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成年線蟲神經元中鑒別出了,對于年齡相關記憶認知能力下降極為重要的一些基因。這一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研究,有可能最終為開發出一些治療方法來延長壽命及增進老年人群的健康指明方向。 論文的資深作者、普林斯頓大學Glenn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分子生物學和Lewis -Sigler綜合基因組學研究所教授Coleen Murphy說:“新發現的基因調控了增強的短期記憶及修復損傷神經元的能力,這兩個因子在健康衰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線蟲中鑒別出與神經元健康相關的 個別因子是了解隨年齡增長人類神經元衰退的第一步。” 秀麗隱桿線蟲具有的一些基因,決定了衰老過程中老化的速度和整體健康。其中一條遺傳信號通路:胰島素/IGF-1(IIS)信號通路突變可將線蟲的壽命延長一倍。在人類中相似的突變也被發現存在于長壽群體中。 然而由于成年線蟲有厚厚的、堅固的覆蓋物保護著神經元,在成蟲神經元中研究IIS突變是......閱讀全文
人為什么會變老?對于人類來說,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真的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問題。但是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讓人滿意的答案。衰老一直是生命過程中的核心環節,也是影響整個人類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目前世界各國均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數據顯示到2050年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人口年齡將超過60歲。因此,深入了解衰老
時至歲末,轉眼間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20年,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科學家們在機體衰老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顯著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本年度科學家們在該研究領域取得的重磅級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Fouquerel et al. (2019). Mol
幾十年來,對衰老和限制壽命的過程的了解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三十年前,通過鑒定延長多細胞模式生物壽命的基因變異,衰老生物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科學可信度。 在本文,我們總結了標志著這一科學成就的里程碑事件,討論了不同的衰老途徑和過程,并提出衰老研究正在進入一個具有獨特的醫學、商業和社會意義的新時代。
時間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11月份即將結束了,在即將過去的11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相關文章進行了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Drs. Christopher Parkhurst and David Artis (WCM) 【1】Nature:首次揭示機
【科學向未來】 青春永駐是人類的夢想,我們從未停止延緩衰老的探索。而今,科學的發展或許能讓延緩衰老成為可能——這就是衰老生物學。本期,我們邀請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兩位科學家,為大家介紹這一新興的交叉性學科。 1.無法長生不老,但健康老齡化并非不可能 我們將生命過程回歸到科學本質,其
不知不覺,再過天2016年就離我們遠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那么即將過去的12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 【1】Nature:首次揭示RNA剪接與衰老存在因果關聯 doi:10.1038/nature20789 衰老是
衰老會使器官慢慢走向死亡,這個過程由基因決定同時也受到環境的調節。目前我們對衰老的了解還很有限,不過科學家們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這個問題。飲食限制、促衰老的毒素、輔酶和激酶,人們終將完成衰老這張復雜的拼圖。 最近Cell雜志以“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aging
一轉眼3月即將結束,那么3月Nature有什么亮點研究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了本月Nature雜志的亮點文章,以饗讀者。 【1】Nature:重磅!發現CD4 T細胞HIV病毒庫的標志物---CD32a doi:10.1038/nature2171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法國研究人員發現一
9月25日,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題為iPSC technology to study human aging and aging-related disorders的特邀綜述文章,深入討論了利用人
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長生不老的追求,現在科學家們正在逐步揭開衰老的秘密,在分子機制中尋求延長壽命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的線索。Exeter大學的一項大規模研究,揭示了人類衰老過程中機體所發生的分子改變。這項研究發表在十月二十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在人生的最后
時間總是匆匆易逝,轉眼間8月份即將結束了,在即將過去的8月里Nature雜志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1】Nature:科學家成功逆轉大腦干細胞的衰老過程 有望開發返老還童新方法 doi:10.1038/s41586-019-1484-9 近日,一
近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題為“Local clearance of senescent cells attenu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and creates a pro-regenera
9月7日,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研究員韓敬東研究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研究院教授周永研究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上發表題為Three-dimensional facial-image analysis t
