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8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朱健康課題組,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題為“An AP Endonuclease Functions in Active DNA Dimethylation and Gene Imprinting in Arabidopsis”。這項研究表明,APE1L蛋白和DNA磷酸酶ZDP是胚乳中FWA及MEA基因印跡所必需的,對于種子的發育非常重要。因此,在擬南芥中,APE1L是活性DNA脫甲基途徑的一個新組件,可與ZDP一起調控基因印跡。 本文通訊作者分別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朱健康院士和西班牙Córdoba大學的Teresa Roldán-Arjona。朱健康2010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入選首批中央“千人計劃”頂尖人才團隊,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DNA甲基化是一種穩定的表觀遺傳學標記,可調控基......閱讀全文
1.突變 突變(mutation)是指遺傳物質發生的可遺傳的變異。廣義的突變可以分兩類:①染色體畸變(chromosome aberration),即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的改變;②基因突變(gene mutation)。狹義的突變,即一般所指的突變僅指基因突變。基因
Robustness指一個復雜系統適應和應對內部和外界擾斷而行使正常功能的能力。遺傳系統健壯性(genetic robustness)指一個生命體能緩沖基因組中有害突變的能力。突變是生命進化的原動力,而有害突變是致死。一個穩定的遺傳系統既能緩沖突變同時進行世代更迭,這樣本體能維持正常功能,突變在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研究所趙維蒞教授團隊針對外周淋巴瘤的研究。近期,該課題組應用ChIP-seq聯合分析揭示了聯用西達本胺和地西他濱對組蛋白修飾基因突變的外周淋巴瘤的作用機制。該研究成果于月發表在血液科權威雜志《Haematologica》(影響因子7.7)上。(ChIP-seq及mRN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研究所趙維蒞教授團隊針對外周淋巴瘤的研究。近期,該課題組應用ChIP-seq聯合分析揭示了聯用西達本胺和地西他濱對組蛋白修飾基因突變的外周淋巴瘤的作用機制。該研究成果于月發表在血液科權威雜志《Haematologica》(影響因子7.7)上。(ChIP-seq及mRN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血液研究所趙維蒞教授團隊針對外周淋巴瘤的研究。近期,該課題組應用ChIP-seq聯合分析揭示了聯用西達本胺和地西他濱對組蛋白修飾基因突變的外周淋巴瘤的作用機制。該研究成果于月發表在血液科權威雜志《Haematologica》(影響因子7.7)上。(ChIP-seq及mRNA-
癌細胞靜悄悄、無休止、無秩序地增生、轉移,大量消耗體內營養物質,導致身體免疫機制下降,直到出現身體癥狀或健康體查時才會注意到它。癌細胞發生、增殖和轉移等過程中在患者身體內留下一些蹤跡。捕捉到隱藏到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癥信號——腫瘤標志物,可以幫助醫生癌癥診療過程中做出更加精準的判斷。返祖信號癌細胞被認為
摘要: DNA 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正常細胞功能、遺傳印記、胚胎發育以及人類腫瘤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熱點之一。隨著對甲基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甲基化檢測方法被開發出來以滿足不同類型研究的要求。這些方法概括起來可分為三類:整體水平的甲
在真核生物中,DNA甲基化通常發生在CG中的胞嘧啶上。由于甲基化不會改變DNA序列,它被視為一種表觀遺傳學標志。DNA甲基化可以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延續到子代細胞,這一機制現在已經相當明確。而這種繼承性使DNA甲基化成為儲存表觀遺傳學記憶的潛在途徑,這種記憶包括環境或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調控。不過要證實
摘要: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正常細胞功能、遺傳印記、胚胎發育以及人類腫瘤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熱點之一。隨著對甲基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甲基化檢測方法被開發出來以滿足不同類型研究的要求。這些方法概括起來可分為三類:基因組整體水平的甲
最近,來自牛津大學和薩里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單一基因的突變或許就能對人類機體的面部特征產生較大的影響,近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都發現單一基因在人類多種疾病的發生上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1】Science:單一基因或可驅動前列腺分化 do
基因修飾動物是研究在發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統有效的應用于構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而楊輝團隊正好專注于該領域。 楊輝,30歲時,就成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所研究員;2015年,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2019年,楊輝博士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資助。 由楊輝創辦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腫瘤形成過程中包含兩大類機制。一個是通過DNA核苷酸序列改變而形成突變,即遺傳學機制。腫瘤作為一種遺傳學疾病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已經得到證實。另外一個就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機制,即不依賴DNA序列改變導致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它在腫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第一節 老年癡呆的定義 阿爾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稱老年性癡呆,是一種與衰老相關,以認知功能下降為特征的漸進性腦退行性疾病或綜合癥。病人整個大腦彌散性萎縮并出現明顯的病 理組織學改變——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或神經炎性斑,ne
