業依舊看好常溫奶市場,欲在此實現突破;“三聚氰胺”事件則帶動了鮮奶企業的快速發展,專家分析:以酸奶為代表的崛起,將是中國乳業的第三次拐點。 奶
近年來,“有機生活”作為一種崇尚健康、貼近自然的生活態度及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推崇。“有機奶粉”正在各大商超貨架“大行其道”,小小一罐有機奶粉的價位數倍于普通奶粉,但也有報道稱“有機奶粉只是一種商業炒作,其與普通奶粉在營養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尤其是國內的產品,包括有有機蔬菜、有機水果
專家:雙氰胺通常不被認作“毒物”,無須反應過度 “我認識的一些媽媽都在考慮換奶粉,暫時不用新西蘭進口的了。”昨日,一位長期通過網上代購渠道購買新西蘭進口奶粉的消費者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自上周四部分新西蘭奶粉檢出微量“雙氰胺”以來,很多像她這樣的消費者都陷入
從去年監管部門多次發文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須具備自建自控奶源,至今已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此間建立奶源基地、發展自有奶源成為行業發展重點。然而多位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真正實現自建自控奶源的企業比例很小,由于成本過高導致很多企業只是做做樣子,而因為違反了專業化分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