美國加州Buck衰老研究所的Judith Campisi教授主要從事衰老學研究,她的研究揭示了細胞衰老的分子機制及其在人類衰老和癌癥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多篇研究成果和綜述發表在Cell、Nature, Science、PNAS、EMBO Journal、Aging Cell等一線期刊上。 最近,
Joslin糖尿病中心的科學家們在一毫米長的線蟲中進行了衰老研究。他們發現,延長壽命的不同方法(比如熱量限制和雷帕霉素治療)都會影響膠原和其他細胞外基質蛋白(ECM)的表達,細胞外基質是為組織、器官和骨骼提供支持的重要框架。相關論文發表在十二月十五日的Nature雜志上。 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
糖尿病中心的科學家們在一毫米長的線蟲中進行了衰老研究。他們發現,延長壽命的不同方法(比如熱量限制和雷帕霉素治療)都會影響膠原和其他細胞外基質蛋白(ECM)的表達,細胞外基質是為組織、器官和骨骼提供支持的重要框架。相關論文發表在十二月十五日的Nature雜志上。 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
生物通報道:衰老是各種破壞性慢性疾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生物學因素如何影響“細胞何時以及多快的衰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現在,由哈佛大學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帶領的一個研究小組,將細胞機器——其在一個稱為“RNA剪接”的過程中切割和重新連接RNA分子——的一個核
我們的衰老方式或許在啟動衰老過程及出現最早衰老跡象的很久之前就已經確定。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病研究中心(CNIC)的科學家們,與薩拉戈薩大學、圣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學的研究團體及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合作,揭示出了我們的兩個基因組:核基因組和線粒體基因之間的組合與互作觸動一種細胞適應,影響我們整個一
辦公桌上、窗臺上,擺滿了綠植,還有一個精致的小魚缸,四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干凈溫馨。在見識前幾位PI簡陋的辦公室后,這里的風景讓人眼前一亮。“哈哈,肯定是黃牛說的,他老說我這是閨房。”董夢秋的一串爽朗笑聲瞬間讓我輕松許多。 受“女生不太擅長理科”這種根深蒂固觀點的影響,我向來對很牛的女科研人
來自Fred Hutchinson癌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第一次確定了細胞衰老過程早期發生的關鍵事件。 通過一系列酵母實驗生成的這些研究發現前所未有地闡明了構成衰老過程的復雜的一系列事件,為了解遺傳和飲食等環境因子如何相互作用影響壽命、衰老和癌癥、神經退行性疾病等衰老相關疾病鋪平了道路。
哈佛醫學院系統生物學教授Walter Fontana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調查各種遺傳和環境因素如何影響秀麗隱桿線蟲壽命時發現了一種驚人的統計規律。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衰老并沒有單個獨立的分子原因,而是涉及一個復雜生物網絡中多個元件的一個系統的過程。擾亂這一系統中任何的節點,你都會影響整個事件。這
衰老會影響骨骼肌的功能和再生能力。正因如此,老年人在受傷或手術之后恢復得很慢。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蛋白β1-integrin是肌肉再生的關鍵。靶標這種蛋白有望對抗肌肉衰老和治療相關疾病。這項研究發表在七月四日的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肌肉干細胞是受傷后肌肉再生的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齡相關的神經活動增加竟可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項針對線蟲、小鼠和人類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動物界
近60年的研究歷史 1961年,微生物學家Leonard Hayflick和Paul Moorhead創造了“衰老”(senescence)一詞。此后,關于它的研究隨之而來。 21世紀初,人們開始認為衰老是一種抑制受損細胞生長從而避免腫瘤發生的機制。當發生突變或者受傷后,細胞往往會停止分裂,
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并不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它們之間存在密切的對話和溝通。這種對話和溝通在有機體的健康和疾病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小編針對近期這方面取得的進展,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Nature: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交談導致過敏性哮喘 doi:10.1038/nature240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當年輕小鼠的血液被成老年小鼠的血液替換掉一半時,年輕小鼠的組織健康和修復能力顯著衰退。這項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研究指出,老年血液和其中的分子推動了衰老過程,而年輕血液并沒有返老還童的作用。 “我們的研究表明,年輕血液本身并不
科學家們在10月20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新型分子開關,由于它促進了造血干細胞衰老,其有可能是減慢衰老造成某些損傷的關鍵。 來自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和德國烏爾姆大學,從事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說,該研究有望幫助尋找到減緩或是逆轉衰老過程,并有可能
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證實,不再能夠進行細胞分裂,隨年齡增長而累積的衰老細胞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將正常小鼠的壽命縮短35%。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研究結果證實了,清除衰老細胞可以延遲腫瘤形成,維持組織和器官的功能,延長壽命,且沒有觀察到任何的不良影響。 論文的資深作者、梅奧診所生
2017年11月9日,《自然》(Nature)雜志以長篇研究論文(Article)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蔡時青研究組題為《膠質細胞-神經元信號的遺傳多態性調節衰老速度》的研究工作。 衰老是有機體生理功能隨時
本文中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睡眠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睡眠的秘密:睡眠不足有什么危害?什么因素會導致睡眠不足?如何健康的睡覺? 【1】睡眠質量較差或與營養物質攝入水平不足有關 Data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Micro and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