定量PCR是在定性PCR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核酸定量技術。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于1996年由美國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它是一種在PCR反應體系中加入熒光基團,利用對熒光信號積累的實時檢測來監測整個PCR進程,最后通過標準曲線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該
組蛋白翻譯后修飾方式出現異常,以及組蛋白修飾位置出現異常都會導致腫瘤發生。 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的快速擴張讓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細度對人體疾病展開遺傳學分析,尤其是對罕見的小兒疾病進行全基因組測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更是有助于我們對兒童發育,以及多
眾所周知,基因突變是導致腫瘤的重要因素,而對腫瘤患者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已成為臨床常用是檢驗內容。基因檢測,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測序等手段對基因位點進行檢測。最初的基因檢測只是檢測基因載體——染色體的數目異常,之后測序技術使得人們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基因序列。2005年第一臺高通量測序儀Genome Seq
上個世紀50年代初,Watson和Crick建立了DNA分子結構模型,極大程度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自此遺傳學便成為現代醫學研究領域中一個重要的分支。人類已經認識到基因突變可以導致疾病的發生,如慢性進行性舞蹈病(Huntington's chorea, Hc)和囊性纖維化等。近年來
腦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常見的原發性腫瘤,約占所有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27%,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的80%。近年來,腫瘤診斷正從組織學層面轉向分子遺傳學層面。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分級標準修改版仍將腦膠質瘤分
12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 Science:CRISPRa加入肥胖之戰,無需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就能對抗肥胖doi:10.1126/science.aau0629 在一項重要的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CR
作者:劉勇1,2 王榮*1,2 高 嵐2 賈正平1 辛曉婷1,2 謝 華1 馬 駿1 作者單位:1(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臨床藥理基地,蘭州 730050) 2(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蘭州 730000) 【摘要】 p53基因點突變在肺癌的發生過程
iNature 2019年9月4日,中國學者在Nature連續發表了6項成果,涉及生命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等不同的領域,iNature系統介紹這些成果: 【1】混合譜系白血病(MLL)家族的甲基轉移酶 -包括MLL1,MLL2,MLL3,MLL4,SET1A和SET1B-在賴氨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文章,來解讀測序技術在闡明癌癥發生機制、癌癥診斷及療法開發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與各位一起學習!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顯子測序結果 幫助找到最佳癌癥治療藥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JAMIA上
幾十年來,DNA一直被認為是決定生命遺傳信息的核心物質,但是近些年不斷的研究表明,生命遺傳信息從來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決定的,比如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在不影響DNA序列的情況下改變基因組的修飾,這種改變不僅影響個體的發育,而且還可遺傳給后代。如腫瘤等多種疾病并非僅由基因突變而引起,且與DNA和組蛋白
幾十年來,DNA一直被認為是決定生命遺傳信息的核心物質,但是近些年不斷的研究表明,生命遺傳信息從來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決定的,比如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在不影響DNA序列的情況下改變基因組的修飾,這種改變不僅影響個體的發育,而且還可遺傳給后代。如腫瘤等多種疾病并非僅由基因突變而引起,且與DNA和組蛋白
腫瘤的個體化治療基因檢測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實現腫瘤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標準化和規范化,是一項意義重大的緊迫任務。 為進一步提高腫瘤個體化用藥基因檢測技術的規范化水平,7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個體化醫學檢測技術專家委員會,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了《腫瘤個體化治療檢測技術指南(試行)》。
HRM介紹 HRM技術是 high-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即高分辨熔解曲線分析技術,是近年國外興起的一種全新的突變掃描和基因分型的遺傳分析方法。基于高效穩健的 PCR技術,HRM不受突變堿基位點與類型局限,無需序列特異性探針,在 PCR結束后直接運行高分
DNA甲基化(5mC)和RNA甲基化(m6A)是兩種重要的核酸修飾,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參與諸多生物學過程。然而,這兩種核酸修飾之間是否存在內在關聯性卻不清楚。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國政研究組和田世平研究組合作,揭示了DNA甲基化可通過調節m6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番茄果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2月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重磅!揭示細菌存留細胞在抗生素治療期間破壞宿主免疫防御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t7148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
一腳踏入企業界 -你很適合做研發呀,考慮過嗎? 實驗做吐了, 真的不想再做了。我性格比較開朗,想做一些外向型的工作 -你覺得適合,可能最后未必適合哦 我現在沒法證明,就只有試試唄 透景的第二次面試是2013年1月17日,聽姚總講了很多關于透景的創業歷史,和中遠期發展規劃。面試快結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