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鮮嫩多汁,營養豐富,廣受消費者喜愛。目前正值春季草莓上市的時候,一些“激素草莓”“膨大劑草莓”謠言又開始流傳擴散,特別是“植物激素”引起“兒童性早熟”等說法更是引得人人自危。近日,新華網專訪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主任王強,他就種植草莓需不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使用過植物激素的草莓到底能不能吃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度解答。 植物激素有什么作用,草莓種植需要使用植物激素嗎? 王強說,植物激素能調控植物的開花結實、成熟衰老、休眠萌發等生長發育過程,有內源和外源兩個來源渠道。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自身會合成各種激素。同時,由于氣候原因,有時植物自身合成的內源激素不足。為確保植物正常的生長發育,需要人工加入一些與植物內源激素相同或相類似的微量物質,以彌補內源激素的不足,這些稱之為植物外源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 草莓中有調控自身生長的內源激素,大多數情況下,草莓生產是可以依靠草莓自身合成的內源激素來調控生長發育,并通......閱讀全文
8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右二)在回答記者的提問。 三聚氰胺的陰影尚未散去,如今又有媒體爆出圣元奶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乳房開始發育。昨天,衛生部回應稱還不能斷定早熟嬰兒與特定的食物或者環境之間有聯系,目前,已組織醫學臨床專家對涉及到的女嬰進行臨床會診,同時開展醫學調查。 發布
剛剛經歷了香蕉催熟有毒、西瓜膨大劑和大米添加劑的消費者最近恐怕又要擔心了。那些紅紅彤彤的西紅柿和碧綠粗壯的黃瓜看起來突然并不那么可信了。7月25日,農業部有關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為催熟劑、膨大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正名”:植物生長調節劑目前在全世界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按
時值夏季,正是水果豐富、琳瑯滿目的季節。一些網友對催熟水果產生了疑慮,食用催熟水果會影響人體健康嗎?催熟水果營養是否有變化?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 市面上多數是催熟水果? 【回應】不是,需要長途運輸和反季、后熟的水果才催熟,歐美也普遍使用 “聽說市場上銷售的水果多數是催熟水果,是這樣嗎?
時值夏季,正是水果豐富、琳瑯滿目的季節。一些網友對催熟水果產生了疑慮,食用催熟水果會影響人體健康嗎?催熟水果營養是否有變化?記者就此采訪了多位專家。 市面上多數是催熟水果? 【回應】不是,需要長途運輸和反季、后熟的水果才催熟,歐美也普遍使用 “聽說市場上銷售的水果多數是催熟水果,是這樣嗎
2017全國食品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活動啟動儀式 30日,在2017全國食品宣傳周農業部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農業部對近期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進了曝光。 從“速生雞”到“豬肉鉤蟲”,從“問題草莓”到“無籽葡萄”,農產品質量安全謠言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社會神經。2015年4月,“草莓殘留乙草胺超標”
中國的食品安全到底能打多少分?專家說能打80分,但在老百姓的眼中可能根本不及格。如此大的差距,來自哪里?陳君石院士做客搜狐健康,告訴公眾一個真實的食品安全現狀。 訪談嘉賓:陳君石 嘉賓簡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負責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
隨著近年來不斷曝光的奶粉安全事件,許多父母致力于為孩子尋找一款更安全、更營養的奶粉,以安全著稱的有機奶粉于是成了很多家長的首選。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乳企瞄準這一“大蛋糕”,紛紛推出有機新品。 不過,以“更安全、更營養”為賣點的有機奶粉,是否真的名符其實呢? 觀察篇 有機奶粉“物以稀
受訪專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 張運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 李洪文食品與信息交流中心 阮光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醫師 郝鳳桐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 陳春秀 4月26日,央視財經記者隨機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美廉美超市
這兩天,央視報道的草莓中農藥乙草胺超標的消息備受關注。草莓真的有毒?我們還能放心吃嗎?從最初的擔心,到眼下對檢測結果的質疑,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昨天,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草莓研究專家趙密珍,她明確提出了對這份檢測結果的質疑。南京的草莓種植大戶們也表示,草莓種植中不太可能使用乙草胺。
“吃葷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沒數。”這是一句網絡上流行的話,也曾被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引用。這句貌似夸張的調侃,在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面前,透露出的是公眾的無奈。 站在2010年歲末回望,我們發現,過去一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幾乎出現在生產、加工
12月15日,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媒體發布了《中國藥典》2020 年版編制工作最新進展》一文,透露了2020年版藥典的修訂情況,544個植物藥,建立了重金屬、農殘通用標準。 早在今年8月16日,國家藥典委發布《0212 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公示稿》,擬對植物類藥材全面進行檢查重金屬及有害元素(鉛
當“圣元奶粉疑致性早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本市幾家醫院內分泌科看性早熟的病人出現爆棚。事實上,2歲以下孩子出現假性性早熟已不罕見。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黃曉東在門診中發現,10個性早熟患兒中可能有一兩個2歲以下嬰兒。 專家擔心的是,近年來,因性早熟求診的孩子越來越多。目前,上海每1
