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煮得欠火候,一頓蔬菜大餐可能會像腐爛的肉、魚或奶制品一樣對你的胃腸(GI)系統造成巨大的危害。對于這種食物的“報復”,如今,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背后原因,至少對于人們關心的豆科植物而言是這樣。 許多種類的豆科植物都包含有一種蛋白質——植物凝血素。研究人員早就知道,如果不通過烹飪破壞這種蛋白質,植物凝血素會導致一類嚴重的食物中毒,同時伴隨惡心、嘔吐和腹瀉。然而迄今為止,科學家一直沒有搞清這種分子使人中毒的確切機制。 問題的關鍵可能在于植物凝血素具有終止細胞膜修復過程——它是消化作用的一部分——的能力。這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對單細胞以及小鼠內臟少量標本進行觀察后得出的結論——植物凝血素能夠限制腸內上皮細胞的膜修復蛋白質的活動,有效地抑制其活性。在此前提下,細胞將會迅速消亡。研究小組在最新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志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奧古斯塔市佐治亞醫學......閱讀全文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按照國家標準,食物中毒分為4類: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一般預防和救治措施有哪些? 一、預防措施: 1.防止食品被有毒物質污染。選用新鮮食物,選用衛生檢疫合格的肉類食品,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過期食品。 2.食品加工前,食品原材料
毒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小劑量作用于機體就能與機體發生物理或化學作用,導致機體正常生理機能被破壞而引起一系列病變,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質。由于毒物進入機體,產生毒性作用,導致機體功能障礙而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現象稱為中毒。 食物中的毒素是一類常見的毒物。根據來源可以將食物中的毒素分為天然毒素、誘發毒素和
葡萄球菌屬細菌的微生物學檢驗:一、生物學特性葡萄球菌是革蘭陽性球菌,大小0.5~1.5μm ,呈單、雙、四聯、短鏈狀或無規則葡萄狀排列。無動力、無芽胞。其代謝方式是呼吸兼發酵。觸酶陽性。通常氧化酶陰性,還原硝酸鹽,能被溶葡萄球菌素溶菌,但不被溶菌酶溶菌。能利用多種碳水化合物,產酸。產生胞外酶,如葡萄
簡介細胞因子是可溶性蛋白,在淋巴細胞應答中有重要的免疫調節作用。細胞因子可以調節細胞生長、分化以及一系列功能,并且介導正常與病理性免疫應答。細胞因子是具有效應及調節雙重作用的獨特蛋白。近來研究顯示,細胞因子可以具有多重功能,作用于多個細胞亞群并可在不同亞群細胞表達。早期細胞因子表達與T細胞功能相關性
強迫游泳實驗和開場實驗相關-降糖解郁茶飲防治糖尿病并發抑郁癥的作用降糖解郁茶飲防治糖尿病并發抑郁癥的作用〔摘 要〕 目的 考察降糖解郁茶飲防治糖尿病抑郁癥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陽性藥〔鹽酸二甲雙胍( DMBG,100 mg / kg) 、鹽酸氟西汀( FH,10 mg
盡管這些實驗要么是試驗方法錯誤,要么是試驗結果與作者聲稱的結論相違背,其實驗結果不被主流科學界和各國管理機構所接受,但還是被反對者頻繁引用,并對公眾造成誤導 從試驗室研究階段開始,科學家們就對轉基因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的15年中,科學機構或者管理機構沒
3.軟脂酸的生成 軟脂酸的合成實際上是一個重復循環的過程,由1分子乙酰CoA與7分子丙二酰CoA經轉移、縮合、加氫、脫水和再加氫重復過程,每一次使碳鏈延長兩個碳,共7次重復,最終生成含十六碳的軟脂酸(圖5-16)。 在原核生物(如大腸桿菌中)催化此反應的酶是一個由7種不同功能的酶
作為豆類植物中營養較為豐富的種類,豆角因其烹飪方法多樣化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然而,在每年入冬之后,各地時有食用扁豆、油豆角等豆類導致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對此,來自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業界專家指出,豆角內含有天然毒素,需經過長時間煮熟煮透才可破壞毒素,建議消費者謹慎購買烹飪。 豆角中含天然毒素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實驗概要本文介紹了人外周血染色體制備和體外培養細胞染色體標本制備的原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實驗原理人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方法是1960年由Moorhead 提出來的。正常情況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細胞都處在G1期(或G0期),但在體外給予一定的條件,進行培養,經72 h就可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這種
一、 人外周血染色體制備 1. 實驗原理 人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方法是1960年由Moorhead 提出來的。正常情況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細胞都處在G1期(或G0期),但在體外給予一定的條件,進行培養,經72 h就可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這種取材簡易、用血量少的培養方法已被廣泛采用。
實驗方法原理人的外周血淋巴細胞培養療法是1960年由Moorhead提出來的。正常情況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細胞都處在G1期(或G0期)。但在體外給予一-定的條件,進行培養,經72h就可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這種取材簡易、用血量少的培養方法已被廣泛采用。在培養液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細胞受到
血栓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其發病率和致死率居各種疾病之首,且近年來還有漸增之勢,是當代醫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趙金華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心血管活性天然產物的藥理學機制研究及新藥研發。記者近日獲悉,在抗血栓新藥研發的漫漫征途中,他們又獲得了令人矚目的