“中藥農藥”或將取代化學農藥,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藥材中覓得靈感,成功研發出純中藥制劑植物源生物農藥。如今,此類生物農藥正在農藥行業逐步推廣,力求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筑起堅實的防火墻。1月19日,蘭州交通大學天然藥物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進行生物農藥試驗。新華社發(王
在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50多家在京媒體記者認真聆聽專家對2015年12個食品安全熱點的權威解讀。 2015年食品安全熱點 特征 1.熱點密度有所降低。2014年全年需要跟蹤關注的食品安全
春天,又到了草莓陸續上市的時節,一些關于草莓的傳言也“重出江湖”。比如:草莓色澤太過鮮紅,是被染了色;草莓的個頭一個比一個大,是因為使用了膨大素;有些草莓尖端發白,是種植過程中使用了激素……這些傳言都是真的嗎?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專
蔬菜濫用催熟劑現象值得關注。這是記者在合肥農資市場買到的“乙烯利”植物生長調節劑(7月17日攝)。 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以及西瓜等水果大量使用催熟劑“乙烯利”、“綠直靈” 專家表示催熟劑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部門很難監控其安全 外表紅彤彤的西紅柿,捏起來硬邦邦的,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趙竹青)紛擾的信息之下,真相究竟如何?日前,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8月科學流言榜”,解答了“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喝純凈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導致鈣流失”等11條流言背后的科學真相。 1. 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
對肝腎功能影響還在研究中 近日,發生在江蘇省的西瓜“爆炸”事件,讓一直隱匿在西瓜種植背后的膨大劑進入人們的視野。 據報道,在江蘇省丹陽市的一些西瓜大棚里,西瓜還沒成熟就接連出現炸裂,瓜農損失慘重。經江蘇省農科院與南京農業大學專家“會診”,旱后強降雨是西瓜“爆炸”主因,但部分瓜農膨大增甜劑使用
“中藥農藥”或將取代化學農藥,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中國科學家從傳統中藥材中覓得靈感,成功研發出純中藥制劑植物源生物農藥。如今,此類生物農藥正在農藥行業逐步推廣,力求為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筑起堅實的防火墻。1月19日,蘭州交通大學天然藥物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進行生物農藥試驗 農作物“喝中
外表紅彤彤的西紅柿,捏起來硬邦邦的,切開后籽是綠的,吃起來像是沒長熟;黃瓜通身碧綠帶刺,“身板”筆直,頂上還有一朵小黃花……這些外表誘人但似乎有些“異常”的蔬菜,在各地菜場并不少見。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連日來在山東、安徽、江蘇等地調查發現,這些蔬菜不少是
十五以后,草莓大量上市,街上出現不少賣草莓的商販。有市民稱草莓農藥殘留多,常吃有害健康,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2月14日,《法制晚報》記者帶著從街上小攤購買的11份樣品送檢。檢測結果顯示,樣品農藥殘留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較多樣品均有少量農藥殘留,只有少數樣品農藥殘留量基本為零。 專家表示,
面粉、大米是我們每天飲食當中不可缺少的主食,它們的安全和營養是每個家庭都關注的,有關古船、中糧等一些品牌面粉中含有一種增筋劑,也就是偶氮甲酰胺的物質的消息引發了世界的關注,消息說這種添加劑在歐盟是已經禁用的,而且它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國家雖然有安全劑量標準,但是使用當中卻無法檢
4月2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江蘇省鹽城的濱海縣和射陽縣多位農業種植大戶反映,他們的反季節瓜果在使用了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后,出現了畸形、減產的癥狀,損失嚴重。對此,農業部門懷疑調節劑中含激素農藥,導致植物產生有毒藥害,但第三方檢測機構拒絕出具檢測報告,導致地方農委難監管、老百
即將過去的2010年無疑是一個養生熱年。年初,張悟本“綠豆治百病”的養生論轟然倒地,這讓我們開始回過頭來審視什么才是真正科學的養生;隨后出現的毒韭菜、毒豇豆、洗蝦粉、性早熟奶粉、地溝油、一滴香、反式脂肪酸、金浩茶油、假蜂蜜假蜂膠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又讓我們對食品安全問題產生前所
1.草莓農殘超標可能致癌? 流言:網傳草莓種植過程中會使用乙草胺,而乙草胺被列為B2類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致癌,并配發了相關的檢測結果,這讓廣大消費者對草莓望而卻步。 真相:乙草胺是一類苯胺類除草劑,在中國只允許在糙米、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中檢出,殘留量限定也比美國的標準更低。正常
讓國內眾多媽媽揪心的“圣元奶粉致嬰兒性早熟”事件終于塵埃落定。8月15日下午,衛生部通報了權威調查結果,結論為:未檢出圣元奶粉含禁用外源性性激素。 “圣元性早熟”至此蓋棺定論,但眾多孩子家長依然沒有從恐懼中解脫出來――激素在生活中似乎無處不在,猶如懸在孩子
這幾日,山西粟海集團一直處于風口浪尖。 作為一只雞,它只能活45天,一生只有兩次機會見到陽光:小時候被送入大型雞舍前,長大后被送往生產線的路上。 11月23日的一則新聞讓“速成雞”再次被人們關注。報道稱,肯德基供應商山西粟海集團在飼料中添加藥物喂養肉雞,肉雞在45天內
11月23日的一則新聞讓“速成雞”再次被人們關注。報道稱,肯德基[微博]供應商山西粟海集團在飼料中添加藥物喂養肉雞,肉雞在45天內迅速長大,“飼料能毒死蒼蠅”。 而記者了解得知,粟海集團不僅是肯德基、麥當勞[微博]等洋快餐的供應商,還是諸多大型超市的供貨商。現實中,這些“速成雞”早已將我們
左側草莓較右側草莓略顯形狀不規則、果面凹凸不平 眼下正是品嘗草莓的旺季,一則"如何辨別打激素草莓"的帖子出現在微信、微博上,稱個大畸形、空心、果柄處發白的草莓,是過量使用了膨大劑這類激素催生而成的,提醒消費者
眼下正是品嘗草莓的旺季,一則"如何辨別打激素草莓"的帖子出現在微信、微博上,稱個大畸形、空心、果柄處發白的草莓,是過量使用了膨大劑這類激素催生而成的,提醒消費者"長點心"。 記者走訪多家水果市場、采摘園時發現,網傳的不規則草莓時常能見到。 多位專家表示,僅憑借外形推斷是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