3月的上海,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玉蘭花開滿街頭,帶來濃濃的春意。對食品領域來說,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同時,生產出更多創新產品,讓大家吃的更營養、更放心,更美味,是整個行業共同的目標。而在這個過程中,必定離不開科技創新。3月20-21日,由《食品工業科技》雜志社聯合食品伙伴網共
溶血性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檢驗和控制! 溶血性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溶血性鏈球菌制劑,又稱沙培林,對熱和化學清毒劑均敏感,常引起扁桃體、咽部、中耳等感染。亦為腎盂腎炎
溶血性鏈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檢驗和控制! 溶血性鏈球菌呈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6-1.0μm,呈鏈狀排列,長短不一,從4-8個至20-30個菌細胞組成不等,鏈的長短與細菌的種類及生長環境有關。溶血性鏈球菌制劑,又稱沙培林,對熱和化學清毒劑均敏感,常引起扁桃體、咽部、中耳等感染。亦為腎盂腎炎
一、RNA 制備 模板mRNA 的質量直接影響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結構特點,容易受RNA 酶的攻擊反應而降解,加上RNA 酶極為穩定且廣泛存在,因而在提取過程中要嚴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設法抑制其活性,這是本實驗成敗的關鍵。所有的組織中均存在RNA 酶,人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腸道微生物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utrition Reviews:飲食對腸道菌群的影響 DOI: 10.1093/nutrit/nuz106 根據喬治華盛頓大學(GW)和美國國家標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與致殘的首位原因。抗血栓藥物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市場價值。臨床抗凝藥的共性缺陷是存在嚴重出血危險。經典藥物肝素和VitK拮抗劑具有強效抗血栓活性,但存在嚴重出血危險及藥代動力學缺陷。數十年來,低分子肝素、合成戊糖、水蛭素類制劑以及小分子合成藥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等在
人民網北京9月5日電(趙竹青)紛擾的信息之下,真相究竟如何?日前,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8月科學流言榜”,解答了“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喝純凈水會讓人形成酸性體質,導致鈣流失”等11條流言背后的科學真相。 1. 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性及檢驗方法!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現為敗血癥、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單增李氏菌對人類的安全具有危險,該菌在4℃的環境中仍可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現為敗血癥、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單增李氏菌對人類的安全具有危險,該菌在4℃的環境中仍可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中,必須加以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現為敗血癥、腦膜炎和單核細胞增多。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單增李氏菌對人類的安全具有危險,該菌在4℃的環境中仍可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
實驗概要學習和掌握人體微量血液體外培養制備染色體標本的方法。實驗原理人體的1ml 外周血中一般含有約1-3×106個小淋巴細胞,通常它們都處于間期的GO和G1期。在培養條件下給予藥物刺激時,經過53-72小時可在培養物中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供染色體標本制備和分析之用。這種外周血培養方法是在1
夏秋季溫度高、濕度大,是食物中毒易發、高發季節。為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現給出以下風險提示: 一、易引發食物中毒的食品 涼拌菜: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吃涼拌菜,但涼拌菜是采用冷加工,極易發生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情況。在外購買涼拌菜,一定要慎重,選擇干凈、衛生、正規的門店購買。自己制作涼拌菜時,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關于公示2015年度第一批北京市企業研發項目鑒定結果的通知》,本次鑒定結果通過了7000多個項目,其中涉及分析儀器、方法及耗材的研發項目有200多個。200多個項目共涉及40多家單位,其中萊伯泰科、東西分析、北京普析通用、中科科儀、華測檢測、利德曼、濱松光子、
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蘭氏陽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狀,故名。多數為非致病菌,少數可導致疾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化膿性球菌,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來源。 一、生物學性狀 (一)形態染色 球形或稍呈橢園形,直徑1.0um左右,排列成葡萄狀。葡萄球菌無鞭毛,
第14屆“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舉辦,《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五家編輯部參與推薦科學研究進展,經兩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負責人等專家學
免疫細胞膜分子種類繁多,分類的方法各有不同的角度。如前所述,CD抗原主要是應用單克隆抗體等技術,對于執行各種功能的細胞膜分子所進行的分類,幾乎是包羅萬象。在CD中,實際上包括了粘附分子中部分Ig超家族成員、大部分粘合素超家族成員和所有選擇素成員。除此之外,從功能分類的角度,細胞膜分子還